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喧哗慢不经心销声匿迹B.妩媚驰聘自圆其说和颜悦色C.恭顺腑瞰风云变幻震耳欲聋D.浮躁襁褓川流不息天衣无缝2、下列句子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①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②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③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⑤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③①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幽悄(qiǎo)挑剔(tì)气氛(fēn)B.亢奋(kàng)冗杂(rǒng)戛然(jiá)晦暗(huì)C.撺掇(cuān)蓦然(mò)脸颊(xiá)斡旋(wò)D.羁绊(pàn)磷火(lín)糜子(méi)羊肚(dǔ)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制定”前加上“能否”)B.假期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删掉“不”字)C.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删掉“经过”)D.我市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删掉“和范围”)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B.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C.一阵淡淡的、熟悉的香味——雪茄烟味——从一扇窗子里飘了出来。D.北京人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您,是北京人由来已久的祖传。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清晨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B.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C.《诗经》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D.头顶,晴空如洗,白云似梦;身边,鸟语如歌,鲜花似锦。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8、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②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③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④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⑤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A.①②③⑤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③⑤① D.①②④③⑤9、(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5)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6)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化用了《庄子·北冥有鱼》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书可以消除烦恼yù闷,让心灵愉悦平和。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宵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驰骋;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mù已久的朋友。(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yù(_______)闷仰mù(_______)驰骋(_______)(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3)“隽永”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之天目湖郭树清①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②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①”,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②”。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③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④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⑤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⑥秋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⑦岁月流逝,水韵悠悠。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2.仔细阅读第②~④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你认为呢?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香乔叶①汉语里有些词,越看越美,美不胜收。比如,秋香。②四季里能配香的,还有春。春香也不错,可是跟秋香一比,就有一些避色了。春天的香是刚则苏醒的香,刚刚生长的香,是根株的香和童年的香,什么都不曾经历,还太娇嫩。③秋香,则不同了。秋香,在哪里呢?④路边的水果报子上,葡萄、香煮、苹果、桃子、石榴、梨……是的,明知道有些水果不是秋天才有的,是夏天就有了的,可是显然的,它们跟这秋天更相知,更默契。要不,形容秋天的时候,人们怎么会喜欢用硕果累累这个词呢?这些个水果,都是甜的,可这个甜跟那个甜又不一样,有的甜得深些,有的甜得浅些,有的甜得浓些,有的甜得淡些,有的甜得柔些,有的甜得柔些。都好。⑤还有各种莱蔬。西红柿格外红,南瓜格外大,丝瓜格外长。花生刚下来,壳上还带着一点点浮土。磕开一个,花生衣还是粉粉的。芹菜、菠菜、空心菜、商蒿、小白菜、生菜,层层叠叠的绿,都挤在这秋天里。它们似乎都知道,应该趁着这个时节拼命地长,不然到了冬天,就只能闷在大棚里去长了。人们吃这些大棚菜的时候,只觉得吃的不是那个味儿,哪里会想得到,它们在大棚里长的时候,也不是那个味儿呢?⑥有香意的还有人们的闲话:“哎呀,买这么多菜,你家冰箱修好啦?”⑦“修好啦。花了两百多。”⑧“还不如买个新的得了,把日子过得怎仔细。”⑨“好饭可不得小口吃,好日子可不得仔细过?”⑩这些琐碎的家常,和秋天也最配。⑪悬铃木的叶子还没有变黄,泡桐的叶子刚刚开始落下,金桂、银桂已经繁星似的闪烁了一树,慢性子的槐花,还在不慌不忙地开。今天的阳光是这样的好,也许明天就不那么好了,那不管,明天来了再说明天。现在正是秋天最饱满的时刻。也许是因为过于热情,夏天的饱满多多少少会让人倦怠。而秋天的饱满,因为温度的降低反而更为坚实。⑫一直喜欢的那种颜色,就叫秋香色,简称香色。这里的香,说的本是树。檀香、沉香,都是这些个带香气的硬木。这颜色,是黄和绿调得最平衡的时候。偏绿一些,就叫秋香绿。偏黄一些,就叫秋香黄。当然,叫香绿、香黄也很好,可是加上了秋字,就更好,让这香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⑬秋香,到底是怎样的香呢?⑭也许是经过烈日和暴雨才提炼出来的香吧。⑮也许是从容等待着寒霜和大雪将至的香吧。(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10月12日,有删改)1.秋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2.品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有的甜得深些,有的甜得浅些,有的甜得浓些,有的甜得淡些,有的甜得烈些,有的甜得柔些。(1)简析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2)朗读这句话时,你将重读哪几个字?为什么?3.请你谈谈对第⑥段中加点的“香意”的理解。4.文章题目为《秋香》,为什么开头要写“春香”?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鸟说》一文,完成小题。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啁啾者,即(1)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2),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鵱鷇(3),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4)不深山之适(5)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注释(1)即:走近,靠近(2)掬:用手捧,盈掬:这里指用手满握。(3)鵱:音构,鸟卵。这里指幼鸟。(4)奚:为什么。(5)适:到……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_________)(2)雌者覆翼之(_________)(3)鸣乃已(_________)(4)见辱于人奴以死(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桂之上日有啁啾者何陋之有(《陋室铭》)B.雏且出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C.即而视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D.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其旁有桂一株焉4.翻译下列句子。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5.本文和《马说》在写法上相似,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14、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①捽(zuó):揪;②詈:骂;③起居:问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翁捽其御者/其真无马邪B.詈且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由某携回重惩可也/惩山北之塞D.翁叩谢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汤敦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四、作文(40分)15、作文在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乐观,有的善良;有的坚强,有的勇敢;有的好学,有的自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曾对我们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请以《我会记得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
