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知识清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高考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知识清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高考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知识清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高考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知识清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高考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知识清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一、先秦时期【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通常是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即所谓的“公天下”。【王位世袭制】夏朝确立,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即所谓“家天下”【内服与外服制度】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由商王直接统治;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由邦伯管辖。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有些实力强大的附属国甚至与商处于敌对地位,成为商的劲敌。【分封制/封建制】即“封邦建国”,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政治制度,主要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的权利继承制度。【宗法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继承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礼乐制度】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度,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各种礼仪配有相应的乐舞,它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生活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其目的在于维护等级秩序,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国人】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与行政区划有“国、野”之分。国人是居住在城邑及其附近的人,与居住在远郊的“野人”相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缘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族的族长即国家的掌权者,实现族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工商食官】商周时期的官营制度,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其衣食住行由官府提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极大地限制了民间个体工商业的发展空间。【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西周统治的经济基础。中间一块叫公田,劳动者耕种,收获全归贵族;周边田地叫私田,由劳动者耕种收获归己。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如西周后期出现以土地作为交换物,则说明井田制松动或土地私有制萌芽),还要缴纳一定的贡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甲骨文】商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也是东亚已知最早的文字载体。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敬天保民】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尊王攘夷】齐桓公为争霸中原打出的旗帜。“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威,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这一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具有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含义。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和齐国的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是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面积和优劣征收不等的赋税。这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承认了私田合法性,对封建生产关系起了催生的作用。【“为户籍相伍”制度】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办法,把民户编成五家为一的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对国人的统治。【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学术氛围比较自由,荟萃了各家学者和天下贤士,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各学派创立学说、聚徒讲学、议论时政的局面。当时中国历史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深刻变化,针对社会的大变革涌现了持不同见解的思想派别。在这些派别中,最著名的有儒、墨、道、法、名、兵、阴阳等家,其中又以儒、墨两家最为突出。【周孔之道】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自春秋以来,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故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仁与礼】“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靠“礼”来维护,两者相互制约。二、秦汉时期【皇帝制度】由秦始皇建立,至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皇帝”名号是“三皇五帝”的合称,特征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御史大夫(监察文武百官),三者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九卿是掌管皇家事物和国家事物的高级官员,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县制、郡制分别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秦国,秦始皇时正式成为秦以后的地方行政制度。两者都属流官任期制,服从中央政府命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郡国并行制】指的是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这是当时"无为而治"的一种表现,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导致了诸侯势力坐大引发叛乱。【中外朝制度】也叫内外朝制度,指由皇帝挑选亲信近臣组成的宫中决策班子参与朝政的制度。主要目的是削弱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中朝官员出入宫中,随侍皇帝,参与大政,“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等所构成的外朝官员逐渐被排除出中枢决策的核心,实际上被架空。【文书制度】秦朝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尊君抑臣的制度,其对文书的名称、体式及文书档案管理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专断权力,加强了秦朝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为其后朝代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计制度】起源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即于年终之时,各县将上级要求的各方面数据上报给所属郡国,再由郡国上报给中央,作为考核依据。【征辟制】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推恩令】汉武帝时颁布的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法令。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侯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这一法令的实施使得封国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察举制】汉武帝时确立的官吏选拔制度。察是考察选才,举是下级向上级推荐。主要依靠高官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当中选拔道德、品行、才能突出的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选拔范围广,科目多,有以“孝廉”为重的常科(岁科)和以“贤良方正”为重的特科。特点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晋身仕途的机会。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时,察举主要依据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到东汉后期,权门势家把持察举,任人唯亲、唯财、唯势,结果出现了官僚门阀集团。【刺史】地方监察制度。刺是检核问事,史为御史。秦时每郡设御史,汉武帝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置刺史一人。西汉中后期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汉末刺史改称州牧,州一级行政单位从此时常出现。【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维护西域地区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尚书】源于先秦,主管君主文书。汉武帝为强化君权,削弱相权,开始增强尚书权力,扩大尚书机构,尚书的地位逐渐提高。东汉尚书台开始成为国家行政中枢。隋唐时,尚书分六部,隶属尚书省。明朝废丞相制度,六部尚书直属皇帝。【汉承秦制】汉朝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但对秦制又有所损益。【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有利于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两者本质上都是皇权高度强化的产物。