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6第一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走进旅游地理教学目标知识:能复述旅游地理的学习内容,能识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我国的主要世界遗产资源。能力:能区分我国主要旅游资源的属性,能阐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交流分享学习经验,通过分析自身情况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态度: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内容,增进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旅游地理的学习内容和旅游资源的类型教学难点:能阐述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中国旅游形象片-中国魅力永存》明确画面中出现的各类旅游资源。2、学生看图识景点。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明确旅游地理学习的内容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说说刚才视频中出现的旅游资源和自己的旅游经历。2、明确两个概念:旅游和旅游地理。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明确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功能的资源。2、小组讨论,明确旅游地理的学习内容。教学活动二:辨析旅游资源类型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别说说本市及本省的旅游资源,并给这些旅游资源按性质分类。2、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图》中的旅游资源,并说说所选旅游资源的地理要素和特点。3、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归纳,明确要点。学生活动:1、整理熟知的旅游资源并分类,熟练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2、小组合作,介绍所选旅游资源地理要素和特点。教学活动三:课堂讨论——中国“申遗”的优势和对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旅游资源发展和保护的意义。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目前“世界遗产”项目在中国遍布的省市。2、总结中国“申遗”对旅游资源发展和保护的意义,以及中国“申遗”的优势。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学习教材内容,并在地图上填出涉及省市的名称和遗产类别。2、讨论“申遗”对旅游资源发展和保护的意义及中国“申遗”的优势。教学活动四:地图上的旅游教师活动:1、发放外国游客来华行程单。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按小组进行地图上的游历。2、选出学生代表介绍小组活动情况。教学活动五:探究课程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教师活动:1、介绍常用地学习方法。2、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活动:1、思考教师介绍的学习方法。2、回顾自身学习习惯和特点。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三、课堂小结旅游地理是介绍我国旅游区及世界上其他重要旅游区的课程,同学们通过这门课可以了解不同旅游区景点的特色和风格。很多美好的风景等我们去感受。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华北旅游区概述,想想黄河文化和帝都文化体现在本区域哪些旅游资源上。课后记事第二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华北旅游区概述北京市教学目标知识:能识记华北旅游区的行政区划、旅游资源的特点;能说明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沿革;能识记北京市旅游资源特点;能复述北京市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分析北京市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帝都文化和胡同文化在北京建筑中的体现。态度: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市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帝都文化和胡同文化在北京建筑中的体现。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华北旅游区地图,学生读图找属于华北旅游区的省份。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分析华北旅游区资源特点教师活动:1、展示地貌地图,讲授2、讲授华北旅游区的地貌、气候特点。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3、讲授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学生活动:1、观察地图,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貌特征。2、学习掌握华北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特点。教学活动二:探究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沿革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之故宫天坛、颐和园等。2、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北京印象”。3、请同学们介绍作为“七大古都之一”北京的历史沿革。 学生活动:1、分组图说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沿革。2、掌握北京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三:帝都文化和胡同文化在北京建筑中的体现。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故宫、天坛、颐和园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色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播放“北京胡同文化”片段。 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故宫、天坛、颐和园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色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2、观看“胡同文化”片段并思考。教学活动四:讨论帝都文化和胡同文化对于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组织讨论两种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有何异同。2、组织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两种建筑的开发与保护。3、总结建筑在北京市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和传播的文明。 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两种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有何异同。2、讨论对北京共存的两种文化两种建筑形式开发与保护的思考。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五:规划我的北京之旅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教师活动:1、以帝都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帝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小组合作完成简单旅游介绍。四、课堂小结皇家建筑体现的帝都文化和四合院体现的胡同文化在皇城根下交融滋长,成为吸引千万游客体验的可持久运动力。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天津市,比较天津天后宫和湄洲妈祖庙的异同。课后记事第三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天津市河北省教学目标知识:熟悉天津市、河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沿革;能复述两地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通过海河的漕运地位对天津旅游资源的影响;能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知识分析承德避暑山庄的特点。