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书院随之兴起。20世纪80年代,既有一些古老的书院开始复兴,以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为代表;也有一些新书院开始崛起,以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化书院为代表。经过了这样一段时期的发展,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思潮,书院发展开始呈现井喷姿态,到处兴起。其实,这一书院文化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好书院的复兴?首先,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当时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广泛分布的书院是儒教中国的最好体现。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目前老书院的修复,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主导,其实还可以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公益性组织、企业家个人的作用。古代书院的修建,主要是地方官员、民间士绅、热爱教育的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儒家书院的修复,就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的。今天仍然可以继续发挥政府主导、民间企业、团体、公益性组织、企业家个人共同努力。书院建好之后,打造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让这些古老的书院修复之后,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其次,是新书院的建设。创办新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这些新书院的修建,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故而需要地方政府、学者、企业、民间社团的通力合作,以推动教育体制之外的民间书院发展。二是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教育体制之内创建新书院,同样可以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书院,就是专门在现代大学体制内从事人格教育即博雅教育的书院。现代高等教育教书不育人,只管专业教育,大家关注的是教书、教专业知识,培养人的问题在制度上并没有落实,培养人的问题就需要传统书院来解决。育人是传统书院的长处,可以将传统书院人格教育的长处吸收进来,使现代大学能够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现代知识分子。另一种书院,就是培养传统国学专门人才的书院。传统书院承担了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但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一直没有独立的空间,被分割到其他不同的专业体系中,许多中国传统学术成为“绝学”。我们一直在呼吁将中国传统国学纳入到现代大学体制之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与西方的“古典学”十分接近。同时我们还一直在呼吁,在现代大学恢复中国传统书院,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应该说,在21世纪实现我们中国的富强之梦,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中国按照现在的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中国肯定是既富又强。但是,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中国复兴之梦不仅仅是富强之梦,而应该是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之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中国梦。而我们强调书院的复兴,就是要承担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摘自《新华文摘》2019年19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书院和岳麓书院分别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崛起和复兴的新老书院的代表。B.因历史上大量书院未得到保存,如今修复一些老书院,其目的就是保护书院文物。C.现代高等教育只要能够吸取传统书院育人的长处,就能解决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D.如果没有书院的复兴和创建,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富强和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之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证,结构完整,思路也颇为清晰。B.文章论述老书院复兴和新书院建设,是分别从修建的目的和创办的类型开始的。C.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手法来突出当今书院修复和古代书院修建的主导方的差异。D.第三段论述新书院的建设时,指出有两种类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书院虽然属于教育体制之外的书院,但要得到发展,同样需要地方政府、学者、企业和民间社团的通力合作。B.传统国学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被分割到其他不同的专业体系中,是许多中国传统学术成为“绝学”的重要原因。C.中国古代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的院训所体现的育人理念,可佐证文中“育人是传统书院的长处”的观点。D.作者认为,不管是老书院还是新书院,把它们建设好之后都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和地方精神的家园。【答案】1.A2.D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其目的就是保护书院文物”说法绝对,从原文“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可知,“保护书院文物”并非修复老书院的唯一目的。C项,从原文第三段“可以将传统书院……的现代知识分子”可知,“只要……就能……”的理解有误。D项,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改革开放”才是“中国富强之梦”的保证。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梁启超‘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的表现的一项”。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注意有些说法是由范围或条件的。D项,论述“书院的类型”并未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缺乏前提条件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D项,“新书院”建好后“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和地方精神的家园”于文无据。故选D。【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大家都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居家养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秦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对居家养老带来很大帮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数据和智慧健康,可以把老人的血压等数据传到“云”上,也可以把过去的病历放到“云”上,通过网络,医生可以及时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健康建议。