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运用(27分)

1.(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此刻,整个浩门川峰是一片(豪爽/豪放)的金黄,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花香

四溢,沁人心脾,让人感觉天地都是香甜的。极目远眺是(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的黄色,

浩浩荡荡的浩门河在花海中间婉转流淌,远处与祁连山遥相辉映,在高原上常见的蓝天

白云衬托下,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斑斓,令人概叹,大色块的简单构图给人丰富的

暇想,那种强烈的色差让人感觉到一种震撼的恢宏气势。如果你骑上单车(徜徉/徘徊)

于花海,那又是一番惊奇体验。,草腰上沾着水珠。油菜花摇动着灿烂的

笑脸,挥舞着葱绿的手腕,让你忍不住想走到它跟前,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荡荡d∂ng远眺概叹

B.一望无际有cheng托斑斓

C.遥相辉映震撼恢客hðng

D.婉转流淌和h6煦暇想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豪放一望无际徘徊

B.豪放一望无际徜徉

C.豪爽铺天盖地徜徉

D.豪爽铺天盖地徘徊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脚下的草尖上开满鲜花,

②脸庞飘过和煦的微风,

③身边走过黑色的耗牛,

A.0©③

B.®©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4)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一句中,“壮观”“的”“景象”分别是形容词、助词、名词。

B.“大色块的简单构图给人丰富的遐想”一句的主语是“构图”。

C.“油菜花摇动着灿烂的笑脸,挥舞着葱绿的手腕”是一个并列复句。

D.“花香四溢”“蓝天白云”“强烈的色差”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

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IOO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

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

的普遍欢迎。

3.(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发展到唐朝到达巅峰,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如“初唐四杰”,合称“李杜”

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合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B.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

C.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D.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临川先

生文集》是以籍贯命名的。

4.(8分)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

寒:①“,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和周敦颐一起赞美莲花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出淤泥而不染,②”(《爱莲说》);与韩愈漫步于晚

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③“,"

(《晚春》),这是诗人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感

受王维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

境界:④“,”(《竹里馆》);与诗人李白一同在春天的夜晚

听悠扬的笛声,勾起无尽的乡思:⑤“,"(《春夜洛城

闻笛》笛

5.(7分)经典阅读品人物

元末明初,随着正统诗文的衰微以及长篇白话小说的问世,一向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

的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九年级一班开展“阅读经典小说,走

进人物内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图一图二

(1)在活动中,语文科代表找来了上面的两幅图画,要求大家完成小说人物品读卡在班

级阅读分享会上进行交流,请你填写好相关内容。

小说人物品读卡

人物出处相关情节形象简评

范进《儒林外史》①__________醉心功名迂腐可笑

吴用《水浒传》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讽刺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的

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一种创作方法,从以上两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

生平经历分析人物的讽刺意义。

A.周进(《儒林外史》)B.高俅(《水浒传》)

二、阅读(43分)

6.(6分)阅读,完成问题。

鹏鸽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上两首词皆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词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写景很有特点,请作赏析。

(2)从尾句来看,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7.(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翦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

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稷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

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

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

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东安士人之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穹

B.卧右膝,谡右臂支船

CL士人普画____________

D.早而过之,轴必坠地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B.佛印绝类弥勒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献之县令己而之细柳营

D.莫不然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甲】文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刻画了和;【乙】文运用

了的手法表现了,,

8.(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蚁播植物”的智慧

叶峥噪

①我们知道尽管植物无法移动,但它们却可以灵活地借力播种。比如一些种子会粘在动

物的皮毛上被带走,再比如一些高大的木本植物会利用鸟类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而部

