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官司(节选)

杨金远

[前情提要]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场上一次战略转移行动中,某部三团一连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团长告诉一连连长老谷午夜听到军号声后才可以撒退,但是晚上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军号声。结果,除老谷被一对农民夫妇搭救外,其他人全部牺牲。老谷从此踏上寻找三团长的路程,决心找三团长问个明白。后来在长江边找到了另一支解放军部队,认识了一位营长,老谷跟随营长一段时间后决定去北京找人打听三团的下落。

老谷真的去了北京。时间是1952年4月。一切似乎都有点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老谷哪里来那么大的能耐,居然有办法找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

一个青年军官接待了老谷。青年军官被老谷迫切要找到三团的精神感动了,他替老谷查阅了数不清的档案材料,又打了数不清的电话,最后,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老谷,三团真的出国了,去朝鲜战场了。他让老谷不要到处乱跑,回去好好待命,总有一天团长会派人去找他的。

青年军官最后一句话或许只是随便说说,老谷却当真了。老谷说,依你这样说,我只有回去等团长他们了?

青年军官已经被老谷搞得有些心烦,他说,是这样的,否则的话到时团长就是回去找你也见不到你。

老谷说,要是团长不回去我又该怎么办?青年军官几乎是在应付了。他说,团长已经答应过你等他的号子,团长不会不回去找你们的。你真的不好乱跑。

老谷真的听信了青年军官的话,决定回鲁南将军庙等团长。老谷在鲁南的那个小山村一等就是四十多年。

老谷终于决定要跟团长打一场官司,好好跟团长算算这笔账。

那一年,老谷已经70岁了。①满头的白发,脸上尽是纵横交错的皱纹,像龙眼的树皮一样。老谷心里想着,要是团长还活着,也该是70多岁的人了。

老谷已经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了。

老谷想,这场官司要是再不打,就来不及了。那时,他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无脸见一连的弟兄们。

团长实在太过分了,团长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说好要吹号的怎么又不吹了呢?要是当时团长吹了号子,一连就不会输得那样惨了。

老谷不知道这个官司该怎么打。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官司让他打赢了,团长不在又有什么用,官司还不是白打了?

老谷被这件事搅得心里很痛苦,他不知道这个官司到底还打不打?

老谷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时,在东北垦荒的营长会给他寄来一封信。营长说他已经见到团长了。营长让老谷去一趟东北。

老谷坐火车到达东北的时候,营长已经在车站上等他了。营长说他要带老谷去见一个人。营长把老谷带到了一个很大很幽静的林子里。

老谷往里走的时侯,才发现原来那是一片公墓区,他不知道营长为什么要带他到这种地方来。营长说这个地方他也是不久前才发现的。营长说他已经退休了,退休后和垦区的朋友到处跑,跑着跑着就发现了这个地方,还找到了老谷要找的团长。

②老谷心里凉了一下,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很快地,老谷和营长要他见面的那个人见了面。是个60来岁的小老头。老谷第一眼看他时就觉得非常眼热。老谷终于认出他是团长的警卫员。老谷不禁叫了出来。老谷说,警卫员你怎么会在这,咱团长呢?警卫员什么话也没说,他朝老谷招了招手,老谷就跟着他走了。警卫员领着老谷穿过一片小竹林,然后就在一座坟前站住了。

老谷一眼就认出碑石上方那桢陶瓷照片上的人就是团长,③团长诡谲地望着老谷微微笑着,像在对老谷说,你一直在找我吗?我就在这哪!老谷的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他有些站立不稳了。

警卫员说,团长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团长已经在这里静静地安眠了四十五年,也就是说,老谷在毫无希望的期待中,空等了团长四十五年。很显然那是一段不便公开的历史,警卫员很不愿意提起它,在追述那段历史时,他的心情显得特别沉重,他的每一句话都让老谷惊讶得目瞪口呆。

警卫员告诉老谷,四十多年前的那场阻击战,当大部队转移后,团长确实没让号手吹号。并不是团长把吹号的事给忘了,而是团长根本就没让号手吹。当团长给一连下阻击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用一个连的牺牲去换取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因为如果情况真的如团长说的那样,午夜前就让号兵吹号,命令一连突围的话,那么,大部队被敌人追击的危险性就非常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至于团长答应老谷吹号的事,完全是团长不得已而为之,④于无奈中撒下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团长实在不忍心一整连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带着死亡的梦魇走上战场。

警卫员说,自那场阻击战后,团长心里便充满了负罪感,并到处打听有关一连的消息。但战斗那样紧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团长为此常常一个人自叹自责,团长说过,一个士兵要是背叛了他的军队和他的祖国,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军队欺骗了她的士兵,是他的祖国背叛了她的士兵,而她的士兵在用满腔的热情和热血为她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仍然对事情的真相一无所知,实在是太残忍了。团长知道,是他把上百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亲自送向敌人的刀枪底下的,在一连上百条生命面前,他永远是一个罪人。超然客公众号

警卫员说连长你别恨团长,就是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一刻,团长还在为他自己所做过的事忏悔着。团长是一个十分值得敬重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在这里为团长守墓一守就是四十多年…老谷泪已经下来了。

老谷自己跪在了团长的坟前。

老谷说,团长,咱一直在等着你给吹号,没听到你的号响咱没敢撤,那场战斗响输得很惨,全连弟兄们都栖牲了……老谷说,团长,咱找你找了几十年,咱找得好苦,咱不怪你,咱本来是要跟你打一场官司的……

两天后,老谷带着对团长的深深眷念乘车西去。

一路上,老谷一直想开明白他和团长之间究竟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但弄来开去,就是开不明白。

也许,在一场伟大的战争面前,任何事情都已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谁对谁错。其实,也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也无所谓谁对谁错。老谷在心里想着。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军官对老谷的态度由感动到心烦、应付,侧面表现出老谷为一连战士讨个说法的执着与较真。

B.小说通过写警卫员与老谷的对话,塑造了团长爱惜士兵、以大局为重并最终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C.警卫员之所以不愿提起那段历史是因为那段历史过于残酷,不便于公开,而且让团长心怀负罪感。

D.老谷虽然知道了事情真相,但对他和团长之间到底谁对谁错始终没有弄明白,最后带着遗憾离开。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对老谷苍老外貌的描写,表现了他等待时间之久、寻找团长之苦,并暗示出打官司的紧迫性。

B.句子②中的“凉”字,写出了老谷预感到团长可能已经离世,自己无法获得解析的一种悲凉和失落。

C.句子③中的“诡谲”写出了老谷看到团长照片时的错觉,说明他已经猜到当年是团长故意不让吹号的。

D.句子④用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在残酷的战争而前,团长让战士们抱着生还的希望走向必死境地的无奈。

8.寻找团长、弄清真相的过程中,老谷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9.小说围绕“官司”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请谈谈这样构思的艺术性。(6分)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

沈从文

那条河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①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②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得到的印象非常愉快。(本段引自小说《边城》)

