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_第1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_第2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_第3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_第4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重难点: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教学过程:一、自主先学1、资料链接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一篇干谒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者气之所形”,同时表达了对韩琦的仰慕之情及拜见之意,但在表现仰慕韩琦时,苏辙行文中没有流露出攀高枝、求高官的意思,只是将求见高人心切、盼望高人指点以达养气目的的内心表露出来了,文辞恳切,才华毕显。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关键词:(过渡:两者之间巨大差异?一个是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一个是德高望重的三朝宰辅、官僚楷模,苏辙要怎样说明打动韩太尉呢?)2、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注意重要句子和字词的理解,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字音:溢嵩山汩没华之高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斗升之禄召公第一段:太尉执事:尊称。以为文者气之所形:认为。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而。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疏荡:洒脱而不拘束。而见乎其文:同“现”,表现。翻译: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第二段:十有九年:同“又”游:交往乡党:乡里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恐遂汩没:恐怕(志气)因此埋没决然舍去:毅然离开恣观:尽情观赏慨然想见:感慨地想到仰观:瞻仰以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为天下第一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畏惧;行动,发动而辙未之见焉:(句式)宾语前置句;可是;语气词,啊翻译: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第三段: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辙之来也:主谓之间,取独闻一言以自壮:激励自己尽天下之大观:看尽;雄伟景象翻译: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第四段:通习吏事:通晓官吏的业务。向:先前斗升之禄:微薄的俸禄优游:从容闲暇益治其文:研习辱教之:屈尊教导我翻译: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相关资料,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完成基础知识自测。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探究(课堂生成)学生活动: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二)内容探究(过渡:《上枢密韩太尉书》虽然是苏辙19岁时所作,却是其代表作之一。后人称之为“绝妙奇文”,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其内容,领略其神韵。)1、苏辙开门见山提出了为文的什么观点?他举出了哪两个事例进行证明?明确: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作者认为文章是气的自然表现,只有通过“养气”,充实内在,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举孟子和司马迁作为“养气为文”的典范,指出“养气”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强内在修养,二是增广外在阅历。2、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苏辙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明确: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第二种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天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好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天下名山大川,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3、作者为何迫切欲见太尉韩琦?(原文回答)从作者对太尉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其怎样的感情?明确: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尽天下之大观;表达了作者对德高望重的太尉的仰慕之情。4、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意只是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本文是一封干谒书信,本意也在求见。为什么不径直提出,却从大谈“养气为文”的见解入手?明确:干谒信由于存在功利的目的,又要表现出自己的不同流俗,以引起韩琦的重视。但又不能写得非常狂傲,以免引起韩琦的反感。作者苦心经营,精心构思,找到了一个求见太尉的突破口,这就是从自己写文章的见解说起:作文必须“养气”;“养气”除了读书外,当寻访“天下奇闻壮观”;而得见太尉“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矣”——这样求见太尉之意就顺理成章地表露出来了。这一层又一层的关系,就像抽丝剥茧,最终达到干谒的目的,避免了直接求见的尴尬。这就是评语所说的“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写作手法。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发言,师生点评补充,共同解决问题三、拓展探究(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回答课堂伊始的那个问题:苏辙是怎样打动韩太尉的?)1、一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士子,一位是德高望重的阁老重臣,少年苏辙是以什么打动了韩太尉?对于我们今天写自荐信有哪些借鉴意义?总结:思想、才华、谦恭学生生成答案:写出自己独特之处,彰显个性色彩;恰当巧妙地表现自己的才华,以得到对方的赏识;态度谦恭而不卑屈,自信而不狂傲;称颂对方符合实际,不虚浮夸张。(过渡:苏辙除了给我们留下一篇成功的自荐信范本,还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种宝贵的思想——文气论。)2、“文气论”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等。作者认为“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这些观点阐明了文章风格与人的气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气论强调作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章的独创性,他们在写作上不强调“道”,不拘于儒家道义,而重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生活阅历。他们认为要学习圣贤的“出言用意”,其目的是使自己“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写作时能“浑浑乎觉其来之易”,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取得写作自由,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学生生成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外兼修,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作文不是堆砌文字,而是积淀之后的自然表达;文章要浑然天成,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重视实践,生活是文章的源头活水,只有增广见识,开阔视野,才能写出好文章;要有高尚的志趣,要有青年人的胸襟和抱负,有浩然之气。总结:我们的文章也应有文气。要有朝气、锐气、志气、才气。朗读名句,说说你的感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要点:体现胸襟抱负、自信进取、气势豪迈、壮怀激烈、关注国家和个人养气先养志学生活动:思考本文在写作上的借鉴意义,学以致用四、检测反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溢:充满而流出来B.天下之所恃以无忧恃:依仗、依靠C.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打开D.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治:研究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太尉韩琦的仰慕、敬佩之情的一组是(D)①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②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③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④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⑤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这是一篇干谒文是,是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的一封信,也是一篇著名的文论。文章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者气之所形”,同时表达了对韩琦的仰慕之情及渴望拜见之意。B.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先提出了“养气与作文”的关系这样一个观点,并且以孟子、司马迁作为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的例证,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安邦兴国,抚四夷,使天下无忧矣。C.本文作者欲求见太尉,以尽天下之大观,以激发其志气,却以得见欧阳公,引起求见太尉,以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引起得见欧阳公。以作文养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京华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绝妙奇文。D.表现仰慕韩琦时,苏辙行文中没有流露出攀高枝、求高官的意思,只是将求见高人心情急切,盼望高人指点以达养气目的的内心表露出来了,文字恳切,才华毕显。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⑵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五、总结反思完成学习目标了吗?还有哪些疑问和不足?六、课外阅读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