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昼夜的形成(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L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
2.地球自转时围绕着一条假想的轴,人们称之为。
3.地球是个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
是,背对太阳的那面是o
4.把大转椅当作地球,小明坐在地球“大转椅”上,他让椅子自西向东转,发现周围的
景物会____________转;椅子自东向西转,发现周围的景物会____________转。
二、选择题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地理位置越是靠近()的城市,就越先迎来黎明。
A.北边B.西边C.东边
2.“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公转运动C.地球上看到的星空变化
3.自然界中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B.地球不转,太阳围着地球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C.地球自转
三、判断题
L在同一天中,先看到日出的地区会后看到日落。()
2.在做昼夜形成的模拟实验时,可以用透明玻璃球模拟地球。()
3.地球绕地轴自转过程中,地轴有时倾斜,有时竖直。()
4.“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
四、实验探究题
1.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过程:(1)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分成了哪两部分;
(2)在地球仪的某个地方插一个大头针,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观察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
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背
着“太阳”的那面是O
(2)在地球仪转动的过程中,同一个地方(即插有大头针的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正对着“太阳”时,是,
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O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朝向
太阳的那面是,背对太阳的那面是o地球不停
地,就产生了现象。
2.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实验目的: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步骤:(1)科学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个圆圈模拟o在其中一
个同学身上贴上“”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同学身上贴
上“”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手举一
个红色纸片代表O
(2)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太
阳”;然后大家再按照自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迎来“太阳”。
实验记录:
地球转动方向谁先迎来黎明
自西向东(逆时针)北京
自东向西(顺时针)乌鲁木齐
事实是北京比乌鲁木齐更先迎来黎明。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参考答案
1.自西向东24
2.地轴
3.不透明白昼黑夜
4.自东向西自西向东
--、
1.C2.A3.C4.B
三、
1.×2.×3,×4.√
四、
L实验现象:(1)白天黑夜(2)黎明正午黄昏实验结论:一半白天黑夜自
转昼夜交替
2.实验步骤:(1)地球北京乌鲁木齐太阳实验记录:自西向东
2.地球、月球和太阳(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o
2.地球公转时地轴一直指向附近。
3.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公转,同时也在自转。
4.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大致相同,所以月球总是
一面朝向,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二、选择题
L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了()周。
A.1
B.30
C.365
2.月球的赤道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A.-
B.-
C.—
81
3.小明分别在3月1日、4月1日、5月1日的晚上8点,在自家院子里观察星座,发现
同一个星座的位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自东向西移动,引发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4.在地球上,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
A.它们的实际大小差不多
B.月球距离地球近,太阳距离地球远
C.太阳距离地球近,月球距离地球远
5.如果没有地球引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地球上的物体很容易飘起来
C.水还会往低处流
三、判断题
1.地球引力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研究发现的。()
2.月球围绕地球转是地球引力的结果。()
3.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万千米。()
4.地球不接触物体就不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
5.我们站在地面上,向上跳起,最终还会落回地面,这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地球引力的作
用。()
四、综合应用题
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小组制作的三球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月球、地球和太阳。请据
图完成下列各题。
L图中,①代表—②代表③代表
2.当三个球处于当前位置,即三个天体正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选填“日食”或“月食”)
3.若将地球的直径缩小至1厘米,也要把月球和太阳的直径以及三球间的平均距离也缩
小的倍数。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三球的运动关系的是()。
地
A.B.C.