态度:通过学习相声、年画等天津特色的文化资源,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了解河北的西柏坡村等红色旅游资源,激发珍惜中国建设成就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天津市、河北省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天津市中西合璧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承德避暑山庄旅游资资源的特点。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马三立先生讲天津的相声视频。学生听相声,感受浓浓天津卫。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天津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沿革。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图说“天津卫”。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讲授天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学生活动:1、掌握天津市的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特点形成的作用。2、掌握天津在近代史上的诸多领先。教学活动二:讲授天津市的中西融合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学习天后宫和宫南共北大街。2、讲授天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美食和相声。 学生活动:1、分组介绍天津天后宫和宫南宫北街。2、掌握天津特色的美食和独特的相声文化。教学活动三:讨论天津中西合璧旅游资源的价值。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五大道”和“上海中山东一路”的异同。2、组织学生总结天津市中西合璧旅游资源的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五大道”和“上海中山东一路”的异同。2、讨论天津市中西合璧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教学活动四:了解河北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展示华北区的地貌图,请学生讲出河北省的地貌类型特点。2、讲授河北省的滨海旅游资源。 学生活动:1、掌握河北的地貌类型,明确其为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平原、湖泊、丘陵和海滨的省份。2、掌握河北省的滨海旅游资源。教学活动五:掌握河北省5A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西柏坡景区、安新白洋淀、涞水野三坡景区、山海关景区、承德避暑山庄。2、总结河北省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 学生活动:1、分组介绍西柏坡景区、安新白洋淀、涞水野三坡景区、山海关景区、承德避暑山庄。2、掌握河北省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六:讨论人文旅游资源在河北省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河北省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组织讨论并总结人文旅游资源在河北旅游资源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地位。 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山西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讨论人文旅游资源在河北旅游资源的地位。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天津、河北之旅教师活动:1、以风云之地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风云之地为主题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小组合作完成简单旅游介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山东省和山西省,思考儒家文化在山东旅游资源中的主要体现和山西古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课后记事第四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山东省山西省教学目标知识: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两省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说出儒家文化对山东省旅游资源影响,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山西古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态度: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了解儒家文化和晋商文化对中原文明的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山东、山西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儒家文化在山东省旅游资源中的主要体现;山西省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泰山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感受泰山独一无二的气势和精神。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山东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山东省区域图,请学生讲出山东的地理位置特点、气候、人口等。2、展示山东省旅游资源图,请学生介绍主要旅游景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点和分布。 学生活动:1、掌握山东省的地貌类型。3、分组介绍主要旅游景点和分布。教学活动二:讲授山东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泰山、三孔、崂山的旅游资源特色。2、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山东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3、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儒家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的影响。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泰山、三孔、崂山的旅游资源特色。2、分小组介绍山东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理由及特色。3、掌握儒家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的影响。教学活动三:讲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华北区的地貌图和资源图,请学生讲出山西的地貌类型特点及主要矿产资源。2、请学生分组介绍五台山总结山西省的山脉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 学生活动:1、掌握山西省的地貌类型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掌握山西省矿产资源的类型3、分组介绍五台山和恒山旅游资源的特点4、掌握山西省山脉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四:讲授山西省的建筑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山西应县木塔、太原晋祠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山西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山西应县木塔、太原晋祠和悬空寺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2、掌握山西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五:讨论山西地理位置对于山西游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山西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组织讨论并总结山西的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山西佛教文化及晋商文化的作用。 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山西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讨论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山西佛教旅游资源和晋商旅游资源的作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六:规划我的山东省、山西省之旅教师活动:1、以文化之旅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文化之旅为主题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小组合作完成简单旅游介绍。