分草本植物则选择利用小小的蚂蚁来传播种子,这类植物有一个专有名词一一蚁播植物。

②蚂蚁家里“蚊口众多”,对食物的需求很大,蚁播植物只要来点“小恩小惠”就能让蚂

蚁前赴后继地给它们干活«比如在种子上附带一块营养丰富的“大肥肉”一一油质体,

蚂蚁就会屁颠屁颠地把种子搬走。

③油质体富含糖分、脂肪酸和多种氨基酸,这些都是蚂蚁的最爱。油质体有多种多样的

形式,是为了方便蚂蚁叼起种子。例如淫羊蕾的种子,油质体的结构层层叠叠,很适合

蚂蚁下嘴。小莺尾花种子的油质体,在与种子的连接处,会延伸出一个小把手,蚂蚁能

咬住那个把手,轻松抬起种子。还有百蕊草,它们的果实就像一个葫芦,一头粗一头细,

小的那一头就是为蚂蚁而设计的。此外,不同大小的油质体对应着不同体型的蚂蚁,大

蚂蚁能叼起大种子,小蚂蚁则叼小种子。

④蚂蚁会将这些附带油质体的种子带回家去,把营养可口的油质体吃掉,剩下的种子部

分就会被当作废物。大多数蚂蚁都非常爱干净,它们会及时地把垃圾搬运到专门的“垃

圾站”。因此,当种子被当作废物扔到外面时,“垃圾站”反而成为种子成长的沃土,这

对种子发芽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⑤对蚁播植物来说,若种子在同一个地方掉落,难免被同一群蚂蚁发现,被送去同样的

巢穴,扔到同样的垃圾堆中,这样的播种范围就太集中了。于是,有些蚁播植物选择其

他模式,确保种子能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⑥作为蚁播植物的老大哥,种类庞大的紫堇属植物有独特的播种手段。它们有长短两种

类型的果荚。成熟时,长果荚从果柄处裂开,把种子丢到脚下让蚂蚁来捡;短果荚则是

个爆脾气,裂开时果皮会瞬间翻脸,把种子发射出去,这样就可以让不同族群的蚂蚊捡

到种子,把生命传播到另外的区域。

⑦除了“发射种子”以外,也有植物利用风力,让种子飞到不同的区域,落地后再跟蚂

蚁合作播种。像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头上一撮类似蒲公英那样的冠毛,实现自由飞翔。

按理说,有这个操作传播就不是问题了。但它们在着陆后,把冠毛一脱,就露出里面小

小的油质体,还要让蚂蚊再捎上一程,到达满意的目的地。这就像我们坐了趟飞机,再

来趟大巴一样。

⑧植物给蚂蚁提供食物,而蚂蚁将种子传播出去,二者相互合作,就像拼图一般天然契

合。植物的生存智慧还有更多秘密等待我们探索发现。

(选文有删改)

(I)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小易提出的问题。

小易:同学,你看,我们班负责栽种管理的花坛里突然冒出了许多蓟草,但是我们从来

没有播撒过这种草的种子呀!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的花坛里的呢?

你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易:哇,植物真有智慧啊!

9.(15分)阅读《彩虹》,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南天

筱琴

①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歇。我家三间土屋,黄泥

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淫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不分昼

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再叹。最让母亲发

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趁母亲一眼没看住便蹿出院去,冒着细雨去找

小伙伴们玩耍,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想起来回家的。母亲苦于拿不

出衣服给我们替换,所以一顿巴掌也是躲不过的。那雨天,对母亲来说,是一场绵绵的

愁烦。

②夏天的雨断断续续,下得急,又猛烈,一场雨刚过,太阳就出来暴晒,地面刚刚干,

接着又是一场。麦收过后,真正入了夏,天气开始湿热,满田的庄稼苗疯长,和庄稼苗

同样疯长的还有杂草。母亲整天在田里劳作,施肥打药,间苗锄草,掐尖打杈,她的汗

衫湿透,腰身累弯,仍然忙不完地里那些活。她需要炽烈的阳光把刚刚除掉的杂草晒死,

可是往往一场大雨过后,锄干净的庄稼垄里又钻出密密麻麻的草芽芽,己拔掉的草棵也

会起死回生,又在雨水里扎根活过来。雨过天晴,烈日当空,母亲只好再次汗流淡背地

去锄草。那雨,对母亲来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疲累与煎熬。

③秋天,棉花刚刚采摘回来,像小山一样堆在房顶。雪白暄软的棉花需要接连几天明媚

的阳光来晒干,然后送到棉站,卖个好价钱。可是总有那么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个没