外戚是通过婚姻与皇室结成的外姓亲属,包括后妃系统的亲族、皇家公主的夫族,实际上是一种直接依附于太后、皇后、皇帝宠妃、公主的裙带政治集团。宦官是皇帝特许的有一定参政权力的内廷侍从人员。两者扰乱朝政是典型的狐假虎威。外戚干政在两汉比较严重,宦官专权在东汉、唐末和明朝比较明显。【军功授爵】秦以军功授予普通人爵位,原则上非军功不授予高等级的爵位。【丝绸之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广义的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均输平准】均输法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一政策,有利于平抑物价,增加中央收入。【豪强】是东汉社会一个特殊的存在。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实力;政治上控制朝政;控制了文化和舆论;甚至还以隐蔽的方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盐铁专营/盐铁官营】政府为限制工商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生产和销售垄断。始于春秋,汉初统治者主张无为而治,对盐铁采取放任政策。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抑制商业的需要,将盐铁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编户齐民】西汉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推行严密制度。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按规定编户不许无故迁移,编户农民对国家的负担主要有田租、人口税和更赋。【黄老之学】“黄”: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以道家思想为主,特点是“无为而治”,突出表现为“休养生息”。东汉时,黄老思想由经世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等方术融合一起,形成了原始道教。【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即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西汉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之术。唐代,以“援礼入法”为特征的法律文本大体成型。【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学为国家用人选官的主要依据,确立了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地位。三、魏晋到隋唐【五胡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鹅、羌、氏;在西晋发生内乱时,这些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局势。这一过程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门阀制度/门阀政治】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主要依据,门阀士族几乎垄断了仕途,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现象,国家还通过立法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给予确认,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实质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始于曹魏,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九品中正制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负责将人才分为九等,朝廷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九品中正制选官尊重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但实际上深受门第影响。【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使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这一制度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屯田制】汉以后历代政府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土著化,承担赋役。【均田制】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义仓】一种民间出资、民间管理的自救性质的仓储形式,对古代的赈灾救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寺院僧侣享受着国家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南朝时,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占有了许多劳动力,白徒、养女等都是被剥削者,是寺院的依附农民。封建国家和地主庄园、寺院庄园争夺劳动力的矛盾长期存在,为此时常出现皇帝打压佛教,逼迫教众还俗的事件,比如三武灭佛。【魏晋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玄”的研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晋文学】: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北朝民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田园诗歌以陶渊明为代表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大索貌阅】隋朝为改变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役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这一政策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输籍定样】隋朝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从而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置)、工(工程水利)六部,三省的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政事堂制度】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是讨论朝廷军政大事的一种会议形式。唐初,政事堂建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变成由宰相主持的定期朝政会议,议决一切朝廷大事。【藩镇和节度使】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目的是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科举制】兴起于隋,成形于唐,完善于宋,僵化于明清,是古代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不同朝代科目差别较大,唐代以后进士科成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途径。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次,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唐比较重视诗文、宋比较重视策论,明清八股取士以后考试内容日趋僵化。相较于之前的选官制度,科举主要的特征在于根据才能选官,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一定程度改善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同时,由中央直接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租庸调制】唐初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即田租,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代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该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租庸调走向失败。【两税法】唐朝中后期开始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三教合一】指儒家学说、佛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场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场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场的三教融合三种类型。【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本人免除租庸调,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创建于西魏,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时为募兵制所取代。【征兵制】是指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强行征集国民补充军队的制度。古代中国宋代以前的主要补充军队方式之一。近现代,服兵役为公民应尽的义务被写入法律。【募兵制】起于春秋吴起简募良材,他以苛刻的筛选标准招募士兵,一旦入伍吴起就发给他们工资,成为职业军人,不但有军饷,而且全家免去徭役赋税,并且赐给土地房屋。唐及五代以后成为主要兵制。四、宋元明清【二府三司制】宋代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于皇帝手中。【官职差遣】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台谏合一】宋以前各朝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募役法】是指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律”与“例”】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可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而且例的数量大大多于律条。【乡约制度】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来的开展思想教化的制度。【猛安谋克制】金朝时实行的军民合一地方组织。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它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南北面官】辽代为了有效控制各族人民,而采取的中央官制。南面官仿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员多用汉人,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贵族担任,权力较南面官大,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一制度也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制。这一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为后世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西南土司制】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元代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称谓土司,允许世袭,但要忠于朝廷,缴纳贡赋。