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1页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2页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3页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4页
2018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全章概述

11.1怎样才叫做功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V=Fs.

3.知道功的原理.

教4.理解功率的概念.

学5.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

目6.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知道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本章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先探究“机械功”的基本知识,进

而研究"机械能”.本章的前三节主要讨论"机械功":第一节介绍"怎样才叫做功",建立功的概念,

教给出功的公式和单位,学习测算功的大小;第二节研究"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从而建立功率的概念,

给出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并运用公式测量功率;第三节通过分析机械做功的实例,认识有用功和额外功,

由此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学习测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第四节则主要介绍"机械能":先以功的概

念为基础,提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具有能",然后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两

种形式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分别跟什么因素有关,最后指出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

的,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做功的两要素

,物理意义

公式:即=心

做功的快慢

功率

单位:J[公式:p=5

理想情况:有用功(1%“)

(额外外(A

功的原理具

----------、表达式机

章实际情况:/------

功(~~"V总功仇)

框%用<n/[定义

械00

\动能能(公式Xi%

影响因素:叫”效

影响因索:、重力势能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能4田方=测量仪器

实验:测斜面/

概念

机械效率表达式

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弹性F影响因索

形变的大小

11.1怎样才叫做功

目标

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建立机械功概念的过程,学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图片导入

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片,人用了力彳艮累,做了工,但从物理学角度说有的人做功,有的人没有做功,究竟是为什么?

引入本节内容,怎样才叫做了功?

导入2:问题导入

马水平拉货车前进,拉力、重力对货车有没有做功?为什么?如何计算拉力对货车做功的多少?

导入3丁情景导入

北京时间8月10日,在2016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举重运动员石智勇以抓举162公

斤梃举190公斤,总成绩352公斤,夺得金牌.在石智勇稳稳的把杠铃挺举过头顶时,现场爆发出阵阵的喝彩

声,请问当石智勇举着杠铃静止站立时,他有没有对杠铃做功,为什么?

【课堂探究】

1.怎样才叫做功

阅读教材,依据图11乂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共同点:物体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物理学中关于功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

⑴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简称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⑵图11-3的几种情形中人都做功了吗?说明理由.

(学生依据课本图交流、讨论)

2.怎样测算功

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

(1)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式中W表示功,其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其单位是牛顿(N);s表示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其单位是米(m).

(3)1J的功有多大?

(4)例题分析:⑴P5例题.(请学生看书)

⑸常见的三种情况力不做功:

第一:①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做功了吗?为什么?

②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做功了吗?

分析:FW0,s=0.(劳而无功);

第二: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分析:F=0,sW0.(不劳无功);

第三:①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②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提力做功了吗?

分析:FH0,sW0.(垂直无功).

3.机械功原理

学生阅读教材后填写.

用机械工作时,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但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则一定费力,既

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机械功原理.

E,斓设计►►

i.在以下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2.人们在使用机械时(

A.一定省力B.一定省距离

C.一定省功D.可能省力或省距离

3.某同学沿教学楼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

A.30JB.300JC.3000JD.30000J

4.起重机将一个重为2x10,N的箱子匀速提高2m.在这个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做的功为4x10,J,若又

将箱子平移3在这段距离内拉力做功0J.

5.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邛大于Na,同T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

力分别为二园所做功分别为

A.F,=FB,WA=WB

B.FA<FB,WA=WB

C.FKR/KWB

D.FA>FI1(WA>WB

6.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200N的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5m,则小明对自行车做功为」2

J,重力做功为0J.

7.斜面长5m,高1叫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

的功是多少?(2000J)

备课资源►>

1.焦耳小时候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爰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痛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

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受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尽管已经出

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修口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

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

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2.焦耳提出功的公式

19世纪的德国医生梅耶(JuliusMayer)看到一匹马拉着重物上坡时大汗淋漓,他认为马儿热得满身大汗不

是因为跑得快,而是因为做很吃力的工作,因此他将施力于一个物体时所要付出的东西称为功,而且功与热有

关系:功可以转成热,热可以转为功.不过,梅耶并未为功下一个量化的定义.真正为机械功下定义的是物理学

家焦耳(JamesPrescottJoule),他将梅耶所提出的功这个概念,决定为只与施于物体的力及该物体移动的

距离有关,也就是说:功=力、位移,这个关于功的公式是由焦耳提出并确定的.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目标

1.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计算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2.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3.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学习用比值法研究物理问题.