四、课堂小结“一山、一水、一伟人”,山东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泰山和三孔作为山东的标志性景点,其所包涵的文化影响力直到现在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山西是中国建筑文化保存完好的省份之一,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总结生成山西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河南省和陕西省旅游资源。课后记事第五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河南省陕西省教学目标知识:河南省和陕西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两省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河南佛教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黄河文化在两省旅游资源中的体现。 态度:了解两省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化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河南省佛教建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及多样性;黄河文化在陕西旅游资源中的体现。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河南旅游形象片。学生观看形象片,了解河南旅游资源。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河南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河南行政区域图,请同学讲讲河南省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2、请学生分组介绍嵩山和云台山,并总结河南省的山脉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 学生活动:1、掌握河南省的地貌类型。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分组介绍嵩山和云台山旅游资源的特点。3、掌握河南省山脉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二:讲授河南省的佛教建筑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嵩岳寺塔、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河南省佛教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嵩岳寺塔、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建筑时间和建筑特点。2、掌握河南佛教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三:讨论河南地理位置对于河南游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河南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组织讨论并总结龙门石窟和大同石窟的异同。 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河南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讨论龙门石窟和大同石窟的异同。教学活动四:讲授陕西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陕西省的地貌图和区域图,请学生讲出陕西省的地貌类型特点及地理位置。2、请学生介绍华山,说说华山和泰山的异同。总结陕西省的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 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掌握陕西省的地貌类型2、分组介绍华山和泰山的异同。3、掌握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五:讲授陕西省的黄河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陕北窑洞、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时间和文化特色。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陕西省黄河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陕北窑洞、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时间和文化特色。2、掌握陕西省黄河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六:讨论丝绸之路对于陕西省游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陕西省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组织讨论并总结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对于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影响。 学生活动:1、分小组介绍陕西省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2、讨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对于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影响。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河南省、陕西省之旅教师活动:1、以历史之旅、黄河之旅为主题组织学生设计旅游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历史之旅、黄河之旅为主题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小组合作完成简单旅游介绍。四、课堂小结河南省市中原之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使得河南省自古政权、商贾云集之地。寺庙、石窟、塔林等多种佛教建筑成为河南省的旅游资源抹上浓厚的人文气息。陕西省位于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使得陕西省的旅游资源丰富而多样。无论是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还是陕西和山西交界的壶口瀑布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恢宏气势,是古今往来,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华东旅游区概述,整理长三角地区主要旅游资源。课后记事第六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华东旅游区概述上海市教学目标知识:能识记华东旅游区的行政区划、旅游资源的特点;能说明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沿革;能识记上海市旅游资源特点;能复述上海市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分析上海市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帝都文化和胡同文化在北京建筑中的体现。态度: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上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经济中心在上海建筑中的体现。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华东旅游区地图,学生读图找属于华东旅游区的省份。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华东旅游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经济等教师活动:1、展示中国地图,明确华东旅游区的行政区。2、展示中国地貌图,学习华东旅游区的地貌、地形、气候、河流分布情况。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介绍华东旅游区的历史、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经济、物产情况。 学生活动:1、看地图,掌握行政区。2、分析地图,表述华东旅游区的地貌、地形、气候、河流分布。3、开展小组活动,阅读书籍,表述历史发展、经济物产情况。教学活动二:讲授华东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列举华东旅游区的山岳旅游资源。2、组织学生列举华东旅游区的水域旅游资源的类别和景点。3、讨论、分析华东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特点及价值。 学生活动:1、开展小组活动,学习教材内容,列举山岳旅游资源,任选一处简单介绍。2、学习教材内容,掌握水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景点。