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6年9月12日,蒋介石致电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要求他重新计划以飞机轰炸军舰的特种训练,电称:“对桂作战计划可以取消。”据此可知蒋介石()A.摈弃了与桂系之间的矛盾 B.调整了对内与对日本的政策C.为西安督战做了军事部署 D.最重视国民政府的空军训练2.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的大事年表:与上述大事年表中序号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史实,正确的一组是A.宣政院、雍正帝、1860年 B.澎湖巡检司、康熙帝、1895年C.安西都护府、乾隆帝、1894年 D.行省、顺治、1901年3.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据此,推动“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文字的发明 B.冶金业的出现 C.农业的发展 D.工商业的兴起4.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5.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人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B.社会结构的变化C.皇室贵族的审美追求 D.商品经济的发展6.《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C.一五计划以侧重发展重工业为主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7.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提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大字。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后期A.汉族官僚势力上升 B.天下大同观念产生C.中外和好局面形成 D.外交观念发生转变8.1923年,“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由此说明新经济政策A.探索农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B.注重区分工业企业的不同类型C.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做准备 D.探索轻重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9.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我们在贸易上遵循着这种惯例去做,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并且一定是大部分以现金的形态带回祖国。——(英)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以下对当时英国历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国家利益至上 B.重商主义积累资本 C.对外贸易保持逆差 D.鼓励出口扩大市场10.“新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学者,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和广州所取代,更不会想象到西部的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B.抗战伤痕文学扩大的使然C.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11.清朝咸丰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A.强迫开放通商口岸B.割占香港C.攫取领事裁判权D.强建租界12.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13.成立于1993年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全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蝉联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位列中西部第一位。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B.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C.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D.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14.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雅典没有最高行政首脑B.雅典没有最高权力机构C.雅典用此办法实现权力制衡D.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15.明确揭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6.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17.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中央集权的弱化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18.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说明了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家国政治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初步显现 D.分封制度彻底瓦解1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订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A.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反帝 B.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20.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 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2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22.1879年,李鸿章筹建的开平矿务局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煤,产量逐年增长。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A.促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B.有力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解决了军用企业的财政困难2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政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A.民主政治建设 B.思想大解放C.发展生产力 D.推进全球化发展25.与普罗泰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奴隶不看作人,而把人的概念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希腊人是公民的主体 B.城邦民主的高度繁荣C.人文主义是主流思想 D.人具有社会政治价值26.“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德意志在19世纪完成统一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欧洲国家联盟的创建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2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28.下列政策一度引发明朝出现“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 B.海禁 C.开禁 D.闭关锁国29.1951年,日本漫画《未来世界》描述了两个敌对国家分别进行多年核试验,许多动植物都因核辐射而引发突变,一种叫做“FuMu”的新人类打算建造诺亚方舟,带着地球生物离开。由此可知A.人民反对核技术的应用 B.美苏冷战影响艺术创作C.在冷战中日本寻求突破 D.新技术给环境带来破坏30.创作下面漫画所依据的历史史实是A.一球两制 B.美苏争霸 C.美苏结盟 D.柏林危机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其衡量指标多种多样,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数及城市化率统计表(注)全国总人口数各家统计不一。笔者截取的原则是,如果某一年有修正后的数字则首取,没有则取最大的估略数字。1820、1840、1843、1893、1901年的全国总人口教职自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1920、1931、1936年全国总人口数,参考姜涛前引书,及赵文林、谢激君:中国人口史》,以《中国人口史)修订后的数字为准。