4.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难点:设计实验测功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情景导入

问题1:有一堆沙子约11,要送到七楼上去,一种方法是把它们装在桶里,一桶一桶的抬上去;另一种方法是使

用小型塔吊一次吊到七楼.你认为两种情况下,对沙子做功是否相同?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2:小明的教室在四楼,通常上楼需要1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30s,请问:

⑴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⑵你认为这两种上楼方法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导入2:图片导入

如图所示的(甲)、(乙)图片中,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你分别采取了哪种方法比较?

(甲)(乙)

导入3:问题导入

提问:

⑴什么是机械功?怎样才算做功?

⑵怎样计算功?

⑶如何I:徵交物体做功快慢?物理学中用什么量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功率是如何定义的?

【课堂探究】

1.比较做功的快慢

阅读教材,依据图H-10自学并填写.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上,时间长的做功较「S.

方,去一: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

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

快慢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快慢之分是一样的.

方法二: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

2.认识功率

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⑴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

W

⑵计算公式是:P=t,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P表示功

仁,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N/s,专用单醺蝠,简称瓦,符号是W,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W=1N/s.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做单位,1kW=1000W.

⑶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该物体在1S内完成的功为1000J.

⑷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F的单位是N,v的单位是m/s)

实践探究: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大?

姓名

体重G/N

登楼的高度h/m

登楼的时间t/s

登楼做的功W/J

功率P/W

板书设计»

定义式:p=w一手举快慢做功相同比较时间

----单--位--:-瓦--(W--)--、[功的夕方)法/(时间相同~~比~较~~做~功7*

换算:1W=1".lkW=1000W意义:描述做功的快慢

当堂检测►►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

C.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同时开始登山,甲同学先到山顶,乙同学后到山顶,则(

A.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多,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B.甲同学比乙同学做的功少,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C.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他们的功率也相等

D.甲同学与乙同学做的功相等,甲同学比乙同学的功率大

3.小华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小华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

况下,小华骑车所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WB.10W

C.100WD.1000W

4.小军同学用10N的水平力推着超市购物车,在0.5min内沿水平方向前进15m.小军所做的功为150

J,功率为5W.

5.一名举重运动员在3s内把质量为100kg的杠铃举高1.8m,则此过程该运动员做功的功率是―晒

W.(g取10N/kg)

备课资源»

1.马力——功率的一种单位

在车辆中,常用"马力”来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的大小."马力”是功率的单位,它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

计量功率的单位是指米制马力而不是英制马力,英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的是英制马力.

1英制马力等于550英尺•磅/秒,等于745.7瓦特.在18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瓦特为了测定新制造出来

的蒸汽机的功率,他把马力的定义规定为在1分钟内把1000磅的重物升高33英尺的功,这就是英制马力,

用字母HP表示.米制马力,它的规定完全是人为的,它取了一个非常接近英制马力的值.规定1米制马力是

在1秒钟内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即1米制马力=75千克力・米/秒=735瓦特.1英制马力=1.0139米制马

力.米制马力没有专门的字母表示,1米制马力的值和1英制马力的值也是不同的.马力在我国法定计量单

位中已废除.

1马力735W,这个单位我们在物理上一般不用,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

2.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并不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的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于1世纪

发明的汽转球,汽转球是已知最早以水蒸气转变成动力的机器,主要是由一个空心的球和一个装有水的密闭

锅子以两个空心管子连接在一起,而在锅底加热使水沸腾然后变成水蒸气然后由管子进入到球中,最后水蒸

气会由球体的两旁喷出并使得球体转动.汽转球只是单纯是一种新奇的玩物,并未予以任何实际应用.但是,

希罗所发明的汽转球,是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部蒸汽机.1764年,学校请瓦特修理一台纽可门式蒸汽机,在

修理的过程中,瓦特熟悉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并且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两大缺点活塞动作不连续而且慢;

蒸汽利用率低,浪费原料.以后,瓦特开始思考改进的办法.

1765年的春天,瓦特所做的第一项重大革新就是增加一个独立的凝汽室,这种新的蒸汽机的热效率将是纽可

门式蒸汽机的三倍,于1769年获得专利权.

1781年底,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机械联动装置获得第二个专利.瓦特的这种蒸汽机才真正成为了

能带动一切工作机的动力机.

H.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难点: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

|过程

教学»

【新课导入】

导入1情景导入

某小区一户住宅正在装修中,现在需把1000kg的沙子运到6m高的楼上.想想看,下面两种方法哪种更好?

为什么?

