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部编版)(解析版)_第1页
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部编版)(解析版)_第2页
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部编版)(解析版)_第3页
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部编版)(解析版)_第4页
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部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一)(2021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无诊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类)

C.继承(与世隔绝的地方)D.寻病终(寻找)

2.下列句子中“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俗B.缪后能改C.豁然开朗I).欣缪规往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车肯族的一项是()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B.设酒杀鸡/作食

C.便扶/向路D.及/郡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文中如何表现出桃花源民风淳朴及人的热情好客?

【答案】1.D2.B3.A4.(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

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美丽,落花繁多。5.①渔人进入桃花

源看到的是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的争夺,相处和谐。

(也可以用原文回答,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②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这位不速之客,没有猜忌,没有戒备,家家户户都热情招待他,

体现出淳朴、善良。(也可以用原文回答,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解析】L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D.句意为:不久他就得病死了。寻:随即,不久。

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句意为:房舍整整齐齐的样子。然:……的样子;

B.句意为:这样以后才能改正。然:这样;

C.句意为:突然(变得)宽阔敞亮的样子。然:……的样子;

D.句意为:高兴地计划前往。然:……的样子;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节奏划分。

A.句意为: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山”为主语,“有”为谓语,“小口”为宾语,动词一般与所带的宾语之间要停顿,

所以“有”后应断开;“仿佛”是修饰成分,其后应停顿;

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故选Ao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夹岸:两岸。杂:别的,其他的。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

样子。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的是自然环境,美丽富饶;“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写的是社会环境,安定平和;“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写的是桃源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无异,他们安居乐业;”黄发垂髯,并怡

然自乐”写老人和孩子的精神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快乐自由。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写的是当地人很少见到外来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写的是当地人热情招待渔人,对其没有戒备,淳朴善良。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

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

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

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

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

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

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

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

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

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

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

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

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

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

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J'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J'郡城,到太守

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了方

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

不久因病去世j∖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r。

(二)(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蟾,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俶尔远逝,往来翁忽。(忽然)B.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多)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年轻人)D.下见小潭,水尤清例。(格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心乐之何陋之有

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乃记之而去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8.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

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特点的?

【答案】6.B7.D8.D9.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

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10.清澈;通过描写游

鱼、11光、影子从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B.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许:表示约数:

故选B。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代词,指前文提到的事情或情况/宾语前置的标志;

B.为:作为/对,向;

C.以:凭借/因为;

D.而:表不顺承关系;

故选I)。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的分析。

D.根据第②段“似与游者相乐”,作者借潭中之鱼的“乐”,以乐景衬哀情,衬托出自

己悲伤的心情;第④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

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寂悲凉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

者贬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情。并非“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故选D。

9.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

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有: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第②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写游

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突出潭水清澈的特点;整段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根据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儿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一点依靠;写日光照到水底

直射无碍;写日光照射下映在水底石上的鱼影,清晰可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面前是一潭清

澄透明的水,这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水的清澈。

【参考译文】

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

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

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r,来来

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

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

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

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2022春•黑龙江绥化•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言文《北冥有鱼》(《庄子•道

遥游》)回答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龌。鳗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儿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坟:—)

(2)野甘也,尘埃也(野巧—)

12.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13.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14.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15.你喜欢鳗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16.庄子的作品,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

章借鲤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11.盘旋飞翔。山野中的雾气12.(1)用力鼓动翅膀飞,

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13.鸟

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鲸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表明庄子想像

力丰富。14.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的形象。15.示例一:我喜欢鲸鹏。因为鳏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

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

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鳏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

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16.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

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解析】IL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技,盘旋飞翔。

(2)句意: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垂:同“陲”,边际。之:的。

(2)是:这。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

乘风南行。徙:迁移。于:至11。

13.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儿千里也;怒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大鹏这种鸟是由鳏这种鱼变化而来。鳏的体积有几千里,变

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这种描写,体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

14.考查分析形象特点。

根据“鹏之背,不知其儿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得:硕大无比。

根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得:志存高远。

根据“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得:力大无穷。

根据“去以六月息者也”可得:善借长风。

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5.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喜欢鲸鹏,可以围绕着“志存高远,善于寻找机会,善于借力,有能力,代表着失

去了历史发展的英雄人物”来表述。可以不喜欢鲸鹏,可以围绕着“人应淡泊名利,知足长

乐,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来表述。

16.考查赏析主旨。

根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K,其翼若垂天之云(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

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可知,鹏鸟体型巨大:根据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鸟体型

如此巨大,还需要借助海运、借助风力才能翱翔九天;联系“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可知,微小的事物也需要借助外力。启示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需要依附

一定的条件,凭借外力的道理。

【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鱼昆。鲸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鱼昆变化成为鸟,它的

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儿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

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

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

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

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

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稣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

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子囿非鱼也: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9.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0.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17.(1)本来(2)完全,肯定18.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