第二个方面是服务机器人,比如智能看护,会知道老人是否摔倒了,有无异常情况。第三个方面是可穿戴设备,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手环、手表之外,还有很多更先进的设备,比如血糖仪有自主学习功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血糖;人工的电子化神经元、海马体,将来对一些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像帮助瘫痪老人驾驶轮椅,这些将来都可以做到。最后一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智慧家居方面改善养老的生活质量。现在的家用电器,开冰箱、用微波炉,对年轻人来说没问题,但如果是得了帕金森症的老人呢?将来智能家居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很多传感器实时监测老人状况。(摘编自《人工智能结合居家养老潜力大》,《扬子晚报网》2019年3月10日)材料二:依托问诊系统,足不出户就能为老人远程看病;无需繁琐操作,老人躺着就能享受洗澡机自动淋浴;穿戴式护理机器人自动识别并清洁老人大小便;24小时运作的智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报警……在本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简称“SlC老博会”)上,参展的养老产品科技感十足,新技术、新应用亮眼吸睛。据了解,仅“养老智能化”展区即汇聚30余家智能化企业参展,展示产品中不乏养老院呼叫系统、养老陪护机器人等“黑科技”产品。“SIC老博会并非简单的‘橱窗展览’。”SIC老博会汇聚展示养老全产业链的先进产品、模式、技术,同时通过产品展示助推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既整合各方资源,又推动产学研等环节衔接,为养老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摘编自《发展智能养老做大银发经济》,《人民日报》2019年10月31日)材料三:机器人目前还处于兴起阶段,大多数家庭无法负担其高昂的价格。例如,Telenoid机器人的零售价为8700美元,租金为每月435美元。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雇佣机器人能否适用于公共保险,这项决定对未来想要雇用机器人护理老人的家庭至关重要。此外,像Robear这样的大型机器人可能不适合小型公寓;而且Robear近期还出现了一个短路问题,让它无法正常工作,这些也是选择护理型机器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机器人没有感情,所有判断都出于大数据下的支持而来,无法像人类一样有情感亦或直觉,但大多数老人在生命的尾声阶段往往最看重与人情感上的交流,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工作区域。同时,无法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类,不久以后我们也必须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如何让老人在生活时不排斥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协调照护工作者与人工智能间的工作比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摘编自《人工智能与养老结合,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智能养老瞭望》2018年9月16日)4.下列不能直接说明“智能养老”的一项是()A.大数据和智慧健康可把老人的血压和以往的病例等数据传到“云”上。B.有自主学习功能的血糖仪等先进的可穿戴设备可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控。C.24小时运作的智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及时报警。D.选择护理型机器人时必须考虑到公寓户型大小和机器人的质量等问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能家居能够解决帕金森症老年患者使用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很多传感器对老人状况进行实时监控。B.问诊系统、洗澡机、穿戴式护理机器人、智能体征监测系统等智能养老产品,在“SIC老博会”上都得到展示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C.面对大多数家庭在经济上难以负担购买机器人的高昂价格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是否把雇佣机器人纳入公共保险之中。D.如今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人工智能的帮助,今后也必须得到帮助,但在感情交流方面,人工智能对人类则无法提供帮助。【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必须考虑到公寓户型大小和机器人的质量等问题”说的是选择护理型机器人要考虑的问题,并不能直接说明“智能养老”。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智能家居能够解决帕金森症老年患者使用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问题”曲解原意,由原文“最后一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智慧家居方面改善养老的生活质量。现在的家用电器,开冰箱、用微波炉,对年轻人来说没问题,但如果是得了帕金森症的老人呢?将来智能家居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很多传感器实时监测老人状况”可知,原文只是说“将来智能家居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说“能够”解决。故选A。【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柏林墙消失张抗抗那墙初看上去,其实并不怎样的让人觉得恐惧。甚至一点儿也不狰狞。那墙就那么静静地蹲着,似乎并不显得高大厚重,表面只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水泥,涂着灰白色的油漆。上面有五颜六色的粗笔留下的图像、一串串不规则的德文字母连成的句子、还有怪诞的符号和各种图形……它绝不像我想象中的柏林墙那般森严、那般威武、那般雄奇,墙上墙下没有铁丝网、没有炮楼、没有宪兵。也许我就可以轻易地从上面一跃而过,或者穿越它。它仅仅是一个象征?墙,向着城市的两边小心翼翼地延伸过去,如同一根硕长而又弯曲的巨楔,插入那些从废墟上重建的高楼之中。时而同那条幽幽然环绕全城的施伯列河无声交汇,矗立并铺陈了这充满苍凉历史感的界标,一瞬四十几载,划开了东西方两个世界。面对寂寞空旷的施伯列河,我愕然。听说曾经有一个土耳其孩子落入河中,但没有人能够跳下水去救他,他就那样活活淹死了。因为虽然河岸的一边在西柏林境内,但河却属于东柏林所有。任何人如跳下水去,都会构成“越境”的“罪名”。我站在河岸上,不,确切地说,我站在岸边的墙下,我肃然。墙下有小小的墓碑,砌得十分精致的水泥墓地,上面安放着一只只鲜艳的花环,是鲜花,很娇嫩很缤纷的鲜花。墓碑上写着:越墙者。没有姓名,只有年、月、日。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被留在墙下的日期。柏林墙上血迹斑斑。但尽管曾有许多人倒在柏林墙下,还是不断有新的勇敢者,用热气球或挖地道的方式设法越墙,一年年总未间断停止……我开始怀疑自己对于墙的最初感觉。后来我登上勃兰登堡凯旋门下的一座木台,从上面跳望东柏林。气势宏大的石砌大门顶端,耸立着一辆覆盖青苔的金属马车雕塑,马车上站立着一位衣裙飘逸的天使,似欲乘风归去。从矮墙至那些建筑物,中间有一大片开阔的空地,除了几个来回巡视的带枪警察,杳无人踪。除了墙,还有这块不可接近的真空地带。远远地,可以望见薄雾笼罩着的东柏林菩提大街,一条很宽很美的大街,绿阴葱茏。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去那儿看看的愿望。但我知道这不可能。我不能够越墙而过。否则我将永远地留在墙下。这墙拦阻了我。墙原来并不是一个象征。1985年夏天,我徘徊在柏林墙下的那个下午,柏林墙似乎还很坚固。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在不很长的五年以后,它竟会那么轻而易举地崩塌、破碎,被拆除、被清理,甚至没来得及让人再看它一眼。那天,我决意要设法去东柏林。我对那墙充满了好奇。几天以后,我紧紧捏着护照,穿过那也许叫做海关也许叫做边境的地铁站大厅。……东柏林!