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河岸两旁黛色庞大石头上,在晴朗冬天里,尚有野莺画眉鸟,从山谷中竹篁里飞出来,休息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悦耳的曲子,直到有船近身时,方从从容容一齐向林中飞去。水边还有许多不知名水鸟,身小轻捷,活泼快乐,或颈膊极红,如缚上一条彩色带子,或尾如扇子,花纹奇丽,鸣声都异常清脆。白日无事,平潭静寂,但见小渔船船舷船顶站满了沉默黑色鱼鹰,缓缓向上游划去。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

白河多滩,凤滩、茨滩、绕鸡笼、三门、驼碑五个滩最著名。弄船人有两个口号:“凤滩茨滩不为凶,上面还有绕鸡笼。”上行船到两大滩时,有时得用两条竹纤在两岸拉挽,船在河中小小容口破浪逆流上行。绕鸡笼因多曲折石坎,下行船较麻烦,一不小心撞触河床中的大石,即成碎片,船上人必借船板浮沉到下游三五里方能得救。三门附近山道名白鸡关,石壁插云,树身大如桌面,茅草高至二丈五尺以上。山中出虎豹,大白天可听到虎吼。

由三门水行七十里,到保靖县。保靖濒河两个洞为最美丽知名。一名石楼洞,临长河,据悬崖。对河一山,山上老松数列,错落布置,十分自然。景物清疏,但洞穴内多人工铺排,并无可观。一名狮子洞,洞被庙宇掩着,庙宇又被老树大竹古藤掩着。洞口并不十分高大,进到里面去后,用火燎高照,既不见边,也不见顶,才看出这洞穴何等宏敞阔大,令人吃惊。四面石壁白润如玉,地下铺满白色细砂。洞中还另有一小小天然道路,可上升到一个石屋里去。道路踏脚处带朱砂红斑,颜色极鲜艳。石屋中有石床石桌,似为昔日方士修炼住处。洞中既宽阔,又黑暗,必用三五个火燎烛照,由庙中人引导,视火燎燃到三分之二后,即寻路外出,不然恐迷路不易走出。火燎用枯竹枝做成,由守庙道士出卖给游洞者,点燃时枯竹枝在洞中爆炸,声音如枪响,如大雷公边炮响。洞中夏天有一小小泉水,水味甘美。水中还有小小鱼虾,到冬天时仅一空穴,鱼虾亦不知去处。

对河亦有一大山,名野猪坡。坡上土地丛林和洞穴,为烧山种田人同野兽大蛇所割据,一到晚上,虎豹就傍近种田开山人家来吃小猪,从被咬去的小猪锐声叫喊里,可以知道虎豹走去的方向。这大虫有时在大白天也昂头一吼,山谷响应许久。种田人因此常常拿了刀矛火器种种家伙,往树林山洞中去寻觅,用绳网捕捉大蛇,用毒烟设陷阱猎捕野兽。③岭上人打锣击鼓猎野猪的事,也就成为一种常有的仪式,常有的娱乐了。

本地出好梨,皮色淡赭,味道香而甜,名“洋冬梨”,皮较厚韧,因此极易保藏。④产材质坚密的黄杨木,乡下人常常用绳索系身,悬空下垂到溪谷绝壁间,把黄杨木从高崖上砍下,背负入城找求售主,同卖柴一样。出好茶叶,和邻近山城那个古丈县的茶叶比较,味道略淡。然而清醇之中,别有一种芬馥之气。

白河上游商业较大水码头名“里耶”。站在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若将那条山路塞断,即与一切隔绝,俨然别有天地。过去二十年常为落草大王盘据,不易攻打。惟上面无盐,所以不易久守。

白河上游分支数处,其一河源在川东,湖南境到茶峒为止。因为这是湖南境最后一个水码头,这地方事实上虽与人十分陌生,可是说起来又好像十分熟习。下面是从我一个小说上摘引下来的,白河流域像这样的地方,似乎不止一处。

凭水倚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那些房子莫不设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水若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水冲去。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是在水势较缓处,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的把船桨去。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好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本段引自小说《边城》)

三十年一月七日在昆明野外校改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

A.本文以白河为“线”,以流域的几个码头为“点”,点线相连,彰显特色,徐徐展开一幅幅湘西风情画。

B.简写石楼洞,景物清疏,多人工痕迹;详写狮子洞,洞口隐蔽,洞内却宏阔宽敞,白壁红斑,别有洞天。

C.白河多滩,与凤滩、茨滩相比,绕鸡笼因多曲折石坎,更为凶险;弄船人的口号,语言浅白,但听之生畏。

D.里耶物产丰美,地形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对此地的生动写照,体现了

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皆如浮在空气里”的“浮”字,“逼人眼目”的“逼”字,赋予景物动态之美。

B.句子②中“妥帖”用词准确,写“黄泥的墙”和“乌黑的瓦”搭配和谐,相互映衬,位置得当。

C.句子③中用“仪式”“娱乐”形容人与野兽的殊死搏斗,淡化了残酷和血腥,增添了诗意。

D.句子④与“本地出好梨”“出好茶叶”句式不完全一致,但读起来节奏舒缓从容,张弛有度。

8.王村风景“美丽清奇”“入目景象清而壮”,请结合第二段分析“清”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文章首尾引用的是小说《边城》中的写景文段,嵌在此篇散文中,与中间部分浑然一体,毫无违和之感。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本一:

少阳山一带雾气最大。雾一来,啥都看不清楚,当地人叫作封山。雾散了,又叫作开山。①山全是乱山,其中的路绕来绕去像绳索,似乎是这些绳索才把乱山归拢了一起。世上有美丽富饶的成语,但往往有地方美丽不富饶,有地方富饶不美丽。而这里是既不美丽也不富饶:没有峻峰湫池,没有可伐之木,地属于红黏土,天旱时硬得锨难插进,一有雨水泡成稀糊汤,石头窝里梢树林中长荒了的多是些蕙,牧放牛羊,牛羊也不吃。

就是这种蕙,十年前,葫芦岔一青年发现少阳山的烂草在县城被稀罕成兰花,开始采掘了去卖,竟赚得许多钱,穿上了皮鞋。村里人先还嘲笑他穿皮鞋,是前世由牛变的而脚还没变过来,后来都跟着青年做兰花的生意。三年五载,少阳山的兰花声名大震,供不应求,葫芦岔的人家全成富户。青年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有了新思维:山上的兰花再多也有采掘完的时候,何不保护兰花,吸引外边的人到少阳山旅游观赏但少阳山太大,不好经管,便打造葫芦岔,除了保存、培育贫里原有的兰花,将少阳山上别的品种的兰花也移栽过来,这就有了素心兰园、蝶兰园、麒粼兰园、黑皮兰园、银边兰园、荷瓡兰园、剑兰园、叶苓兰园、金丝马尾兰园。到处都是兰花,小的一束一握,大的开枝散叶能有竹筐大,路随花转,一步一景。岔口就了建了大的牌楼,上面写“少阳山兰花岔”,卖起门票。游人接踵而来,流连忘返,村里同时红火了十几处“农家乐”,卖吃卖喝,连带着把蔽菜、大蒜、黄豆瞥、红幕、土立也都卖出去了。

