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复习06 文言文停顿(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复习06 文言文停顿(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复习06 文言文停顿(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复习06 文言文停顿(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复习06 文言文停顿(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前突破专题06文言文停顿

(含解析)

专题06文言文停顿(解析版)

【考点分析】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

知识。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

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

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

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

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文言文停顿与断句规律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有两种:一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即根

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一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

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的成分关系和意义关系来划分语气

停顿。确定文言文停顿与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时,一般应停顿,如“至”、

“夫”、“若夫”、“盖”、“故”、“惟”等。

例: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时,

需停顿。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三、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四、“也”在句子中间时,一般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矣

五、古代的年号、国号、官职、爵位、地名等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六、句子中有省略成分时,一般应在省略位置后或前省与后省之

间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典例在线】

[1-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陶渊明独爱菊

【答案】晋陶渊明/独爱菊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

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

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晋陶渊明”

是主语,“爱”是谓语,此处限画一处,故在“晋陶渊明”与“独爱

菊”之间断开。故断句为:晋陶渊明/独爱菊。

【点睛】参考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

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

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

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

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

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

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

To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

然人数众多了!

12-2022年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

【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乙】

先主病笃,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

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蜀志》)

17.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B.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C.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D.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停顿划分辨析。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

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

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

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臣”作“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的主

语,“继之以死”是一直到死的意思,应独立断开。故断句为:臣敢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

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

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

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

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

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

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

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

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

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To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

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

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

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

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

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

什么。

【乙】先主刘备病重,传命召见诸葛亮,将后事嘱托给他,对诸

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完成统

一全国的大事。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如果

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

“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

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侍奉他。”

[3-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俳①不发,

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鳌③天下之

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

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

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①俳:想说而说不出来。②隅:角落。③鳌:通“傲”,

傲慢。④蚤:通“早工

12.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答案】

12.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解析】112题详解】

考查断句。句意为:学生们虽然用嘴来提问,但他的传授却是通

过心进行的;学生们虽然用耳朵来聆听,但他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一

定要通过意会的办法。”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与“虽听以耳而其受

以意”在语义上构成了并列关系,中间应断开。“而”是表转折的连

词,字前应断开。故断句为: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

受以意。

【点睛】参考译文:

王某人说:古代的学者,学生们虽然用嘴来提问,但他的传授却

是通过心进行的;学生们虽然用耳朵来聆听,但他要让学生能够接受,

一定要通过意会的办法。所以说,作为老师要不厌烦,学生们才能有

所收获。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

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出来却不知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

他的知识,却不知道通过这一点来推想其他的方面,这样的学生也就

可以不必再教他了J孔子难道敢于专爱他的道理,就在天下的学生

面前摆架子,不愿他们早一点儿觉悟吗?我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

因为他们问得不恳切,听得就不专注,他们思考得不深入,得到的知

识也就不牢固,不专注又不牢固,那么知识只是进入了他们的口、耳

而已。而我所要教的并不只是要求他们会说、会听啊。

[4-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比较阅读(12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

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

诸梦。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③去书来,落落

④大满,素蟀⑤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

月为可惜也。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

落:堆积的样子。⑤素蟀(yin):指书里的蠹(dU)虫。

11.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B.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D.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停顿。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

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

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往借”省略主语“我”,是“我”想到的看书的办法;

“不与”省略主语“他”,是“往借”的结果;

“归而形诸梦”,写梦中借书,形容看书的迫切;故应在“不与”

前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故选Ao

【点睛】【甲】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

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

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

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

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因而)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乙】参考译文: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

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

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

因此凡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

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

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

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5-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文言

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

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

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

变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

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

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

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滴④脱粟而食之,

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

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

【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②苟完:大致完备。③

秫(ShU):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渝(yue):煮。

1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答案】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停顿。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

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

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予弟子由”是主语,“适在济南”

''闻而赋之”两个分句主语都是“予弟子由”,故在“子由”后面和

“济南”后面断开。故断句为: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点睛】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

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

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

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

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

明,水中的水藻、存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

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

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乙】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

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

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

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

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

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

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

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

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

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这台虽

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

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

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

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

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

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16-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

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

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

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

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

【注】①树杪(miðo):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

亮了。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以其

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父叔辈张灯龙山

【答案】父叔辈/张灯/龙山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停顿。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

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

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父叔辈张灯龙山”句意为:父叔辈在龙山放灯。“父叔辈”名

词,做主语,应在“辈”后停顿;“张灯”动词,作谓语,应在“灯”

后停顿;因此,断句为:父叔辈/张灯/龙山。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万历辛丑年(1601),父叔辈在龙山放灯。沿山道路上、山谷里、

树枝上,没有地方不挂灯;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从山下

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水势汹涌,山间到处

有灯,灯下到处有席,席间到处有人,每个人都在唱歌打鼓欢庆。所

有看灯的男男女女,一进入庙里面,头也回不得,脚也转不得,只能

跟随人潮前行,也不知道要走去什么地方,只能随大流。父辈们坐在

大松树下的台阶上,也是席地而坐,也在大声歌唱,每天晚上都是在

丝竹管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迎来天亮。

【乙】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

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

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

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

开了。

17-2022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天下》)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

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

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

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

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13.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行/拂乱其所为

C.曾益/其所不能D.必无受/利地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

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

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

气词,句中的助词等。

A.句意: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句中“天”