天下着小雨,迷蒙中,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复一新的古典建筑,更显得庄严肃穆,洁净的大街被雨水洗得发亮,小轿车来来往往。我几乎没觉得墙这边和墙那边有什么不同。快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走到柏林墙下。我久久凝望着柏林墙。从这一边看这堵墙,墙似乎要比那一边干净些也苍白些。墙上更多的是一片空白。穿着灰色制服的持枪警察如雕像肃立,行人远远且匆匆而过,墙和人之间,是一块荒疏的空白,一片布雷的禁地。墙在树丛和草地间蜿蜒,犹如一条细长又干瘦的胳膊,将勃兰登堡门下所有的辉煌都紧紧箍在怀里。更如一道无形的锁链,隔绝了封闭了整整一个世界。暮色中,那狭窄而粗糙的矮墙渐渐隐没于黑暗之中。但在黑暗中,我仍然感觉着墙的存在。我用手触摸到它的冰冷它的坚定…………离开东柏林已是深夜,我通过那墙的出口,走向西柏林。墙留在我的身后。几天以后,我就将飞离这个奇怪的、既相连又相隔的城市,回到我熟悉的那块土地。我忽然隐隐地感觉着一种悲哀。人在创造了自己的同时也创造了围墙。那么,人类是终究不能够摆脱围墙了么?漫长而又短暂的五年过去了。曾经那么坚固那么森严的柏林墙,在岁月的碾磨与撞击下,终于剧烈地摇晃震颤起来,并正在悄悄地消失隐退。昔日的勃兰登堡门下,开放了的边界已成为一个自由市场。那儿正在出售有关柏林墙的纪念品。坚硬的柏林墙的水泥碎片,已被标上价码,任旅游者带到世界各地去……柏林墙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它消失以后,是否还在原地留着残存的墙基?人类也许还将不断地建造围墙又拆除围墙……可是这世上原来是没有墙的。我只能怀着焦渴的心情,盼望着世上那些所谓的“墙”,早早地、快快地消失。(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节)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是按照西柏林——东柏林——西柏林的行踪来安排材料,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的。B.文章划线的句子运用比喻和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柏林墙对当时东德和西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与隔绝。C.文章点面结合,先写土耳其男孩被淹死,蕴含着对他的同情;后写许多年轻生命倒在柏林墙下,寄寓了作者对勇者的哀思和赞许。D.文章用“似乎”来体现柏林墙看似坚固实则“易塌”的特点,用“决意”来表明作者去东柏林态度的坚决,可谓耐人寻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对当时东德和西德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阻碍与隔绝”表述有误,该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对“东德”产生的负面影响。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汉字历经________岁月,有着无穷魅力。汉字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性。汉字的象形,(),并随汉字的演变过程不断规范而固定;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见到汉字形状就知其意思:象形和会意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结构中。汉字结构,有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表现在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处于相互对应、相互平衡的状态中。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汉字,一种审美愉悦之情就会________而生。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能使人一下子进入到所创造的意境里。汉字的构形往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常有借用字形譬况事物形状的现象,如“八字须”“十字路口”“金字塔”“国字脸”等。像这样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汉字________。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中国汉字还有神奇的社会功效,就是中华民族在________的生存土地上能维持着南腔北调的民众彼此相沟通的大一统局面,这得益于汉字所起的维系团结的重要作用。今天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漫长油然不胜枚举广袤无垠B.峥嵘沛然恒河沙数一望无际C.峥嵘油然恒河沙数广袤无垠D.漫长沛然不胜枚举一望无际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B.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C.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D.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B.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还可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C.穿越历史云烟,搜寻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D.穿越历史云烟,追溯文字初创和演变过程,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答案】7.A8.B9.D【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第一处,漫长:表示长的看不到尽头。形容时间或者道路长得看不见尽头。指的是时间。峥嵘: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也指高峻的山峰,也指岁月的不平凡。语境是说中国汉字历经时间再久也有魅力,故选用“漫长”。排除B、C项。第二处,油然:自然而然。沛然:指盛大的样子。语境是说人们见到汉字,一种审美愉悦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故选用“油然”。排除D项。第三处,不胜枚举:数量很多,无法一—列举出来。恒河沙数:像沙子一样多得无法计算,形容数量极多。语境是说像这样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汉字数量多得无法一—列举。故选用“不胜枚举”。第四处,广袤无垠:形容广阔无边。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辽阔。语境是说中华民族的生存土地广阔。故选用“广袤无垠”。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A项,不合逻辑。要先“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然后“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C项,不是“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是“描绘事物的形状”;不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而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D项,不是“是依据事物的形状画形”而是“依据事物的特征画形”;不是“把事物的特征描绘下来”,而是“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此题考查两个语病点,一是搭配不当,一是语序不当。A、C项“搜寻”与“过程”搭配当,应改为“追溯……过程”;B项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可以挖掘贮存在汉字中的文化基因,还可体认先民的文化创造力”。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三、古代诗文阅读(63分)(一)古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10.阅读下这首古体诗,完成下面小题。