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田开发地质学
2013年10月-11月第五章油气藏及油气聚集第一节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第二节油气藏的成因分类第三节油气的聚集第四节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第五节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盆地第六节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第一节圈闭及油气藏的概念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圈闭是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继续向前运移,并在那里蓄存起来成为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一、圈闭的概念储集层:储存油气盖层:紧盖着储集层,阻止油气逸散遮挡物:从各个方向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它可以是:
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如背斜;断层遮挡;储集层沿上倾方向被不渗透性岩层不整合覆盖或遮挡;储集层沿上倾方向物性变差或发生尖灭,也可以是储集层沿四周物性变差或发生尖灭。圈闭的组成圈闭是具备捕获分散烃类形成油气聚集的有效空间,具备储藏油气的能力,但圈闭中不一定有油气。一旦有足够数量油气进入圈闭,充满或占据圈闭一部分,便可形成油气藏
油气运移过程中,若遇到阻止其继续运移的遮挡物,则停止运移并在遮挡物附近聚集,形成油气藏。遮挡物的存在是造成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之一。圈闭的大小和规模决定油气藏的储量大小,其大小由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表示该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二、圈闭的度量第一节圈闭及油气藏的概念(1)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向外溢出的点,称该圈闭的溢出点。(2)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称该圈闭的闭合面积。闭合面积愈大,圈闭的有效容积也愈大(3)闭合高度从圈闭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称该圈闭的闭合高度背斜圈闭中,度量最大有效容积的有关参数示意图注意: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闭合高度的测量是以溢出点的海拔平面为基准。构造幅度的测量是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同样大小构造起伏幅度的背斜,当区域倾斜不同时,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闭合高度,(4)圈闭最大有效容积的确定圈闭最大有效容积决定于圈闭的闭合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及有效孔隙度等有关参数。具体确定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V=F·H·Ф式中:V--圈闭最大有效容积,m3;
F--圈闭的闭合面积,m2;
H--储集层的有效厚度,m;
Ф--储集层的有效孔隙度,%。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一定数量的运移着的油气,由于遮挡物的作用,阻止了它们继续运移,而在储集层的这部分富集起来,就形成了油气藏。如果在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则称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则称气藏;二者同时聚集,则称为油气藏三、油气藏的概念第一节圈闭及油气藏的概念若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则称为商业油气藏。如果油气聚集的数量不够大,没有开采价值,就称为非商业性油气藏。
究竟聚集多少数量的油气才有开采价值决定于政治、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过去认为没有开采价值的非商业性油气藏,由于开采技术及工业条件的发展,或者由于对石油的特别需要,可以成为有开采价值的商业性油气藏。所以,商业性油气藏的概念可认为是随时间、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油气藏的重要特点是在“单一圈闭中”,所谓“单一”的含意,主要是指受单一要素所控制,在单一的储集层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边界。同一背斜中有三个储集层,分别组成三个圈闭,三个不同的压力系统,不同的油、气、水边界,就应该认为是三个油气藏。同一套储层,三个油气藏同一套储层,四个油气藏(1)油水界面、油气界面在油气藏中,由于重力分异,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形成油-气分界面、油-水分界面。一般情况下,这些分界面是近水平的,在水动力作用下,也可能是倾斜的。这些分界面不是截然的分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四、油气藏的度量第一节圈闭及油气藏的概念含油边界是油水界面与储层顶面的交线,
油水界面与储层底面的交线称含水边界。(2)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
背斜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示意图含油边界含水边界(2)底、边水如果油层厚度不大,或构造倾角较陡,油气充满圈闭高部位,水围绕在油气藏四周,即在内含油气边缘以外,这种水称为边水如果油层厚度大,倾角小,油气藏下部全为水,这种水称为底水。图4-24(3)油气柱高度指油气藏油(气)水界面至油气藏高点的垂直距离,是表示油气藏大小的重要参数。(4)充满系数(充满度)p108习题一圈闭与油气藏分析带习题册,铅笔、橡皮,尺子,25*35厘米方格纸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上百种油气藏分类方案。第二节油气藏的分类近年我国石油地质学家根据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油气藏分类方案。如胡见义、陈荣书等人。
