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2024年1月19日10:25-11:40]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留,只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某摄影爱好者于2021年11月22日在富士山附近一酒店阳台拍摄日落照片,当时太阳刚好落在富士山的山顶上,仿佛一颗钻石,被称为“钻石富士”(如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摄影爱好者所住的酒店位于富士山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2.该摄影爱好者还想在同一地点拍摄相同的“钻石富士”景观,拍摄时间应选择在()A.2021年12月22日 B.2022年5月22日C.2022年1月21日 D.2022年7月22日【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摄影爱好者拍摄时间为11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其他地区太阳均东南升、西南落,因为拍摄的日落照片,当太阳落在富士山的山顶上时,太阳和富士山位于拍摄者的西南方,则酒店位于东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摄影爱好者拍摄时间为11月22日,要想在同一地点拍摄相同的“钻石富士”景观,需要这一天与11月22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即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11月22日相同,根据直射点移动规律判断,这两日应关于冬至日对称,由此推算,拍摄时间应选择在2022年1月21日,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和850hPa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融化层”位于上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4.此时图2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A.南昌 B.清远 C.赣州 D.郑州5.“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A.高速公路封闭 B.破坏输电设施 C.农业生产减产 D.干扰无线电通讯【答案】3.D4.C5.A【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位于2-4℃,②③④都位于零度以下,所以只有雪花下落在①融化,“融化层”位于④处,选择D。【4题详解】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预报判据。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选择C。【5题详解】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诗词说明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从现在情况来看,天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择A。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下图为广州和甲城市各月平均相对湿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甲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 B.上海 C.台北 D.三亚7.甲城市8月份相对湿度接近广州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雨带推移 C.副高控制 D.台风来袭【答案】6.A7.B【解析】【分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与广州相比,甲城市全年相对湿度低,尤其是冬、春季节,相对湿度很低,说明该城市年降水量较少,应该是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北京,A正确;上海、台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广州气候类型一样,相对湿度应该差别不大,BC错误;三亚纬度低于广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相对湿度应该比广州略大,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城市是北京。结合所学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的移动规律知识可知,8月份北京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故甲城市8月份相对湿度接近广州的主要原因是雨带推移,B正确;气温升高,蒸发增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升高,A错误;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相对湿度可能下降,C错误;台风对北京市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低值。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区最可能是()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9.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弱的是()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10.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土质颗粒 B.基岩性质 C.气温高低 D.降水多少【答案】8.C9.C10.B【解析】【8题详解】苹果、山桃、核桃等是暖温带植物,该地区应位于温带,最可能是选项中的黄土高原,C正确。而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位于亚热带地区,生长温带作物的可能性小,B、D错误。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果树栽培较少,且位于中温带地区,A错。故选C。【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凋萎湿度越大,抗旱能力越弱。读图可知,图中久保桃凋萎湿度最大,稍微低于这个湿度,久保桃叶片开始呈现萎蔫,其他作物都可以生存,因此久保桃抗旱能力最弱,C正确,ABD错。故选C。【10题详解】气温高低影响水分蒸发,土质颗粒影响蓄水量,降水多少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湿度影响大,A、C、D与题意不符。基岩不是土壤组成,只有风化成为成土母质才能影响土壤,且主要影响土壤质地,对水分影响小,故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基岩性质,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凋萎湿度越大,抗旱能力越差,土壤湿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基岩对其影响不大。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该地区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某丹霞地貌区植被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生物风化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流水作用12.该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的独特生长习性是()A.耐旱 B.耐寒 C.耐碱 D.喜光13.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是()A.降水多 B.光照强 C.水分充足 D.热量充足【答案】11.D12.A13.C【解析】【分析】【1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丹霞地貌主要是由陆相沉积岩层构成,我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河网密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随着地壳抬升,陆相沉积岩被河流进行下切和侧向侵蚀,逐渐形成直立的岩体,然后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崩解、破碎、搬运堆积,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地貌特征,D正确。图示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顶部面积较小,植被生长较少,受生物作用较小,A错误。当地位于季风气候区,较湿润,受风力作用小,B错误。当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纬度较低,且没有高海拔山脉,没有冰川作用,D错误。故选D。