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_第1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_第2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_第3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_第4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沉淀溶解平衡

--------••课后作业・集训・.一

(40分钟)

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基础能力创新

沉淀溶解平衡1,25,6

溶度积及其计算3,47,913

综合应用8,10,1112

基础过关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

B.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

解方向移动

C.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D.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

解析: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溶解平衡是

动态平衡,沉淀和溶解速率相同但不为。,故A错误;难溶电解质达到

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相同

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因为

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对氯化银溶解起到抑制作用,故D错误。

2.化工生产中含Cu"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

Cu2'(aq)+MnS(s)^=iCuS(s)+Mn21(aq)。一定温度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

推理正确的是(C)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Mn2+)≡c(Cu2+)

B.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S)后,c(Mr?*)变小

C.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变大

D.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会善⅛

KSP(MnS)

解析: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但C(Mn2+)与C(CU")不

一定相等,故A错误;因为CUS为固体,加入后不改变平衡,故锦离子的

浓度不变,故B错误;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C(Mn2*)变大,故C正确;已知Cu2+(aq)+MnS(s)^^:CuS(s)+Mn2+(aq),

由反应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岑翳=:雷:;:党;个图;,故D

错误。

3.(2022・辽宁大连模拟)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物质CaCO3MgCO3Ca(OH)2

Ksp4.96×10^96.82×10^64.68×10^6

物质Mg(OH)2Fe(OH)3

‰5.61×10^122.64X1()79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I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咽小溶

液效果好

B.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I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

液效果好

C.向含有Mg2∖Fb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

的pH=8时,c(Mg2+):c(Fe3+)=2.125XlO2'

D.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c(Ca")=

1.054×102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00mL0.012mol/L

的NaOH,则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因为MgCO3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远大于Mg(OH)2,所以除去NaCI

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A项正确;

因为Ca(OH)2是微溶物,其溶度积远大于CaCO3,所以除去NaCl溶液中

的CaCk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效果好,B项错误;向含有

Mg2∖Fe"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

Ksp[Mg(0H)2]_5.61XiOI2

c(Mg2^)=m01/L=5.61mol/L,

c2(OH)(IXlo-6)2

c".)=端符=篙当mol∕L=2∙64Xl□mol/L,所以

c(Mg2+):c(Fe3+)=5.61mol/L:2.64×IO'2'mol∕L=2.125X10、C项正

确;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

c(Ca2+)=I.054×IO-2mol/L,c(0H)=2.108×10^2mol/L,若保持温度不

变,向其中加入IoomL0.012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

(C2+∖-r/-21∕τz-\2.108×10^2mol∕L+0.012mol/L

c(Ca)=0n.5t2θ77x×110Amol/L,c(n0LHI)r=----------------------------------二

1.654×10-2mol/L,此时Ca(OH)2的浓度商Q=c(Ca2+)∙C2(OH)=

2226

0.527×10mol/L×(1.654×10'mol∕L)≈l.442×10<Ksp,则该溶

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项正确。

4.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的资源。

I.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镉的排放量不

1

超过0∙005mg-Lo处理含镉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试回答下列

问题:

⑴磷酸镉ECd3(PO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sp=o

(2)一定温度下,CdCO3的KSP=4.0X10'2,Cd(OH)2的KSP=3.2×10l4,那么

它们在水中的溶解量较大。

8

⑶向某含镉废水中加入Na2S,当S?-浓度达到7.9×10^mol∙LT时,

废水中CcT的浓度为_mol♦I?[已知:KSP(CdS)=7.9X10RMr(Cd)=112],

此时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填"是”或"否")o

Π.某化工厂废水(pH=2.0,P-lg-mLT)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

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1O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

查找有关数据如表:

难溶电

AgIPbI2AgOH

解质

8.3×10^177.IXlO95.6X1(Γ

Ksp

难溶电

Pb(OH)2Ag2SPbS

解质

1.2×10^156.3XlO-503.4X10-28

Ksp

⑷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填字母),Ag∖Pb"沉淀效果最好。

a.KIb.NaOHc.Na2S

⑸常温下,如果用NaOH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9.0,处理后的废

水中C(Pb2+)=o

解析:⑵当Cd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有CdCO3(s)-

Cd2+(aq)+CO3^(aq),

则此时溶液中C(Cd2+)=2X10FmOl∙L-',当Cd(OH)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时有Cd(OH)2(s)nC(T(aq)+20H(aq),贝IJC(C(T)=2XKT'mol∙L,

