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知识;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利用教材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学会从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课前搜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介绍,学会从多渠道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3.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出示图片《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讲述: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历史上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由于没有桥梁,所有南来北往的物资和行人只能靠轮渡来运送,极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对大桥建设工程进行了新的钻探测量和设计工作。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57年10月,全长近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探究新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实施背景【教师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出示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格和第19页《材料研读》,提问: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当时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国际局势紧张,我国面临着外部威胁。(二)实施过程【教师活动】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目的是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教师活动】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教师活动】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出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列举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回答: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教师活动】出示材料,讲述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出示图片《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讲述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鞍山大型轧钢厂》,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学生活动】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提问: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学生活动】观察示意图,回答: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原因是东北工业基础较好;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东北矿产资源丰富等。(三)意义【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基础,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师活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讲述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了。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地点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9月,地点在北京。(一)重要决议【教师活动】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了哪些重要决议?【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国家领导人。【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教师活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学生活动】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出的国家领导人。(二)意义【教师活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的过渡状态。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方面内容:经济上,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政治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板书设计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实施背景(二)实施过程1.时间:1953—1957年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三)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954年9月(一)重要决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选举国家领导人(二)意义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