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①陶渊明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②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③,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④,所保讵⑤乃浅?【注】①此诗是诗人归隐之前参加春耕后的作品。怀古田舍即田舍怀古。②屡空:食用常缺。③植杖翁:荷蓧丈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通识:通明的见识,指儒家仕而不隐的思想。⑤讵:难道。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当年未能践行躬耕南亩愿望,流露出了诗人的遗憾和惋惜之情。B.三四两句写由于家中食用常缺,因此春天下地耕种就不能自免,这是说躬耕之必要。C.五六两句写早晨整理农耕的牛车和农具,启程时生出缅怀之情;“缅”字照应了标题。D.七至十句既描绘出鸟儿欢鸣春风和畅情景,也写出“寒”“荒”所映衬出的忧虑之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D项,“忧虑之情”错,应为“表达诗人对南亩之荒偏的喜爱之情”。故选D。(二)文言实词(共12小题,每题3分)1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B.秦爱纷奢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题干中的“爱”意思是“爱惜,吝惜”。A项,爱惜,吝惜。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会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B项,喜欢,爱好。秦皇喜欢繁华奢侈。C项,爱慕,欣赏。我唯独欣赏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D项,隐蔽,躲藏。我的爱人隐藏起来不出现,我坐立不安。故选A。12.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鄙人不胜感激C.孔子鄙其小器 D.先帝不以臣卑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鄙陋,见识短浅。A项,“蜀之鄙有二僧”意思是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鄙”,边境、边界。B项,“鄙人不胜感激”意思是我感激不尽。“鄙”,自谦之辞,常用来说自己。C项,“孔子鄙其小器”意思是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鄙”,轻视。D项,“先帝不以臣卑鄙”意思是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鄙”,见识短浅。故选D。13.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臣之所好者,道也C.伐无道,诛暴秦 D.道不同,不相为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题干中的“道”含义是“道理,规律”。A项,主张。句意: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主张,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B项,道理,规律。句意:我所注重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C项,道义。句意:讨伐无道的行为,诛灭残暴的秦国。D项,意向,主张。句意:意见或志趣不同人就无法共事。故选B。14.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本题:例句:“不负众望”译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负:辜负。A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为: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负:使动,使……负担,承担。B项,秦贪,负其强。译为: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负:介词,依靠、凭借。C项,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为:我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负:辜负。D项,决负约不偿城。译为:必定背约不给城邑。负:违背。故选C。【点睛】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15.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题干中的“过”意思是“超过”。A项,超过。句意: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B项,责备。句意: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的过错。C项,拜访。句意:现在公子却特意地(同我)去访问朋友。D项,过错。句意:就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故选A。16.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来之,则安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题干中的“既”的意思是“已经,……之后”。A项,既而:不久。句意:不久从井中打捞上来尸体。B项,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句意: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C项,全,都。句意: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D项,已经,……之后。句意: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故选D。17.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C.千载谁堪伯仲间 D.老者不堪其老而休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不堪回首”的“堪”意思是“能够,可以”。A项,承受,经受;B项,胜任;C项,能够;D项,承受。故选C。18.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其事体莫须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题干中“莫”的含义是“没有什么,没有谁”。A项,通“暮”。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B项,没有什么,没有谁。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之)共同抵挡曹操。C项,没有,无。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D项,或许。莫须有:或许有。故选B。19.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答案】D【解析】【详解】D项与例句的意思均为“放逐”。A迁移,B改变,C升官。【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重点考核一词多义。20.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天若有情天亦老C.失法离令,若死,我死D.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答案】C【解析】【详解】C你,与例句相同。A像,如。B如果。D若夫,句首语气词,至于说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1.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B.鄙夫寡识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相逢何必曾相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博闻强识”的“识”的意思是“记”。A项,记。句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那些典故吗?B项,知识,见识。句意:我见识浅陋。C项,标记。款识:钟鼎器物上所刻的文字。后世书画上的题名也称款识。D项,认识,懂得。故选A。22.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题干中的“致”意思是“达到、实现”。