导入2:图片导入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机械做功的图片中,你能分辨哪些功是我们需要的功,哪些是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吗?

我们为什么利用机械做功,利用机械做功省功吗?

导入3:复习导入

⑴什么是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⑵将重20N的重物匀速举高2m,人需做多少功?

【课堂探究】

1.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利用滑轮组把重物向上提的过程中,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答:对重物、动滑轮(细线)做了功,还克服了摩擦力做功.

⑵有目的且有需要的功是对什么做功?

答:重物.

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什么?

答:对动滑轮(细线)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4)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什么?

有用功是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用符号W有用表示;额外功是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

的功,用符号W颔外表示;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用符号W总表示.三者的关系式:W总=W有

用TV额外,由于W额外>0,因此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

2.什么是机械效率

⑴使用任^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而我们希望所做的额外功越上越好,即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越大越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械效率.

W有用

⑵把有用功W有用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字母n表示,公式:n=W总xioo%,n<1

<100%.

⑶你认为机械效率有单位吗?为什么?

答:没有;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只是一个百分数.

(4)有没有机械效率等于100%的机械?为什么?

答:没有乂吏用任何机械都要做一部分额外功,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且由于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机械效

率总小于1・

⑸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动力对滑轮组机械效

实绳子自滑轮组对重物率n(n=

用弹簧测

验提升重

G由端移做功做功勿有用

序/力计示物的高

号N动的距W总/JW有用/J

数F/N度h/m%总、

离s/m(*.©=(W有用

Fs)=Gh)100%)

1

2

3

4

»

有用功(目的要做的功)皿有用=皿日-W额外

"有用=Gh)

额外功(为达到目的而不得不做的功)

W颤外=%总-w有用(不要求单独计算)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WH=w有用+w额外

(七=Fs)

机械效率一一有再功与总功的比值

%.用有用=”勿总

广谭X]。。%]%=怆

效提高机械效率{磊爵二需:瓢剧招

当堂检测►►

1.

如图,用一个动滑轮将重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0.5叫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在绳子自由端所用

的拉力是300N,则W般=300J,W有用=250。机械效率n=83.3%.

2.起重机在20s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x10'J,额外功是L6x10'J,则起重机的总

功率是2000W,机械效率是60%.

3.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

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2m,手拉绳子的力为80N,拉力的功率为96W,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1.7%.

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拉力的功率是12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5.

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的重物提升了1m.在此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J

B.做的总功是8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6.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效率就越高

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效率就越低

C.总功越大,机械的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效率就越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一定越多

B.使用停可简单机械都不能省功

C.效率低的机械做功少

D.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滑轮的个数

8.

如图是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用360N拉力将重为6007的重物匀速提升10m,需要时间50s.求:

⑴有用功;(6000J)

⑵总功;(7200J)

⑶额外功;(1200J)

⑷机械效率;(83.3%)

⑸工人做功的功率.(144W)

资源

1.常见的几种效率

喷气推进系统:16%~24%

起重机:40%~50%

内燃机(汽油发动机):22%~27%

柴油发动机:28朦30%

涡轮水泵:60%~80%

滑轮组:50%~70%

电动机:70%

火箭:49%~52%

2.滑轮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物重,其次才是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无论你用同一滑轮组吊

起一根绣花针或一个重量远远大于动滑轮的重物,你都需要把动滑轮举上去,还要克服绳重与摩擦,前者额外

功远远大于有用功,其机械效率几乎为零,后者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就小得多,所以物重越大,机械效率

就越高.

主要因素:物体重力一定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动滑轮重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用目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故事导入

某飞行员驾驶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撞到飞鸟.在生死攸关的16s里,他看到飞机下方密集的村庄和

人群,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机会而不幸殉职.据了解,小鸟一直是飞行员的"心头大患",历

史上曾有多次因飞鸟撞击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性事件.一只小小的飞鸟,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事故呢?

导入2:图片导入

你知道风车、水磨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吗?为什么要在滚滚长江上修建三峡大坝?要揭开其中的奥秘,今天

我们一同走进"认识动能和势能”.

导入3:游戏导入

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器材,请两个同学配合指导他们完成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游戏

里面的科学道理.器材:细线、小钢球、铁架台.

演示过程:将小钢球机固定在细线的一端郃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小球与细线形成一个摆,让一个同

学靠近铁架台,头稍低,另一同学把小球由该同学的鼻子处释放,小球摆动过程中能否碰到该同学的鼻子才是

醒注意安全,并思考里面的科学道理.