完没了,母亲用塑料布把棉花一层一层捂在房顶上,不出几天,棉花就会被捂得发黄,

发黄就会影响验定级别,至少要少卖几十甚至上百块钱,那一场秋雨,对于母亲来说,

便是一场剜心剔骨的疼痛。

④我们当时年幼,不曾懂得生活的苦,也不曾懂得母亲的累,对于我们来说,雨天最开

心!因为只有下雨的时候,母亲才有空闲待在家里,给我们做一餐好吃的。炸丸子,包

饺子,烙油饼……总之,那时候的雨天在我们心里是值得期待的,屋子漏雨,田里长草,

棉花变黄,这些和一餐美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⑤下雨天的母亲,竭尽所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看我们围在桌前狼吞虎咽,总是打

趣埋怨母亲:油是不是放太多了?母亲会送父亲一个白眼,然后和父亲一起笑话我们的

吃相,尤其是我,因为是个女孩,总是被数落吃相不雅,却也没妨碍我依然吃得肚皮溜

圆。

⑥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翻盖了房子,五间红砖到顶的房子亮堂起来;房顶和地面

也都用水泥处理过,房顶也搭了隙晒的架子,再也不用担心房顶的棉花被捂黄,更不用

担心漏雨。使用除草剂,下再大的雨,杂草也不再疯狂。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⑦至今脑子里还保存着一个下雨天:我和弟弟趴在门口的饭桌上做作业,母亲坐在床边

收拾着家人的衣服,一件一件抻得平平整整,叠得整整齐齐,再一层一层归置到橱柜里,

父亲在厨房的门口唯当唯当修理着农具,弟弟的小黑狗乖乖地卧在屋檐下的背篓里。而

雨,正在院里刷IW地落,一架葡萄藤在雨里,两棵柿子树在雨里,还有几棵月季也在雨

里,不忧不惧。

⑧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停下来写字的手,但这一幕就这样印在了脑子里,多少年过去,

这幕依然清晰。

⑨今天,又是雨天,窗外的天空黑沉沉的,我忙完手头的事情,突然想起来给母亲打一

个电话,问问她在忙啥。电话接通,母亲笑笑说:没忙啥,在看雨。

⑩看雨?我的心里突然不是滋味,眼里慢慢蓄了雨。

⑪to今的雨天再长,时间再闲,母亲也不会为自己去忙活一餐美食,窗下没有写作业的

我们,厨房门口没有修理农具的父亲,小黑狗也离世多年,只有院里的葡萄架还在,柿

子树还在,月季也还在,一场雨在院里安静地落,母亲一个人,在窗前静坐。

⑫雨天,不知窗前看雨的母亲,是否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节选自2022年第2期《家庭文摘》,有删减)

(1)在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和“我”家发生的故事各不相同,母亲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请阅读选文,完成下表。

雨的特点故事概括母亲的心情

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我们在雨天玩耍弄湿衣服、鞋子,母亲拿①

不出衣服给我们换

夏雨断断续续、急、猛烈②疲累与煎熬

③母亲晒棉花碰上雨天,只能用塑料布把棉④

花捂在房顶上,棉花变黄影响收入

(2)请你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家三间土屋,黄泥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淫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

滴答,雨水不分昼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

再叹。

(3)选文第⑦段和第⑪段描写了雨天的两种不同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用意。

(4)选文第⑩段中,“我的心里突然不是滋味,眼里慢慢蓄了雨”的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50分)

10.(50分)请以“真的很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班会演讲稿。

要求:

(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卷面整洁美观;不得抄袭或套作;

(4)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等信息。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27分)

1.(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此刻,整个浩门川峰是一片(豪爽/豪放)的金黄,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花香

四溢,沁人心脾,让人感觉天地都是香甜的。极目远眺是(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的黄色,

浩浩荡荡的浩门河在花海中间婉转流淌,远处与祁连山遥相辉映,在高原上常见的蓝天

白云衬托下,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斑斓,令人概叹,大色块的简单构图给人丰富的

暇想,那种强烈的色差让人感觉到一种震撼的恢宏气势。如果你骑上单车(徜徉/徘徊)