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19.表现了庄子愉悦闲适的心境。(意思对即

可)20.争论的焦点:庄子是否知道鱼(外物)的快乐(意思对即可)。庄子认为

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反映,也看出庄子具有“推崇自然”、“反对人

为”的思想(意思对即可)。

【解析】17.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固,一词多义,本来。全,一词多义,

完全,肯定。

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非,不是。安,怎么。之,

的。

19.本题考查文本内容与人物性格的分析。庄子看到水里的鱼,认为“出游从容”的鱼

是快乐的,动物的情感人是不了解的,所以他这么说只是以自己的心境来猜度鱼儿的心境,

代表的是自己的一种心情,这里表现的当然是庄子性格洒脱,无拘无束的自由快乐的心境,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也就不为名利所累,所以自始至终都是自由快乐的。

20.第一问:根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知两人争论的焦点是庄子是否知道鱼,也

就是外物的快乐。

第二问: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这种想法来自

于他的悠然洒脱的心境,是他内心愉悦的一种外在投射。从中可以看出庄子“物我合一”的

理念。庄子推崇自然之说,天地万物,皆自然生成,人生于自然,物也生于自然,人与物皆

为生灵,故人之情即是物之情,人应顺应自然,不应对自然给予过多的干涉。

【参考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鳏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

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

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

‘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五)(2021春•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率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田()

(3)非问无以广识()

(4)理明矣,而更不达于事()

2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号也B.虽有嘉肴

C.然后能自隼也D.教然后知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24.学完《虽有嘉肴》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答案】21.美好的,美味的困惑增长有时22.B23.喜

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24.示例: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

别人,同时也增长自己的知识。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处处为师,正如《论语》中所说:“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以人为镜,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在学习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加

以改正。

【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时要注意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

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嘉,美味的;

(2)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困惑的地方。困,困惑;

(3)句意: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广,增长;

(4)句意: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还不能应用于实际;或,有时。

2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A.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B.古义:表示存在,跟“无”相对;今义:表示存在,跟“无”相对:

C.古义:勉励:今义:强大;

D.古义:困惑;今义:艰难,窘迫,疲乏;

故选B。

2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好学,喜欢学习;勤问,多问问题;好学者,喜欢学习的人。

2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知,只有学习才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要保持终

身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根据“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日:教学相长也”可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增长知

识。

【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

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吧?

(六)(2021春•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大道之行也》,根据要求回答问

题。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号谓大同星鸟也

B.天下为公不足为外人道也

C.大道之行也策之不以其道

I).谋闭而不兴外户而不闭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

尽其力”三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B.“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

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C.最后两句是全文的总括语,拿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

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里。

D.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8.“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理想。

【答案】25.A26.力气,厌恶它不是出自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

己的私利。27.C28.“大同”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在当时条件

下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看待”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25.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代词,“这”;

B.是,动词/给,对,介词

C.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名词/方法,名词

D.用门闩插上/名词作动词,打开

故选Ao

2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重点词:

力:力气,力量;恶:厌恶,憎恶;为:为了;己:自己的私利。

2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文章最后两句是全文的总括语,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

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

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

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并不是说“现

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

故选C。

28.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拓展延伸。

第一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由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物资条件的极大丰富,再加上统

治者的皇权至上的思想,这种理想化的社会,那只是孔子的一个梦想。

示例:今天,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向着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

道路前进,我们耍为最终实现我们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

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

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

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

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

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二、课外阅读

(七)(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

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含骑步行,过一农家,其

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

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un):确实。④浣:洗衣。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于:

②其夫方担粪灌园方:

3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卷

B.有良田美池桑竹3属余顾而慕之

C.县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31.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C.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D.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汕油然

3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3.这段文字与《桃花源记》中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29.在正,正在30.A31.D32.男女老

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33.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

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解析】2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为: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于:在。

②句意为: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大粪。方:正,正在。

30.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

A.……的样子;

B.助词,的/代词,他们;

C.详细/全,都;

D.对,向/认为:

故选Ao

3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为: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断句为: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故选D.

3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俱:都。耘:耕耘。于:在。

33.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结合《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本文“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可知,两段文字所展现

的生活图景相似,和谐安宁、自得其乐,都是古人心中的理想社会图景。

【参考译文】

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四周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

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

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挑

大粪浇灌园子,女主人从井里打水洗衣。门口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

们嬉戏欢笑,鸡呜狗叫。我看着他们,心里非常羡慕,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

我自己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A)(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农夫耕于田,数昌(呼吸)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吧(Sh言n嘲笑)之,曰:“甚矣,农

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手(我)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

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

能作声,且小(倒)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

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之处事亦然然:

(2)行者见而哂本之:

3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予/莫知/所以耕B.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C.尔辈/不能究/物理D.盖/石性/坚重

36.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

37.文中除了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外,你还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34.(1)这样(2)代词,指代农夫35.B36.不是耕田

难,而是你的方法错误啊。37.示例一: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或者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示例二:事非经历不知难。(意思对即可)

【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然:这样。

(2)句意为:有个过路人看见了讥笑他。之:代词,指代农夫。

35.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B.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句意为:你可以把耕地

的方法示范给我吗。“子”作主语,“示”作谓语,“我”是宾语,“以耕之术”是介宾短

语作状语,故断句为: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故选B<.