1949年的数据采自《中国人口年鉴.1985)——据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演进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32.材料一:2010年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的署名文章《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以下是文章摘选: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材料二:山东航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张幸福2009年5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考察,在此期间写下了3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和考察有感,取名为《哈佛日记——学习与思考》,以下为日记片断:5月30日,星期六,晴,57-66F,游览莱克星顿、康拉德镇。第一次听美国人看中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那时候我在烟台市芝罘区工作,接待美国纽约州一个专业协会组织的中小企业访问团。访问团团长告诉我,他是第一次到中国来,这次他们去过北京、上海、西安、烟台,感触很大。他过去了解的中国主要是从电影中了解的,大草原、大马、大辫子。从纽约出发前,他做好了从北京下飞机后骑马到烟台的准备,他专门带了骑马的衣服和鞋。想不到,烟台与北京直通飞机,而且城市也这么漂亮,这么现代。我问随团的一个团员,他关于中国知道多少,他说他知道中国有孙子兵法和古老的关于性保健方面的一些办法。我当时感到不可思议,如果说他知道孔子和中国功夫还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这些。在哈佛的课堂上,我感到现在的美国人更关心中国的有三大问题:……三是中国崛起的问题,特别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同一个传统的大国的关系问题。讲课的老师反复讲的是这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上,美国人看到了中国的作用,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变化。……第三个问题,美国人认为,从世界发展史上,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必然会同原来的传统大国发生矛盾,甚至有的美国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与此有关。……从美国人看中国的变化,我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变化,感受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感受到了中国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问题:(1)以美国为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观点。(2)导致材料二中美国纽约访问团团长对中国误解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二中作者为何会发出“如果说他知道孔子和中国功夫还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这些”的感叹?(4)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840年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看法。33.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此前,联合国曾于1958年2~4月和1960年3~4月在日内瓦举行过两次海洋法会议,由于大国的控制,把领海规定为12海里,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愿望。所以,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举行本身,就是对海洋霸权主义者的重重的一击。与会的国家共有167个。美苏则对会议采取抵制态度。它们先以“时机不成熟”为借口进行阻挠,后又一反常态,提出海峡通行、捕鱼、科研等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企图使会议达不成协议。但是,经过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的努力,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历时9年,共举行了11期、16次会议,最后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共320条,另有9个附件。公约虽然继续规定领海为12海里,但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所有权可延伸到200海里,在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350海里,同时规定国际公海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该公约基本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特点及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36年9月12日”、“对桂作战计划可以取消”和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蒋介石调整了内外政策,抓紧时间备战,B正确;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消除的,A排除;材料与西安督战无关,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国民政策的调整,军事训练执行的政府的政策,且材料无法得出最重视国民政府的空军训练的结论,D排除。故选B。2、B【解析】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84年康熙帝设立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占领,故答案为B项。元朝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今新疆等地,排除C项;1885年建省,是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3、B【解析】
文明时代相对于野蛮时代,人类更多的是对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加工,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而加工天然产物的重要条件是冶金业的出现,唯有如此,对天然产物的加工才有可能进行,B正确;文字的发明不能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排除A;农业的发展和对天然产物的加工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工商业兴起是天然产物加工之后的结果,而非条件,排除D。4、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A、C、D项是这样做的目的和结果。所以本题选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5、D【解析】
依据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兴起了很多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并逐渐的占据统治地位,花部的兴起便是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D正确;材料中花部的变化与专制统治的强化无关,A排除;依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尚未发生变化,B排除;材料未反映花部的变化与皇室贵族的审美有关,C排除。故选D。6、A【解析】
由材料信息“五年后(民国三十年)”可知《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中制定计划时间应当为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此时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A正确;抗战时期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转而进行经济建设,B错误;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共根据地,D排除。故选A。7、D【解析】