参考答案
1.地球引力
2.北极星
3.地球
4.一个月地球
1.C2.Λ3.B4.B5.C
三、
1.√2.√3.√4.×5.√
四、
1.太阳月球地球
2.日食
3.相同
4.A
3.四季的形成(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L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其中立着的是,有刻度的是o
2.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是,地球公转的周期也是。
3.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一;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
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o
二、选择题
1.由于地球公转而在地球上产生的现象是()。
A.潮起潮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方向()。
A.不会改变
B.不断改变
C.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3.24个节气的制定主要依据了()。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
B.地球绕地轴自转情况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
4.下列图中关于北京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情况,属于冬天的是
()O
A∙金ΓB.支
5.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
A.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
三、判断题
1.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到太阳间的距离变化有关。()
2.通过观测圭表的表影变化发现,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是一年。
()
3.观察影子长短变化时,圭表要南北放置。()
4.正午时分,同一地点同一根木棍的影子长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
模拟四季形成的实验。
1.实验材料:4个地球仪、大头针、橡皮泥、灯、地球公转模板、直尺、记录单。
2.实验步骤:(1)在4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
四个方位(如图所示),调整一下,使地球仪的都指向北方。(2)在北半
球同一地点各立一根标杆(用橡皮泥将大头针垂直固定在地球仪上),标杆正对太阳(正
午时分),观察地球仪上标杆的影长。
3.实验现象:(1)地球公转到B处时,标杆的影子长度,此时是
季;到D处时,标杆的影子长度,此时是
季。(2)到A和C处时,标杆的影子长度,此时A是季,C
是季。
4.实验结论:根据杆影的变化,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夏季影子最
,冬季影子最,春季和秋季影子O
参考答案
1.表圭
2.一年一年
3.最短最长适中
1.C2.A3.C4.C5.B
三、
1.×
2.√
3.√
4.√
四、
2.(1)地轴3.(1)最短夏最长冬(2)适中春秋4.长短短长适中
4.认识科技革命(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美国发明家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2.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距离更远,使用更便捷。
3.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和的特点,主要
使用电等能源。
4.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现用的方法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
体的性质,他把这种吸引力称为“”。
5.像电灯那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
6.农业时代,主要使用和等自然能源。工业时代,主要使
和等能源。
二、选择题
1.20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A.农业时代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者是()。
A.约翰•冯•诺依曼
B.詹姆斯•瓦特
C.吉尔伯特
3.下列属于工业时代的科技产品的是()。
A.铁犁
B.磁悬浮列车
C.汽轮机
4.世界闻名的''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4月首航时撞上冰山而沉没,当年,该船在遇
险以后曾使用“CODMG”的无线电呼救信号。这项技术的发明应出现在()。
A.农业时代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5.下列关于历史上的重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70年,发明工业蒸汽机
B.1930年,发明模拟计算机
C.1969年,互联网出现
三、判断题
1.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农业时代,从原始人由群居转变为定居至18世纪末。()
3.计算机是19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
4.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四、连线题
下列工具或技术分别出现在哪个科技革命时代?对应连起来。
“机发电报打电话畜力车蒸汽机车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参考答案
、
1.爱迪生
2.新型的通信技术
3.精致智能化
4.摩擦电力
5.科技革命
6.人力畜力煤炭石油
二、1.C2.B3.C4.B5.A
三、
1.√
2.√
3.×
4.X
四、
5.水污染(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和
2.水污染严重危害着地球的水资源,我们应该水污染。
3.我们应该结合本地水域的实际情况,以、等方式,为环
保部门建言献策,倡议全社会都来参与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防治。
4.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城污染的现象非常多,有些是形成的,还有很多
是造成的。
二、选择题
1.为了保护家乡水域不受污染,我们应该提出一些建议。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不向水域乱扔生活垃圾B.不向水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C.不允许民众靠近水域,以免出现乱丢垃圾的现象
2.某市自然水域出现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会影响水里的各种生物B.只会影响在附近生活的居民
C.会影响水里的生物、水域周围的土壤、空气、生物等生态环境,还有在附近生活的居
民
3.如图是简易水质净化器示意图,水质净化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主要作用
水
是()。
石
子
细
A.消毒沙
活
性
炭
纱
B.过滤布
花
棉
C.沉淀
4.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C.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再排放
三、判断题
L水质净化装置中的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
2.洗过衣服的水排放到河道内不会造成水污染。()
3.农村人口数量少、工厂少,所以不存在水污染问题。()
4.水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总量减少,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
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绍兴是江南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却遭遇了“水乡缺水”的危机。
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水污染,如,在河道边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垃
圾,还有一些排污管道口在向河道内随意排放着大量的污水。