青年永远记着那个夜晩,又是雾来封山,院子里抬脚动步都是棉絮起舞,一群人都在堂屋里喝酒。这是一支十多人的地质勘探队,大胡子队长就住在他家。勘探队已经在村里待过了半年,半年里他们在葫芦岔周围的坡上、沟底、崖畔、河滩打钻了好多井,采集了好多土样。村里人都盼望着能勘探出石油、煤炭、天然气或者钼矿、镍矿,那么,茫芦岔就有好日子过了。现在,勘探队要撤呀,队员们都到队长的住处来喝酒相庆,差不多就喝高了。青年敬重着这些人,殷勤地给他们端菜点烟,然后坐在蒲团上和队长说话。

葫芦岔勘探完了

整个少阳山一带都勘探过了。

是有了油有了煤有了天然气

没有。

没有那不是白勘探了,你们还庆贺

②对于我们,探明有矿藏和没有矿藏都是胜利呀。

但青年是失望了,情绪完全表现在脸上,脸很难看。队长说:别这样呀,小伙子,③世上的事都是平衡和公平的,这里没有矿藏或许有着别的好东西么。青年说:还能有啥,满山的石头和烂草,有贫穷?队长搂住青年的肩头摇晃着,末了,送给了一支手电筒、一只水壶。

虽然勘探队没有在这一带勘探出什么,但毕竟队长半年来就住在他家,青年与队长有了感情,队长要离开,他依依不舍,执意要送去县城。在县城里,青年和队长从照相馆照了相出来,两人在街上走,青年看到好多人家的门口或楼台上都盆栽着蕙,而且又小又瘦。他说:县城人怎么栽这烂草队长说:你们叫蕙草,人家叫兰花。这兰花比你们那的差吧他说:是差,差远了。④还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在小拇指上呸了一口。队长就笑起来,说:那你可以把你们的采掘了来卖呀。

十年后的兰花成了绿色黄金,葫芦窋里更是热闹去处,青年曾经到县城打问勘探队,勘探队早已回省城了,他再没见过队长。当少阳山兰花岔里又建起了游客接待站,站的大厅里要安置个神位,各行各业都有神的,比如烧窑的敬老子,酿酒的敬杜康,做茶的敬陆羽,青年就把大胡子队长的照片挂上了

(选自《秦岭记四十一》)

文本二:

《秦岭记》篇幅短,十多万字,不可说成小说,散文还觉不宜,也有人读了后以为是笔记体小说。写时浑然不觉,只意识到这如水一样,水分离不了,水终究是水,把水写出来,别人用斗去盛可以是方的,用盆去盛也可以是圆的。

……

《秦岭记》分五十七章,每一章都没有题目,不是不起,而是不愿起。但所写的秦岭山山水水,人人事事,未敢懈怠、敷衍、轻佻和油滑顺溜,努力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虽然是蚊虫,落在了狮子的脸上,它是狮子脸上的蚊虫,绝不肯是螃蟹上市,捆螃蟹的草绳也卖个好价钱。

(选自《秦岭记后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开头写少阳山既不美丽也不富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与结尾内容形成对比,使文章有起伏,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B.文中写村里人嘲笑青年穿皮鞋“是前世由牛变的而脚还没变过来”,语言诙谐幽默,从侧面写出了葫芦岔村的偏僻落后。

C.文中一连写了素心兰园等九个兰园,看似啰嗦,其实是为下文游人接踵而至、流连忘返,村里农家乐红红火火做了铺垫。

D.青年先是“殷勤地给他们端菜点烟”,当得知没有发现矿藏后“脸很难看”,可看出青年内心的失落和对勘探队的不满。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绕来绕去”“归拢”两词写出少阳山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交通不便。

B.句子②表明勘探队员对在少阳山的矿藏勘探工作不以为意、敷衍塞责的态度。

C.句子③为后来青年通过卖兰花和开发兰花旅游景区过上幸福生活埋下了伏笔。

D.句子④通过描写青年的动作,表明他对县城兰花的轻视和对家乡兰花的赞许。

8.结尾写到大厅里要安置个神位,青年就把大胡子队长的照片挂上了。请简要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4分)

9.《秦岭记》出版时,贾平凹接受采访说,他不想写现在流行的小说与散文,想突破文体疆界,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请结合文本谈谈贾平凹是如何成功进行创作实践的。(6分)

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扶轮问路

史铁生

(1)坐轮椅竞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2)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青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那一个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地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摇着轮椅走一走大约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的设计,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跑了好些天,才有一家“黑白铁加工部”肯于接受。用材是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3)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老多少心愿!但是下一辆真正的轮椅来了,母亲却没

能看到。

(4)那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

可拆卸,两侧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福”字。

(5)这辆“福”字牌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其实是众人推着、背着、抬着我,去看中国。先是北京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去看看,我说:下了飞机就有火葬场吗?吓得他只好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

(6)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算是头一回见了外国。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转年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阐我的尿说:“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全明白。他所以急着请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7)说起那辆“福”宇轮椅就要想起的那些人呢,如今都老了,有的已经过世。大伙儿推着、抬着、背着我走南阅北的日子,都是回忆了。这辆轮持,是不可“断有情”的印证。

(8)如今我也是年近花甲了,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泊来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才真正是给了我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给条坡道就能上山。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一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9)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10)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11)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12)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

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13)坐在山上,望地坛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那些个“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想那些个“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想我曾经的那些个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14)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是呀,这五十七年我都干了些什么?一扶轮问路,扶轮问路啊!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新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选自史铁生《扶轮问路》,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记述重病后医生对自己存活时间的预言,引出下文对自己在亲朋支持下

与命运抗争的回忆。

B.从文章第二段“即刻”“越发”两个词,可以感受到“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是双腿残疾

根本无法阻挡的。

C.文中提到“众人推着、背着、抬着”,从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朋友的热心,也可以感

受到自身的人格魅力。

D.“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一句中的“又”字,透露出多年后再次登山的欣喜,更多的是

对比活力四射的青年时代的无尽辛酸。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于细微处显深意,如写制作第一辆轮椅时,父亲“捧”了图纸,母亲“求”人安装支

架,一“捧”一“求”两个细节浓缩了父母对“我”厚重的爱。

B.以“轮椅”为线索贯穿全文,轮椅的更替见证了残疾后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

扉、看遍世界、参悟人生的全过程。

C.本文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我”虽青年残疾,但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成为“我”

的人生底气,“我”始终活得从容淡定。

D.文章引用凡·高名言,表现出残疾多年重新“爬”上山以后,在思想上与先哲产生

共鸣,丰富了文章内容,升华了文章主旨。

8.历经生命绝境的史铁生,语言却不乏风趣幽默,请结合文本中的一处语句具体赏析。(4分)