A.慢—漫;B.聘—骋;C.腑—俯。故选D。2、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时注意抓关键词,抓中心句,通过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仔细阅读这段话,话题是围绕王阳明的观点展开的,所以首句是④;然后中间内容是阐述原因,②句的“因为”提示了应先排②,①句的“圣人”紧承②句,第⑤句是由②①句得出的结论;第③句小结本段,表明作者的观点。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理清思路。不同的文体,思路也有所不同:记叙文常以事情的发生发展为顺序;议论文常把观点句放前面,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也往往把中心句放前面,后面是支撑句。其次,从局部看,要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最后,将初步排出的语段连起来读,看是否连贯,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局部调整。3、B【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挑剔”读作“tī”;C项“脸颊”读作“jiá”;D项“羁绊”读作“bàn”。4、C【解题分析】
C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残缺谓语动词。应该在“更”前面加上“具有”或者“拥有”;也可以删掉“的能力”。【题目点拨】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5、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北京人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您,是北京人由来已久的祖传。6、C【解题分析】
C项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五经”一般不加书名号。改为:列为“五经”之一。【题目点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7、D【解题分析】
A.否定不当,去掉“为了”或“不”。B.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精神品质”和“榜样”不搭配,去掉“的榜样”。C.成分残缺。缺宾语,在“为核心”后面加上“的讲话”。故选D。8、C【解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④总起,提出观点;②承接上句,并释义“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③反面谈“奥林匹克精神”有不足之处;⑤正面谈“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①得出结论。因此选C。9、(1)白露未晞(2)曲径通幽处(3)不知其旨也(4)心忧炭贱愿天寒(5)一任群芳妒(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默写,注意不要多字、漏字、错字。本题需要注意“晞”、“旨”、“抟”等字。10、(1)郁慕chěng(2)烟宵云散烟消云散(3)形容(言语、诗文)意味深长(4)比喻排比【解题分析】
第(1)小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上所公布的1000个常用汉字,包括字音和字形。“郁”和“慕”是学生经常容易写错的字,“驰骋”的“骋”学生容易读成pìn。第(2)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学生经常容易将一些常见的汉字写错。“烟宵云散”的“宵”应改为“消”。第(3)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题干要求是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因此要结合文段来理解。文段中的原句是“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因此“隽永”应理解为指诗文意味深长。第(4)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判断修辞手法。从“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两句可以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驰骋;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这几句可以判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①B②A2.景物有:湖水、竹林、枫叶、群山写出了天目湖风景秀丽、优雅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的特点。3.不能删去,详写南山竹海,再现此处迷人的景色,道出作者怡悦的心情,衬托了天目景色的优美,同时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为后面抒情蓄势。(意近即可)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照射在枫叶上闪烁的光泽比作辱楼渔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湖中流光溢彩、神秘变幻的景色特点。(意近即可)5.对天目湖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对天目湖未来的美好祝福。(意近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选取语句。需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相应的语句。“秋天的天目湖……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景美人醉,结合这里的语境,应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②’。”先介绍天目湖的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然后用古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结。所以答案为:①B②A。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筛选。仔细阅读第②~④段,可结合语句“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提取信息作答第一问。结合“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可概括作答第二问。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是为了衬托天目优美秀丽的景色,“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烘托出作者轻松的心情,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所以这段不能删去。4.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湖光闪耀、恍如仙境的特点外,还要答出“我”对天目湖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5.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句子或段落去概括。我们可以结合文章首尾段分析,“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表达了对天目湖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天目湖人勤劳的赞美,新农村新气象的赞美,“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表达对天目湖未来的美好祝愿。12、1.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在各种菜蔬上,在人们的闲话里,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2.(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节奏感强,有一种韵律美,强调了“这些水果,都是甜的”,但甜得又不一样,突出了水果之多、之甜,表现了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需要重读的有“深”“浅”“浓”“淡”“烈”“柔”等字,这样可以强调“甜又不一样”,突出了水果之多。3.“香意”指人们的闲话中蕴含的纯朴的人情味和生活味。4.写“春香”是为了用“春香”的娇嫩与“秋香”对比,突出“秋香”因为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特点。【解题分析】