因此在水中的溶解量较大的是Cd(OH)2。

8l

⑶向某含镉废水中加入Na2S,当S?-浓度达到7.9×10^mol∙L^时,

溶液中c(Cd2+)=⅛^=1.OXlO-19mol∙L、则废水中CcT的含量为

1.0×10H9×112×103mg・L'=1.12X10'4mg-L'1<0,005mg・L1,

因此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因为溶度积越小的越易转化为沉淀,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硫化物

的溶度积最小,则应选择硫化钠。

(5)Pb(OH)2的溶度积为1.2×IO-15,pH=9.0,c(0H^)=10^5mol∙L^',

K=c2(0H)Xc(Pb2t)=I.2×10,5,c(Pb2+)=1-^1°ɪʒmol∙L1=1.2×1

sp10~5×105

δ

0^mol・L^'o

19

答案:⑴c"Cd")∙c2(P0"(2)Cd(OH)2(3)1.0X10是

(4)c(5)1.2×IO5mol∙U'

反能力提升

5.(2022•河南三门峡一模)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

0.1mol∙LT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

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I?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

淀C中滴加0.1mol∙LH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是(B)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I(S)-i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解析:浊液a中含有AgCl,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AgCl(S)uiAg+(aq)+

Cl(aq),故A正确;滤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也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

即存在Ag1故B错误。

6.(2022•济南历城二中开学考)已知溶解度也可用物质的量浓度表

示。25℃时,AgzSOi在不同Sof浓度溶液中的溶解度如图所示。下列

(

L

A.图中a、b两点c(Ag*)相同

B.将a点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恢复到25℃,可得到b点溶液

C.该温度下,Ag2S0∣溶度积的数量级为IO5

D.在C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O1固体,溶液可变为a点

解析:曲线为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的曲线,a点和b点c(SOf)不一样,

则c(Ag)不同,故A错误;将a点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恢复到

25℃,仍然为饱和溶液,各种微粒的浓度不变,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

到b点,故B错误;硫酸银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2SO,(s)-

2Ag+(aq)+SOf(aq),由图可知C(Sof)=Imol/L时,溶液中C(Ag)为

252+2525

2×10∙mol/L,贝!jKsp=C(Ag)∙C(SθJ^)=(2×10~∙)×1=4×IO',数量

级为IO5,½C正确;在C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zSOi固体,溶液中

c(SOf)增大,不能使溶液由C点变为a点,故D错误。

7.(不定项)已知pCa=-lgc(CaR,某温度时,!U(CaSOJ=9.0X10;

KSP(CaCO3)=2.8X10-9。向IOmLCaCb溶液中滴力口0.1mol∙L'β<JNa2SO1

溶液时,溶液中pCa与滴加NazSOi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Ig3=0∙48)(BD)

A.y为3.48

B.a与b两点对应溶液中C(Ca2一)之比为100:9

C.原CaCb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D.若把0.1mol∙U1的gSOi溶液换成0.1mol-LT的Na?4溶液,

则图像变化如曲线M所示

解析:a点加入10mLNa2SO∣溶液,为突跃点,说明恰好产生CaSOb所以

611

c(Ca")=IKSP(CaSO4)=V9.0×10^mo1∙L=0.003mol∙L,

则y=-lgO.003-2.52,A错误,a点溶液中c(Ca")=0.003mol-f',b点

溶液中加入NazSOi溶液的体积为20矶,则溶液中C(SOf)号mol∙L^*,

则此时溶液中c(Ca2+)=90^°6mol∙L'=2.7X104mol∙Ll,a与b两

点对应溶液中C(Ca2*)之比为0.003mol-L1:2.7×IOTmol∙L1=IOO:9,

B正确;a点为突跃点,反应恰好生成CaS(λ,两者溶液体积相同,故原溶

1

液c(CaCl2)=O.1mol∙L,C错误;CaSO4比CaCO3的溶解度高,前者Ksp

数值更大,因此若把0.1mol∙L'的Na2SO4溶液换成0.1mol-L1的

Na2CO3溶液,溶液中Ca"浓度下降得更快,则Tgc(Ca")值相对较大,

图像应在原图像上方,变为图中曲线M所示,D正确。

8.(不定项)常温下,将11.65gBaSO4粉末置于盛有250mL蒸储水的

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n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

搅拌,加入NazCS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几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相同温度时,Ksp(BaSO)<Ksp(BaCO3)

B.若使0.05molBaS(h全部转化为BaCO3,至少力口入1.3molNa2CO3

C.BasO4恰好全部转化为BaCO3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Of)>

c(SOf)>c(0H)>c(Ba2+)

