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屈原》同步教学课堂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及相关知识。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屈原形象特点。3.探究文章写法,结合背景理解主旨。【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屈原形象特点。【难点】探究文章写法,结合背景理解主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有一个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打捞,一直航行了很远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湖面上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于是便发展形成了划龙舟。百姓们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又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这便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百姓为何如此爱戴屈原?今天我们就通过郭沫若的戏剧《屈原》了解他的生平。本单元是活动探究课,我们将通过阅读三个剧本片断,了解戏剧这一文学形式,把握主要情节及人物性格,进而通过排练与演出,加深对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二.出示目标:1.了解戏剧及相关知识。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屈原形象特点。3.探究文章写法,结合背景理解主旨。三.检查预习:1.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2.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3.读读写写:诡谲guǐjué
瘦削shòuxuē
鞠躬jūgōng
收揽shōulǎn
非难fēinàn
睥睨pìnì
犀利xīlì
景仰
jǐngyǎng
雷霆léitíng
哗众取宠huázhòngqǔchǒng4.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愤愤不平: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国法制裁。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鞭挞:鞭打。比喻抨击。四.课堂活动:活动一:初读感知,了解戏剧知识:1.快速浏览本单元三篇课文,说一说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与你之前学过的文章有哪些不同?试说一说剧本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探究。明确戏剧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的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的基本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3)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戏剧分类:(1)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2)按照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2.读课文,注意勾画舞台说明,说一说其内容及作用是什么。学生探究。展示。小结:舞台说明的分类及作用:第一类:提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道具、布景,有烘托气氛的效果。第二类: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提示人物上下场时的衣着、容貌等。第三类: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情与的说明,推动剧情发展,剧画人物性格,同时包为演员提供表演依据。3.概括课文故事梗概。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交待了靳尚和郑詹尹二人承南后旨意,欲毒死屈原的密谋,以及屈原的内心独白。活动二:了解背景,感知人物:1.郭沫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作这个剧本的呢?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2.阅读103页,了解《屈原》全部故事梗概。3.矛盾冲突是剧本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剧本,大家注意勾画文中人物有哪些?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试概括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完成下表:人物台词内容人物之间矛盾冲突学生探究,明确:人物台词内容人物之间矛盾冲突靳尚命令闻詹尹用酒毒杀屈原,交代秦国阴谋,用南后向郑詹尹施加压力想要秘密毒杀屈原次要:与郑詹尹之间有着微妙的冲突郑詹尹对毒杀屈原存在一丝疑虑,因为觉得屈原无足轻重,且舍不得东皇太一庙想要秘密毒杀屈原次要:对靳尚的决定尚有一些犹豫屈原歌颂风、雷、电,控诉神像靳尚、郑詹尹想要置屈原于死地活动三:激情朗读,感受人物精神:1.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读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独白中还有哪些形象?试说了说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学生探究。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死追求。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可以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2.激情朗读,揣摩情感,读出人物精神品质。学生朗读,师生点评。示例:风雷电:读出赞美、渴望的情感。小岛:向往的情感。洞庭湖、长江、东海:赞美。土偶木梗:讽刺、痛恨的语气。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学生探究,展示。小结人物:屈原的独白,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与向往,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屈原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斗士形象。活动四:摘抄美句,品析鉴赏: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势恢宏。请依照示例,摘抄一处并赏析其艺术效果。学生探究。展示。示例: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这一句用呼告、反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