3、讨论、分析华东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三:讲授华东旅游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吴越文化、园林旅游资源。2、组织学生总结吴越文化对华东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意义。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表述吴越文化。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表述古典园林。3、讨论、分析吴越文化对华东旅游区旅游资源形成的意义。教学活动四:讲授上海市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历史教师活动:1、展示上海地图,学习上海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及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2、讲授上海发展历史。 学生活动:1、复述上海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2、复述上海市的气候特点。3、掌握上海发展历史。教学活动五:讲授上海市的人文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外滩、豫园、东方明珠、世博会旧址各自特色。2、组织学生总结上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外滩、豫园、东方明珠、世博会旧址的特色。2、讨论、分析上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六:讨论上海市都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析、介绍上海都市旅游资源形成原因。2、组织讨论对比上海和香港,通过国家化大城市巴黎、纽约的成功经验,为上海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 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地理位置讨论、分析上海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2、小组讨论,分享从国际大都市著名旅游城市发展给上海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上海之旅教师活动:1、以历史之旅、黄河之旅为主题组织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历史之旅、黄河之旅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小组合作完成简单旅游介绍。四、课堂小结华东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促进了吴越文化的形成,生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域。上海作为直辖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拥有丰富都市旅游资源。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分小组预习江苏、浙江主要旅游景点。课后记事第七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江苏省浙江省教学目标知识:掌握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两省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水域旅游资源的特点,能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态度:赏析水域旅游资源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水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江苏省三处世界遗产图片。学生看图识“世遗”。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江苏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江苏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江苏的地形特点。2、请学生介绍江苏省的水域资源分布。3、请学生介绍、分析南京秦淮河的地理位置、特色及相关文化。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掌握江苏省的地貌类型。2、掌握江苏省水域旅游资源情况。3、通过分析掌握秦淮河旅游资源产生的原因及其特色。教学活动二:讲授江苏省的人文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钟山——中山陵、夫子庙、周庄古镇的人文旅游资源。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江苏省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中山陵、夫子庙、周庄古镇的景点分布、建筑特色。2、掌握江苏省建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三:讨论江苏地理位置对于古典园林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介绍苏州古典园林被评为世界遗产的理由。2、请学生分组介绍苏州、扬州古典园林资源。3、组织讨论并总结苏州地理位置对古典园林资源形成的影响。 学生活动:1、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2、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瘦西湖的古典园林特色。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3、从自然和历史的角度讨论、分析古典园林集中形成的原因。教学活动四:讲授浙江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浙江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浙江的地形特点。2、请学生分组介绍普陀山、雁荡山总结浙江省的山脉旅游资源分布及各自旅游资源的特点。学生活动:1、掌握浙江省的地貌类型。2、掌握浙江省水域资源的类型。3、分组介绍普陀山和雁荡山的旅游资源特点。4、掌握浙江省山脉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五:讲授浙江省的水域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千岛湖的形成原因、特色。2、组织学生总结浙江省水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旅游资源特色。2、掌握浙江省水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教学活动六:讨论浙东、浙西旅游资源的异同教师活动:1、通过地图学习浙东、浙西的分界线及地理特点。2、组织分析、讨论浙东与浙西旅游资源的异同。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掌握浙东、浙西的分界线以及各自的地理特点。2、分析、讨论浙东与浙西在自然资源的异同以及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江苏、浙江之旅教师活动:1、以游园林、赏水景为主题组织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以历史之旅、黄河之旅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四、课堂小结江苏拥有丰富的古典园林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为学生学习园林旅游资源、建筑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总结生成江苏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浙江省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有“青山绿水、丝府茶乡、书圣佛国、文物之邦”的美誉,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学生通过学习总结生成浙江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任选江苏省一处古典园林资源,分析比较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异同;预习浙江省、安徽省。课后记事第八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安徽省江西省教学目标知识:掌握安徽省和江西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两省旅游资源的特色,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比较山岳景观特点,能赏析中国古典民居艺术。 态度:赏析山岳旅游资源和中国古典民居艺术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学习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培养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山岳旅游资源的特点,中国古典民居艺术。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安徽名片”,学生完成看图猜猜看——你了解安徽文化吗?