(1)造成绍兴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2)水污染源中的有害物质会给各类水域带来哪些非常严重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市城中湖的湖区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为市民提供了风景宜人的休闲环境,被称为
“城市的心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中湖清澈见底,水草生长茂盛,鱼类有70多种。60年代后
期,由于大力发展湖水渔业养殖,加上周边地区污水的排放等问题,城中湖污染加剧。
到20世纪90年代,湖水的水质为劣五类,并且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中生物急剧减少。
城中湖周边有27个排污口,日汇集污水量达30多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生活污水,
另一部分为湖周边的20多家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物还来自城中湖渔业养殖带来的污
染、湖周边的水上厅及一些娱乐设施污水、湖边农田林地施用的农药化肥、湖面上游船
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
从20世纪90年代初,某市开始治理城中湖的环境问题。到2017年,城中湖的水质
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恢复,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生态绿心”,也成为该市
对外宣传的旅游新名片。
(1)该市城中湖发生了哪些变化?填写下表。
20世纪60年代以前20世纪60-90年代2017年以后
城中湖情况
(2)20世纪90年代,湖水的水质为劣五类,主要是因为污水、
废水、设施污水的大量排放,还有渔业养殖投放饲料带来
的污染施用农药化肥和游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
(3)城中湖周边哪些人使城中湖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水域环境保护上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
1.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2.有限防治
3.建议书倡议书
4.自然人类活动
-*、
1.C2.C3.B4.A
三、
1.√
2.×
3.×
4.√
5.√
四、
1.(1)在河道边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还有一些排污管道口在向河道
内随意排放着大量的污水。
(2)一方面会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另一方而
会造成水质恶化,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的平衡。
2.(1)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水质为劣五类,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生态环境
全面恢复,成为旅游新名片
⑵生活工业娱乐
(3)普通市民、企业家、渔业养殖户、游船船主等。
(4)不向城中湖里倾倒垃圾;不向湖中倾倒生活污水;监督周边居民保护环境。(答案不
唯一)
6.空气污染(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人体长年累月呼吸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及诱发
等,增加死亡的概率。
2.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除外,还有很多是人们使用各类科技产品
造成的。
3.我们可以通过、、__等方法来获取事实,探
究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4.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
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生活垃圾等。
二、选择题
1.下列行为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工厂排放废气
B.种植花草树木
C.推广风力发电
2.我们倡导公民绿色出行,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减少()。
A.土壤污染
B.水污染
C.空气污染
3.防治空气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
A.出行不开汽车
B.减少有害、有毒气体的排放
C.化工厂停止生产
4.下列行为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做饭时冒出大量“白气”
C.洗衣服时把污水倒进河里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骑自行车出行会减少空气污染
B.防治空气污染是大人的事,小学生帮不上什么忙
C.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三、判断题
1.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2.空气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3.酸雨是空气污染的结果。()
4.通过调查发现汽车尾气不是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5.农村的空气污染主要是因为人们施肥时选择了气味难闻的农家肥。()
6.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可增添节日喜庆气氛,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四、综合应用题
某城市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
A.电动出租车B.垃圾清扫车C.喷水雾汽车
L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_。(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
体种类很多,其中有O(请举出一例)
3.你认为下列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可行的是()。(多选)
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工厂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D.停止所有建筑施工
参考答案
、
L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心脏疾病
2.天气因素
3.观测实验调查
4.空气污染交通工具制造工厂
1.A2.C3.B4.A5.B
三、
1.√
2.√
3.√
4.×
5.×
6.×
四、
1.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
2.二氧化硫
3.ABC
7.蝙蝠与雷达(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雷达是利用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2.像雷达那样,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O
3.蝙蝠能够在灵活地捕食昆虫,雷达能够敏锐地捕获目标
信息。
4.1938年,由于的发明,科学家才完全证实蝙蝠是通过来
定位的。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实用雷达是()发明的。
A.伯烈特与杜武
B.德国科学家赫兹
C.英国科学家瓦特
2.B超诊断仪通过发射()来探测人体内是否健康。
A.X光
B.单色光
C.超声波
3.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与人的眼睛十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人眼睛的()。
A.视网膜
B.晶状体
C.瞳孔
三、判断题
1.照相机相似的原型是人的眼睛。()
2.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只能判断食物的位置,不能判断食物的远近和大小。()
3.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兹。()
4.雷达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早已解决得非常完美,大自然给人类很多启示。()