【课堂探究】

1.什么是能

做功的生活实例:流水能推动竹排;在这个事例中做功的主体是流水,它对怫E做功,我们通过

竹排在流水中行进现象来判断流水做功的多少.

⑴请同学们观察图11-19四幅图完成下面的对应习题.

①被压弯的跳板可以弹起运动员:在这个事例中,做功的主体是形变的跳板,它对运动员做功,我们

通过运动员被弹起的高度现象来判断跳板做功的多少.

②被拉开的弓能使箭射出:在这个事例中做功的主体是拉开的弓,它对箭做功,我们通过箭被射出

的远近现象来判断做功的多少,

③升高的重锤能将桩打入土中:在这个事例中做功的主体是升高的重锤,它对桩做功,我们通过桩

被打入土中的深浅现象来判断重锤做功的多少.

④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在这个事例中做功的主体是流动的水,它对水轮机做功,我们通

过水轮发电机发电的多少现象来判断流水做功的多少.

⑵同学们交流讨论能的定义并填写.

①通过以上现象可知: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量或熊物体能够做的

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多.

②能的单位就是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

2.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认真阅读课本P1516的内容,关注"运动、速度、质量、同一小球、同一高度”等关键词.完成"活动

1”的内容得出实验结论并填写.

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垓第_;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3^,表明它具有的动能

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通过以上实验知道:

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认真阅读课本P1718页的内容,带着"高度、质量”等关键词仔细观察“活动2”中的图文得出实验结论

并填写.

(1)物理学中把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位置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

势能就越大.

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

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的转化

阅读P18~19页的内容,仔细观察“活动3"中的图文,分析各图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学生之间交流、填写.

⑴请你列举一个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再给出机械能的定义.

空中飞行的战斗机;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⑵请你按照下面提供的思路分析摆球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转化的.

①从最高点A到中间最低点C过程中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怎样: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②从中间最低点C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怎样: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③这说明: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的.

④单摆每次反复时上升的高度比前一次低些,为什么?

单摆在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通过大量实验事实归纳一个结论: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互相蚀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

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小.

股计

1.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D)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筋

2.一个充满氢气的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它的重力势能

3.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4.修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上游水的高度,增加水的重力势能,使水下落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动

能.

备课资源►>

1.永动机

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故功的

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

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

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都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永远不能够被制

造出来的.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时,绝对不可能100%转变成这种形式.比如物质之间相互摩擦

产生的热能.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

予永动机类申请.

2.弹簧的复位功能

弹簧的复位功能是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的本质原因.弹簧受力后发生弹性形变,由于弹簧的复位功能,才使弹

簧具有了弹性势能.但如果受力过大,超过了最大弹性限度,那么弹簧的复位功能就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弹

性势能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弹簧就能恢复原状.很多工具和设备都是利用弹簧这一性

质来复位的.例如,许多建筑物大门的合页上都装了复位弹簧人们进出后,门会自动复位.人们还利用这一功

能制成了自动伞、自动铅笔等用品,十分方便.此外,各种按钮和按键也少不了复位弹簧.弹性变形容易复位,

塑性变形则无法复位.弹簧的复位功能主要是源于弹簧材料的弹性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是弹性

形变,弹性限度外的形变则成了塑性形变.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全章概述

教12.1认识内能

学12.2热量与热值

内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容12.4热机与社会发展

知识与技能

L了解内能的概念及改变途径.

2.了解热量的概念并会计算.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教4.知道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热机效率.

学过程与方法

目1.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标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通过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两种内燃机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等概念,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机对ft会发展所起的

作用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章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

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应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和进一步学习能量转化与

守恒定律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运用能量转化观点认识事物,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很好素材.本章教

材大都来自于学生生活的经验,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

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热量的有关计算学生感觉很困难,公式使用不够熟练,计算易出错,需要利用

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I熬机热机效率I

分子热

架运动

12.1认识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勿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树专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重点难点】

重点:内能的概念;通过温度高低来判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改变内能的方法.

难点:内能的概念.

教学I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视频导入

播放“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神舟十一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火箭利用哪种能量做动

力升空呢?

导入2:图片导入

从图中的“钻木取火",引入本节课题.思考"钻木取火",着火原因及用处,建立能量转化和转移思想.

导入3:举例导入

在我们生活中常会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烧开水的壶盖常被水蒸气顶起来.装水的瓶子结冰后,瓶子会被胀

裂.请学生思考:壶盖能被顶起来,水蒸气对它做了功;瓶被胀裂,冰对瓶子做了功,说明水蒸吊口冰都具有能,

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呢?