9.本文题为“扶轮问路”,内涵丰富,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莫扎特的故乡朱效来

在维也纳看了斯特劳斯手拉着小提琴的金铜像后,我们来到了萨尔茨堡。①阿尔卑斯山脉多情、妩媚的风光与这座美丽的城市建筑艺术浑然一体,天才的莫扎特1756年诞生在这里。

②奥地利整个国家的地图,宛如一把金灿灿的小提琴,而萨尔茨堡就位于这把提琴四根弦线的上端部分。萨尔茨堡被美丽的萨尔萨河分成新、旧两个城区。我们来到了老城区,城中盖特莱德街9号是莫扎特的故居,这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四层小楼,一楼是门厅,沿着楼梯往上走,二楼至四楼是博物馆。一个非常纯朴、非常简洁的住宅,当年莫扎特与父母、姐姐都居住在此。接着我们眼前一亮,当年六岁的莫扎特用过的一把陈旧的小提琴跃入眼帘,他用这把小提琴演奏了不少乐曲,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到处巡演。在四楼的一个小角落,有一台小钢琴,莫扎特在这架琴上创作了《魔笛》等许多著名乐曲。墙上挂着一幅莫扎特的画像,画中的莫扎特正聚精会神地构思着他的作品……这所房子里也陈列着莫扎特的部分手稿和遗物,让观者不禁追物思人。背景音乐播放着他的

《土耳其进行曲》,这首曲子,全球的钢琴大师们都曾经弹过,霍洛维茨、殷诚宗是稳健、从容;郎朗、李云迪是简洁、明快、流畅;日本的一个女钢琴家演绎的节奏特别慢,慢悠悠地诉说衷肠,性格急躁的可能没有耐心听下去。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珍珠般玲珑通透,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他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曲、27部钢琴协奏曲、6部小提琴协奏曲、105首小步舞曲、15首进行曲、172首舞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部清唱剧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可惜天妒英才,莫扎特的人生只有短暂的35年,然而他的音乐却流芳百世,他作品的旋律传遍了全球每个角落。我们知道,上帝、音乐、台球、舞蹈是莫扎特生活的四大组成部分,而舞蹈是其快乐的源泉,他偏爱舞曲,他所有的歌曲、歌剧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他创作舞曲的一半。

我们从他的故居出来,走了百米不到,抬眼一看,卡拉扬的故居在此,小小的一个街道竟然诞生了两位音乐巨匠。

我们来到了卡皮特广场,广场上一个巨大的金球格外引人注目,金球上站着的雕塑据说是莫扎特。③不知哪个好事者,把一个名牌包包挂在了莫扎特手上,这真叫人情何以堪!啼笑皆非,让几百年前的莫扎特为你代言,签约了吗?考虑了众多市民的感受了吗?

拂晓时分,在下榻的酒店,打开窗户,鸟儿在鸣啼,莫扎特的音乐响起,情景交融,萨尔茨堡春风沉醉的早晨,令人心动,心灵的耳朵与这珍珠般玲珑剔透的音符邂逅。

如今,萨尔茨堡众多的街道、桥梁、建筑均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人们不会忘记他的音乐。罗曼·罗兰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述,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听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述情感乃至激情,但绝不会令人不快。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中部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交界处,南面是高山连绵,北面一马平川,萨尔茨河在城中缓缓流过。我在想,是什么土壤孕育了莫扎特这样一位旷世奇才?莫扎特作曲往往是一气呵成,手稿几乎没有改动,旋律全在他的脑海中,人们形容他是“上帝的抄谱员”。

从1920年起,每年的夏天,萨尔茨堡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节,全球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都汇聚在此,萨尔茨堡的剧院、音乐厅、电影院、博物馆到处是欢乐的海洋。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在1967年创办的复活节音乐节也延续至今,而每年的1月27日前后是萨尔茨堡音乐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用音乐来纪念莫扎特的生辰。④冬天圣洁的雪花在空中飞舞,乐团音乐家们演奏的美妙音乐环绕在整个城市上空,萨尔茨堡就是一个“冬天的童话”。

春天的萨尔茨堡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许多年前,在我国上映的电影《音乐之声》就是根据萨尔茨堡一个修女的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实景全都取景于萨尔茨堡。影片主人公玛丽亚娴淑漂亮,酷爱音乐的她来到了失去母亲的七个孩子中间,和他们组成合唱团在奥地利全国巡回演出,配音歌曲《哆来咪》风靡全球,深受全球音乐爱好者的欢迎与喜爱。

莫扎特的音乐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世世代代的人们将从他的音乐中获得启迪和享受,从他的音乐中获得感召和力量!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座落在老城区的纯朴而简洁的莫扎特故居并不起眼,里面陈列的小提琴、小钢琴以及手稿和遗物就足以证明。

B.文章使用具体数字,详细列举了莫扎特创作的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作品之丰富和音乐才华之高。

C.离莫扎特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便是卡拉扬的故居,一个小小街道竟诞生了两位音乐巨匠,带给很大的震撼。超然客公众号

D.萨尔茨堡在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取材于该城市一个修女的真实故事,并在此取景。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写阿尔卑斯山多情、妩媚的风光与萨尔茨堡美丽的城市建筑艺术浑然一体,自然引出了对莫扎特及其故居的介绍。

B.句子②用“金灿灿的小提琴”比喻奥地利国家地图,突出了奥地利国家地图的外形特点,也照应了莫扎特音乐家的身份。

C.句子③写名牌包包被挂在莫扎特雕像的手上,想让莫扎特成为广告代言人,令人啼笑皆非,这间接写出艺术家的影响力。

D.句子④运用环境描写,用飞舞的雪花和环绕城市上空的美妙音乐来营造童话般的氛围,意在烘托音乐家演奏水平的高超。

8.文中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莫扎特的音乐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困境

陈永和

老单上了60路公交车。坐下后就考虑买水果的事。他想买点柑。小区门口有家水果店,但偏偏这天没有鲜货,他就决定到医院附近的水果店买。

下了公交车,进了水果店,看到柑在台子上堆得高高的,长得很是漂亮,但价格比小区店一斤足足贵了一块半。老单狠了狠心挑了八个。八是好数字,住院病人需要吉利,老单信这个。但一称,老单吓了一跳,居然有三斤重,要整整十五块钱。老单挑了两个最重的拿出来,反正数字六也不错。

ICU病房在新楼三层,老单来过一次,认得。

其实老单跟老范也未见得有多好,但这次老范躺倒在家,老单最早发现。要不是他,老范一定归天了,周围人都这么说。老单很自豪。

老单跟老范是小学同学,但从未就觉得比老范低几等。老范学习好,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遥遥领先,个高长得帅,还会拉小提琴,无论哪个班都会有几个女同学暗恋他,大学毕业后,进了北京中科院,以后到英国工作,是科学家,有几个专利。前十来年退休,因为母亲生病回到福州,就再没出去,后来在一家朋友开的公司当技术顾问。老单个子小,成绩普通,1970年初中毕业,因为家庭成分是工人,被分配到漆筷厂当了工人,找了个同厂脾气好的女人结婚,后来两个人一起下岗,他到家具城当保安,老婆开了个小杂货店,勉强混一口饭吃,一个儿子除了学顺哈也没有,日子过得普普通通。