5.蝙蝠只能听到的超声波是从它的鼻腔发出的。()
6.我们可以用时间轴记录雷达的发明与发展历程,用流程图记录雷达发现目标的过程。
()
四、材料分析题
蝙蝠在漆黑的夜晚能够自如地飞行和捕食。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如下实
验。请完成相关题目。
实验顺序实验方法实验结果
第一次蒙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
第二次塞耳朵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封嘴铃铛响个不停
1.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蝙蝠能在夜晚飞行,靠的不是,而是利用
和的配合来发现前方障碍物的。
2.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喉部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一。
3.雷达的工作过程是:雷达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
上的物体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送至接收设备
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如,目标物体至雷达的、
______________等。
4.科学家利用蝙蝠探路的科学原理发明的雷达,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雷
达发射的电磁波相当于蝙蝠(),雷达的接收设备相当于蝙蝠的()。
A.耳朵
B.喉咙
C.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参考答案
、
1.电磁波
2.原型
3.夜晚远距离
4.探听超声波仪器超声波
二、
1.C
2.C
3.B
三、
1.√
2.×
3.√
4.√
5.×
6.√
四、
1.眼睛耳朵嘴
2.超声波
3.反射反射波距离方位
4.BCA
8.生物的启示(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人脑具有极强的——能力,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一和
,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
2.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学会___________,通过—
的方法反复求证,以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3.像粘扣那样,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
等特征,来发明创造新产品的科学方法就是仿生。
4.常见的仿生有仿生、仿生、结构仿生、色彩仿生等。仿
生学的发展,加速了人类的进程。
二、选择题
1.受到动物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启示,发明的仿生产品是()。
A.望远镜
B.雷达
C.迷彩服
2.下列几组事例中不属于仿生的是()。
A.青蛙与蛙泳
B.苍耳种子与尼龙粘扣
C.乌龟背甲与薄壳建筑
3.下列说法中,有道理的是()。
A.生物是有限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少
B.生物是发展变化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C.生物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仿生产品的种类也不会变化
4.人们在造船时,从鱼身上得到很多启示,船桨就是从()仿生而来的。
A.鱼鳍
B.鱼骨
C.鱼膘
三、判断题
L仿生产品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
2.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具备了像人一样的思维能力。()
3.仿生学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4.乔治仿照草籽的结构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搭扣,这就是粘扣的雏形。()
四、连线题
将下列仿生产品与其模仿的生物用线连接起来。
登山鞋葱叶
筒形物品壁虎
壁挂式吸盘鱼
潜艇鸟
飞机章鱼
参考答案
、
1.逻辑思维结构功能
2.尊重证据科学事实
3.结构功能行为
4.形态功能发明创造
二、
1.C2.A3.B4.A
三、
1.√
2.X
3.√
4.√
四、
X
9.漂浮的船(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几千年前,古人利用木头的漂浮能力,模仿的形状,制造出最简单的木
船----------------O
2.IOOO年前,人们根据脊椎动物的脊椎骨架,发明了,后来在此基础上
又制造出大型____________o
3.现在,随着人类造船技术和新材料的更快发展,工程师又制造出运载能力更大、更先
进的各类和o
4.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___________o
5.像、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像
、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
6.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型的船只都用钢铁造成,用钢铁造成的船只不但
,而且载重量____________o
二、选择题
1.钢铁制造的轮船的优点是()。
A.轻便B.装载量更大C.加工简单
2.下列图片中的船,属于依靠机械动力前进的是()。
A.B.C.
3.在船的发展历程中,船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动力性能:人力一自然动力一机械动力
B.造船材料:沉的材料一浮的材料
C.体积:大一小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制作了泡沫救生圈
B.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相同
C.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可以制作成在水中漂浮的物品
三、判断题
1.用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
2.铁质船强度低、运载能力有限。()
3.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推动着船的发展。()
4.现代轮船的骨架、船舱等结构不仅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还能更好地利用空间。
()
5.在船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尽量把船造得更大,船排开的水量才能更大,装载的货物才
能更多。()
四、实验探究题
找一个装眼药水的小塑料瓶和一枚铁钉,用胶带把它们缠在一起,在紧靠铁钉的小
塑料瓶壁上扎几个小孔,在瓶口接上橡胶管,这就做成了一个“潜艇”(如图所示)。
1.把“潜艇”浸入水槽中,从管中往外吸气,它将;向管内吹气,它将
O(选填“下沉”或“上浮”)
2.“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实现浮沉的。
A.重量B.大小C.体积
3.浮在海面上的潜艇下潜时,操作员会()。
A.往潜艇压载舱里注水,来增加潜艇的重量
B.把潜艇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来减轻潜艇的重量
C.抛弃潜艇压载舱,来减小潜艇的体积
参考答案
、
1.鱼独木舟
2.龙骨船木质帆船
3.潜艇轮船
4.越大
5.木头塑料铁橡皮泥(答案不唯一)
6.坚固大
--、
1.B
2.C
3.A
4.B
*-、
1.×
2.X
3.√
4.√
5.√
四、
1.下沉上浮
2.A
3.A
10.工程师的发明创造(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L莱特兄弟利用原理,使机翼产生升力。
2.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或奖。
3.1969年,屠呦呦开始主持研究。
4.工程师与发明家,基于科学原理的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爱迪生利用材料的、等性能的原理,发明了电灯。
6.钱学森利用以及、红外制导的原理制造出中国第一枚导
弹。
二、选择题
L下列称号中,不属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是()。
A.中国飞天第一人
B.中国导弹之父
C.中国航天之父
2.下列不属于发明家的是()。
A.爱迪生
B.瓦特
C.白居易
