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 说课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 说课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 说课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 说课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 说课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土地改革第一页,共二十页。均田免粮有田同耕平均地权第二页,共二十页。土地改革单位宣城市第八中学执教杜青青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三页,共二十页。教学目标1土地改革的背景2掌握土地改革的开始3了解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4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第四页,共二十页。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土改背景)占农村人口比例所占土地比例10%90%地主农民原因探究篇第五页,共二十页。

地主“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鸡叫就得起床干活劳动)。因为以前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长工们是从鸡叫起床返工日落则收工,周扒皮半夜鸡叫,使得那些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戴月地劳作。

第六页,共二十页。第七页,共二十页。剥削与被剥削坐享其成劳而无获地主农民根源在哪里?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原因探究篇第八页,共二十页。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老解放区已完成土改原因探究篇第九页,共二十页。改革概况篇1地区2法律依据3内容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第十页,共二十页。改革概况篇请思考: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第十一页,共二十页。改革概况篇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农民分到土地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1950-1952年底)第十二页,共二十页。封建土地所有制产品分配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农民土地所有制地主农民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改革概况篇第十三页,共二十页。意义感悟篇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毛泽东第十四页,共二十页。第十五页,共二十页。意义感悟篇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十六页,共二十页。1.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新解放区B.老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3.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习题巩固篇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四次变革。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中的确立。

第三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富裕起来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

第四次发生在2006年1月,农业税被废除了!是几千年来压在农民身上的重担被彻底废除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课堂延伸篇第十八页,共二十页。谢谢第十九页,共二十页。内容总结第3课土地改革。单位宣城市第八中学。执教杜青青。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地主“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鸡叫就得起床干活劳动)。因为以前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长工们是从鸡叫起床返工日落则收工,周扒皮半夜鸡叫,使得那些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戴月地劳作。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