【12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所以推测其具有耐旱的独特生长习性,A正确。我国东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说明当地植被不耐寒,B错误。我国南方的土壤呈酸性,C错误。该丹霞地貌光照条件不同的不同坡向均有植被分布,说明当地植被对光照不敏感,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C正确。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B错误。海拔低不代表气温高,热量充足,被陡崖围合的沟谷,主要是保水条件好,D错误。沟谷地带受地形影响,降水未必较多,A错误,故选C。【点睛】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苏木吉林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腹地,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约1261mm。如图示意苏木吉林湖补给量与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14.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分别是()A.地下水,蒸发 B.大气降水,径流 C.地下水,径流 D.冰雪融水,蒸发15.推测该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苏木吉林湖位于沙漠腹地,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但湖泊常年有水,所以其主要补给水源不是大气降水,B错误;从湖泊总补给量动态变化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夏秋多于冬春,排除冰雪融水为主的情况,D错误;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可能性大,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无河流排出湖水,因此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A正确,C错误。故选A。【15题详解】读图可知,5月至10月中下旬,该时间段湖泊总补给量小于总排泄量,湖水减少,湖面面积减小,11月至次年4-5月,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水增加,水量不断积累,湖面面积不断扩大,到4~5月的湖泊面积最大,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湖泊水的补给类型,主要有5种:①雨水:主要分布在夏季、秋季,降水较为集中;②河流水:河流水与湖泊水可以“相互补给”: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③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天气回暖的时候;④永久性冰雪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⑤地下水:湖水水位较高时(高于地下水的潜水面),湖泊水补给地下水;湖水水位较低时,地下水补给湖泊水。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固定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读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17.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答案】16.D17.D【解析】【16题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距今时间最短的,应该就是“热点”,由此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④处附近;其他三处板块已经移动过,不是热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因“热点”在④处,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因“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所以从20移动到180处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分布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热点火山形成于板块内部,持续时间短,喷发比较温和。热点火山的岩浆有的十分稀疏,几乎能像水一样的流动,有的十分粘稠,都能形成壮观的熔岩流,喷发较为平和,典型的如夏威夷群岛的热点火山。历史上黄河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如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完成下面小题。18.自497年以来,“废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过程是()A.持续向东 B.持续向西 C.先向东后向西 D.先向西后向东19.据图推测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是()A.497年 B.1582年 C.1855年 D.1921年20.江苏盐城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没有大港口,主要自然原因是()A.海岸线平直 B.海岸淤积厚 C.海岸风浪大 D.海底礁石多【答案】18.C19.C20.B【解析】【18题详解】读左图可见,497年到1855年,海岸线呈现向海洋推进的趋势,其中,497年到1582年推进速度较慢,1582-1855推进速度较快;1855年到1921年海岸线呈现向陆地后退的趋势,其中废黄河口后退程度最大。综上所述,自497年以来,“废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过程是先向东后向西,C对,排除ABD。故选C。【19题详解】读图可知1855年到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此地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因此,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可能是1855年,C对,排除ABD。故选C。【20题详解】港口的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中水域要求港阔水深、避风的港湾。根据材料信息“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提示可知,江苏盐城位于原河口,曾接受黄河携带的泥沙推积,所以江苏盐城沿海泥沙淤积严重,虽然海岸线较长,但地形平坦,为冲积平原,海水深度浅,大型轮船容易搁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难以建设深水港,B对;海岸线较平直,缺少避风港湾;海岸风浪大,不利于船舶停靠,是缺少优良港口的条件,均不是没有“大港口”的主要自然原因,AC错;基岩海岸,海底礁石多,D错。故选B。【点睛】港口的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港阔水深的避风港,建港条件要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主要是依托城市,运输需求,技术水平等。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如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21.图示岩层最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图中①岩层形成之前,地层遭受明显侵蚀作用的次数是()A.1次 B.2次 C.3次 D.4次【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解】根据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可以判断图中沉积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图中显示,④为岩浆岩,其岩体侵入到③岩层之中,因此④岩体形成比③晚,因此①~④四个岩层中最老的岩层是③,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2题详解】根据图中岩层接触面状态可以判断,图中①岩层之下有两处凹凸不平的不整合面,说明该区域以前有两次明显上升运动,使得岩层处于高处而被侵蚀,因此图中①岩层形成之前,该区域遭受明显侵蚀的次数是2次,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不整合面指曾经沉积区遭受区域抬升后,发生沉积间断后受到剥蚀,后期又沉降发生沉积的作用面。如果一个地区沉积了一套岩层,之后有上升露出水面并遭受剥蚀,造成长时间的沉积间断,然后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即在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期的地层,造成上、下地层时代的不连续。