老单没啥爱好,就喜欢花,退休以后,就在市内乘公交车各处游,专拍花,然后发在朋友圈,博儿个点赞自得其乐。老范偶然看到他拍的一张向日葵照片,很欣赏,在朋友圈留了个言,问哪里拍的,他说花海公园。老范说也想去看看。老单就带他去了,才知道老范也爱拍照,说了福州几个断景点,老范都不懂,老单就发现,老范虽然对世界很熟,但对福州很盲,于是就乐得当个福州导游。两个都一个人住,家也离得近,就有时约在一起出去拍照。

老单格局小,就拍花,把花拍得大大的;老范格局大,山水楼房天空什么都拍,但挤在一起,都显得小。

那天,两个人约好了去旗山拍照。上午九点钟老单去了师大门口公交站,等了半天没见老范来,打了几个电话都没人接,第二天就觉得不对了,跑到老范家去敲门,没人开。会不会出事啦老单想。

老范离了婚,妻子女儿都住英国,福州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老范平日跟他们来往不多。老单没他弟妹电话号码,就向老辛(老范最要好的同学)要,到第三天跟老范妹妹赶到老范家,开门进去,发现老范躺在血泊中,一摸还有气,老单赶紧打电话叫急救车,跟老范妹妹一起把老范送到最近的市一医院。

医生诊断中风,马上开颅。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当然起不来,话是不会说啦,但右侧手脚还能动。

找到'ICU病房,门口没看到老范名字,老单到护理室问,说已经转到普通病房去了。

老范躺在靠窗的床铺上。十几天没见,老范已经不是老范,成了一个陌生物,脸上肉不见了,都是骨头,裹着一层苍白的皮肤;双目紧闭,半张着嘴,露出两个半狰狞的门牙。老单觉得他已经死了,虽然知道不是,但还是这么想。

这样子怎么从ICU病房搬出来了呢老单想。老范在ICU里住了十天,一天两千多块钱,光床位费就要花近三万块钱。

老范有多少钱老单不清楚,但据老辛说,离婚时老范净身出户,存款房子都留给妻女,母亲生病时又花了一笔钱,现在靠退休金生活,但因为在每个地方都待得不长,每月到手的退休金比老单多不了多少。

老单想不通老范为什么要离婚,又不是外面有人,离什么婚像他,虽然一辈子跟老婆磕磕碰碰,但老婆生病死了,没人吵了,他心反倒空了。

又默默坐了一会儿,没看到老范弟妹来,老单想走,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老辛来了。

好得了吗老单问。

好不了啦,发现得太迟,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老辛说。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天,老范妹妹来了,手里提着一个饭盒。医院不管饭,一日三餐,家里人得提饭来。

老范妹妹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但眼睛只看老辛。

一会儿进来一个女护工,拿着一个大针筒,老单看着她把老范妹妹煮的糊,从老范鼻子里打进去。

他们静静地看老范“吃饭”。老范饭“吃”得很快,一分钟不到就“吃”完了。

他们又开始说话。多是老辛跟老范妹妹说,老单几乎没说。老范妹妹一直没看他,就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

她怎么好像不愿意看到我。老单想。

他想不通为什么。也不管,就起身告辞,临走时看了一眼放在床头柜上的柑,想对老范妹妹说一句,但没说。

老单想不通,就打电话问老爷他什么地方得罪了老范妹妹。老辛也不明说,光说他妹妹辛苦,一天接送孙子,还得管送老范的三餐。虽说三个弟妹轮流,但每家有每家的难处……总之,老范成了个难题。

老单心沉了下去。要不是他多事,发现的时候,老范可能就已经死了。那么,所有的人都太平无事,可以心安理得过自己的日子了。

老单开始怀疑自己这种不用负责任的善意,归根结底能不能算是善意。

老单没想到能看到老范活得比他不如的一天。但他一点高兴不起来,心重重的,他没法接受老范活成那样。

老范已经死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是另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

(节选自《上海文学》,2021年1月)

文本二:

作为一名旅日女作家,陈永和是一位纯粹的写,其小说超越一般海外华人文学离散的悲情诉说和对家国故园的深情缅怀,呈现一种理性容智的光辉。小说能在形而下的日常中超拔脱俗,对家国传统和生命轨迹进行反思和观照,其有节制的情感叙事使作品显得厚重而耐人寻味,为海外华文文学再添光彩。

(摘编自朱凌郑润良《陈永和的“家国记忆”》)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单和老范分别代表了普通老百姓和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退休生活既呈现出某些共性,又有所不同。

B.老单格局小,拍的花很大;老范格局大,拍出的东西显小。这种对比性表述,是两种人生命运的写照。

C.“老婆生病死了,没人吵了,他心反倒空了”,既体现出老单对于亡妻的思念,也表现了老人的孤独。

D.老单救老范,老范成了大家的难题,小说写出了生活的无奈,表现了传统人伦在现实面前受到的冲击。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描写细腻生动,贴近生活,展现出了老单买柑时为少花钱而几经思量、自我宽慰的心理,真实可信。

B.小说语言质朴自然,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富有生活的气息,表现出对日常生活中众生百态的关注和体察。

C.小说通篇采用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以老单之所见、所闻、所感,带领读者观察和思考生活,彰显客观真实性。

D.小说在行文过程中补充了两位老人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人物形象: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揭示出了复杂的人性。

8.小说中“困境”具体指哪些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二所说的“有节制的情感叙事”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官司(节选)

杨金远

[前情提要]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场上一次战略转移行动中,某部三团一连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团长告诉一连连长老谷午夜听到军号声后才可以撒退,但是晚上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军号声。结果,除老谷被一对农民夫妇搭救外,其他人全部牺牲。老谷从此踏上寻找三团长的路程,决心找三团长问个明白。后来在长江边找到了另一支解放军部队,认识了一位营长,老谷跟随营长一段时间后决定去北京找人打听三团的下落。

老谷真的去了北京。时间是1952年4月。一切似乎都有点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老谷哪里来那么大的能耐,居然有办法找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

一个青年军官接待了老谷。青年军官被老谷迫切要找到三团的精神感动了,他替老谷查阅了数不清的档案材料,又打了数不清的电话,最后,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老谷,三团真的出国了,去朝鲜战场了。他让老谷不要到处乱跑,回去好好待命,总有一天团长会派人去找他的。

青年军官最后一句话或许只是随便说说,老谷却当真了。老谷说,依你这样说,我只有回去等团长他们了?

