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AGE第页/共页第六章职业规矩职业规矩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根据。本章着重讲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与建设相关的法律规矩。要求重点控制环境质量标准功能区划、执行的等级及适用范围,认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分级及标准的执行;认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规矩体系,重点控制环境保护基本法、各单行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相关内容。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历考试基础考试中,职业规矩占了6题,题型为单项挑选题。复习内容6.l环境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规矩要求:认识宪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控制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适用范围和有关污染控制的相关规定;控制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造法中有关污染控制的相关规定;认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认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天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洲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天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天然资源。宪法第十条第1、2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第十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该条强调了对天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郑重保护。另外,宪法在第二十二条第2款对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做出了规定。宪法第五十一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伤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各种环境保护法律。规矩和规则的立法根据。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家职责和基本国策在宪法中予以确认,把环境保护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宪法中做出规定,为国家和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6.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于1989年12月26日颁布,共6章47条。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综合性的实体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制定的。1.适用范围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凡在此区域内所涉及对所称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均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主权所及的所有领域,包括领陆(领土)、领水和领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是指除领海之外,按照法律规定或国际惯例,我国依然享有管辖权的其他海域,包括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作出了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丁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丁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2.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这是《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对建设项日环境管理的原则要求,包含4层含义:①建设项日必须举行环境影响评价;②建设项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日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规定防治措施;③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经过审批,需要通过建设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④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计划部门批准建设项日设计任务书的须要条件之一。3.环境质三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第九和十条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管理和执行要求举行了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同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日,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同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该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4.环境监测和情况公报制度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情况迸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对环境监测制度和发布环境情况公报要求作了规定。同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包括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央站、国务院各部委局总公司设置的环境监测中央站,全军环境监测中央站以及省级以下的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环境监测站的各类监测报告、数据、资料、成绩均为同家所有,任何个人不得占有。国务院和省、肉治区、占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发布环境情况公报。环境情况公报表征全国和某行政辖区主要环境要素如水体、大气、海洋、土地、森林草原等的质量情况。环境情况公报制度为国同务院和省、自治区、由: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施加了定期发布环境情况公报的法定义务。5.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关规定1)异常区域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对于科学、文化、教诲、历史、美学、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价值的异常区域有更高的要求,开辟利用天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第十七和十八条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天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天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闻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天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该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在同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占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天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异常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丁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在天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2)农业环境的保护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丁改造的天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大气和生物等。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士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3)海洋环境的保护保护海洋环境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举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辟,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伤害。4)城市环境的保护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第二十二条规定:制定城市计划,应该决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6.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要求,主要针对排污企业、有可能造成污染事故或其他公害的单位作出了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举行了原则性的规定。1)排污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三条规定了排污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和普通环境保护义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丁作纳人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发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新建丁业企业和现有丁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该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l]的规定申报记下。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发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2)污染严重单位的法律义务及污染事故的处理《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三十一、三十四条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骤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赶紧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采纳调查处理。3)“三同时”制度相关规定“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过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人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须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愿意。第三十六、三十七条规定:建设项日的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愿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6.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修订。1.适用范围和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规定,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2.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法》第六条至第八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该按照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该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3.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要求《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该经过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愿意。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丁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该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4.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别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该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在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生产、娱乐和排污活动都要受到法律的郑重限制,主要有:①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③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对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应该加强保护。《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张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5.防止地表水污染l)关于排污口设置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异常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本《水污染防治法》公布前己有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该治理;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该搬迁。2)地表水水体纳污禁止行为对地表水水体纳污禁止行为的规定主要包括:①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②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③禁止将含有汞、锅。铬、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人地下。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④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⑤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⑤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发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发射性和中发射性物质的废水。3)向地表水排污的有关要求向水体排放含低发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发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向水体E敝含热废水,应该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危害。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该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利用丁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举行灌溉,应该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使用农药,应该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4)船舶污染物排放规定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人内河和港口的,应该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的残油、废油必须回收,禁止排人水体。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必须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5)防止地下水污染第四十一至四十五条对防止地下水污染作出了规定: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倘若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该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丁程设施或者举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该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6.关于限期治理和总量控制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币人民政府占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排污单位应该如期完成治理任务。第十六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闰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污量减少任务的企业实施该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7.有关城市污水处理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人城市建设计划,建设和完美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扩散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污水扩散处理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以保证污水扩散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向城市污水扩散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用必须用于城市污水扩散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得挪作他用。8.清洁生产相关现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应该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设备采取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设备名录。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分离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人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人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丁艺。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0年9月1日起1.大气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七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闰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日,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凡是向己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该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同时第十三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2.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1)对建设项目的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建设项日投人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同家有关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人生产或者使用。2)关于排污申报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前款规定的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该及时申报;其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关于排污收费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采取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按照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闰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制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9号)《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缴纳排污费。