油气藏分类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圈闭的成因。圈闭是决定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圈闭的成因不同,油气藏的特点不同,划分油气藏类型时,应该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两条基本原则,分类应能有效指导油气藏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简便实用。可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岩性及其他类型4大类,每类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类型。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
第二节油气藏的分类一、构造油气藏1.背斜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背斜圈闭。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在世界油气勘探史上一直占最重要的位置,是石油地质学家们最早认识的一种油气藏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及储量中,背斜油气藏仍居首位一、构造油气藏表5-1,表5-2挤压背斜油气藏:挤压为主的褶皱作用形成。两翼地层倾角陡,常不对称,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较小,常伴生断裂。
玉门老君庙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沉积过程中基底的差异沉降形成。平缓、巨大,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大。大庆萨尔图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盐岩、石膏、泥岩等塑性地层在不均衡力作用下拱升形成。轴部往往发育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江汉王场构造
披覆背斜油气藏:与地形突起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常成穹窿状,顶平翼稍陡,幅度下大上小
希莫尔油田滚动背斜油气藏:是沉积过程中同生断层作用的结果。在断块活动及重力滑动作用下,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背斜”圈闭。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短轴背斜,坨庄-胜利村油田构造及横剖面图(据胜利石油管理局)2.断层油气藏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封闭作用:由于断层的存在,使油气在纵、横向上都被密封不逸散,聚集成油气藏。
在纵向上,断层的封闭作用决定于断层带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一、构造油气藏A断层性质及产状:压扭力作用产生的断层断裂带紧密,断层面具封闭性质。张性断层断裂常不紧密,易起通道作用。断面陡则封闭性差;断面缓则封闭性好B断层带内地下水中溶解物质(如碳酸钙)沉淀,将破碎带胶结起来,形成断层墙,起封闭作用。C在塑性较强的地层中(如泥岩)产生断层,沿断层面常形成致密断层泥,可起封闭作用D油气沿开启断裂带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形成固体沥青等物质,堵塞运移通道,起封闭作用
在横向上断层的封闭作用取决于断距的大小,以及断层两侧岩性组合的接触关系。基本条件是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不直接接触,俗称“砂岩不见面”,就可起封闭作用;反之,如果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直接接触,则不能起封闭作用。断层封闭能力本质上取决于断层面两侧对置岩层的排替压力差。断层两侧岩性接触情况对断层圈闭封闭性的影响A层为完全封闭;C层为部分封闭图5-7断层圈闭的大小与断距及断层两侧岩层接触情况的关系从平面组合关系上来看平直断层与水平或单斜地层相切,尽管断裂带封闭,也不能形成圈闭。要想形成断层圈闭,在断层本身是封闭的前提下,从平面组合关系来看,必要条件是:断层线与储集层构造等高线构成闭合状态,或断层线与岩性尖灭线构成闭合状态。通道和破坏作用由于断裂活动,开启程度高,常破坏原生油气藏的平衡状态,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如果断层断至上部某一地层消失,其上部有良好盖层,则可形成次生油气藏。有的断层断至地面,油气完全逸散而破坏了油气藏。青海油砂山断层对油气藏形成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起封闭作用,也可以起通道和破坏作用。几个相互交叉的断层在储层上倾方向产生遮挡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胜坨油田一个弯曲的断层与单斜储集层相切形成(2)断层油气藏的类型一近于平直断层在鼻状构造向上开口端产生遮挡,形成所谓断鼻构造东辛油田营13断块几条断层将一地层从四周切成一个孤立断块,形成圈闭3.岩体刺穿油气藏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岩体刺穿油气藏是油气在岩体刺穿圈闭中的聚集。
地下岩体(包括盐岩、泥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圈闭。与刺穿体有关的储层上倾变形、变位(断裂)相应可形成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一、构造油气藏莫连尼油田洛克巴丹油气田盐体刺穿油气藏泥火山刺穿油气藏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墨西哥4.裂缝性油气藏指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靠裂缝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特点:油气藏常呈块状;钻井过程中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和井喷现象;孔隙性、渗透性分布不均造成同一油藏不同油井之间的产量差别甚大青海油泉子油田一、构造油气藏地层圈闭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第二节油气藏的分类二、地层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其与非地层油气藏之间的区别
B、C是位于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油气藏;