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在各种菜蔬上,在人们的闲话里,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方法: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的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据第四段“路边的水果报子上,葡萄、香煮、苹果、桃子、石榴、梨……是的,明知道有些水果不是秋天才有的,是夏天就有了的,可是显然的,它们跟这秋天更相知,更默契”可知,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第五段“还有各种莱蔬”“都挤在这秋天里”可知,秋香在各种菜蔬上;第十段“这些琐碎的家常,和秋天也最配”可知,秋香在人们的闲话里;第十一段“悬铃木的叶子还没有变黄,泡桐的叶子刚刚开始落下,金桂、银桂已经繁星似的闪烁了一树,慢性子的槐花,还在不慌不忙地开”“现在正是秋天最饱满的时刻”可知,秋香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2.(1)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此题,要通读句子,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表达效果。本句将连续六个句式相同,字数一样的短句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富有节奏感强和韵律美,强调了“这些水果,都是甜的”,连续六个“有的”突出了水果种类之多、味道之甜,“深”“浅”“浓”“淡”“烈”“柔”等词语水果的味道甜得不一样,表现了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朗读的重音的理解。重音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在朗诵中必须联系上下文,根据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情节发展、人物的行动变化来进行判断。一般要重读的词语和短语有:起对比作用及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和短语;列举的同类词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或短语;在文章中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本句的“甜”强调了水果的味道都是甜的,“深”“浅”“浓”“淡”“烈”“柔”则强调了不同的水果的甜是不一样的,这七字要重读。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包括:引申义、语境义、比喻义和指代义。答这类题,要在了解词语的本义基础上,联系语境、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根据人们闲话的内容——都是些琐碎的家常,充满了生活味,第九段“好饭可不得小口吃,好日子可不得仔细过?”让人感受到纯朴的人情味。据此可理解“香意”。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写“春香”是为了用“春香”的娇嫩与“秋香”对比,突出“秋香”因为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特点。第二段说春香是“刚则苏醒的香,刚刚生长的香,是根株的香和童年的香”,突出了春香的娇嫩,与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秋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秋香”的特点。据此作答。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做巢筑巢(2)盖、蒙(3)停止(4)受辱2.D3.其旁╱有╱桂一株焉4.问周围的人(它的去向),原来是某人(屋主)的童仆把它们抓走了。5.托物寓意《马说》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本文告诫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解题分析】选自《南山集》作者:戴名世年代:清参考译文: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每天有关关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满一捧,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宽吗?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巢”名词用作动词,“做巢、筑巢”的意思。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之”分别是“结构助词”和“宾语前置的标志”的用法;B项“且”意思分别是“将要”和“尚且”;C项“而”分别表示“承接”和“并列”;D项“以”都是“用”的意思。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它旁边有一棵桂树”,按照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来断句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以”是“把”的意思。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掌握能力。首先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辨析文章在写法、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结合两文的内容可知,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根据《马说》中“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一句可知,作者是借千里马不被人赏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批判、讽刺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根据对《鸟说》主旨的理解可知,文章借鸟喻人,提醒我们有识之士的发展需要适合自己的环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4、1.D2.公乃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而去。3.参考示例:汤敦甫借钱来赔偿卖菜老翁的菜钱,还设法待他走远才离开,不让指挥找他的麻烦,可见汤敦甫是一位为官爱民、宽厚仁爱、不仗势欺人的官员。【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D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离开”之意。A前者代词,代“驾马的人”;后者副词“难道”。B前者“并且”,后者“将近”。C前者“惩罚、治罪”,后者“苦于”。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公乃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而去。译为: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即可。3.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无庸,假贯钱足矣”“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等句说明汤敦甫是一位为官爱民、宽厚仁爱、不仗势欺人的官员。翻译: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旁,驾马的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老翁抓住驾马的人不放,责骂并且殴打驾马的人,索要赔偿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钱,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这纯属小人,让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才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乞求。汤敦甫对指挥说:“不用,借我一贯钱就行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就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四、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Review of Passives 语法衔接活动案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沪外版必修第一册
- 6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
-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第2课时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浙教版(2023)信息技术三年级下第15课 成果分享交流 (教学设计)
- 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1《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示范文本6篇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浙教版2019)数据与数据结构-教学设计-5.2-迭代与递归
- 6根茎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护理核心制度测试题+参考答案
-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化妆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操作技能测试考核试卷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麸质成分
- 第六章 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