3.下列科学家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屠呦呦
4.下列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诺贝尔一计算机
B.冯•诺依曼一蒸汽机
C.茅以升一钱塘江大桥
三、判断题
L蒸汽机利用能量转换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牛顿利用声音引发振动、振动发声等原理,发明了留声机。()
3.1972年,屠呦呦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成功提取青蒿素。()
4.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5.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关。()
6.飞机能够起飞,是因为机翼表面气体的流速大,产生向上的升力。()
7.钱学森利用地球引力、无线通信等原理,制造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8.杨伟是中国新一代歼击机电传飞控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为中国航空科技和武器装
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答案
、
1.伯努利
2.生理学医学
3.抗疟
4.发明创造
5.导电性导热性
6.反冲雷达
二、
5.A
6.C
7.B
8.C
三、
6.×
7.X
8.√
9.×
10.√
11.√
12.√
13.√
IL太阳系(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或,少数为o
2.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年。据天文学家预测,下一次我们
看到哈雷彗星会是在年。
3.意大利科学家由于传播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教会判处死刑。
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它以巨大的,
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二、选择题
1.观察太阳系模型发现,相邻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
A.地球和火星
B.天王星和海王星
C.火星和木星
2.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金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3.下列关于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星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
B.木星小而亮,所以不易被发现
C.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4.下列关于彗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彗星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天体
B.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
C.彗星的“尾巴”是由气体组成的
三、判断题
1.我们可以经常在夜空看到哈雷彗星。()
2.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1600多颗。()
3.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的运行轨道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
4.太阳系中各相邻行星之间的距离是均匀相等的但大小差别很大。()
四、材料分析题
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行速度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之间的关系。据
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OIOO200300400500600700800
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1.由图表可知,地球的运行速度是千米/秒。
2.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越远,行星的运行速度O
3.天王星距离太阳大约29亿千米,可预测它的运行速度比木星的运行速度要
(选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L抛物线双曲线椭圆
2.762061
3.布鲁诺
4.恒星质量
-a、
1.B2.C3.B4.A
三、
1.×2.√3.√4.×
四、
1.30
2.越慢
3.慢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比木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远
12.美丽的星空(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L大熊座在——天空出现,猎户座在——天空出现。
2.北极星大致在方,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来—
方向。
3.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在天空中排列成一个状。
4.今天,国际上通用的星座一共有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星空分成不同的
区城。
二、选择题
1.为了便于观察星空,古代人用一些假想的线把相邻的几颗恒星连接起来,并根据连接
成的图案,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名称来给它们命名,这就是()。
A.星座
B.星系
C.星图
2.最适合观看星空的地方是()。
A.城市楼区的楼顶
B.城市里的广场
C.郊外的山顶
3.在观察星空的时候,辨认星座的明显标志是()。
A.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
B.星星发光的明暗程度
C.亮星构成的图案
4.如图所示的星座为()。
A.猎户座T7
B.大熊座
C.仙女座O-----o
三、判断题
1.星座各恒星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且就是我们实际看到的距离。()
2.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实际上彼此之间毫无联系。()
3.猎户座,猎户腿部的三颗星最为醒目。()
4.北斗七星是寻找小熊座的明显标志。()
5.北极星就是北斗七星中位于“勺尾”的那颗星。()
6.猎户座是冬夜最好认的星座之一。()
四、作图题。
借助北斗七星画出北极星的大概位置,用★表示。
参考答案
、
1.北方南方
2.正北辨认
3.长柄勺子
4.88
-*、
1.A2.C3.C4.A
三、
1.×2.√3.×4.×5.×6.√
四、
13.浩瀚的宇宙(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在银河系外面还有无数像银河系一样的庞大的星系,例如___________星系、猎犬座
星系。我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叫作O
2.在晴朗的夜晚,远离城市的灯光,仰望星空,我们能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
跨天空,那就是,它是的一部分。
3.银河系由IoOO亿颗以上___________和、构成,我们
所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二、选择题
1.银河系中的天体相对于银河系的中心是()的。
A.高速运动
B.静止
C.无法确定
2.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3.用小圆、中圆、大圆分别表示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下列能正确表示它们
之间层次结构关系的示意图是(讲)。
4.现在用()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外的宇宙情况。
A.光学
B.射电
C.太空
三、判断题
1.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
2.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的很小一部分。()
3.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
4.星系的形状都是扁平形的。()
5.银河系有IOOoo亿颗以上恒星。()