于花海,那又是一番惊奇体验。,草腰上沾着水珠。油菜花摇动着灿烂的

笑脸,挥舞着葱绿的手腕,让你忍不住想走到它跟前,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浩浩荡荡dɑng远眺概叹

B.一望无际衬cheng托斑斓

C.遥相辉映震撼恢宕hong

D.婉转流淌和h6煦暇想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豪放一望无际徘徊

B.豪放一望无际徜徉

C.豪爽铺天盖地徜徉

D.豪爽铺天盖地徘徊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①脚下的草尖上开满鲜花,

②脸庞飘过和煦的微风,

③身边走过黑色的耗牛,

A.®©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4)下列分析有误的是C

A.“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一句中,“壮观”“的”“景象”分别是形容词、助词、名词。

B.“大色块的简单构图给人丰富的遐想”一句的主语是“构图”。

C.“油菜花摇动着灿烂的笑脸,挥舞着葱绿的手腕”是一个并列复句。

D.“花香四溢”“蓝天白云”“强烈的色差”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字词积累。

A.有误,“概叹”中的“概”应写作“慨”;

B.有误,“衬托”中的“衬”应读作“ch4n”;

C正确;

D.有误,“暇想”中的“暇”应写作“遐二

故选:Co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第一处:豪放:气魄大而无所拘束。豪爽:(性格)豪放爽直。结合语境可知,形容“金

黄”,填“豪放”更合适。

第二处: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非常辽阔。铺天盖地:铺满了天空,盖满了

大地。形容到处都是,来势很猛。结合语境可知,形容黄色的辽阔,填“一望无际”更

合适。

第三处:徜徉:安闲地行走。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结合语境

可知,“徜徉”更能体现行于花海的闲适。

故选:B»

(3)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仔细阅读待排句可知,“脸庞”“身边”“脚下”体现出由上

到下的顺序,且“脚下的草尖”与“草腰上”也是由上到下的顺序。故正确的排序为:

②③①。

故选:Co

(4)本题考查词性、句子成分、复句、短语。根据各知识点的掌握作答。

ABD.正确;

C.有误,这是一个单句。

故选:Co

【解答】答案:

(1)C

(2)B

(3)C

(4)C

【点评】常见复句类型有:条件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递

进复句、承接复句。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

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IOO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

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

的普遍欢迎。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

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改善”与“素养”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B.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C.有误,语意重复,可修改为“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或

者“统编语文教材紧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发展到唐朝到达巅峰,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如“初唐四杰”,合称“李杜”

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合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B.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

C.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D.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临川先

生文集》是以籍贯命名的。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

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8分)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

寒: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和周敦颐一起赞美莲花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出淤泥而不染,②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泥;与韩愈漫步

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

般红紫斗芳菲”(《晚春》),这是诗人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

维静坐竹里馆,感受王维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达到“诗

中有画”的高超境界: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与诗人李

白一同在春天的夜晚听悠扬的笛声,勾起无尽的乡思:⑤“此夜曲中闻折柳1,何

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朔气传金柝(注意“朔”的书写)

②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清涟”的书写)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注意“篁”的书写)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5.(7分)经典阅读品人物

元末明初,随着正统诗文的衰微以及长篇白话小说的问世,一向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

的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九年级一班开展“阅读经典小说,走

进人物内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中,语文科代表找来了上面的两幅图画,要求大家完成小说人物品读卡在班

级阅读分享会上进行交流,请你填写好相关内容。

小说人物品读卡

人物出处相关情节形象简评

范进《儒林外史》①中举发疯跑集市醉心功名迂腐可笑

吴用《水浒传》②智取生辰纲③机智聪明,神机妙算

(2)讽刺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的

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一种创作方法,从以上两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

生平经历分析人物的讽刺意义。

A.周进(《儒林外史》)B.高俅(《水浒传》)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阅读能力。

【解答】(I)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对名著情节的识记能力.①空:根据图一中“一人头