4)关于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和省启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藏匿、平等、平等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5)清洁生产相关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应该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采取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分离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人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人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6)关于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第二十条规定,单位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骤然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发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赶紧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采纳调查处理。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张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该及时向当地居民公告,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7)大气质量情况公报、预告制度第二十三条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公报,并逐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告丁作。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公报应该包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危害程度等内容。3.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所以防治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向来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重要内容。l)椎行煤炭洗选加工,推广干净煤技术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丁,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含硫分、含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应*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计划,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第二十六条还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低硫分、低灰分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侍干净煤技术的开辟和推广。2)干净能源的推广和使用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辖区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该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第二十九条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该制订计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对未划定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内的其他民用炉灶,限期改用固硫型煤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3)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发明、销售或者进口。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企业应该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4)相应限制措施禁止开采含发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第二十八条规定,城市建设应该统筹计划,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发展扩散供热。在扩散供热管网笼罩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第三十条规定,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属于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第三十一条规定,在人口扩散地区存放煤炭、煤歼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4.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和粉尘是又一大污染源;恶臭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烦躁与不快,也是一种大气污染。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4项。1)净化除尘及防护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郑重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第二十八条规定,炼制石油、生产合成氨、煤气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该配备脱硫装置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第三十九条规定,向大气排放含发射性物质的气体和蔼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发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第四十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第四十二条规定,运输、装卸、储藏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2)可燃气体回收第三十六条规定,丁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该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该举行防治污染处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该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该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足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3)异常区域保护第四十一条规定,在人口扩散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异常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在人口扩散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第四十三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该采取绿化责任制、加强建设施工管理、扩大地面铺装面积、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等措施,提高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减少市区裸露地面和地面尘土,防治城市扬尘污染。在城市市区举行建设施丁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第四十四条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4)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按照闰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举行生产、进口。5.关于双控区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气象、地形、土壤等天然条件,可以对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或者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闰务院批准后,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6.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第八届全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1.环境噪声及其污染环境噪声是指在丁业生产、建造施丁、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声音要构成环境噪声污染,除了扰民之外,还必须超过排厂标准,二者缺一不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丁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2.计划布局减轻噪声污染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人环境保护杖则,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第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计划时,应该充足考虑建设项日和区域开辟、改造所产牛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计划,合理安顿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第十二条规定,城市计划部门在决定建设布局时,应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淮和民用建造隔十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造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产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计划设计要求。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管理制度《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下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口,必须遵守冈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该有该建设项日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日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丁程同时设计、同时施丁、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人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人生产或者使用。4.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第二十下条规定,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丁业噪声的,应华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二十五条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第二十四条规定,在丁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丁业企业,必须按照同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卜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市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环境噪声的技术资料。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丁业设备,应该按照声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逐步在依法制定的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值,应巧在有关技术文件中予以注明。5.建造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建造施丁噪声是指在建造施丁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产音。《环境噪卢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造施工噪声的,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建造施丁场界环境噪卢排放标准。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造施丁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下程的项日名称、施丁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造物扩散区域内,禁止夜间举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造施丁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丁艺上要求或者异常需要必须延续作业的除外。因异常需要必须延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实。经批准从事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6.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造物扩散区域的高速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该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造物的,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第三十八条规定,在车站、铁路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地指挥作业时使用广播@帆的,应该控制音量,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第三十九条规定,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该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的计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该按照规定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第四十条规定,除起飞。降临或者依规矩定的情形以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城市市区上空。城市人民政府应该在航空器起飞、降临的净空周围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造物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设噪声敏感建造物的,建设单位应该采取减轻、避免航空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的措施。民航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7.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造施工噪十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十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同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卢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主意招揽顾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该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造物扩散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青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举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该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第四十七条规定,在已竣丁交付使用的住所楼举行室内装修活动,应该限制作业时光,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6.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周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于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冈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修订通过,自《同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指同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规矩规定纳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1.适用范围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发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该法。按照我国法律对同体废物的定义,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规矩规定纳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也适用本法。2.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1)“三化”原则对固体废物采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则,简称“三化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采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足合理利用同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同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采取充足回收和合理利用。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扩散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2)全过程管理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是指对同体废物从产生、收集、储藏、运输、利用直到总算处置的所有过程采取一体化的管理。通常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3)分类管理的原则不同的同体废物,其成分、性质和危险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管理上必须采取分离、分类的管理主意,针对不同的同体废物制定不同的对策或措施。防治工业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3类固体废物造成环境的污染。其中对丁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环境防治采取普通性的管理措施,面向危险废物则规定采取郑重的管理措施。4)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同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采取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同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3.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及选址要求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占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天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异常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丁业固体废物扩散储藏。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企业事业单位应该按照经济、技术条件对其产生的丁业周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储藏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储藏、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丁业同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须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牛标准。禁正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确有须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收集、储藏、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必须正常运行和使用。4.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1)对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要求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同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氢流向、储藏、处置等有关资料。管理计划应该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储藏、利用、处置措施。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该及时申报。