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从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时大规模推行,到乾隆基本完成,改为流官统治,至此西南土司制度结束。【榷场】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在边界地区设立的互市市场,其兴废受政治关系影响较大。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并对民间交易货物进行检查并收税,军用物资在禁止交易之列。对宋朝来说榷场起到控制边境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安边绥远的作用。【草市】宋朝设置在城镇以外的常设市集。唐朝后期已经出现,至宋得到普遍发展。草市居于基层市场的地位,它们往往产生于交通要道、关津渡口或城市边缘,与农村联系密切。起初基本为定期举行,农民用农副产品交换农具、日常生活用品,称为“赶集”或“趁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部分草市演变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紧邻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往往发展为新的商业市区,与旧市区相连,成为州县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制不立】宋初对土地没有明确地规定所有权,也没有土地政策,没对土地实行严格管理。这一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经济重心南移】古代中国经济中心迁移的过程。魏晋以前,中国黄河中下游是自文明出现以来的经济中心区域。魏晋以后由于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唐代安史之乱进一步加速了南方发展,南北差距日益缩小,五代时期南方已经超过北方。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宋朝商业革命】表现: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商品交换品种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出现了纸币;海外贸易发达。【宋明理学】在东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直接冲击削弱儒学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利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而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开创理学,南宋朱熹建立理学体系,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心学推进理学新发展,使儒学进入稳定成熟的新阶段,这也是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吸收的结果。由于该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也称“新儒学”、“道学”、“宋学”。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院】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书院设山长,主管教学,兼管院务,有官办和私立之分,官办书院由地方官礼聘山长,私办书院自聘山长,须呈报官署备案。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讲诗无定期。【格物致知】程朱理学主张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通过接触世界万事万物,亲身实践,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理解,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认识“理”的方法。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内阁制】明朝废丞相后虽然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政务繁多的弊端显出,为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明宣宗时内阁已有票拟权,到了明神宗时六部全归内阁,由内阁首辅负责,反映内阁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此制度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始终没有法定地位,皇帝也通过司礼太监加以牵制,避免威胁皇权。【票拟/批红】票拟指一切内外奏章送到内阁,由阁臣代替皇上先看,提出处理意见,再由首辅大学士墨书到一张小票上,皇帝看后,将小票撕掉,亲自用红笔写批在奏章上,叫批红。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应由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用朱笔批写的最后裁定意见,渐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批。于是,秉笔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有的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军机处】雍正年间设立,有皇帝选亲信大臣组成。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紧急军务,乾隆以后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它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因此,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奏折制/密折制】清朝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一个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还监管对俄交涉等外交事务。【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改土归流】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直接进行统治。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一条鞭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实行的赋税及徭役制度。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大大简化了税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身依附。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朝贡贸易】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的进贡和回赐关系,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是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其实质是宗藩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有利于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公行】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该政策扼杀了中外交往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闭关锁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在隔绝外界的本质精神和原则立场,一种防范国内人民接触外界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隆庆开关】明朝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这一政策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宗藩体制】广义上,它涉及国内皇帝与宗亲、功臣等实力集团的关系以及国际上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特殊的传统关系。而狭义的宗藩制度实乃围绕皇帝处理皇权与宗亲、功臣等地方实力集团关系而确立的重要行政机构。【十三行】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康熙时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地为对外通商口岸,其中广州海关于1685正式开关,招募十三家商行,为官府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后来商行数目变动不定,但习惯上一直称“十三行”。1757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此后十三行作为广州海关下属代理商,成为清朝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负责向外商征收关税。并代为管理外商,从事对外交涉,同时赚取巨额商业利润。【行商制度】清政府管理经营和控制对外贸易的制度,是封建垄断的特殊制度。行商几乎垄断了当时全国的对外贸易,只有行商是官方承认的有资格跟外国商人做生意的商人,具有“半官半商”的性质,也有人称其为“官商”。【商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队伍的扩大和商业竞争的需要,区域商人群体逐渐形成,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为场所的商人群体。明清朝时以晋商,徽商等最为活跃,他们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远涉海外,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摊丁入亩】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新增人丁,不再增加丁银。雍正时,又实行“地丁合一”制度,即把丁银全部摊入田赋之中。这种办法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止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鱼鳞图册】古代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南宋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始于明朝,是明代各级政府征税派役的基本依据。【新经济因素发展】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制瓷、纺织等私营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机工出资,机工出力”,类似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但由于官府压制,商品经济整体水平不高,并没有直接发展为资本主义。【工商皆本】最早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提出,主张商和农都是本业,应该使工商农均衡发展。