发散乱大笑着在集市上疯跑”可知,这是范进中举后疯跑集市的情节。②空:根据图二

“手里拿着折扇秀才打扮的人”可知,这人是智多星吴用,根据《儒林外史》的人物“吴

用”想到“智取生辰纲”,“为了壮大力量,吴用决定拉三阮入伙”,因此这个情节是“智

取生辰纲”。③空:吴用算准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天气炎热,断定杨志不会走官道,可看

出他的神机妙算:设计卖酒的情节巧夺生辰纲,可看出他的机智聪明。

(2)本题考查名著的艺术特色。A.《儒林外史》中的周进:根据原著可知,周进应考至

六十岁,仍是童生,只好以教书糊口,小说让其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其

强烈感受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他的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

夺取,只好为做生意的舅子记账,去了省城。接着通过动作描写,周进在梦寐以求的贡

院考房,“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里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

僵僵不省人事”。把老童生内心酸苦绝望与希望倾泻无遗,后来,事情却发生了喜剧性的

突变,众人看他可怜为他捐了个监生,之后竟然中了举人!成了人上之人!当年当整师

的薛家集也供起了他的“长生禄位”!作者设置了让周进看见贡院的号板而撞到的情节和

细节,是对热衷功名者的讽刺。B.《水浒传》中的高俅:高俅踢球时,一个鸳鸯拐,折

服了端王,从此留在王府,和端王当了球友。端王当了皇帝后,提拔高俅当了太尉。只

想踢球的皇帝,把全国的军权交给只会玩的无赖高俅。上任日,高殿大显威风,明知道

80万禁军教头王进已经生病请假半个月,大怒,非说王进诈病,派人提拿王进。细心的

王进,认真看了一下新上任的太尉,认出来是曾经的无赖高二,被自己父亲打伤过,所

以现在官报私仇来了,无真才实学的泼皮无懒仅因自己的一技之长使能在官场上作威作

福,作者设置这一人物形象,讽刺了当时黑暗的封建官场制度。

答案:

(1)①中举发疯跑集市

②智取生辰纲

③机智聪明,神机妙算

(2)示例1:我选《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周进热衷科举,饱受欺凌,苦苦挣扎。他在

责院里触景生情,头撞号板,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一人物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

示例2:我选《水浒传)》中的高俅。他善于钻营,爱打击报复。高俅本是一个破落户子

弟因球技了得,得到端王的赏识,成为太尉,后打击报复王进。作者借这一人物讽刺了

封建官场的黑暗。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阅读(43分)

6.(6分)阅读,完成问题。

鹏四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上两首词皆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词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写景很有特点,请作赏析。

(2)从尾句来看,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分析】《鹏鸽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

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

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

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南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

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定风波》是一首即兴感怀之作。“穿林打叶”指雨急风骤;“何妨”,是我行我素;吟啸,

徐行,指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是平民生涯;骑“马”是官宦气派。“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风雨中行走,乃平生常风,任其自然,有何可怕?表露“我心坦然”的态度。“也无风

雨也无晴”,将全词意境和情绪作一总收束。通过冒风雨前行的活动经历,悟出人生哲理,

表明处世态度。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意思是:空中

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时时”和“细细”是一组叠词,“时

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

细腻。“翻”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鸟翻飞之迅疾,身姿之灵动。“照”也是一个

动词,写出红蕖倒映在水中的样子,姿态优美。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作者情感。

《鹦鹃天》尾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意思是: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

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此词为词人被贬黄州所作;

“殷勤”一词赋予“天公”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言外之意是:只有天公

还记挂着“我”,世人大概将“我”忘却了吧。“浮生”指人生飘忽不定,写词人被贬此

地不得不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表现了词人内心因消磨时光而悲凉,因怀才

不遇而无奈。

《定风波》尾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回头望一眼走过

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苏轼因“乌台

诗案”被贬黄州,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但苏州自己却毫不

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萧瑟”“风雨”在此喻指作者人生中所遇的坎

坷,喻指作者仕途不顺;联系“山头斜照却相迎”“可知,风雨过后阳光自会到来,道出

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风雨(磨难)”定会过去,“晴天(美

好)”终会到来,作者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磨练,表现出了词人胸怀旷达、性格开朗、