据材料“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提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大字。”并结合所学可知,总理衙门是为适应列强需要而设,其作为晚晴重要权力机构之一,其匾额上不宣示四海臣服,而是祈求中外平安无事,可以推知清朝后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D正确;总理衙门的最高领导人是奕䜣,A说法错误;天下大同观念是中国传统观念,B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违背史实。8、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联对重工业大型企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其余的工业企业进行管理职责的划分,反映了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新的探索,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农业,排除A项;题干强调分类管理,而非区分工业类型,排除B项;题干现象未体现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排除C项。故选D。9、C【解析】从材料“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看出,他强调出口,减少进口,对外贸易保持顺差,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可知,托马斯•孟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强调出口,减少进口,鼓励出口扩大市场,这是重商主义思想的表现,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0、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学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中心在北京,20年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随着日军大举侵华,国民政府统治中心西迁重庆,推动了武汉和广州、重庆先后成为文学中心,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概述,并非原因,排除;抗战伤痕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发展的体现,并非题干现象原因,排除B项;文学中心的变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11、D【解析】
注意《夷场行》中的关键信息,“黄浦成夷场”即中国的黄浦成了外国的地盘;“罗蜂房”即西方式建筑等。由上判断是揭露了列强强建租界的侵略行为,D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列强强迫开放通商口岸,A错误;材料中也没有说明香港被割占的信息,B错误;攫取领事裁判权也不符合材料的信息,C错误。12、A【解析】
依据材料“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来看,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C项“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D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13、D【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对外开放史实可知,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对外开放问题,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不是材料所述问题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而不是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故C项错误。14、C【解析】试题分析:“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这导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这说明,在雅典在政体设置上已经有了采用分权制衡的雏形,通过分权制衡实现对最高权力的制约。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雅典的民主点评: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1)主权在民。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即雅典的国家管理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2)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3)法律至上。雅典民主运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的法律进行运作。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它,直接民主、抽签任官、多数原则、公民意识、权力制约等。15、B【解析】
中共二大提出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提出“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故答案为B;中共一大宣告中共成立,确定党的任务和中心任务,A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定毛泽东的正确领导,C错误;中共“七大”制定当时党的任务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D错误。16、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可知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故D正确。A不对,属于孟德斯鸠的主张;B不对,属于康德的主张;C不对,属于伏尔泰的主张。考点:本题考查启蒙思想。点评:注意启蒙思想家各自主张的侧重点。1.伏尔泰《哲学通信》反对君主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3.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主张民主共和制。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主张尊重他人;强调言论自由。【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7、D【解析】
由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可知反映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特点,故D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看不出机构精简,故B项不符合题意;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不能说明历史趋势的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18、C【解析】
根据材料“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贵族政治趋于瓦解,这说明官僚政治初步显现,C项正确;君主专制权力出现并强化是秦朝及秦朝后,A项错误;家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家族和政权的结合,材料没有体现家国政治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分封制遭到破坏,但不能体现其彻底瓦解,D项错误。19、C【解析】
由“华南山区”、“毛泽东”等信息可判断“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故选C项;彼时国民革命已然失败,国共合作破裂,排除A项;武装反抗国民党是斗争手段,而非革命策略,排除B项;彼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排除D项。20、D【解析】
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21、B【解析】
朱熹的思想属于理学,不是心学,排除A项;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的说法没有相关依据,排除C项;朱熹的学说未必就更加科学,排除D项。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创立了理学,发展了儒学,使儒学发展到思辨化的阶段。故选C。考点: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2、B【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开平矿务局的开办增加了中国本土煤炭的供给,这有力地抵制了洋煤的进口,故选B项;开平矿务局虽然是中国自主采煤的一个例子,但无法改变中国煤业被外国资本控制的事实,故排除A项;C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解决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另外无法从有限的材料得出该结论。2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历史学家通过否定地理因素、强调制度因素对工业革命扩展方向的影响,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突尼斯等北非国家不是因为是大陆国家而接受工业革命影响迟钝,A项错误;材料中否定了地缘因素的优势,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业化的意义,并不是强调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工业化,D项错误。24、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领导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故C正确。25、B【解析】