青年军官已经被老谷搞得有些心烦,他说,是这样的,否则的话到时团长就是回去找你也见不到你。

老谷说,要是团长不回去我又该怎么办?青年军官几乎是在应付了。他说,团长已经答应过你等他的号子,团长不会不回去找你们的。你真的不好乱跑。

老谷真的听信了青年军官的话,决定回鲁南将军庙等团长。老谷在鲁南的那个小山村一等就是四十多年。

老谷终于决定要跟团长打一场官司,好好跟团长算算这笔账。

那一年,老谷已经70岁了。①满头的白发,脸上尽是纵横交错的皱纹,像龙眼的树皮一样。老谷心里想着,要是团长还活着,也该是70多岁的人了。

老谷已经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了。

老谷想,这场官司要是再不打,就来不及了。那时,他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无脸见一连的弟兄们。

团长实在太过分了,团长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说好要吹号的怎么又不吹了呢?要是当时团长吹了号子,一连就不会输得那样惨了。

老谷不知道这个官司该怎么打。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官司让他打赢了,团长不在又有什么用,官司还不是白打了?

老谷被这件事搅得心里很痛苦,他不知道这个官司到底还打不打?

老谷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时,在东北垦荒的营长会给他寄来一封信。营长说他已经见到团长了。营长让老谷去一趟东北。

老谷坐火车到达东北的时候,营长已经在车站上等他了。营长说他要带老谷去见一个人。营长把老谷带到了一个很大很幽静的林子里。

老谷往里走的时侯,才发现原来那是一片公墓区,他不知道营长为什么要带他到这种地方来。营长说这个地方他也是不久前才发现的。营长说他已经退休了,退休后和垦区的朋友到处跑,跑着跑着就发现了这个地方,还找到了老谷要找的团长。

②老谷心里凉了一下,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很快地,老谷和营长要他见面的那个人见了面。是个60来岁的小老头。老谷第一眼看他时就觉得非常眼热。老谷终于认出他是团长的警卫员。老谷不禁叫了出来。老谷说,警卫员你怎么会在这,咱团长呢?警卫员什么话也没说,他朝老谷招了招手,老谷就跟着他走了。警卫员领着老谷穿过一片小竹林,然后就在一座坟前站住了。

老谷一眼就认出碑石上方那桢陶瓷照片上的人就是团长,③团长诡谲地望着老谷微微笑着,像在对老谷说,你一直在找我吗?我就在这哪!老谷的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他有些站立不稳了。

警卫员说,团长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团长已经在这里静静地安眠了四十五年,也就是说,老谷在毫无希望的期待中,空等了团长四十五年。很显然那是一段不便公开的历史,警卫员很不愿意提起它,在追述那段历史时,他的心情显得特别沉重,他的每一句话都让老谷惊讶得目瞪口呆。

警卫员告诉老谷,四十多年前的那场阻击战,当大部队转移后,团长确实没让号手吹号。并不是团长把吹号的事给忘了,而是团长根本就没让号手吹。当团长给一连下阻击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用一个连的牺牲去换取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因为如果情况真的如团长说的那样,午夜前就让号兵吹号,命令一连突围的话,那么,大部队被敌人追击的危险性就非常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至于团长答应老谷吹号的事,完全是团长不得已而为之,④于无奈中撒下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团长实在不忍心一整连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带着死亡的梦魇走上战场。

警卫员说,自那场阻击战后,团长心里便充满了负罪感,并到处打听有关一连的消息。但战斗那样紧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团长为此常常一个人自叹自责,团长说过,一个士兵要是背叛了他的军队和他的祖国,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军队欺骗了她的士兵,是他的祖国背叛了她的士兵,而她的士兵在用满腔的热情和热血为她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仍然对事情的真相一无所知,实在是太残忍了。团长知道,是他把上百个活蹦乱跳的生命亲自送向敌人的刀枪底下的,在一连上百条生命面前,他永远是一个罪人。超然客公众号

警卫员说连长你别恨团长,就是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一刻,团长还在为他自己所做过的事忏悔着。团长是一个十分值得敬重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在这里为团长守墓一守就是四十多年…老谷泪已经下来了。

老谷自己跪在了团长的坟前。

老谷说,团长,咱一直在等着你给吹号,没听到你的号响咱没敢撤,那场战斗响输得很惨,全连弟兄们都栖牲了……老谷说,团长,咱找你找了几十年,咱找得好苦,咱不怪你,咱本来是要跟你打一场官司的……

两天后,老谷带着对团长的深深眷念乘车西去。

一路上,老谷一直想开明白他和团长之间究竟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但弄来开去,就是开不明白。

也许,在一场伟大的战争面前,任何事情都已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谁对谁错。其实,也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也无所谓谁对谁错。老谷在心里想着。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军官对老谷的态度由感动到心烦、应付,侧面表现出老谷为一连战士讨个说法的执着与较真。

B.小说通过写警卫员与老谷的对话,塑造了团长爱惜士兵、以大局为重并最终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C.警卫员之所以不愿提起那段历史是因为那段历史过于残酷,不便于公开,而且让团长心怀负罪感。

D.老谷虽然知道了事情真相,但对他和团长之间到底谁对谁错始终没有弄明白,最后带着遗憾离开。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对老谷苍老外貌的描写,表现了他等待时间之久、寻找团长之苦,并暗示出打官司的紧迫性。

B.句子②中的“凉”字,写出了老谷预感到团长可能已经离世,自己无法获得解析的一种悲凉和失落。

C.句子③中的“诡谲”写出了老谷看到团长照片时的错觉,说明他已经猜到当年是团长故意不让吹号的。

D.句子④用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在残酷的战争而前,团长让战士们抱着生还的希望走向必死境地的无奈。

8.寻找团长、弄清真相的过程中,老谷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9.小说围绕“官司”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请谈谈这样构思的艺术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D(“最后带着遗憾离开”错)

7.C(“说明他已经猜到当年是团长故意不让吹号的”错)

8.①为弄清事情真相、给一连牺牲的战士讨个说法而想找到团长的迫切与执着;②在四十多年漫长等待中始终未得到团长解释由此产生的对团长的怨恨,以及想跟团长打官司后内心的纠结、矛盾与痛苦;③得知团长当年未下令吹号的真相后内心的伤感、委屈与懊悔;④离开团长坟慕时满怀对团长的深深眷念,以及思索后的释然。(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①通过对老谷打官司事由的交代,极力表现了团长在老谷心目中不讲信用、不负责任的形象,为下文表现团长为整体利益着想、忍痛牺牲一连的真实形象作了有力的铺垫,欲扬先抑,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此条答“对比”也可得分)②小说不直接交代团长当年未让号兵吹号的真实原因,而用很多笔墨写老谷打官司的缘由、运用延迟叙述的方式,减缓了叙事节奏,使情节更有张力:③老谷木来想打官司,但最后却深刻理解了团长,有力地表现了革命军人不计个人得失、将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境界,凸显了主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超然客公众号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

沈从文

那条河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①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②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得到的印象非常愉快。(本段引自小说《边城》)

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河岸两旁黛色庞大石头上,在晴朗冬天里,尚有野莺画眉鸟,从山谷中竹篁里飞出来,休息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悦耳的曲子,直到有船近身时,方从从容容一齐向林中飞去。水边还有许多不知名水鸟,身小轻捷,活泼快乐,或颈膊极红,如缚上一条彩色带子,或尾如扇子,花纹奇丽,鸣声都异常清脆。白日无事,平潭静寂,但见小渔船船舷船顶站满了沉默黑色鱼鹰,缓缓向上游划去。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

