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同步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同步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同步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同步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同步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考达标练知识点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A.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B.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融汇C.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D.凿通了亚欧之间的商贸通道2.古代埃及强大时,向西扩张,势力一度到达幼发拉底河;亚述曾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埃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征服波斯帝国。据此可知,古代文明扩展的特点是()A.依靠军事征服B.以两河流域为中心C.英雄人物推动D.专制国家充当先锋3.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文明的使者”“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传播者”。你认为这个人是()A.亚历山大B.伯利克里C.凯撒D.屋大维知识点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4.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主,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官亦以诸色人为之,汉工匠杂处城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B.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D.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5.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A.在汉末的中国已有应用B.最早记载于《天工开物》C.有利于文学发展世俗化D.经由陆路外传至阿拉伯6.《全球通史》指出:“在突厥人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的同时,遥远的蒙古,有位不引人注目的首领正在开始他的征服生涯;这一征服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的形成。”又说“1206年,在蒙古各部落酋长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这位“首领”()A.灭花剌子模国B.征服今俄罗斯C.攻占巴格达D.建立了元朝[答题区]题号123456答案选考高分练1.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一个东南欧、北非、西亚文明的一体化时期。为了推动并巩固帝国的“一体化”建设,亚历山大()A.在帝国各处兴建希腊化新城B.自称波斯国王的正统继承者C.鼓励希腊人和巴比伦人通婚D.向所有帝国臣民征收什一税2.小明在整理一个单元笔记的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该单元笔记主题可能是()eq\o(\s\up7(),\s\do5(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形势图))eq\o(\s\up7(),\s\do5(《马可·波罗行纪》))eq\o(\s\up7(),\s\do5(丝绸之路))A.文明的碰撞与交流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3.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色目人医生,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B.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4.有学者在《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中写道:“远征加快了此前一直缓慢推进的希腊人向亚洲进军的速度,一下子扩大了希腊式生活和文化所及的范围,可以说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是断片还是连续,二者选其一的方式不一定妥当。但可以确定的是,亚历山大的远征,史无前例地扩大了希腊人的世界,培育了下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土壤。”这一论述()A.能够证明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强调希腊文化促进了亚洲的整体发展C.认为远征导致波斯文化“断片”式毁灭D.指出战争在客观上扩大了文化的辐射面5.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远征的进行,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这表明()A.野蛮的非希腊民族文明有相通性B.亚历山大对希腊文明持否定态度C.亚历山大性格导致远征范围扩大D.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6.蒙古帝国西征发生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干旱或降温事件触发蒙古西征,但近年来有部分中国学者研究结果对传统的气候驱动说提出了挑战,认为恰恰是当时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蒙古西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也较好地解释了蒙古当时征讨的重点地区为什么是西北方而不是东南方的印度和南宋地区。这说明()A.历史研究需要跨学科支持B.蒙古西征的原因难以确定C.传统观点被证实显然错误D.历史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7.德国史学家加文·汉布里这样说蒙古人:“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交通通畅利于东西文化交流B.民族隔阂消失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C.交通通畅才能进行文化交流D.在蒙古西征前西方文化未曾交流过8.蒙古西征过程对工匠技艺之人留存、带回蒙古本部草原。至元十六年(1279年),“囊加带括两淮造回回炮新附军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这种现象说明()A.民族间的战争以争夺工匠为目标B.统治者对工艺技术的重视C.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明的仿效D.元朝时期中国火炮技术开始出现[答题区]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与古代历史上著名战争相关的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材料二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材料三“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的共同特点。要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考达标练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专门人才随军出发,在参战同时,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说明亚历山大的东征有利于东西方文化融汇,B项正确;亚历山大的“东征”与希腊文化的断层无关,A项错误;由专门人才负责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等不会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C项错误;凿通亚欧商贸通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不是亚历山大的东征,D项错误。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古代埃及强大时,向西扩张……”可以看出,古埃及、亚述和马其顿都采用武力扩张的方式,A项正确;古埃及、亚述的扩张涉及两河流域,马其顿没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英雄人物的推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扩张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人应该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远征使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和融汇,故A项正确。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许多汉人工匠和来自周边地区的人西迁到此,故选C项;当时元朝尚未建立,故排除A项;蒙古帝国的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战争频发”的信息,故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指火药,北宋时期已经用于军事,后经陆路外传至阿拉伯,最后传入欧洲,故选D项;火药是唐朝后期才开始出现,汉代是没有的,排除A项;《天工开物》为明清时期的科学著作,火药在唐宋时期已经有记载,排除B项;“怪物”指火药,与文学没有联系,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突厥人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的同时,遥远的蒙古,有位不引人注目的首领正在开始他的征服生涯;这一征服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的形成”“1206年,在蒙古各部落酋长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可知这位首领是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他曾灭掉中亚强国花剌子模国,A项正确;B、C均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所攻占,排除;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排除D。选考高分练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推动并巩固帝国的“一体化”建设,亚历山大在帝国各处兴建希腊化新城,大力传播希腊文化,故A正确;B、C两项做法是赢得当地人的认可,而不是推动和巩固帝国的“一体化”建设,故排除;“什一税”属于中古时期基督教的税收,故排除D。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及文字信息,可以看出通过战争、经济和文化等方式,不同地域的文明呈现出了碰撞与交流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不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帝国的扩张与崛起只是材料的局部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突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西征期间,中国的医术传到西方,同时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典籍也传到东亚,这说明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外医学交流,B项正确;医生跨地区进行医学交流,不能视为大规模民族迁徙,排除A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C项;蒙古西征不利于增进中欧友好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D解析:根据“亚历山大的远征,史无前例地扩大了希腊人的世界,培育了下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土壤”可知这一论述认为亚历山大东征传播希腊文化,所以战争在客观上扩大了文化的辐射面,D项正确;这个论述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并不是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更不能说明希腊文化促进亚洲的整体发展,排除A、B项;远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导致波斯文化“断片”式毁灭,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可知,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改变了“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的观念,D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没有强调非希腊民族文明有相通性,排除A项;亚历山大并未对希腊文明持否定态度,只是其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亚历山大的性格与远征范围扩大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史学界对蒙古帝国西征的原因在不断进行深化,说明的是历史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D正确;A、B、C说法明显错误,过于绝对,排除。7.答案:A解析:据材料“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从而把中国的版图扩张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可知,材料强调了蒙古西征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版图的扩大促进了汉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会面与交流,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蒙古西征本身就是通过战争扩大版图的过程,不可能民族隔阂消失,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据所学可知,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就已开通,文化交流就已出现,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对工匠技艺之人留存、带回蒙古本部草原”“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反映出统治者对工艺技术的重视,B项正确;民族间的战争以争夺土地、人口、财富等为目标,而非“以争夺工匠为目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蒙古统治者对工匠技艺的重视,并非对中原先进文明的仿效,排除C项;元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火炮技术,排除D项。9.答案:(1)特征:对被征服地区强制推行希腊文化;目的是建立大同社会,希腊化过程中伴有民族交融;希腊化推动东西文化交流,推动科学文化等发展。(2)特点:范围广阔,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条件:自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地理位置重要;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开明)政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的促进。(3)方式及表现: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如把技术工匠带往蒙古;后期以和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