D、E为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A、F分别为岩性尖灭和背斜油气藏。1.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质历史某时期,地壳运动使一个区域上升,受强烈风化剥蚀。坚硬致密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在古地形上为突起;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层形成古地形中的凹地。显示出了高山、平原、沟谷、河湖等古地貌的景观。后来,在该区域未被剥蚀成为平原时,又重新下降,被新的沉积物掩埋覆盖,这样就在原古地形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潜伏剥蚀突起或潜伏剥蚀构造。也称为“古潜山”。二、地层油气藏这种古地形突起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常形成破碎带、溶蚀带,具备良好的储集空间,当其上为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时,则形成了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示意图潜伏剥蚀突起圈闭潜伏剥蚀背斜构造圈闭潜伏剥蚀单斜构造圈闭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中的油气储集层时代常比生油岩的时代老,即所谓的“新生、古储”2.地层超覆油气藏
地层超覆指水体渐进时,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较新沉积层覆盖较老沉积层,向陆地扩展,与更老的地层侵蚀面成不整合接触。地层退覆是在水体渐退时发生,较新沉积层范围愈来愈小实际地质环境里水进与水退交替出现,剖面上表现为超覆不整合面与退覆削蚀面相交。二、地层油气藏实例:图5-253.生物礁油气藏生物礁指由珊瑚、层孔虫、苔藓虫、藻类、古杯类等造礁生物组成的、原地埋藏的碳酸盐岩建造生物礁圈闭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形成的圈闭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储集条件好,生物礁本身原生孔隙和次生溶洞都很发育加拿大的油气产量约有6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墨西哥70%。大的生物礁油藏例如墨西哥黄金巷环礁带油田群,美国斯库瑞-斯奈德生物礁区,我国珠江口盆地海上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礁油田。流花11-1油田储量一亿吨以上岩性圈闭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环境不同或成岩期间的次生作用,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上倾尖灭体及透镜体圈闭。三.岩性油气藏第二节油气藏的分类1.岩性尖灭油气藏:由于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或渗透性变差而造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形成的。2.透镜体油气藏:透镜或不规则状储集层周围被不渗透性地层所限,组成圈闭条件而形成的油气聚集。常见的是泥岩层中的砂岩透镜体。规模不大。可以是泥岩中的砂岩透镜体,也可以是低渗透性岩层中的高渗透带。三.岩性油气藏砂岩尖灭体及透镜体岩性油气藏(a)砂岩尖灭体油气藏;(b)砂岩透镜体油气藏;(c)低渗透砂岩中之高渗透带
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当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与油气运移的浮力方向相反、大小大致相等时,可阻挡和聚集油气,形成水动力油气藏。第二节油气藏的分类1.水动力油气藏四、其他类型油气藏背斜水动力油藏鼻状构造型水动力圈闭2.复合油气藏储油气圈闭往往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当多种因素共同起大体相同的作用时,就成为复合圈闭。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凡是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由任一种构造和地层因素联合封闭所形成的油气藏称为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形成的圈闭即为构造-岩性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即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水动力复合油藏四、其他类型油气藏
3.向斜气藏
国外一些大型盆地相继发现一些“气水倒置”的气藏,即所谓深盆气藏或水封型向斜气藏。它是一种动态圈闭气藏,不存在十分严密的封堵或遮挡条件,一方面下倾方向气源岩源源不断的向致密砂岩注入天然气,另一方面天然气不断向上倾方向渗漏、散失,或由水动力和非渗透岩层联合封闭,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持续不断地供给和散失达到某种平衡的结果四、其他类型油气藏4.凝析气藏
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反凝结为液态,成为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四、其他类型油气藏5.固态气水合物
二十世纪60年代首先在前苏联西西伯利亚北极气田发现冰冻甲烷,70年代在该区发现储量巨大的梅索雅卡气体水合物气田后,才引起人们重视,其天然气总储量约4×1011m3,其中有54%呈气体水合物产出。后来在北极许多油气田中都见到过固态气体水合物;1980年初美国深海钻探的钻井船发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广泛分布着冰冻甲烷地层。经多年勘探,迄今发现西半球北美洲周缘许多海域都蕴藏着气体水合物资源。估计我国至少在东南沿海也会蕴藏着丰富的气体水合物资源。四、其他类型油气藏第三节油气的聚集1.油气在单一背斜圈闭中的聚集2.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按照油气差异聚集原理,可得出四点结论:
(1)在离供油气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距离稍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
(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然可以作为有效的聚集天然气的圈闭。但是,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圈闭,则不再是一个聚集石油的有效圈闭了。