A项,表达,表示。句意:在一篇诗词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B项,达到。句意: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C项,得到,取得。句意: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D项,招纳,招引。句意:这个人(诸葛亮)只可以去拜访他,不可以委屈他,招他上门来。故选B。(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一)文言文阅读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犯上作乱。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答案】23.C24.D25.B26.(1)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2)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解析】【2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例如本题,断句时,从整体上断开后,抓住关键词“曰”“之。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2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D项表述错误,应是“察举和征辟”,《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科举制产生于隋朝。【2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表述错误,“得到了景帝的赞同”错,景帝对二人的争辩没有做出明确的评判,后文说,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2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敝”,破旧;“关”,有关系;“分”,有分别;“无以”,没理由;“罢”,作罢;“居顷之”,过不久。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清河王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做了博士。(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问题)。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而获得天下,而是臣杀君(而夺取天下)。”辕固生(反驳)说:“不对。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被他们役使而归附了汤、武,汤、武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使天子得到尊崇,反而趁着(他们)有过错去杀掉他们,取而代之登上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止息。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就召来辕固生询问《老子》一书。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生入猪圈刺杀猪。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生直言并无罪过,就借给辕固生锋利的兵器,(辕固生)下到猪圈去刺杀猪,正好刺中猪的心脏,刺了一刀,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现在皇上刚刚即位,再次因(辕固生)贤良征召他。那些喜好阿谀逢迎的儒生们多有嫉妒诋毁辕固生之语,说“辕固生老了”,于是他被罢官遣归。当时辕固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辕固生被征召时,薛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生。辕固生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从这以后,齐人讲《诗》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有成绩而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生的弟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逍遥游》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时的关键词有:锲、镂、邪、蜉蝣、沧海、粟。四、写作(60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某中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李明,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大家“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泱泱中华,礼仪之邦;文明圣火,日月齐光;尚礼扬善,智圆行方;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千古流芳。为了五千年不绝的中华文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我们理应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文明使者。可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存在着一些不讲文明、不懂礼仪的现象:有穿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行为另类现象;有拉帮结伙,闹不团结,以强凌弱现象;有说脏话,给同学起绰号现象;有不听老师的教育,对老师指名道姓现象;有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及视而不见现象;有不遵守校园秩序,在校园内随意骑车现象;甚至有的同学在校不努力学习,在家里不尊重、不孝敬父母和老人等。这些都是不讲文明、不懂礼仪的表现,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学校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同学们今后的成长、成材。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你们的文明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缺乏礼仪便难以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提高自身修养,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现在做起,把传承中华文明的光荣使命,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现倡议如下:一、注重品德修养,举止文雅,不抽烟、不酗酒、不打架斗殴。二、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语言文明,杜绝粗话、脏话。三、衣冠整洁,着装得体,不留长发、染发,进出校园、校园内佩戴胸卡。四、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五、关心集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六、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践踏绿地。七、爱护公用设施,节约公用资源,遵守公共秩序。八、与人相处,友善宽容,明礼诚信。九、情趣健康,远离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场所。十、遵守社会和校园内交通秩序,整队进入实习场所。同学们,文明礼仪连着你我他,建设和谐校园靠大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倡导文明,告别陋习,让文明礼仪不是纯粹的倡导,而是每个人的自觉言行,让文明礼仪不再是外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自律。让我们同心携手,争当社会文明礼仪先锋,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创和谐文明新校园!祝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