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安徽省的自然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展示安徽省的地形图,请学生讲出安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旅游资源。2、请学生分组介绍黄山,分析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的入选理由及特色,了解安徽省的山脉旅游资源分布。 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掌握安徽省的地貌类型。2、掌握安徽省旅游资源的类型。3、分组介绍黄山的四绝。4、掌握安徽省山脉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二:安徽省的民居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西递、宏村的地形特点和建筑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徽派民居的特色和价值。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西递、宏村的地形特点和建筑特点。2、掌握徽派民居的特点和旅游价值。教学活动三:讲授安徽省的佛教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介绍地藏王菩萨。2、组织学生分组介绍九华街、化城寺、月身宝殿的建筑特点。3、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黄山、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异同。 学生活动:1、表述地藏王菩萨的相关知识。2、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九华街、化城寺、月身宝殿的建筑特点。3、分析、讨论黄山、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异同,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山岳旅游资源的特色。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四:讲授江西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江西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江西的地形特点。2、请学生分组介绍庐山、三清山、井冈山的旅游资源特点,从地理的角度讨论、总结江西省的山地旅游资源分布及各自的特点。 学生活动:1、掌握江西省的地貌类型。2、掌握江西省矿产资源的类型。3、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介绍庐山、三清山、井冈山的旅游资源。4、讨论、分析江西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各自的特点。教学活动五:讲授江西省的古村落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介绍婺源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自然旅游特点。2、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对比婺源和西递、宏村的异同。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介绍婺源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自然旅游特点。2、对比分析,了解婺源和西递、宏村的异同。教学活动六:探究江西省景德镇瓷文化教师活动:1、通过学习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景德镇瓷器发展历史、烧瓷工艺。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2、组织讨论矿产资源对景德镇瓷器发展的影响。 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分小组介绍景德镇瓷器发展历史、烧瓷工艺。2、讨论江西省矿产资源对景德镇瓷器发展的影响、作用。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江苏、浙江之旅教师活动:1、以“那山那屋”为主题组织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那山那屋”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介绍主要旅游景点。四、课堂小结安徽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旅游资源融自然景观与文化古迹于一体,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特点突出。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华中旅游区。课后记事第九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华中旅游区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华中旅游区的行政区、气候、水路交通情况等,熟悉华中旅游区横跨三大阶梯独特地貌特点及自然旅游资源,掌握华中旅游区的历史变迁及人文旅游资源。能力:能说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对华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形成的作用。尝试小组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态度:学习华中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培养对大好河川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华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尝试小组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教学难点:说明华中旅游区地理环境对荆楚、湘楚、巴蜀文化形成发挥的作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华中景点图片,学生看图识景点。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认识华中旅游区的基本情况教师活动:1、展示中国地图,明确华中旅游区的行政区。2、展示中国地貌图,学习华中旅游区的独特的地理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位置、气候、水路交通情况。 学生活动:1、看地图,掌握行政区。2、分析地图,表述华中旅游区的气候、水路交通情况。教学活动二:讲授华中旅游区的地貌情况教师活动:1、根据中国地貌图,请学生分小组学习华中旅游区的地貌单元及各自的特点。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华中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学生活动:1、开展小组活动,结合地貌图和教材,学习、介绍华中旅游区的地貌单元及特点2、讨论、分析华中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别和特点。教学活动三:讲授华中旅游区的历史变迁及人文旅游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华中旅游区的历史发展。2、组织学生尝试总结荆楚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及近代红色革命形成的人文遗产。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学习华中旅游区的历史发展。2、通过讨论、分析,尝试对荆楚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形成排序、说明特点及介绍遗留下来的人文旅游资。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四:开发旅游线路教师活动1、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原则。2、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流程。3、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要素。4、提炼旅游线路发开的主题。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旅游线路主题提炼和开发。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6、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7、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学习旅游线路开发知识2、小组合作完成旅游线路主题提炼。3、根据小组确定主题设计旅游线路。4、模拟进行线路推介。