(3)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石油或天然气的密度应小于距油源区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的油或气的密度。
(4)所形成的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数目,取决于油气来源供应的充分程度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油气差异聚集的必备条件:
(1)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要求具区域性的倾斜;储集层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
(2)相联系的一系列圈闭,它们的溢出点海拔依次增高。
(3)油气源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补给。
(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一起运移的。影响油气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干扰因素):
(1)在运移道路上有另外的支流油气供给来源时,则会打乱原来应有的油气分布规律。
(2)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作用,随物理条件(温度、压力)的改变而变化。它可以造成次生气顶,也可以导致原生气顶的消失,因而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
(3)后期地壳运动造成圈闭条件的改变,必然造成油气的重新分配。
(4)区域水动力条件、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运动的方向,直接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第四节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成藏要素的有效匹配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并被保存下来,主要决定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等成藏要素及其优劣程度。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充足的油气来源油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生油岩的体积:越大越好。
2.有机质的数量和类型:数量要多,类型要好,I、Ⅱ型较好。
3.生油岩有机质的成熟度:成熟度要高一些,但应适当;转化程度越高越好。
4.生油岩的给油率(生油岩排出油气的能力):给油率越大越好。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生储盖组合指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包括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丰富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良好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这是形成大油气藏的必备条件。生储盖组合类型示意图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富集的条件就不同
最佳的生、储、盖组合型式主要有:互层式指状交叉式透镜式不整合式生油层与储集层为互层组合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示意图互层式生油层与储集层成指状交叉组合型式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的示意图
指状交叉式生油层中存在砂岩透镜体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的示意图透镜式生油层的最佳厚度有利生储盖组合中生油层的最佳厚度应该是该区的有效排烃厚度。单层厚度为30~50m的生油层具有较高的排烃效率。储层的特征有利生储盖组合中储集层的物性要好(孔隙度、渗透率要大),应占有最佳百分比(厚度),一般为20%~60%,以30%为最好。盖层的封闭条件有利生储盖组合中盖层的封闭能力越强越好。三、有效的圈闭大量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并非所有圈闭都聚集有油气,有的圈闭聚集油气,有的圈闭只含水,属于所谓“空”圈闭,这表明它对油气聚集无效。
圈闭的有效性就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1.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相应关系油气只有在圈闭形成以后才能在其中聚集。如果一个沉积盆地内,有的圈闭是在最后一次区域性油气运移以后形成的,它形成时,油气早已运移走了,这种圈闭对油气聚集显然无效
只有那些在油气区域性运移以前或同时形成的圈闭,对油气的聚集才是有效的。2.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源区的关系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证明,沉积盆地中生油坳陷控制油气分布。油气生成后,首先运移至油源区内及其附近的圈闭中,多余的油气则依次向较远圈闭运移聚集。如果油源有限,不能满足盆地内所有圈闭的总有效容积,则距油源区远的圈闭通常成为无效圈闭。一般情况下,圈闭所在位置距油源区越近,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圈闭的有效性越高。位于油气运移通道上的圈闭有利于捕获油气,形成油气藏。位于油气运移通道上的圈闭,其有效性高3.水动力与流体性质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静水压力条件下,圈闭内的油-水(或气-水)界面水平。水动力条件下,圈闭内的油-水(或气-水)界面顺水流方向倾斜,倾角大小决定于水压梯度和流体密度差。在水压梯度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天然气比石油的密度小,油-水界面的倾角相当于气-水界面倾角的5倍;换言之,在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对同一圈闭而言,天然气能聚集成气藏,对气体的聚集是有效的。而石油就会被水冲走,对石油聚集无效。水动力条件下油水界面分布示意图四、必要的保存条件1.地壳运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频繁的地壳运动会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遭到破坏所以,相对稳定的地壳运动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2.岩浆活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岩浆活动的时期和频繁程度都可影响油气藏的保存条件,早于油气藏形成时期的岩浆活动对油气藏保存有利。3.水动力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相对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第五节油气聚集单元