积极乐观的性格。据此回答意对即可。

答案:

(1)示例1:运用叠词,富有韵律。“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

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示例2:运用动词,生动形象“翻”写出了白鸟翻飞之迅疾,身姿之灵动。“照”写出红

蕖倒映在水中的样子,姿态优美。

(2)前一首有消磨时光的悲凉和怀才不遇的无奈;后一首面对人生挫折的坦然、豁达、

乐观。

【参考译文】

《鹏鸽天》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

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

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定风波》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

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

得比骑马还轻便,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

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

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

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

理解诗歌的主旨。

7.(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翳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

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楼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诩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

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

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

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东安士人之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余数,零数

B.卧右膝,讪右臂支船弯曲

c.一士人善画擅长,善于

D.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早晨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B.佛印维类弥勒奇山异水,天下独维

C.献之县令已而之细柳营

D.莫不然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甲】文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刻画了苏东坡和黄鲁直;【乙】文运用

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画作的传神逼真。

【分析】参考译文:

【甲】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

的部分是船舱,用箸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

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

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

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

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

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

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

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

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

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

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一一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乙】有一文士喜欢绘画,作一幅鼠画,将它进献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珍爱,

随随便便地将它挂在墙上。早上经过那面墙,画轴总是坠落在地,多次挂好又多次坠落。

县令认为这件事很奇怪,天色刚亮便探寻究竟,(发现)画轴落地,猫蹲在画的旁边,等

到(他)举起画轴,(那猫)便冲撞着扑向画(中的老鼠)。用(这幅画)试验其它的猫,

没有不这样的,由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多么逼真.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

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

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奇:余数,零数。

B.句意: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讪:弯曲。

C.句意:有一文士喜欢绘画。善:擅长,善于。

D.句意:早上经过那面墙,画轴总是坠落在地。旦:早晨。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

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

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相同,大约/大约;

B.不同,副词,非常,极/奇特;

C.不同,代词,代指画/动词,至小

D.不同,这样/表示顺接。

故选:Ao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其,他们;比,靠近;各,各自。句意为: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

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

②重点词:漫,随便;悬,挂;于,在。句意:县令起初不懂得珍爱,随随便便地将它

挂在墙上。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甲】文中,“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

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直接描写的是苏东坡和黄鲁直。乙文通过描写猫去捕捉画

中的老鼠,侧面表现了画作之传神。

答案:

(1)A.余数,零数;

B.弯曲;

C.擅长,善于;

D.早晨。

(2)A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爱,随随便便地将它挂在墙上。

(4)苏东坡;黄鲁直;侧面描写;画作的传神逼真

【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8.(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蚊播植物”的智慧

叶峥噪

①我们知道尽管植物无法移动,但它们却可以灵活地借力播种。比如一些种子会粘在动

物的皮毛上被带走,再比如一些高大的木本植物会利用鸟类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而部

分草本植物则选择利用小小的蚂蚁来传播种子,这类植物有一个专有名词一一蚁播植物。

②蚂蚊家里“蚊口众多”,对食物的需求很大,蚁播植物只要来点“小恩小惠”就能让蚂

蚁前赴后继地给它们干活。比如在种子上附带一块营养丰富的“大肥肉”一一油质体,

蚂蚁就会屁颠屁颠地把种子搬走。

③油质体富含糖分、脂肪酸和多种氨基酸,这些都是蚂蚁的最爱。油质体有多种多样的

形式,是为了方便蚂蚊叼起种子。例如淫羊蕾的种子,油质体的结构层层叠叠,很适合

蚂蚁下嘴。小莺尾花种子的油质体,在与种子的连接处,会延伸出一个小把手,蚂蚁能

咬住那个把手,轻松抬起种子。还有百蕊草,它们的果实就像一个葫芦,一头粗一头细,

小的那一头就是为蚂蚁而设计的。此外,不同大小的油质体对应着不同体型的蚂蚁,大

蚂蚁能叼起大种子,小蚂蚁则叼小种子。

④蚂蚁会将这些附带油质体的种子带回家去,把营养可口的油质体吃掉,剩下的种子部

分就会被当作废物。大多数蚂蚁都非常爱干净,它们会及时地把垃圾搬运到专门的“垃

圾站”。因此,当种子被当作废物扔到外面时,“垃圾站”反而成为种子成长的沃土,这

对种子发芽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⑤对蚁播植物来说,若种子在同一个地方掉落,难免被同一群蚂蚁发现,被送去同样的