6.我们从地球上看到天空中的银河实际上就是银河系的全部形状。()
参考答案
、
1.仙女座河外星系
2.银河银河系
3.恒星无数星云云团恒星
二、
1.A
2.B
3.A
4.B
三、
1.X
2.√
3.√
4.×
5.√
6.×
14.探索宇宙(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最早发明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o
2.20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现代火箭,主要用于O
3.现代运载火箭将各种各样的、送到太空,能观测到更加
遥远的景观。
4.由我国天文学家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被
誉为“”,简称FAST0
二、选择题
1.“中国天眼”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它位于我国的()。
A.浙江省
B.四川省
C.贵州省
2.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张衡
3.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这是()。
A.哈勃太空望远镜
B.麦哲伦太空探测器
C.射电望远镜
4.如图所示,它能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的望远镜看得更远。它是()。
A.麦哲伦太空探测器
B.射电望远镜
C.哈勃太空望远镜
三、判断题
1.纸火箭起飞是利用了弹力原理。()
2.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3.纸火箭发射时∙,气球会向下喷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反冲力。()
4.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参考答案
、
1.火药
2.军事战争
3.探测器航天员
4.南仁东中国天眼
二、
1.C
2.B
3.B
4.C
三、
1.X
2.√
3.√
4.√
15.人造地球卫星(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这是因为的作用。
3.有一种卫星叫o我们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
二、选择题
1.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
A.自身动力
B.飞机
C.运载火箭
2.我们在家里能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是通过()传送过来的。
A.宇宙探测器
B.人造地球卫星C.航天飞行器
3.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年。
A.1955
B.1965
C.1970
4.模拟人造卫星飞行实验时,用乒乓球模拟()。
A.地球
B.人造卫星
C.月球
5.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号”
C.“东方号”
三、判断题
1.按照规划,我国预计到2022年建成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2.所有人造卫星都是在同.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的。()
3.在人造卫星上能观测到地球自转的现象。()
4.“高景一号”03、04星是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
5.我们自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目前已经有上百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参考答案
、
1.人造地球卫星
2.地球引力
3.地球同步静止卫星
-*、
1.C2.B3.C4.B5.A
--、
1.√
2.×
3.×
4.√
5.√
16.在太空中生活(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L“嫦娥四号”探测器由和组成。
2.苏联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
3.“嫦娥四号”探测器上安装的仪器将在月球背面通过和
探测,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
4.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探测器,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
球背面软着陆。
5.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学生讲课,向我们
展示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些生活场景。
二、选择题
1.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测月球的()。
A.嫦娥工程
B.探月工程
C.神舟工程
2.“神州十号”飞船内的宇航员在太空12天的生活期间,下列关于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
中,最有效的是()。
A.做俯卧撑
B.举哑铃
C.原地蹬自行车
3.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将乒乓球浸入水中,本该上浮的乒乓球竟然停留在水
中,这是因为太空中没有()。
A.摩擦力
B.弹力
C.浮力
4.关于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空中洗澡很容易
B.太空中行走很困难
C.太空中站着睡和躺着睡一样舒服
三、判断题
1.我们在太空中睡觉时,要把自己绑起来。()
2.“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是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的。()
3.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饮水可以吸着喝。()
4.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与在地球上有很大不同。()
5.“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等仪器。()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四号”搭载陈冬、
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通过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6月5日20时50分,三名航天员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进入核心舱后,看到他们
是飘浮的。6月6日12时19分他们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三名航天员在搬
运物资时,看上去一点也不费力,太有趣了。
L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主要动力属于()。
A.拉力
B.反冲力
C.弹力
2.航天员出舱活动相互交流时,必须借助无线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A.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
B.用通讯设备交流更方便
C.使用通讯设备便于地面监听
3.航天员在货运舱内搬运货物一点也不费力,是因为()。
A.航天员力气大
B.太空中没有空气
C.在太空中所有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
1.着陆器巡视器
2.加加林
3.就位巡视
4.嫦娥四号
5.神舟十号
二、
1.B2.C3.C4.A
三、
1.√
2.√
3.×
4.√
5.×
四、
1.B2.Λ3.C
17.建筑物的结构(同步练习)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
一、填空题
1.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都建成的。
2.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石拱桥。
3.仿生建筑是一种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4.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了薄壳结构,这种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