该主张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为主,以书籍、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为重要窗口,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为主要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炮术、物理、水利等应用科学技术。它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受制于和君主专制的社会状况,并未产生深远影响。伴随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又出现一股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新知、寻求变革、强国御侮的潮流。经历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兴起、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兴盛、民主科学高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文字狱】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致良知】王守仁提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从而让理学从高高在上的台阶走到人间,愚夫愚妇也能通过“发明本心”和“致良知”得到“天理”,使理学具有了普适性,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正式完成。【知行合一】心学的认识论,王阳明认为知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五、晚晴时期1840189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经济上受殖民国家掠夺和剥削。"半封建"是指封建社会逐步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协定关税】一种是自主协定关税,即通过协议,在自愿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对方以某种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另一种是片面协定关税,即一国在另一国胁迫下签订协议,片面给予对方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又称“治外法权”,晚清民国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内享有的种司法特权。依照这种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审判权归属于该国领事馆或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二战期间及战后,中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先后收回了各国的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是殖民侵略的体现,比如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片面最惠国待遇,提出的一体均沾。即其他国现时或将来所取得和拓展的一切新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英国都将享有。这一政策十九世纪末发展成为美国独立的对华外交政策,即所谓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简称,是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外交近代化】是指鸦片战争后我国在外交上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表现为外交观念、设立外交机构、互派公使、利用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等。【湘军】晚清时期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而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也是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因将领士兵多系湖南人,故名。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后,继续参与镇压捻军和回民、苗民起义。湘军将帅左宗棠、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等先后任总督,各省巡抚亦多湘军人物,掌握地方实权。【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90年代,先后有美、日侵犯台湾,英国侵略滇藏,俄国侵略新疆等。其中日本于187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1875—1876年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英国侵略势力得以深入云南、西藏地区。1871年,沙俄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强占中国西北伊犁地区,最后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海防塞防之争】为应对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的危机,清政府内部爆发的以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代表的争论。清政府最终采纳左宗棠海防、塞防并重的建议,命左宗棠武力收复新疆,李鸿章、沈葆桢等督办北、南洋防务。此外,清政府内部还形成了“清流党”,直言敢谏、评议时政。【洋枪队】为了对抗太平军,由上海、浙江等地方当局支持,以美国、英国、法国人为军官,招募中国人组成一支地方武装。1864年解散。【官督商办】主要流行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洋务派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这类企业由于管理极端腐败,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遂多改为官商合办,或直接变成商办。【厘金】清代咸丰年间为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天国而开征的一种新商品税。厘分两种:一种为活厘,是对行商设卡收捐:一种为板厘,是对坐商按月收捐,税率为值百抽一。厘金的开设,大大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但各省在实际征收过程中重复抽税或随意加征,阻碍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931年,国民政府裁撤厘金,开征统税与营业税。【汉阳铁厂】洋务运动后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办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又称湖北铁政局,是洋务派建立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化民用重工业。1894年正式投入生产,但张之洞不知经营近代工业,加上经费不足,炼铁锻钢成效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经营大幅改善,生产的铁除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日本、英国。【买办】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双向沟通。【开眼看世界】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人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倡导了解、研究外国史地的过程。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编纂《四洲志》,简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此外,姚莹撰写《康輔纪行》介绍西藏的历史、地理、宗教等情况,告诚国人警惕英国侵略野心;何秋涛撰写《朔方备乘》介绍北方边疆问题和中俄关系等;张穆撰写《蒙古游牧记》介绍蒙古部落的历史地理;徐继畲著《瀛寰志略》介绍世界五大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这四本书是了解中国西南、西北、蒙古边地以及西方国家的重要历史材料。【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诉求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其成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新思想代表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长"处(主要指军事技术),"制夷"就是要抵抗西方的侵略。该口号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西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是对传统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体现进步性,同时抵御侵略也有爱国性,但是该思想当时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付诸更多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含义是在坚持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来达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中体西用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仍然是中国封建思想体系,没有认识到中西之间根本的制度差距,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以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他们大多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也主张学习西方的工商科技;同时也建议作政治制度改革,向往西方的议院民主政治。早期维新思想,还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天演论》】1895年严复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原著翻译的著作。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18961911【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租界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的"国中之国"。租借地主要是指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军事目的租借战略要地。势力范围是指列强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拥有特殊地位的区域。【三国干涉还辽】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俄、德、法三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而起。【预备立宪】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在1906—1911年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内阁,内阁成员以满族为主,几乎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