3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有:

非,不是;耕,耕田;乃,是;子,指对方,你;谬,错误。

37.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符合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行者没有经过实

践,就主观臆断,结果累倒在了田里,从中可得启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

答案,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行者经过了亲自劳动,才知道劳动的艰难。从中可得启示:

事非经历不知难。

【参考译文】

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以后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看见了讥笑他,说:

“(你种田都这个样子,)你这个农夫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耕田几

个月也耕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

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儿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没有多长

时间,他的力气用完了,气喘吁吁,汗如雨下的样子,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向前倒在田里。

他对农夫说:“我到今天才知道耕地的不易。”农夫说:“不是耕田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

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服也口服地离开

了。

(九)(2022春•江西景德镇•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了外者。通引官王吉应募。请

髡发①,衣胡服,挟弓矢,赍粮粮②,诈为胡人。夜缱③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两

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

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④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经⑤,

吉日:“官何患不得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若吉不胜,死未晚也。”因使其左右数人守

中贵人,曰:“贵人有不虞⑥,当尽斩若属⑦。”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

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返,曰:“及其张弓挟

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我,而成擒矣。吾前后数十战,未尝发两矢也。”

(节选自司马光《流水记闻》,有删改)

【注】①髡(kun)发:剃发。②赍(jl)模粮:携带干粮。③缱(zhui):用绳子拴着

人、物从高处往下送。④中贵人:专称显贵的侍从官。⑤自经:上吊自杀。⑥虞:意料,预

料。⑦若属:你们这些人。

3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衣()(2)将()(3)未尝()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

(2)官何患不得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

40.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哪里?请概括。

【答案】38.(1)衣(穿)(2)将(率领)(3)未尝(从来没

有)39.(1)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2)大人为什么担心

死不掉呢?为什么不暂且让我与敌人打一仗?40.①乔装求援;②率部先登,射杀

敌军大将(或“擒贼先擒王”);③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

【解析】3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衣胡服”句意:穿上胡人的服装。衣:穿:

(2)“将兵数千人”句意:带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将:率领;

(3)“未尝发两矢也”句意:从来没有放过两支箭。未尝:从来没有。

3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

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I)募:招募;吏民:官吏和百姓;求援:请求增援;

(2)何患:为什么担心;且:暂且;令:让;与虏战:与敌人打一仗。

4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首段“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请髡发,衣胡服,挟弓矢,赍模粮,诈为

胡人。夜缱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可知,

元昊(的军队)被围困麟州,王吉打扮成胡人的模样,逃出敌人的营寨,跑到府州报告了紧

急情况,请求增援;

根据第二段“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可知,王吉率领自己的部队抢先

进攻,杀了敌人的首领,敌军溃逃,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重要性;

根据第三段“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我,而成擒矣”可知,王

吉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

【参考译文】

庆历初年,元昊(的军队)围困麟州二十七天。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

和百姓。通引官王吉响应招募。(王吉)请求剃光头发,穿上胡人的服装,带着弓箭,携带

干粮,假扮成胡人。晚上,让人用绳子绑着自己从墙上放下,逃出城,遇到胡人盘问,就用

胡人的话回答。花「两天两夜,才出J'敌人的营寨,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

王吉曾经跟从都监王凯和中贵人,带领一支几「人的军队,突然遇到几万敌军骑兵。中

贵人惊慌恐惧,用手撕开布(打算)上吊自杀,王吉说:“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为什

么不暂且让我与敌人打一仗?如果我没有胜利,(您)再死也迟。”(他)就让自己身边的

几个人保护中贵人,说:“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抢先

进攻,杀了敌人的首领,敌军溃逃。

王吉每次对敌作战,射箭不超过一支,就放下弓赤膊冲入敌阵,亲手杀死多人,然后返

回,说:“等到敌人张弓搭箭的时候,直接去抱住他,让他在仓促之间无法抵抗我,就成了

我的俘虏。我前前后后经历了多次战争,从来没有放过两支箭。”

(+)(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巴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

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②,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

诸侯则”焉。鲁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

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SI所。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中都宰:中都邑的长官。②椁:古代贵族棺木有二重,里面称棺.,外面称椁。

③不封:不建高大的坟墓。④则:效法。⑤厥:它们的。

4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孔子对日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42.把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

4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孔子做官时有哪些政绩?

【答案】41.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42.学习你的这个施政

方法来治理鲁国,(你看)怎么样?43.孔子治民有方。任职中都宰时,为百姓制

定礼仪规矩,得西方诸侯效仿;任大司寇时,老百姓不需法律约束,却没有奸邪之人。孔子

尊重自然,任职司空时,区别五种土壤的性质,在不同的土地上种植适合的植物,使各种植

物能够各得其所宜。

【解析】4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为:孔子回答说:“即使用来治理天下都可以,岂只鲁国啊!”

故断句为: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4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

子:你。治:治理。何如:怎么样。

4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制为养生送死之节”可知,孔子制定出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

根据“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可知,孔子治民有方,为百姓制

定礼仪规矩,得西方诸侯效仿;

根据“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可知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

分为五类,各种作物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可见他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