白河多滩,凤滩、茨滩、绕鸡笼、三门、驼碑五个滩最著名。弄船人有两个口号:“凤滩茨滩不为凶,上面还有绕鸡笼。”上行船到两大滩时,有时得用两条竹纤在两岸拉挽,船在河中小小容口破浪逆流上行。绕鸡笼因多曲折石坎,下行船较麻烦,一不小心撞触河床中的大石,即成碎片,船上人必借船板浮沉到下游三五里方能得救。三门附近山道名白鸡关,石壁插云,树身大如桌面,茅草高至二丈五尺以上。山中出虎豹,大白天可听到虎吼。

由三门水行七十里,到保靖县。保靖濒河两个洞为最美丽知名。一名石楼洞,临长河,据悬崖。对河一山,山上老松数列,错落布置,十分自然。景物清疏,但洞穴内多人工铺排,并无可观。一名狮子洞,洞被庙宇掩着,庙宇又被老树大竹古藤掩着。洞口并不十分高大,进到里面去后,用火燎高照,既不见边,也不见顶,才看出这洞穴何等宏敞阔大,令人吃惊。四面石壁白润如玉,地下铺满白色细砂。洞中还另有一小小天然道路,可上升到一个石屋里去。道路踏脚处带朱砂红斑,颜色极鲜艳。石屋中有石床石桌,似为昔日方士修炼住处。洞中既宽阔,又黑暗,必用三五个火燎烛照,由庙中人引导,视火燎燃到三分之二后,即寻路外出,不然恐迷路不易走出。火燎用枯竹枝做成,由守庙道士出卖给游洞者,点燃时枯竹枝在洞中爆炸,声音如枪响,如大雷公边炮响。洞中夏天有一小小泉水,水味甘美。水中还有小小鱼虾,到冬天时仅一空穴,鱼虾亦不知去处。

对河亦有一大山,名野猪坡。坡上土地丛林和洞穴,为烧山种田人同野兽大蛇所割据,一到晚上,虎豹就傍近种田开山人家来吃小猪,从被咬去的小猪锐声叫喊里,可以知道虎豹走去的方向。这大虫有时在大白天也昂头一吼,山谷响应许久。种田人因此常常拿了刀矛火器种种家伙,往树林山洞中去寻觅,用绳网捕捉大蛇,用毒烟设陷阱猎捕野兽。③岭上人打锣击鼓猎野猪的事,也就成为一种常有的仪式,常有的娱乐了。

本地出好梨,皮色淡赭,味道香而甜,名“洋冬梨”,皮较厚韧,因此极易保藏。④产材质坚密的黄杨木,乡下人常常用绳索系身,悬空下垂到溪谷绝壁间,把黄杨木从高崖上砍下,背负入城找求售主,同卖柴一样。出好茶叶,和邻近山城那个古丈县的茶叶比较,味道略淡。然而清醇之中,别有一种芬馥之气。

白河上游商业较大水码头名“里耶”。站在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若将那条山路塞断,即与一切隔绝,俨然别有天地。过去二十年常为落草大王盘据,不易攻打。惟上面无盐,所以不易久守。

白河上游分支数处,其一河源在川东,湖南境到茶峒为止。因为这是湖南境最后一个水码头,这地方事实上虽与人十分陌生,可是说起来又好像十分熟习。下面是从我一个小说上摘引下来的,白河流域像这样的地方,似乎不止一处。

凭水倚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那些房子莫不设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水若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水冲去。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是在水势较缓处,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的把船桨去。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好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本段引自小说《边城》)

三十年一月七日在昆明野外校改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

A.本文以白河为“线”,以流域的几个码头为“点”,点线相连,彰显特色,徐徐展开一幅幅湘西风情画。

B.简写石楼洞,景物清疏,多人工痕迹;详写狮子洞,洞口隐蔽,洞内却宏阔宽敞,白壁红斑,别有洞天。

C.白河多滩,与凤滩、茨滩相比,绕鸡笼因多曲折石坎,更为凶险;弄船人的口号,语言浅白,但听之生畏。

D.里耶物产丰美,地形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对此地的生动写照,体现了

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皆如浮在空气里”的“浮”字,“逼人眼目”的“逼”字,赋予景物动态之美。

B.句子②中“妥帖”用词准确,写“黄泥的墙”和“乌黑的瓦”搭配和谐,相互映衬,位置得当。

C.句子③中用“仪式”“娱乐”形容人与野兽的殊死搏斗,淡化了残酷和血腥,增添了诗意。

D.句子④与“本地出好梨”“出好茶叶”句式不完全一致,但读起来节奏舒缓从容,张弛有度。

8.王村风景“美丽清奇”“入目景象清而壮”,请结合第二段分析“清”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文章首尾引用的是小说《边城》中的写景文段,嵌在此篇散文中,与中间部分浑然一体,毫无违和之感。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6.D(“体现了其重要的军事地位”错误)

7.B(“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陈述的仍是“房屋”,而不是“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8.①用“青翠”“黛黑”“极红”“黛色”“彩色”“黑色”等色彩词语,写出风景清丽的特点。②天气晴朗,“水深而清”,画面清澈。③鸟鸣清脆,如同悦耳的音乐。④鸟从容飞去,快乐活泼,人白日无事,缓缓划船,鸟与人都是清闲悠然的。(6分。每点2分,答对三3点即可满分)

9.①开头从总体上描写白河流域的风光,引出下文对几个码头风景的描绘。结尾描绘茶峒风土人情,和上文写白河流域茶峒的内容相呼应。②首尾段和文章其他部分都展现了白河流域清丽壮美的风景,也展现了此地百姓的生活状态,表述了对湘西的热爱。③首尾两段与全文语言风格一致,典雅优美、简洁质朴、富有诗意。(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本一:

少阳山一带雾气最大。雾一来,啥都看不清楚,当地人叫作封山。雾散了,又叫作开山。①山全是乱山,其中的路绕来绕去像绳索,似乎是这些绳索才把乱山归拢了一起。世上有美丽富饶的成语,但往往有地方美丽不富饶,有地方富饶不美丽。而这里是既不美丽也不富饶:没有峻峰湫池,没有可伐之木,地属于红黏土,天旱时硬得锨难插进,一有雨水泡成稀糊汤,石头窝里梢树林中长荒了的多是些蕙,牧放牛羊,牛羊也不吃。