上、下地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中国国家地理》中对我国某山有这样的描述:“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它是自东向西伸进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以它造就的冰川、河流与绿洲为桥梁,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穿过了茫茫的沙漠与中亚和欧洲连在了一起。”下表为该山北坡土壤垂直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海拔(m)土壤类型表层有机质(g/kg)1700~2100(山麓带)山地灰钙土16.292100~2500(中低山)山地栗钙土75.932500~3000(中高山)森林灰褐土116.663300~3800(中高山)灌丛草甸土172.77≥3800(高山带)寒漠土63.4423.该山成为我国西北“湿岛”,其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24.该山脉北坡()A.山麓带炎热干燥,覆盖荒漠 B.中低山降水多,植被葱郁C.高山带寒冷干燥,植被低矮 D.中高山半干旱,植被稀少25.北坡灌丛草甸土较森林灰褐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更高的原因是()A.气温更低 B.降水更多 C.坡度更平缓 D.生物量更大【答案】23.D24.C25.A【解析】【分析】【2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自东向西伸进我国西北干旱区,说明该山脉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结合材料“以它造就的冰川、河流与绿洲为桥梁,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穿过了茫茫的沙漠与中亚和欧洲连在了一起”,可知该桥梁指的是河西走廊,该山脉是祁连山。祁连山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夏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水汽,降水较多,D正确;祁连山距离西侧大西洋、北侧北冰洋距离都比较远,AC错误,祁连山与印度洋之间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24题详解】读表可知,山麓带海拔1700~2100米,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土壤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疏,A错误;中低山以山地栗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B错误;高山带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寒漠土为主,植被低矮,C正确;中高山为森林灰褐土、灌丛草甸土,比较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植被茂密,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北坡灌丛草甸土较森林灰褐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更高的原因是所处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A正确;灌丛草甸带位于中高山,夏季风到达祁连山时水汽含量很少,其降水量少于海拔较低的森林灰褐土带,B错误;灌丛草甸带海拔较高,坡度应更陡,C错误;灌丛草甸带的生物量少于森林带,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植物根系、生物遗骸和排泄物等,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作用(如风力、流水)导致的流失等。此外,河流沉积作用、火山灰的沉降也能带来肥沃的土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3个题(26~28题),共50分,每个要点2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东西断续延伸,长达2700多千米,由超过300个细小的年轻的火山岛组成。阿留申群岛上风大、雨雾多,植被以草甸、苔藓为主,没有高大乔木。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气压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如图示意阿留申群岛地理位置。(1)试分析阿留申群岛夏季多云雾的原因。(2)说出阿留申群岛上植被以草甸、苔藓为主,没有高大乔木的原因。【答案】26.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夏季阿留申低压退至海区东北,盛行偏南风,云雾多;夏季易受极锋影响,云雾多。27.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解析】【分析】本题以阿留申群岛为材料,涉及影响植被的因素、阿留申低压形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可知,阿留申群岛位于千岛寒流和阿拉斯加暖流的交汇处,寒流降温,暖流增湿,促使冷暖气流相遇,水汽易凝结,从而导致了浓雾的形成;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阿留申低压退至海区东北,盛行偏南风,水汽含量多,云雾多;该纬度地处副极地,夏季易受到极锋影响,导致云雾多。【小问2详解】据材料可知,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多火山地震,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岛上形成的新火山熔岩导致土壤发育差,不利于植被生长;该岛接近北纬60度,纬度较高,雨日多,光照不足,再加上周围是广阔的太平洋,摩擦力小,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大,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这些条件都对树木生长不利。【点睛】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现象,“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大。灌丛未完全退化前,冠下水、土、肥富集量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1)推测影响“肥岛效应”强度的主要因素。(2)分析灌丛冠下“肥岛效应”强度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的原因。(3)说明灌丛退化为沙漠的过程。【答案】(1)灌丛的类型;灌丛的高度;灌丛的密度;灌丛的冠面大小。(2)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减少蒸发,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灌丛能抵抗风沙侵蚀,截获风吹蚀的土壤细颗粒物和尘埃,使其在灌丛周围沉积,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灌从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多,可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3)随灌丛植株和冠面的增大,蒸腾量增加,生长所需水量增加,使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使灌丛无法吸收足够水分,生长受到制约;当地下水位低于根系最大埋深时,灌丛无法吸收地下水,植株迅速枯萎衰亡,灌丛退化为沙漠。【解析】【分析】本题以“肥岛效应”为背景,涉及影响“肥岛效应”强度的主要因素、灌丛冠下“肥岛效应”强度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的原因、灌丛退化为沙漠的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由材料“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知,不同类型灌丛生长状况不同;灌丛的高度和密度影响雨水截留和滞尘防风效果,也会影响凋落物的数量,影响水分和土壤的肥力,灌丛的冠面大小,影响水分、土壤肥力,因此,影响“肥岛效应”强度因素主要有:灌丛的类型、灌丛的高度、灌丛的密度和灌丛的冠面大小。【小问2详解】灌丛可以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可以减少蒸发,因此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灌丛能降风滞尘,截获沙尘,使得灌丛冠下土壤细颗粒物和尘埃数量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因此,灌丛冠下有机质数量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小问3详解】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随灌丛植株和冠面的增大,蒸腾量增加,生长所需水量增加,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当地下水低于根系吸收最大深度时,灌丛无法吸收地下水,灌丛植株迅速枯萎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