依据材料“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来看,城邦民主对于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表明城邦民主的高度繁荣。B正确;公民享有民主权力,因此公民是希腊人的主体,希腊人是公民的主体说法错误,A错误;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与材料无关,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人具有社会政治价值,D错误。故选B。26、B【解析】
据所学可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其是一个军事政治同盟,而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B符合题意;据材料“……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诸邦分裂割据的局面,消除各个邦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A不符题意;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沦为美国的附庸,为了对抗美苏争霸,西欧各国走向了联合,建立了欧共体乃至欧盟,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C不符题意;据所学可知,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目的就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发展,D不符题意。27、D【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动乱,儒家道家诞生,但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也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B项错误;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未形成文官体系,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很容易误选A选项。因为很多同学会认为董仲舒的主张最开始的源头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思想。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材料中强调“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且董仲舒的观点是“新儒学”,由此就可以得出这一选项。28、B【解析】
根据“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意思是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海禁期间导致一些商人进行走私贸易,转而成为海盗,导致了寇患盛行,故答案为B;朝贡贸易主要是政府行为,与材料无关,A错误;开禁就会使一些海盗进行正当交易,而不是为寇,C错误;闭关锁国是清朝的政策,排除D。29、B【解析】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状态,美苏之间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阴影之下。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1年、敌对国家核试验、新人类打算建造诺亚方舟离开地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判断出是美苏冷战影响艺术创作,B正确;人类反对的是核战争,并非是核技术的应用,A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错误,新技术的出现具有双面性,排除。故选B。3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国指点全球,将世界一分为二的漫画,其历史依据是美苏争霸,B选项符合题意;一球两制没有准确揭露美苏两国外交活动的本质,且没有这个说法,A选项错误;二战时期美苏结盟是为了战胜法西斯侵略,与图中美苏操控全球不符,C选项错误;柏林危机是冷战在欧洲的表现,不是美苏对全球领导权的争夺,D选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示例起步阶段(1840年—甲午战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口总量长期处于停滞徘徊状态,中国城市化率整体不高,但也有缓慢提升,且主要在沿海、沿江的部分地区进行。五口通商后,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各大商埠相继开辟,近代城市化进程启动。沿海、沿江城市内的近代工业逐渐兴起,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但此时的通商口岸以商业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不足,且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直至中法、中日战争,许多城市、城镇不同程度地遭受战争摧残。初步发展阶段(甲午战后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城市化获得初步发展。之所以把《马关条约》签订看作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性转折点,是因为它不但刺激了通商口岸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分布区域的拓展,而且其中资本输出等条款刺激了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实业救国”高潮出现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铁路铺设、开矿设厂的时代。在19世纪末中国几个区域的城市系统中,出现了较有成效的经济、交通近代化变革。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民族工业和城市化均获得较快发展。曲折发展阶段(全面抗战爆发一1949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对城市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体上看,半壁河山沦陷于日寇之手,大多数城市,特别是若干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和近代兴起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相继被日军占领,战火侵扰加之野蛮掠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从局部看,东北与西南两个局部区域的城市化却得到了很大发展。日本为了适应对华战争的需要,将东北作为战争基地,加大了对东北的投资。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中国重工业基地及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全面抗战期间,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推动了西部成渝地区的城市发展。但这远不足以弥补战争对整个中国城市发展所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抗战胜利后,中国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协议2024年格式
- 电梯设备定制采购及精准安装服务协议
- 2024年度钢材交易协议范例
- 2024年外墙涂料买卖协议范本
- 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
- 乡村教育数字治理的实施策略
- 2024年男方不忠婚姻解除协议范本
- 2024年国际商业购销协议英文样本
- 2024年度品牌包装订购协议文本
- 2024年企业客服代表劳动协议参考稿
- 采购管理制度设计方案毕业设计(2篇)
- 疾控中心:常见传染病防治手册
- 收银审核员考试:收银员试题及答案(三)
- 土地复垦施工组织设计58446
- 电大财务大数据分析编程作业5
- (正式版)HGT 2782-2024 化工催化剂颗粒抗压碎力的测定
- DG-TJ08-2413-2023 优.秀历史建筑外墙修缮技术标准
- 家用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的设计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客户服务BPO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某污水处理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 AR眼镜简介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