就是这种蕙,十年前,葫芦岔一青年发现少阳山的烂草在县城被稀罕成兰花,开始采掘了去卖,竟赚得许多钱,穿上了皮鞋。村里人先还嘲笑他穿皮鞋,是前世由牛变的而脚还没变过来,后来都跟着青年做兰花的生意。三年五载,少阳山的兰花声名大震,供不应求,葫芦岔的人家全成富户。青年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有了新思维:山上的兰花再多也有采掘完的时候,何不保护兰花,吸引外边的人到少阳山旅游观赏但少阳山太大,不好经管,便打造葫芦岔,除了保存、培育贫里原有的兰花,将少阳山上别的品种的兰花也移栽过来,这就有了素心兰园、蝶兰园、麒粼兰园、黑皮兰园、银边兰园、荷瓡兰园、剑兰园、叶苓兰园、金丝马尾兰园。到处都是兰花,小的一束一握,大的开枝散叶能有竹筐大,路随花转,一步一景。岔口就了建了大的牌楼,上面写“少阳山兰花岔”,卖起门票。游人接踵而来,流连忘返,村里同时红火了十几处“农家乐”,卖吃卖喝,连带着把蔽菜、大蒜、黄豆瞥、红幕、土立也都卖出去了。

青年永远记着那个夜晩,又是雾来封山,院子里抬脚动步都是棉絮起舞,一群人都在堂屋里喝酒。这是一支十多人的地质勘探队,大胡子队长就住在他家。勘探队已经在村里待过了半年,半年里他们在葫芦岔周围的坡上、沟底、崖畔、河滩打钻了好多井,采集了好多土样。村里人都盼望着能勘探出石油、煤炭、天然气或者钼矿、镍矿,那么,茫芦岔就有好日子过了。现在,勘探队要撤呀,队员们都到队长的住处来喝酒相庆,差不多就喝高了。青年敬重着这些人,殷勤地给他们端菜点烟,然后坐在蒲团上和队长说话。

葫芦岔勘探完了

整个少阳山一带都勘探过了。

是有了油有了煤有了天然气

没有。

没有那不是白勘探了,你们还庆贺

②对于我们,探明有矿藏和没有矿藏都是胜利呀。

但青年是失望了,情绪完全表现在脸上,脸很难看。队长说:别这样呀,小伙子,③世上的事都是平衡和公平的,这里没有矿藏或许有着别的好东西么。青年说:还能有啥,满山的石头和烂草,有贫穷?队长搂住青年的肩头摇晃着,末了,送给了一支手电筒、一只水壶。

虽然勘探队没有在这一带勘探出什么,但毕竟队长半年来就住在他家,青年与队长有了感情,队长要离开,他依依不舍,执意要送去县城。在县城里,青年和队长从照相馆照了相出来,两人在街上走,青年看到好多人家的门口或楼台上都盆栽着蕙,而且又小又瘦。他说:县城人怎么栽这烂草队长说:你们叫蕙草,人家叫兰花。这兰花比你们那的差吧他说:是差,差远了。④还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在小拇指上呸了一口。队长就笑起来,说:那你可以把你们的采掘了来卖呀。

十年后的兰花成了绿色黄金,葫芦窋里更是热闹去处,青年曾经到县城打问勘探队,勘探队早已回省城了,他再没见过队长。当少阳山兰花岔里又建起了游客接待站,站的大厅里要安置个神位,各行各业都有神的,比如烧窑的敬老子,酿酒的敬杜康,做茶的敬陆羽,青年就把大胡子队长的照片挂上了

(选自《秦岭记四十一》)

文本二:

《秦岭记》篇幅短,十多万字,不可说成小说,散文还觉不宜,也有人读了后以为是笔记体小说。写时浑然不觉,只意识到这如水一样,水分离不了,水终究是水,把水写出来,别人用斗去盛可以是方的,用盆去盛也可以是圆的。

……

《秦岭记》分五十七章,每一章都没有题目,不是不起,而是不愿起。但所写的秦岭山山水水,人人事事,未敢懈怠、敷衍、轻佻和油滑顺溜,努力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虽然是蚊虫,落在了狮子的脸上,它是狮子脸上的蚊虫,绝不肯是螃蟹上市,捆螃蟹的草绳也卖个好价钱。

(选自《秦岭记后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开头写少阳山既不美丽也不富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与结尾内容形成对比,使文章有起伏,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B.文中写村里人嘲笑青年穿皮鞋“是前世由牛变的而脚还没变过来”,语言诙谐幽默,从侧面写出了葫芦岔村的偏僻落后。

C.文中一连写了素心兰园等九个兰园,看似啰嗦,其实是为下文游人接踵而至、流连忘返,村里农家乐红红火火做了铺垫。

D.青年先是“殷勤地给他们端菜点烟”,当得知没有发现矿藏后“脸很难看”,可看出青年内心的失落和对勘探队的不满。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绕来绕去”“归拢”两词写出少阳山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交通不便。

B.句子②表明勘探队员对在少阳山的矿藏勘探工作不以为意、敷衍塞责的态度。

C.句子③为后来青年通过卖兰花和开发兰花旅游景区过上幸福生活埋下了伏笔。

D.句子④通过描写青年的动作,表明他对县城兰花的轻视和对家乡兰花的赞许。

8.结尾写到大厅里要安置个神位,青年就把大胡子队长的照片挂上了。请简要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4分)

9.《秦岭记》出版时,贾平凹接受采访说,他不想写现在流行的小说与散文,想突破文体疆界,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请结合文本谈谈贾平凹是如何成功进行创作实践的。(6分)

6.D(“对勘探队的不满”表述不当)

7.B(“不以为意、敷衍塞责的态度”表述不当)

8.①情节上和上文青年与大胡子队长到照相馆照相相呼应;②写出了青年对大胡子队长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表现了青年思想性格的纯朴。(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从文本一看出《秦岭记》与流行小说有显著不同:故事性不强,不追求情节的紧凑,只选取生活的片段构成文章主体;淡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甚至人物没有具体的名字,用“青年”“大胡子队长”来称代;②从文本一看出《秦岭记》与流行散文也有较大区别:不注重表现的生活感受,只是写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虽然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意境氛围,但文章整体抒情性不强;③从文本二看出《秦岭记》每个故事没有标题,形似笔记,不符合流行小说、散文的特征;但是通过选取秦岭的山水和人事作为讲述对象,用饱含情感的笔墨,表述情思,真切感人,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解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扶轮问路

史铁生

(1)坐轮椅竞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2)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青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那一个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地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摇着轮椅走一走大约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的设计,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跑了好些天,才有一家“黑白铁加工部”肯于接受。用材是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3)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老多少心愿!但是下一辆真正的轮椅来了,母亲却没

能看到。

(4)那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

可拆卸,两侧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福”字。

(5)这辆“福”字牌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其实是众人推着、背着、抬着我,去看中国。先是北京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去看看,我说:下了飞机就有火葬场吗?吓得他只好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

(6)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算是头一回见了外国。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转年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阐我的尿说:“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全明白。他所以急着请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7)说起那辆“福”宇轮椅就要想起的那些人呢,如今都老了,有的已经过世。大伙儿推着、抬着、背着我走南阅北的日子,都是回忆了。这辆轮持,是不可“断有情”的印证。

(8)如今我也是年近花甲了,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泊来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才真正是给了我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给条坡道就能上山。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一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9)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10)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11)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12)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

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13)坐在山上,望地坛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那些个“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想那些个“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想我曾经的那些个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14)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是呀,这五十七年我都干了些什么?一扶轮问路,扶轮问路啊!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新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