巢穴,扔到同样的垃圾堆中,这样的播种范围就太集中了。于是,有些蚁播植物选择其

他模式,确保种子能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⑥作为蚁播植物的老大哥,种类庞大的紫堇属植物有独特的播种手段。它们有长短两种

类型的果荚。成熟时,长果荚从果柄处裂开,把种子丢到脚下让蚂蚁来捡;短果英则是

个爆脾气,裂开时果皮会瞬间翻脸,把种子发射出去,这样就可以让不同族群的蚂蚊捡

到种子,把生命传播到另外的区域。

⑦除了“发射种子”以外,也有植物利用风力,让种子飞到不同的区域,落地后再跟蚂

蚊合作播种。像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头上一撮类似蒲公英那样的冠毛,实现自由飞翔。

按理说,有这个操作传播就不是问题了。但它们在着陆后,把冠毛一脱,就露出里面小

小的油质体,还要让蚂蚁再捎上一程,到达满意的目的地。这就像我们坐了趟飞机,再

来趟大巴一样。

⑧植物给蚂蚁提供食物,而蚂蚁将种子传播出去,二者相互合作,就像拼图一般天然契

合。植物的生存智慧还有更多秘密等待我们探索发现。

(选文有删改)

(I)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小易提出的问题。

小易:同学,你看,我们班负责栽种管理的花坛里突然冒出了许多蓟草,但是我们从来

没有播撒过这种草的种子呀!它们是怎么来到我们的花坛里的呢?

你的回答: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冠毛随风飞行,还能借助油质体吸引蚂蚁再次搬运传播,

所以它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班的花坛里了。

小易:哇,植物真有智慧啊!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首先由植物借力播种的例子写起,从而引出了蚁播植物;

接下来介绍蚂蚁传播植物种子的原因;最后以植物与蚂蚁之间的互相合作,来揭示植物

的生存智慧。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也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油质体”比作“大肥肉”,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油质体含有

丰富的营养;而''屁颠屁颠"一词,将蚂蚁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搬运“大肥

肉”时情态,语言风趣幽默,生动传神。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列举了淫羊蕾种子油质体的例,

使用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油质体有多种形式,便于蚂蚁叼走的特点,使说

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⑦段“除了,发射种子'以外,也有植物利用风力,

让种子飞到不同的区域,落地后再跟蚂蚁合作播种。像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头上一撮类

似蒲公英那样的冠毛,实现自由飞翔。按理说,有这个操作传播就不是问题了。但它们

在着陆后,把冠毛一脱,就露出里面小小的油质体,还要让蚂蚁再捎上一程,到达满意

的目的地”可知,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冠毛随风飞行。着陆后,冠毛脱去,露出油质体,

然后吸引蚂蚁再次搬运传播。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大肥肉”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油质体含有丰富的营养;同时作者选用了“屁颠屁颠”这一

口语化的表述,表达活泼、风趣。

(2)举例子,以淫羊蕾种子油质体为例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油质体有多种形式,便于蚂

蚁叼走的特点。

(3)蓟草的种子能依靠冠毛随风飞行,还能借助油质体吸引蚂蚁再次搬运传播,所以它

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班的花坛里了。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1)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

(2)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

(3)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

(4)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

(5)下定义,对事物的特征和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6)作比较,突出的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15分)阅读《彩虹》,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雨天

筱琴

①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歇。我家三间土屋,黄泥

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淫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不分昼

