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大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内容一、从教材地位看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1.必修1课程内容要求(要点)(1)物理实验的作用(2)质点、物理模型(3)匀变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5)重力/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6)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7)牛顿运动定律(8)国际单位制2.本单元在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中的地位运

动相互作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共点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本单元是“相互作用”的核心内容;是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纽带,是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最关键内容。单元内容要点选择受共点力作用的平衡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及其方向列出各个力的合力等于0

的计算式解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讨论用“共点力的平衡”分析问题的思路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本单元的内容要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线索和结构相互作用重力与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力的计算工具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本单元按“相互作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内容线索,安排5个教学主题。三、根据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1.正确设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目标(1)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受力计算的工具。是等效替换的一种计算方法。不属于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核心知识。(2)不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直接求解物体的受力,计算三角形支架受力等问题不在这里出现。(3)分力的方向不是由力的作用效果确定的,而是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新授课时,分力方向由题目告知。(4)把“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合并为一节课。称为“力的合成和分解”。2.强化关于“相互作用”的教学(1)从以下七个方面认识一个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产生原因、作用效果。以此贯穿着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教学。(2)提前学习牛顿第三定律。(3)在牛顿第三定律后面增加“物体受力分析”的教学内容。(4)提升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如:动摩擦因数是同一接触面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受力的比值。3.各节内容中落实“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细化要求(1)重力、弹力、摩擦力,从力从性质和特点来细化对“受力分析”的要求。(2)牛顿第三定律,从力的相互作用来细化对“选择研究对象”和“受力分析”的要求。(3)力的合成和分解,从等效替换的方法来细化对“受力平衡计算”的要求(4)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从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视角来细化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4.把“运动与相互作用”分析思路作为核心目标●通过例题分析,渗透分析问题的思路5.把“运动与相互作用”分析思路为核心目标四、全面布局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外练习题●发挥练习题的“提升素养”功能●练习是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过程,会把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并不是练习的目的,通过这个知识应用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素养,这才是目的。●以“应用知识”为目标的练题,和以“提升素养”为目标的练习题,其编写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下面两个都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列车加速度的练习题:左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的应用,这是通常练习册中的题目;右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升素养,这是2019版教材中创编的章后练习题。1.“提升素养”跟“知识应用”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知识应用如右图所示,地铁列车在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悬吊在车上的重垂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

等于30°,请计算此时地铁加速度的大小,并判断加速度的方向。θ提升素养(新教材题)

某人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临时固定在地铁竖直扶手上。地铁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请根据照片估算此时地铁加速度大小,并判断加速度方向,写明解答过程。2.“提升素养”跟“知识应用”的练习题举例知识应用提升素养(新教材题)情境是理想模型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θ角数据是题目直接给的,会应用知识就行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30°是随意编的,理论与实际脱节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3.“提升素养”跟“知识应用”的练习题举例提升素养(新教材题)情境由生活中的真实物体构成,有利于利用现实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自己建立坐标系(寻找证据);自行设计测量方案;经历测量和解释过程(涉及测量技能、减少误差的方法)数据是真实的,能了解地铁运行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培养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证据意识;提升设计方案、数据解释等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联系实际、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4.“提升素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