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岗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图1)刻画有獠牙神面的形象,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其局部见图2)也有凸目獠牙、人鸟合体的造型。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趋势B.中华各地区的文明齐头并进C.中原地区首先进入文明阶段D.早期中国神灵崇拜独具特色2.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历法代表天道,声律代表人道。受命之君作为天子,应将尊天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意在()A.强化君主权威B.推动儒学发展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中央集权3.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逐渐以“中国”自居而以南朝为僭伪。孝文帝时期,北魏以齐地在魏而质疑南齐国号的合理性。这反映了()A.北魏政权华夏认同的增强B.南北文化交融的不断发展C.南北政权长期互动与竞争D.南北经济发展的趋于平衡4.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图3)是唐代的一件俏色玉雕,选用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做工精湛。杯体造型是常见于中西亚的器型。据此可推断,该玛瑙杯是()A.唐代工匠制作而成B.中西亚国家的贡品C.丝绸之路文化见证D.中华民族交融产物5.社仓制是设置于南宋乡村地区、以官方权力为主导、广泛动员士大夫乡绅阶层等社会力量筹措仓本,以解决乡里赈济、乡民生存问题的备荒仓储制度。这一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落后B.国家政治的运转失灵C.民间赈济的主体地位D.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6.明朝前中期《大学衍义补》写道“谚有之曰:‘苏松熟,天下足’”;晚明时期《辑校万历起居注》则记载“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谚语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B.太湖流域农业的衰退C.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D.明朝在全国推广水稻7.有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西贸易体制的冲突,将战争责任归咎于中国的排外主义和闭关政策。下列材料可以反驳这一观点的是()A.美国总统亚当斯在1841年声称“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B.1830年英国东方贸易调查报告指出“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更好做”C.1841年英国女王在议会演说中强调英国“女王子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D.美国学者詹姆斯认为清朝的“朝堂政治……无法催生出有效的外交政策或战略方针”8.梁启超对近代共和概念的认知和运用一度侧重于去除君主,1903年后更着眼于开民智、兴民德、塑新民。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共和政体的影响B.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C.近代教育转型的推动D.共和政体受挫的反思9.中共早期的革命叙事中,“群众”指代单个阶级内的社会成员或扩及社会下层跨阶级共同体,如工人群众、劳苦群众;1931年后“群众”延伸为涵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中的民主派、知识分子等阶层群体。这()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缘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表明国内阶级矛盾走向缓和D.表明民族矛盾成为次要矛盾10.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省澄海县实行了“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取得了大丰收;该县埔美大队实行的“固定地段,包工到组到人,验收评比奖励的责任制”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这()A.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顺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1.图4所示历史事件()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12.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13.16世纪早期欧洲人描述美洲的怪异之事比较普遍,如图湖人吃树根、蛇和蜘蛛的饮食习惯,爱斯基摩人的食人风俗和印第安人的活人祭祀。这种做法()A.再现了美洲人的生活习俗B.缘于对美洲了解不够深入C.缺乏科学的认知思维方式D.为殖民侵略活动提供辩护14.近代以来,棉花产业分布由图5转变为图6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殖民的拓展B.世界市场的形成C.贸易中心的转移D.工业革命的开展15.十月革命后,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提出强大民族和弱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废除秘密外交,主张民族自决。这一法令有利于()A.奠定国际法基础B.推进大国外交事业C.构建国际新秩序D.完善集体安全机制16.1948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交民权咨文指出“美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求联邦政府承担保护公民宪法权利的责任”,后来颁布行政命令,废除联邦政府和武装力量中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B.美国黑人奴隶制度仍然存在C.世界局势助推美国民权改革D.美国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材料二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陆有石室,川有铁桥,海有轮舟,竭国力以购军舰,睃民财以效洋操,如此者可谓之文明乎,决不可。何也,皆其形质也,非其精神也……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李包庚李琳《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观”的内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1分)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现代文明观的意义。(3分)龙岗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AACDCBBACCDDDC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1)内涵:中国古代“文明观”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近代“文明观”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尤以精神文明为重。中国现代“文明观”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观。(每点2分,共6分)变化原因:①19世纪中叶后西方文明观的冲击。②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探索和改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不断深化)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探索。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每点1分,共5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意义: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点2分,2点3分)18.(14分)(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②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推动公司制产生和发展。③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工厂制度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公司制与工厂制度的结合。(每点2分,共6分)(2)特点:①受西方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②在洋务运动重工业中起步。③一开始就与公司制度相结合。④缺乏适用法律调整,保留了早期制度特征。(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影响:①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②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③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促进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动;⑤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⑥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4分)19.(12分)参考答案【示例1】角度:统一多民族国家论题:各封建王朝制定并实施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述: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并设郡管辖。汉朝设大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汉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三击匈奴,设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管理西域、东北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唐朝与地方民族政权保持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管理边疆的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对西藏地区实行了有效行政管理。明朝对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设立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册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通过册封、设置办事大臣加强对西藏、青海地区的管理;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集权。综上所述,从秦汉至明清,在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推动下,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示例2】角度:民族关系论题:中国古代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论述: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在兼并战争和生产力进步的推动下,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改革,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与此同时,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南方的开发。元朝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凝聚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示例3】角度:华夏认同论题:少数民族不断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华夏认同不断增强。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南北文化差异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辽、金、西夏政权通过学习中原典章文化,尊孔崇儒,强调自身已达到“不异中华”的文明程度,以此自居华夏;同时坚持本族旧俗,有意识地保持民族文化传统。清入关代明,继承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与文化,以华夏正统自居,建立空前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综上所述,内迁的少数民族不断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加速了自身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华夏认同。20.(12分)【示例一】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从“西方中心论”到强调世界各文明之间平等的变化,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话语体系建构者的价值追求。在经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业革命后,近代西方国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西方学者提出西方中心论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但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殖民获得的。“西方中心论”是为西方殖民扩张进行辩护的理论。随着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冲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国学界建构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新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世界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真实状况,有利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综上所述,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变化受世界格局和体系建构者理念的共同影响。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历史,既体现了对各地区文明的尊重,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示例二】中国学界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新范式有利于纠正“西方中心论”的错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代西方学者的“西方中心论”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工业革命在当时世界的影响力,也是西方为殖民扩张进行辩护的理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剥削、奴役广大的亚非拉地区而建构的世界殖民体系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也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是主要的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现代中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构建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从古至今世界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强调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展现了世界格局的变迁,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中各国的合作共赢。综上所述,中国学界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新范式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人类的和谐共存和发展,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评分标准(1)观点:围绕中国学界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变化自拟观点,观点合理。(2分)(2)论证史实部分:能够结合2个相关史实展开论述(1个史实3分,共6分)逻辑部分:论证的逻辑围绕主题展开,逻辑严密。(2分)(1)小结:对观点进行总结并升华。(2分)18.(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生成的过程中,公司制度的缘起较之于工厂制度要早。大致上从16世纪起,西方社会就开始出现最早的特许制公司组织,其主要的经营领域是对外贸易,其中如1555年获得特许状的俄国公司,1600年获得王室特许状的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1720年《泡沫法案》对公司的设立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制。英国海外贸易法人的建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公司制度的起源。18世纪60年代,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工厂制度与公司制度在制造业领域普遍化的内在结合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使用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大大扩大了,股份公司制度就被引入工业制造业。——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材料二:与西方工厂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