5、介绍主要旅游景点四、课堂小结华中旅游区地势情况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产生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长江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荆楚、湘楚、巴蜀文化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拥有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知识是旅游线路开发和设计的基础,我们学习旅游地理知识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五、布置作业对照旅游市场上已经推出的旅游产品,继续优化小组设计的旅游线路。预习湖北、湖南。课后记事第十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湖北省湖南省教学目标知识:掌握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两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开发现状。 态度:激发爱国情怀并增强职业认同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开发。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炎帝祭祀典礼、武昌起义、长江三峡、明显陵的图片。学生看图识景点。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湖北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湖北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湖北的地形特点、气候、水域资源。2、组织学生学习湖北省的人口、历史情况。3、举例介绍湖北省的湖泊。 学生活动1、介绍湖北省的地形特点。2、介绍湖北省的水域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3、介绍湖北省人口、历史情况。4、掌握湖北省湖泊的分布,分析湖北省水体景观旅游资源特点。教学活动二:讲授湖北省的古建筑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集体学习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时间等基本情况。2、请学生总结黄鹤楼的建筑特点。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掌握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时间。2、学习教材内容,掌握黄鹤楼的建筑特点。教学活动三:讲授湖北省的宗教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武当山的山岳景观特点和宗教景观(金殿、紫霄宫)。2、组织讨论宗教文化对旅游资源形成的作用。 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分小组介绍武当山山岳景观、金殿、紫霄宫。2、集体讨论宗教文化对旅游资源的作用。教学活动四:讲授湖北省的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集体学习神农架林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等情况。2、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神农顶旅游区、香溪源旅游区、燕天垭旅游区的特点。3、组织学生总结湖北省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 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学习教材内容,掌握神农架基本情况,加深对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认识。2、学习教材内容,分小组开展活动,掌握神农架三大旅游区的特点。3、尝试总结湖北省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教学活动五:讲授湖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展示湖南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湖南的地形特点、水域资源。2、请学生介绍湖南省人口、历史情况。3、请学生分组学习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景点。 学生活动:1、介绍湖南省的地形特点。2、介绍湖南省的水域资源。3、介绍湖南省的人口、历史发展。4、分组学习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了解湖南省的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教学活动六:讲授湖南省的古建筑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小组学习岳麓书院、爱晚亭、凤凰古城的地理位置、建筑时间、建筑特点等情况。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岳麓书院对古代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3、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如何保护凤凰古城这类古建筑旅游资源。 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掌握岳麓书院、爱晚亭、凤凰古城的地理位置、建筑时间及特点。2、讨论、分析岳麓书院对古代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3、讨论、分析对凤凰古城的保护和宣传。教学活动七:讲授湖南省的文化名山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衡山的基本情况和衡山四绝。2、组织学生分析衡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其它五岳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分小组介绍衡山的基本情况、祝融峰、藏经殿、方广寺、水帘洞。2、总结五岳的不同之处。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八:我为凤凰古城开发献一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介绍凤凰古城基本情况。1、阅读资料。2、提供古城开发的案例。2、小组讨论。3、组织学生讨论。3、方案展示。4、点评、补充。四、课堂小结湖北、湖南历史悠久,遗迹众多,深厚的楚文化促进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省内拥有众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客,学生通过学习尝试生成湖北省旅游资源特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比较三清山、武当山异同;预习重庆、四川。课后记事第十一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重庆市四川省教学目标知识:掌握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两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能力:能总结重庆市和四川省旅游资源的特色。 态度:激发爱国情怀并增强职业认同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庆市、四川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重庆市、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话说“天府之国”。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了解重庆市、四川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重庆市地形图,请学生讲出它的地形特点、气候情况。2、展示四川省地形图,请学生讲出它的地形、少数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民族情况。 学生活动:1、介绍重庆市的地形特点、气候情况。2、介绍四川省的地形特点、民族分布情况。3、掌握重庆市、四川省湖泊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教学活动二:讲授重庆市、四川省的自然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长江三峡、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等景点。2、请学生总结重庆市、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掌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等景点。2、通过讨论、分析小结重庆市、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教学活动三:讲授重庆市、四川省的宗教旅游资源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组织学生分小组介绍大足石刻、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2、请学生总结重庆市、四川省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 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分小组介绍大足石刻、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2、通过讨论、分析这里的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活动四:讲授重庆市、四川省的古建筑旅游资源教师活动:1、请学生集体学习都江堰的位置、年代、特点。