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元是油气藏,多个油气藏的组合形成油气田及油气聚集带,所有这些油气聚集单元都存在于含油气盆地之中。油气藏、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盆地构成了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各级单元。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一、油气田对“油气田”的理解应该包括下列涵义:
(1)油气田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不论它们原来生成的地方在何处。
(2)一个油气田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例如背斜、古潜山等。在这些“局部构造”控制的范围内各种油气藏的总和,都可以称为油气田。
(3)一个油气田总占有一定面积,不论大小如何,这个面积总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
(4)一个油气田可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油藏或气藏。受单斜控制的岩性尖灭油气田在进行油气田分类时,往往是以“局部构造单位”的成因条件作为基础。背斜油气田构造油气田断块油气田盐(泥)丘油气田岩性尖灭油气田非构造油气田透镜状和不规则状油气田不整合油气田礁型油气田油气聚集带指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或岩性岩相变化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二级构造带由若干个背斜或断层、或岩性尖灭、或生物礁等组成的构造带。如背斜油气聚集带、断裂油气聚集带、单斜油气聚集带、生物礁油气聚集带、复式油气聚集带等。二、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位,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的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应当是:
(1)沉积盆地油源区或其附近有长期继承性隆起背斜型油气聚集带该带离油源区近、构造圈闭形成早,在隆起过程中,已生成的油气便可就近聚集。
(2)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般形成较早的油气聚集带含油气较为有利。
(3)沉积盆地边缘的大单斜带往往是有利的储集岩相带发育区,易形成各种地层和断层圈闭,在区域性油气运移过程中,是油气指向的低压地区,有利于形成大单斜油气聚集带。
(4)生物礁、盐丘、古潜山及滨海砂洲发育带可形成各种特殊类型油气聚集带。
松辽盆地油气田分布与生油区的关系(据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1977,修改)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油气田,那么,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具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三、含油气盆地构成含油气盆地的必要条件:(1)该盆地是沉积盆地;(2)盆地必须经历过统一的地质发展史;(3)盆地曾经历长期、持续、稳定沉降状态;(4)盆地内生、储、盖层、圈闭发育,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5)盆地内存在油气田含油气盆地的结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培养试题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消防法律法规精解与消防设施安全操作试题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测试卷: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专项考核题库
- 2025年声乐演唱职业能力测试卷:声乐演唱音乐剧舞台表演心理辅导试题
- 2025年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测试卷:平面设计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技巧分析技巧分析技巧试题
- 2025聘请外国专家劳动合同样本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建筑节能技术(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精神病学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调味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测绘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白鹅》课件(统编版)
- 2024北京市大兴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粮油仓库工程验收规程
- DBJ51T 196-2022 四川省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 《归去来兮辞(并序)》 全省一等奖 教学课件
-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赣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画房子 课件(12张PPT)
-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 核电厂运行规程3
- 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案(共87页结构图多附现场照片)
- 自学考试——军人心理咨询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