D.BaSol在水中的溶解度、KSP均比在BaCl2溶液中的大

解析:根据图像,COr浓度为。时,C(Ba2+)ʌc(SOf)都是IXl(Tmol∕L,

所以KSP(BaS0)=1×10'0,碳酸银饱和溶液中当C(COQ=5义10'mol/L

59

时,c(Ba2+)=0.5×10^mol/L,Ksp(BaCO3)=2.5×10^,相同温度时,

KSP(BaSO)<Xp(BaCU),A正确;使0.05molBaSol转化为Baeo3,发生的

10

反应为BaS01+Cθf^BaC03+SθΓ,根据图像,Ksp(BaSO1)=I.0×IO,

KSP(BaCO3)=2.5X10-9,反应的平衡常数Kk桨U=甯"^4=

C\C.(Jo/C∖IJ34,'/XCkCOo/

”『票=O04,若使0.05molBaSoI全部转化为BaCO力则反应生成

0.05molSof,则平衡时n(CO=)=1.25mol,则至少需要Na2CO3的物

质的量为1.25mol+0.05mol=l.3mol,B正确;0.05molBaSO4恰好

全部转化为BaCO3时,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平衡时Coi的浓度大于

SOf,COr水解促进OH的形成,因此溶液中浓度最小的是Ba2+,因此离

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Of)>c(SOf)>c(OH)>c(Ba?*),C正确;BaSO∣在

BaCl2溶液中由于Ba?’的存在,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

因此在BaCI2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除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无论在

水中还是BaCI2溶液中,KSP是不变的,D错误。

9.(不定项)常温下,用AgNOs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Olmol∙LH的

KCKK2C2(λ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zOf的

水解)。已知K*(AgCl)数量级为IOK)。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D)

A.图中X线代表的AgeI

B.Ag2C2O1(s)+2CΓ(aq)-2AgCl(s)+C2Of(aq)的平衡常数为L0义”

C.a点表示AgCl的过饱和溶液

D.向C(Cl)=C(C2θf)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沉淀

解析:若曲线X为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AgCl)=C

(Ag+)∙c(CΓ)=10^4×IO575=IO9-75,则数量级为10",若曲线Y为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AgCl)=C(Ag-)×c(CΓ)=104×10-2∙46=10-6∙46,

则数量级为IO7,又已知KSP(AgCl)数量级为10-l°,则曲线X为AgCl的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Y为Ag2C2O∣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且KSP(Ag2C2O)=c2(Ag+)-C(CzOf)=(IO)X10"6=10H)弋贝IJA正确;

Ag2C2O1(s)+2CΓ(aq)-2AgCl(S)+C2Of(aq)的平衡常数K=C(W=

cz(Cl)

噌*鲁詈卢舞=IH(M,B不正确;a点在曲线X的右方,所以溶

C2(Cl)・C2(Ag+)(I(F9.75)”

液中C(Ag)∙c(CΓ)>Ksp(AgCl),为AgCI的过饱和溶液,C正确;根据图

像可知当阴离子浓度相同时,生成AgCl沉淀所需的c(Ag9小于生成

+

Ag2C2O∣沉淀所需的C(Ag),故向C(Cl)=c(C2Of)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s

溶液时先析出氯化银沉淀,故D不正确。

10.(2022-江西龙海二中模拟)某含银(NiO)废料中有FeO、A12()3、Mg0、

SiOz等杂质,用此废料提取NiSOl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0%HfO,溶液HQ?溶液Na2CO3NH4F

废渣1废渣2废渣3

图1

已知:①有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如图2所示。

图2

5

②25℃时,NH3-乩0的电离常数Kb=L8×IO-,HF的电离常数K,=7.2X10;

Ksp(MgF2)=7.4×10"o

⑴加Na2CO3调节溶液的PH至5,得到废渣2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Mg能与饱和NH1Cl溶液反应产生N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回答)。

(3)25℃时,Imol-L的NaF溶液中c(OH)=(列出计算式即可)

H

mol∙LO

2+3

(4)已知沉淀前溶液中c(Mg)=1.85×10mol∙L^',当除镁率达到99%

时,溶液中C(F)=mol∙L'o

解析:(1)酸浸液中的杂质金属离子有Fe2∖Al3∖Mg2t,H2O2溶液可将Fe2t

氧化为Fe3+,调节溶液的PH为5,根据图2可知,AKlT都形成沉淀。

(3)F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F+H2O=HF+OH,水解常数

Kh=善=C(HF)/OH),水解平衡时F近似取1mol∙L',c(HF)=c(OH),

KaC(F)

贝!jc(OH)=I1o'm°l∙L1。

77.2×104

(4)c(Mg2t)∙c?(F)=Ksp,沉淀后c(Mg2+)=l.85×IO^5mol∙L^',

274X10223

贝IJC(F)=ɪɪmol∙L-,解得c(F)=2.0×IOmol∙L^'。

1.85×10-5

答案:(l)Fe(OH)3、Al(OH)ɜ

+

(2)NHCl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NH++H20-NH3∙H2O+H,Mg与N反应生