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再叹。最让母亲发

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趁母亲一眼没看住便蹿出院去,冒着细雨去找

小伙伴们玩耍,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想起来回家的。母亲苦于拿不

出衣服给我们替换,所以一顿巴掌也是躲不过的。那雨天,对母亲来说,是一场绵绵的

愁烦。

②夏天的雨断断续续,下得急,又猛烈,一场雨刚过,太阳就出来暴晒,地面刚刚干,

接着又是一场。麦收过后,真正入了夏,天气开始湿热,满田的庄稼苗疯长,和庄稼苗

同样疯长的还有杂草。母亲整天在田里劳作,施肥打药,间苗锄草,掐尖打杈,她的汗

衫湿透,腰身累弯,仍然忙不完地里那些活。她需要炽烈的阳光把刚刚除掉的杂草晒死,

可是往往一场大雨过后,锄干净的庄稼垄里又钻出密密麻麻的草芽芽,已拔掉的草棵也

会起死回生,又在雨水里扎根活过来。雨过天晴,烈日当空,母亲只好再次汗流淡背地

去锄草。那雨,对母亲来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疲累与煎熬。

③秋天,棉花刚刚采摘回来,像小山一样堆在房顶。雪白暄软的棉花需要接连几天明媚

的阳光来晒干,然后送到棉站,卖个好价钱。可是总有那么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个没

完没了,母亲用塑料布把棉花一层一层捂在房顶上,不出几天,棉花就会被捂得发黄,

发黄就会影响验定级别,至少要少卖几十甚至上百块钱,那一场秋雨,对于母亲来说,

便是一场剜心剔骨的疼痛。

④我们当时年幼,不曾懂得生活的苦,也不曾懂得母亲的累,对于我们来说,雨天最开

心!因为只有下雨的时候,母亲才有空闲待在家里,给我们做一餐好吃的。炸丸子,包

饺子,烙油饼……总之,那时候的雨天在我们心里是值得期待的,屋子漏雨,田里长草,

棉花变黄,这些和一餐美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⑤下雨天的母亲,竭尽所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看我们围在桌前狼吞虎咽,总是打

趣埋怨母亲:油是不是放太多了?母亲会送父亲一个白眼,然后和父亲一起笑话我们的

吃相,尤其是我,因为是个女孩,总是被数落吃相不雅,却也没妨碍我依然吃得肚皮溜

圆。

⑥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翻盖了房子,五间红砖到顶的房子亮堂起来;房顶和地面

也都用水泥处理过,房顶也搭了晾晒的架子,再也不用担心房顶的棉花被捂黄,更不用

担心漏雨。使用除草剂,下再大的雨,杂草也不再疯狂。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⑦至今脑子里还保存着一个下雨天:我和弟弟趴在门口的饭桌上做作业,母亲坐在床边

收拾着家人的衣服,一件一件抻得平平整整,叠得整整齐齐,再一层一层归置到橱柜里,

父亲在厨房的门口唯当唯当修理着农具,弟弟的小黑狗乖乖地卧在屋檐下的背篓里。而

雨,正在院里涮涮地落,一架葡萄藤在雨里,两棵柿子树在雨里,还有几棵月季也在雨

里,不忧不惧。

⑧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停下来写字的手,但这一幕就这样印在了脑子里,多少年过去,

这幕依然清晰。

⑨今天,又是雨天,窗外的天空黑沉沉的,我忙完手头的事情,突然想起来给母亲打一

个电话,问问她在忙啥。电话接通,母亲笑笑说:没忙啥,在看雨。

⑩看雨?我的心里突然不是滋味,眼里慢慢蓄了雨。

⑪to今的雨天再长,时间再闲,母亲也不会为自己去忙活一餐美食,窗下没有写作业的

我们,厨房门口没有修理农具的父亲,小黑狗也离世多年,只有院里的葡萄架还在,柿

子树还在,月季也还在,一场雨在院里安静地落,母亲一个人,在窗前静坐。

⑫雨天,不知窗前看雨的母亲,是否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节选自2022年第2期《家庭文摘》,有删减)

(1)在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和“我”家发生的故事各不相同,母亲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请阅读选文,完成下表。

雨的特点故事概括母亲的心情

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我们在雨天玩耍弄湿衣服、鞋子,母亲拿①C

不出衣服给我们换

夏雨断断续续、急、猛烈②愁烦疲累与煎熬

③杂草和庄稼苗一同疯母亲晒棉花碰上雨天,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