是主语,“降”是谓语,“大任”是宾语,而“于”是介词,和“是人”

构成一个介宾短语,不可分开。正确断句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故选Ao

【点睛】

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

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

被起用。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

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

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

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

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

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

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

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

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

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乙】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

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

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

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

大概只有这个地方J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

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

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

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

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18-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乙】两段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之陇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

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

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

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

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

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乙】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

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J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

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

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文侯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

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

0:“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

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J武侯曰:“善J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答案】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解析】

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

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

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句意为: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左孟门”

“右太行”为对称的内容,应在之间断开。故这个句子正确的划分为:

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点睛】

参考译文:

【甲】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

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

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

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

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

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九百

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

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吴广向来爱护士兵,

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

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

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

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

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

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

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

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

令。”……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等到

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当地

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

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

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

【乙】吴起是卫国人,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转

而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

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

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J鲁君怀疑

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侍奉他。魏

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

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魏

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

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

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

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

啊!”吴起回答说:“从前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

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

To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

要。”武侯回答说:“讲得好。”

[9-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下列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

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

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

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

枉,委屈,驾,车马。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有千里马B.故/虽有名马

C.将军岂/愿见之乎D.不/可屈致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停顿。

A.“然后”是连词,正确停顿为“然后/有千里马”;

C.“将军”为主语,正确停顿为“将军/岂愿见之乎”;

D.意思是:不可随便召他来。正确停顿为“不可/屈致也”。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

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

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

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

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

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

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

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其时刘备正驻军新野县。徐庶谒见刘备,刘备对他十分器

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人,是‘卧龙’啊!将军想不想见

见他?”刘备说:“你陪他一道来吧!”徐庶说:“此人只能拜访他,

不可随便召他来。将军您应该屈尊去看望他才好。”于是刘备亲自前

往拜访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

【名师点睛】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

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

“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

“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关联词:且、虽、因、

“惟”、“故”等。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

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

分开读。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一谓语一宾语”、“状语

一谓语”、“动词一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

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

明显。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

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断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

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5.“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

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

连读。①“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

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

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②“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

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

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

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

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

“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6.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

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

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

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

11-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

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纪吻《河中石兽》节选)

【乙】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

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②尾而斗,谬矣J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①搐Che1:肌肉抽缩,此指“夹”。②掉:摆动,摇。

12.根据文意,用给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处士笑而然之

【答案】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处士/笑而然之

【解析】

本题考查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

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

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1)句意: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故断句为:遂

反溯流/逆上矣。

(2)句意: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故断句为:处士/笑而然

之。

【点睛】译文:

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

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

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

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

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

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

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

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

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

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

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

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

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

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12-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

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

男,始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

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

(选自《愚公移山》)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B.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答案】A

【解析】

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B.“且焉置土石”的正确停顿是: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正确停顿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正确停顿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故选Ao

【点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

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

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

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

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

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装土石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

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

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

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

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

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

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

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

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

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

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3-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真

题】阅读下面【乙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

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

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

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14.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B.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C.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D.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答案】14.C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

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

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

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故

断句为: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故选C。

【点睛】译文: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

鱼来献给他,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

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

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

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

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

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

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J

[4-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

题。

容①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

好也。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官,命专掌库藏。每退

③,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理⑤镇海,

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⑥。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

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

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

献之皇太子。

【注释】①容:刘容。②中统:年号名。③退:这里指退朝。④

国子祭酒:官名。⑤驻牌(bi):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⑥掾(yu

ð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节选自《元史・刘容传》,有删改)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闻容知吏事

【答案】闻/容/知吏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

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

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

的结构。句意为:听说知刘容熟习吏治。故停顿为:闻/容/知吏事。

【参考译文】

刘容自幼聪敏,稍大就喜读书。(当时)国家平常的风俗是崇尚

武风,刘容也善骑射,可是这并不是他的爱好。中统初年,受国师推

荐入东宫侍奉太子,专掌管府库。每次退朝,就去拜访国子祭酒许衡,

许衡也与他一起进退。至元七年,世祖停留在镇海,因听说刘容熟习

吏治,召他至镇海,命他暂为中书省官员。事毕仍复前职。其为人以

忠心耿直著称。

至元十五年,刘容奉旨到江西去抚慰新附之民。有人劝他受纳馈

赠,回去好贿赂权贵,可立刻荣华富贵。刘容说:“剥削人民以自利,

我心不安。”事毕回京,只带书籍数车献给皇太子。

[5-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

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节奏。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

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C.句意为: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根据句意节奏应为:余/因得/遍观群书。

故选C。

【点睛】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

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

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跑着赶快送

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

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

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

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

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

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

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

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跋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

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

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围盖

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

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

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

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

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

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16-2019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二鹊救友》,回答小题。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

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

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

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

木上盘旋三匝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

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ðn一种救凶猛的鸟。②匝:zd,圈。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答案】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

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

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等几种常用的技巧。“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意思是“鹳在古树上盘

旋了三圈”,据此停顿为: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7-2019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I(Tl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

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督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慨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速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

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

习仕宦,不愿也J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

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园(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践。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

而死

13.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答案】13.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解析】1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断句能力。

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六种情况:主

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

顿。还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一个词划开。句意为:同乡里生活贫困的我

就借钱借物给他,行为不端正的我就教导他。故可划分为:邑人贫者

/贷之,不善者/教之。

18-2019年山东省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