成也使Car)减小,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NA・40部分分解

2+

产生NL,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NH^-Mg+2NH3↑+H2↑

I10-14

⑶⑷2.OXlO-3

∖7.2×10^4

11.(2022•山东聊城二模)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机(V2O5)是接

触法制备硫酸的催化剂。利用钮钛磁铁矿冶炼后产生的钢渣(主要含

FeO∙V203>Al203>SiO2等)生产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

Na2CO5硫酸NaOHNaOH

母液

查资料知:①FeA在PH=I9时开始沉淀,pH=3.2时沉淀完全;AF在

pH=3.2时开始沉淀,pH=4.7时沉淀完全;

②多钢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NHNo3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不溶

于乙醇。

③部分含《凡物质在不同pH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下:

PH<11~44〜6

主要形式vo÷V2O5多矶酸根

PH6〜8.58.5〜13>13

主要形式voɜ多矶酸根VOf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包括氧化和钠化成盐两个过程,氧化的目的是获得VzO”

氧化过程中FeO-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焙烧”时钢渣与空气逆流混合的目的为O

(2)“酸浸”时含V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铝元素在“”(填操作单元名称)过程中被除去;“滤渣2”

的主要成分为o

(3)“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洗涤时最好选用的试剂

为(填字母);

A.冷水B.热水

C.乙醇D.NaOH溶液

“沉帆”得到偏铀酸镂(NHM)3),若滤液中C(VO3)=0∙2mol∕L,不考虑

溶液体积变化,为使专凡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8%,至少应调节c(NH÷)

3

为mol/Lo[已知Ksp(NH4VO3)=I.6×IO]

(4)“煨烧”过程中,部分V2O5可能会被NL转化成V2O4,同时生成无污

染的气体,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o

解析:(1)结合题中信息,钮渣经过焙烧得到五氧化二钢、氧化铁、

偏铝酸钠、硅酸钠,氧化过程中FeO-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V203+502±±2Fe203+4V205,钢渣与空气逆流混合的目的为增大原

料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⑵酸浸时pH小于1,故V的存在形式为VO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V2O5+2H==2VO]+H2O;铝元素经过转化I以铝离子形式存在于滤液中,

故在转化I中被除去;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

⑶根据题中信息,洗涤时最好采用的试剂为乙醇,故选C;为使铀元素

的沉降率达到98%,溶液中剩余的C(VOg)=O∙2X(1-98%)mol∕L=

0.004mol∕L,c(NH[)=焉γ=啜震mol∕L=0.4mol∕Lo

⑷“燃烧”过程中,部分V2O5可能会被NL转化成V2O4,同时生成无污

染的气体,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V205+2NH3-3V20t+3H20+N2,氧化产

物为N2,还原产物为V2Ob物质的量之比为1:3o

答案:(l)4FeO-V203+502≡2Fe203+4V205增大原料的接触面积,加快

反应速率(2)V205+2H-2VO^+H20转化IFe(OH)3(3)C0.4

(4)1:3

?创新应用

12.(2022•山西太原二模)某温度下,25mL含KX和KY的混合溶液,

用0.1000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对该混合液进行电位滴定(Y一

与H’的反应可以忽略),获得的电动势(E)和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

的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I.Ag*与Y反应过程为

+

φAg+2Y-[AgY2]∖(2)[AgY2]+Ag-2AgYI

0

II.该温度下,Ksp(AgY)=2XIOT6,KSP(AgX)=2×10^'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若HY为弱酸,则从开始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B.原混合溶液中c(KX)=O,020OOmol∙L1

C.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则

康飞(AgY)

D.AgX(s)+F(aq)-AgY(s)+Γ(aq)的平衡常数为IO6

解析:溶度积小的先生成沉淀,根据已知信息可知,B点生成AgY,若HY

为弱酸,KY为弱酸强碱盐,Y-促进水的电离,c(Y)越大,促进作用越强,

从开始到B点,随着硝酸银溶液的加入,溶液中C(Y)越来越小,水的电

离程度不断减小,故A正确;B点KY和AgNO3完全反应生成AgY,则KX

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消耗V(AgNO3)=(12.50-5.00)mL=7.50mL,BC段发

生反应Ag++X--AgXI,则原溶液中c(Γ)=0,1000mol・L^1×7.5×

IO3L=7.5×104mol,贝!Jc(KX)=7.5×10^4mol÷0.025L=

0.03000mol-故B不正确;①的平衡常数K尸:誉丫?"反应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