产生川欠集、储藏、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该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举行检查。第六十三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赶紧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采纳调查处理。2)处置设施\场所计划及建设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组织编制危险废物扩散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该根据危险废物扩散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计划组织建设危险废物扩散处置设施、场所。3)危险废物的分类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主意和识别标志。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储藏、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收集、储藏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举行。禁止混合收集、储藏、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储藏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1年;确需延持久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规矩另有规定的除外。4)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禁止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是国际通行规矩,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六条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6.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口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于1998年11月29日为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国家采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从事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丁作的单位采取资历审查制度,从事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丁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历证书,按照资历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丁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1.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规模、不同的丁艺、不同的原材料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区域,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详细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采取分类管理:①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举行全面。详细的评价;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日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举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该填报环境影响记下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10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对分类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详见6.6.8节内容。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内容1)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包括7个方面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③建设项日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和评估;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⑤建设项日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⑤对建设项口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同时规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日,在报告书中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愿意的水士保持计划。水土保持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有水土保持计划的专章。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2)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记下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记下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时段《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卡在建设项日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日,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愿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举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日,建设单位应该在建设项日开丁前报批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该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等级表。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该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岸工程建设项口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自收到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记下表之日起15日内,分离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3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①核设施、绝密丁程等异常性质的建设项日;②跨省肩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日;③国务院审批的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日。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建设项日造成跨行政区域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共同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丁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该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口方开下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应该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原审批机关应该肉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之日起10日内,将审核怠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审核愿意。5.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要求《建设项口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如下。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日的初步设计,应该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根据经批准的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建设项日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举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丁程同时投人试运行。建设项日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该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日对环境的影响举行监测。建设项日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该向审批该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口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该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举行。需要举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书自建设项目投人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日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分期建设、分期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该分期验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门收到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口方可正式投人生产或者使用。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1)未依法报批、重新报批和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法律责任(l)该条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未报批建设项口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IV比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日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未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2)处罚规定。有上述违法行为,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IO万元以下的罚款。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未经重新审核愿意的法律责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愿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3)违抗环境保护设施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试生产建设项日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人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项口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项目投人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T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4)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责任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作的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下作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吊销资历证书,并处所收费用1倍以回:3倍以下的罚款。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丁作人员彻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赋予行政处分。6.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按照《建设项日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制定建设项日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于2002年10月I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1.分类管理的详细规定1)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口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举行全面、详细的评价,相关的建设项日包括:①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②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显然减少的建设项日;③可能对刚强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肉然灾害的建设项日;④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⑤所有流域开辟、开辟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辟活动或建设项目。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日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日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举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相关的建设项目包括:①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日;②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③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3)填报环境影响记下表建设项日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举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该填报环境影响记下表。相关的建设项目包括:①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振动、热污染、发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②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日;③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日。同时规定,未列人本名录的建设项日,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上述原则,决定其环境保护管理类别,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2.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所指的环境敏感区主要包括下列区域。1)需异常保护地区国家法律、规矩、行政规则及计划决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异常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天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2)生态敏感与刚强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异常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3)社会担心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扩散的办公地点、休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3.其他规定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如其环境影响特征(包括污染因子和生态因子)对该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不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该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是否按敏感区要求管理,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求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意见后确认。以促进企业技术长进和调节产业结构为目标,用清洁生产丁艺替代落后丁艺,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然减少,现有污染源排放符合同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的技术改造项日,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愿意后,环境影响评价厂作可适当简化。纳入区域性开辟的建设项日,如编制区域开辟计划时举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且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采用的生产工艺符合区域开辟总体要求的,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愿意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适当简化。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日的环境保护管理类别按其中等级最严的决定。国家法律、规矩及产业政策明令禁止建设或投资,如列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日录》和《工商领域禁止重复建设日录》的建设项目,不适用本《名录》。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此类建设项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记下表。6.1.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82年8月23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在1999年12月25日举行了修订。1.适用范围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辟、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海洋环境保护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2.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是指按照海洋的天然资源条件、环境情况和地理位置,综合考虑海洋开辟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划定的,具有特定主导功能,能够发挥海洋最佳效益的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同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按照全国和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是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计划和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的重要根据。3.海洋生态保护1)海洋生态保护职责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职责。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人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扩散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天然历史遗迹和天然景观。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行政服务协议范本下载:详尽条款版版B版
- 2024年股权担保合同
- 2024年高档会所食堂牛羊肉定制采购配送合同3篇
- 2024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标前协议书
- 2024年规范化幼儿园租赁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质押借款合同正式样本
- 2024年电影业演员劳务协议示例版B版
- 2024年食品生产加工合作协议
- 2024建筑施工合同标的及工程进度安排
- 2024环保技术研发与污染治理服务合同
- 公司章程范本下载
- GB/T 41120-2021无损检测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检测
- 青年心理学第五讲(恋爱心理)
- GB/T 14959-1994个人中子剂量计的性能要求与刻度(中子能量小于20MeV)
- ITV系列电气比例阀英文说明书
- SL 537-2011 水工建筑物与堰槽测流规范
- 质量管理-AQL抽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期货基础知识TXT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复习课件-人教部编版(共12张PPT)
-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