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河南省滑县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河南省滑县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河南省滑县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滑县为中国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淮海优势小麦产区,被称为“豫北粮仓”。小麦制种在河南省占据重要地位,滑县繁制种面积、繁制种产量、种子调出量连续多年处于中国前三位。2019年,河南省滑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现已建成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共2.3万hm2,小麦总产量1.7亿kg,种子调出量1.5亿kg,可满足约80万hm2的小麦生产用种。滑县作为“全国小麦制种大县”“全国小麦种子调出大县”“全国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田优势、自然优势、技术优势。近些年,滑县通过高规格规划,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实行多元化投入,深入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国家用种安全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1建设背景1.1国家要求加快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近些年,国家重视种业工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现代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列入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重大工程,对种子基地体系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推进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与提档升级,加快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因此,加快良繁基地建设,促进中国制种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农业发展战略之一。1.2具有建设种子基地的独特优势滑县土地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滑县光照充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属于强筋、中筋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是中国重要小麦优生区之一。同时,滑县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条件良好,抗旱抗涝能力较强,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作业及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水平。另外,滑县拥有良好的种子生产基础。滑县持有小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19家,种子代繁企业有26余家。1.3调优小麦种植结构的需要滑县小麦品种仍然以普通品种为主,适用于加工面包、面条、饺子、馒头、饼干、糕点等,专用小麦、效益较高的种植品种比例还比较低。滑县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小麦区域性良繁基地,在种业源头率先推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带动区域小麦种植品种结构优化,大幅度提升小麦种业发展水平和生产保障能力,推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1.4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繁制种与普通种植相比,技术要求较高,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好。繁制种基地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展示基地,产业链包括育种研发、种子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市场推广等诸多环节,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其产业链、价值链长,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好。2主要做法2.1坚持贯彻落实与立足县情相结合滑县立足县情,坚持以小麦制种为首要生产任务,进一步发挥和保持滑县小麦产业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滑县小麦生产水平,拉长小麦产业链。当地政府积极统筹谋划,于2012年印发《中共滑县县委滑县人民政府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意见》(滑发〔2012〕2号),调整优化小麦产业发展战略,构建研发、良种繁育、加工、物流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2017年,出台《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滑县推进优质强筋小麦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滑政办〔2017〕17号),加快建设优质强筋小麦和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小麦制种基地面积稳步增加,产量稳中有升。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切实抓好政策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的通知》(农种种函〔2019〕22号),要求“纳入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的基地县(农场),要抓紧组织编制基地建设规划和奖励实施方案”。滑县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要求,结合滑县实际,委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国家区域性良种(小麦)繁育基地建设规划(2020-2022年)》,在统筹分析滑县小麦种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总体谋划基地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项目、投资测算、资金筹措、保障措施等,高质量建设好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2坚持粮食保障与种业现代化相结合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滑县小麦种子饱满度好、级别高、品质好,每逢种子销售季节,各地种子经销商争相采购,供不应求。因此,规划好滑县区域性良种(小麦)繁育基地,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高标准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现代化建设,滑县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打造小农水重点县、发展现代农业等建设项目有效整合,把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全部纳入高标准粮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种”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滑县按照“全县一盘棋、措施一體化、宜大不宜小”的原则,打破乡镇界限,在全县规划了10.3万hm2高标准粮田,以白马坡、卫南坡和留固万亩区为核心,打造了全省最大的3.3万hm2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示范区。2.3坚持基地建设与注重后期管护相结合滑县坚持规划引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目前滑县持有小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19家,种子代繁企业26余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家,13hm2以上种子科技示范园4个,6.6hm2以上种子科技示范园6个,种子繁育基地建成面积2.3万hm2,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18%。坚持建管并重,不但要建好种子基地,而且要注重后期管护,做到建后管护有主体、部门有职责,确保建成的小麦种子繁育基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一是明确管护主体。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监管、使用(受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为管护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建后管护监管负总责,基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建后管护监管主体责任,基地使用(受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为管护主体并落实管护各项措施;二是明确了部门管护监管职责。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政策制定、监督指导和检查考核,财政部门落实资金筹措、拨付和监管;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查处非农建设违法占用高标准农田行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护政策落实和管护资金使用监督、检查,2.4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服务相结合一是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依托滑县内种业龙头企业现有科研能力,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等小麦育种科研院所的合作,聚焦制种技术创新、加工技术升级等与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重点建设小麦品种研发试验基地。二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制定滑县小麦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借力“国家农业技術推广体系改革”项目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将小麦种子基地技术指导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目标。切实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种子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三是激活经营性服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合作服务组织,为成员及其他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生产资料采购经营、病虫害防治、种子加工流通等专业服务。引导农民合作社与其他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着力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服务型联合社。四是打造滑县小麦种业品牌。组建滑县种子集团发展平台,积极申请“滑县小麦种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统一使用”等五统一的公共品牌管理模式,统一印制防伪地理标志,建立可追溯制度。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为方向,完善种子品牌创建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培育自有品牌。2.5坚持争取财政资金与多元投入相结合滑县依托多年来制繁种基础优势,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区域性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县,获得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依托滑县制繁种优势和种业产业化能力,成功申报了省级种子产业园项目,获得了省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坚持争取财政资金与多元投入相结合,整合涉农部门资金,对基地农田进行了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种子基地的生产条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种子基地建设,强化服务,快速审批新办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对种子企业、科研单位过审品种进行奖励,引导基地村开展“一村一品”种子繁育,提高基地种子繁育水平。3展望及启示3.1坚持产业化发展强化小麦种业全产业链开发,推进麦种生产、加工、包装、物流、监管等产业链全面升级,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小麦种业综合效益。3.2坚持以科技为支撑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培育和引进推广新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形成优势品种。积极引进推广农艺新技术,提高种子生产的科技含量。实施农机装备、加工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智能化水平。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种子监管的信息化水平。3.3坚持产管并重按照“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