【课堂探究】

1.什么是内能

观察教材P22三组画面,找共同点.

⑴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共同点:运动.

⑵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地球互相吸弓I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共同点:互相吸引.

⑶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互相排斥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共同点:互相排斥.

(4)思考物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越能―那么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统称什么呢?

内能的定义: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⑸讨论交流: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上熊内能的单

位:焦耳(J).

⑹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答: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而内能指的是组成物体的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和这些分子

(或原子)之间的上^.从本质上来看,内能和机械能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其实内能就是物体内分子

(或原子)的机械能.只是内能是微观和统计上的概念,而机械能是宏观上的概念.

⑺一壶水放在火上加热,其温度升高,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得剧烈,内能增大.

(8)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质的量(分子数目)、温度、的只.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⑴给你一根铁丝,想增大它的内能,采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火上烤,放入开水中呆一会,强烈的阳光下晒,这

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工0;另一类是:在石头上磨,来回弯折,用锤子砸等,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

功.内能改变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⑵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如故功,物体的内能会里

⑶判断教材图12W(a)、图121(b),图12-5⑹中,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a)图:传导;(b)图:对流;(c)图:辐射.

⑷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

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⑸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⑹①举出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②再举出两个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

答:①用铁锅在炉子上炒菜,铁锅烫手;冬天用热水袋取暖.②轮胎摩擦地面温度升高;冬天双

手相互摩擦取暖.

⑺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不同的是做功是能量发生了热传

递是能量发生了转移.

厚2设计明

1.如图(a)所示,古人用力钻木,使物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b)中,将饮料和冰块

放在一起,它们各自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这是通过重遴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b)

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去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的方法使

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指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雪在阳光下熔化热传递.

⑵火车驶过后铁轨温度升高做功.

⑶双手搓一搓使手暖和做功.

(4)热水慢慢变凉树髓.

⑸暖气片散热使室内温度升高热传递.

4.关于内能的认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5.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C.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D.它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6.下列事例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备课I资源►>

1.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

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而内能指的是组成物体的分子域原子)的动觞口这些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势

能.从本质上来看,内能和机械能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内能就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机械能.只是内

能是微观统计上的概念,而机械能是宏观上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中,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对应着物体的温

度,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而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平均势能对应着物体的物理性状.比如说0℃的於口

0℃的冰,它们内部的分子平均动能是相等的,但是0。(:的水内部的分子间平均势能大于0。(:的冰,所以等

体积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0°C的冰,所以水变成冰是要放出热量的.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递是过树专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的树专递过程中,匹种时往往不是单蝴

行的.热传导是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使物体的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彳皓B分的过程.热传

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往往与对流同时进行.各种物质热传导的性能不同,金

属较好,玻璃、羽毛、毛皮等很差.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

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

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如太阳能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

宙空间传给地球的.

12.2热量与热值

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2.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正

比.

3.了解树直的概念,会根据树直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重点难点】

重点:热量的概念,热值及燃料选择.

难点:热量的概念.

教学I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1:图片导入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

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

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燃料合适呢?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时的燃料是什么物质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导入2:复习导入

什么是内能?改变内能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学生回答引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一杯开水变冷减少

的内能和一桶开水变冷减少的内能一样多吗?怎样描述热传递时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呢?

导入3:演示导入

将酒精等加热用活塞塞紧的装有水的试管,观察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请问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

怎么解释?把水加手播个过程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过程.

【课堂探究】

1.什么叫热量

自主阅读教材P26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

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2.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自主学习: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活动1”,完成下面问题.

⑴在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量筒、相同的

烧杯、钟表.水吸热的多少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粗略判断.

⑵给100g的水加热,记录的物理量有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相

同,此实验过程中控制水的质量不变,改变水升高的温度,然后依据加热时间的不同从而知道水

吸收的热量不同.

⑶分组完成“活动1"中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上心.

(4)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的关系时,该实验要控制水升高的温度不变,改变水的质量.请

设计并说出你的实验方案,并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结论: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上比_.

⑸我们通过实验,借助的方法彳导出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萌质的质量

和温度的变化成正比.焦耳经过实验研究得出: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是4.2x1J.

3.燃料的热值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⑴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⑵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上玉

⑶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完

全燃烧的计算公式为Q=mq.

⑷阅读常见燃料树直表,你的发现是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

⑸氢气的热值是1.4x10sJ/m: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的氢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1.4x1(TJ,

利用氢气作燃料,它的优点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