2、组织学生总结都江堰对四川发展的意义。学生活动:1、学习教材内容,掌握都江堰基本情况,加深对古建筑旅游资源的认识。2、通过讨论、分析小结都江堰对四川发展的重要意义。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七:规划我的天府之旅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教师活动:1、以“天府之国”为主题组织设计旅游行程。2、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3、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天府之国”的旅游行程。2、选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模拟推介。3、介绍主要旅游景点。四、课堂小结重庆市、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非凡性、永续性,同时,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富有强劲的生命力,有助于学生尝试生成重庆、四川旅游资源特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分析喀斯特景观的成因、特点;预习华南旅游区。课后记事第十二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华南旅游区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华南旅游区的行政区、气候、水路交通情况等,熟悉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掌握华南旅游区的历史变迁及人文旅游资源。能力:能说出华南旅游区的区位优势,2.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归纳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态度:学习华南旅游区旅游,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于本区旅游资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于华侨的爱国精神有认同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华南旅游区的区位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海上丝绸之路”视频,组织学生讨论“海上丝绸之路”和“一路一带”关系。学生观看视频后,充分讨论并发言。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认识华南旅游区的基本情况教师活动:1、展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华南旅游区在中国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地理位置。2、请学生分组说说华南旅游区在中国版图中的区域地理优势及在世界版图中的地理优势。 学生活动:1、掌握华南旅游区在中国版图中的地理位置。2、掌握华南旅游区在世界版图中的地理位置。3、说出华南旅游区的区位地理优势。教学活动二:讨论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教师活动:1、请学生分组列举华南旅游区的典型旅游资源。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华南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学生活动:1、说出华南旅游区的典型旅游景点并分析其类型和特点。2、掌握华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教学活动三:讨论华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对于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影响。教师活动:1、讲述华南旅游区的历史发展沿革,着重讨论华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和改革开放对于本区的价值。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华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泉州、广州港口地位及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条件下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学生活动:1、掌握华南旅游区的历史沿革。2、学会分析华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对于华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影响。三、课堂练习教学活动四:开发旅游线路教师活动1、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原则。2、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流程。3、介绍旅游线路发开的要素。4、提炼旅游线路发开的主题。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旅游线路主题提炼和开发。6、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主要景点并略作介绍。7、点评学生表现。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学习旅游线路开发知识2、小组合作完成旅游线路主题提炼。3、根据小组确定主题设计旅游线路。4、模拟进行线路推介。5、介绍主要旅游景点四、课堂小结华南旅游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从而形成特殊的旅游环境,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海南省。课后记事第十三周第一次课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课题/实训项目海南省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特点,掌握海口主要旅游资源的特点,熟悉三亚主要旅游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能力:能通过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特点,阐述海南旅游资源的特点。态度:学生通过了解我国滨海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保护海洋资源的责任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海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海南省三亚旅游景点及特色。教学手段(含教法、学法、教具、课件等)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等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等:多媒体投影、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海南三亚形象宣传片。二、讲授新课教学活动一:讲授海南省的自然条件教师活动:1、展示海南省地图,分析海南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地理环境。2、请学生分组介绍海口和三亚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掌握海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2、分组介绍海南省的重要旅游城市海口和三亚的旅游资源。教学活动二:讲授海南省的滨海旅游资源教学活动:1、请学生分组介绍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亚龙湾和天涯海角游览区。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海南省滨海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学生活动:1、分小组学习教材内容,学习亚龙湾、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门禁系统的技术难题与攻克
- 贷款还款合同格式
- 跨国采购合同的履行要点
- 轻松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 进度计划确保书
- 迟到保证书向准时上班迈进
- 配电箱招标文件格式
- 酱香型白酒销售协议
- 采购合同的价格条款解读
- 钢材购买合同规定
- 广东开放大学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我的白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2022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经典练习(含详细参考答案)
- 施工组织设计(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设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