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

融入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关系的演变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回顾晚清、民国时期的屈辱外交和外交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外交发展轨迹,认识当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和担当,是二轮复习中的重要专题内容。近年的高考,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方面的努力与贡献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总结。以此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外交体制的变化和大国外交关系成为高考命题的焦点。学术前沿·史学新论话题串讲·深化认知权威预测·创新应用学术前沿·史学新论关注点1西方冲击下“夷”变为“洋”,晚清政府外交观念转变的新起点[史学新论]

在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中,“华夷之辨”一直是区分中原群体和周边有待“教化”群体的重要概念。1643年钟始声编纂的《辟邪集》则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鸦片战争前后,“夷”的用法更是成为中英交涉争议的焦点之一。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但直至1895年,邓华在光绪书中仍称列强为“外夷”。——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发现问题清政府对西方称谓由“夷”变为“洋”的本质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传统的“天下观”,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到近代的世界观,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激活思维分析近代初期清政府对西方称谓由“夷”变为“洋”的本质及其原因。关注点2晚清政府应对时局的措施[史学新论]

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地位是对清政府官僚体系最直接的冲击,它促成了一系列被动地转变。清政府的最初改变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涉方面。为了应付五处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往来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发现问题杨宁一立足战争推动下的变革,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的角度,指出清政府官僚机构的变动,“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员或机构的设立,体现了晚清政府外交近代化。激活思维晚清政府官僚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晚清政府旧官僚体系为适应近代化进行调整,晚清政府应对时局的措施反映了外交近代化的趋势。话题串讲·深化认知一、艰难转型——晚清时期外交近代化的曲折历程1.从“宗藩体制”到“条约体制”的转变(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是“华夷”秩序(朝贡体系)。①表现: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闭关锁国”“朝贡贸易”“宗藩体制”。清朝前期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由礼部和理藩院代理外交,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视外交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朝贡关系;由十三行代理外贸往来。“人臣无外交”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②特点:形成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浸透着浓厚的“天朝上国”和“华夷观念”;崇尚厚往薄来,睦邻友好,万邦来朝。(2)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结束,但仍然保持浓厚的传统“华夷”观念。①表现: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②特点:清政府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中国丧失部分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沉重打击,外交政策和观念开始走向近代化,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①表现:1858年,外国公使进京;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兼管所有洋务;1864年,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公使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7年,派驻外交使团,在英国设立领事馆。②特点: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是中国传统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型的标志。③外交观念的转变: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称呼:从“夷”到“洋”;外事:从“夷务”到“洋务”。(4)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维护主权的外交之路步履维艰。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朝政府逐渐适应国际公法,竭力利用外交规则来维护清朝利益,援例订约,追求平等。②1898年,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美国不再追随列强,提出独立侵华政策,逐渐成为侵华主要国家之一。在山雨欲来的危局下,清政府自开通商口岸,意图以此来发展经济,抵御侵略。(5)辛丑条约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2.近代前期外交艰难转型的历史影响(1)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推动了外交近代化进程。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并且取得一定成效。(2)外务部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二、如履薄冰——民国时期的外交艰难发展1.民国初期的外交改革(1)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2)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制定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把兼通一国以上外国语言规定为外交官录用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淘汰了清末外交官中的传统型外交人员。(3)在驻外使领馆方面,收回驻外使团的人事任免权,理顺了驻外使领馆与外交部之间的关系。2.北洋政府时期(1)袁世凯:1915年“二十一条”与“民四条约”。(2)段祺瑞:1917年“西原借款”(出让中国东北筑路权、采矿权等)与参加“一战”。(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4)北京政府:修约外交(1919~1927年)(集体修约到个别废约,特点: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谈判;受内政的掣肘;民众舆论和情绪的推动;抓住到期修约的机遇)。(5)南方政府:革命外交(1923~1927年)(在以俄为师的背景下,出兵北伐,相继收回汉口、九江租界,并强行开征二五附加税)。3.南京国民政府(1)1928年改订新约与关税自主。(2)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3)1942年参加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废除“治外法权”(抗战时期的废约外交)。(4)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5)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6)1945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商约》。三、大国风范——独立自主的现代中国外交1.现代中国外交历程(1)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下的中国外交◆“一边倒”(意识形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国外交◆“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革命外交)与“一大片”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3)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下的中国外交◆“一条线”,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2.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变化新的外交定位由以往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转变为“世界大国”。这种转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产物新的外交风格中国外交开始由“韬光养晦”向“奋发有为”转变,强调外交不仅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国际角色从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参与者”,到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引领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权威预测·创新应用1.[2022·河南省平顶山济源一模]晚清以来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的机构经历的过程:从礼部司仪馆→理藩院→总督、巡抚监理→钦差大臣总理→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后到总理衙门。其中,只有总理衙门是专门负责外事的。这表明晚清(

)A.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型B.摆脱了不平等条约C.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D.已与国际社会接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从礼部司仪馆→理藩院→总督、巡抚监理→钦差大臣总理→五口通商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后到总理衙门。其中,只有总理衙门是专门负责外事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尽管晚清以来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的机构中,只有总理衙门是专门负责外事的,但这体现出中国近代外交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型,故选A项;晚清没有摆脱不平等条约,排除B项;当时天朝上国的思想已经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表明晚清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型,具备了一些近代外交意识,但仍然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完全与国际社会接轨,排除D项。2.[2022·江苏省苏北七市测试]1949年4月25日,南京刚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指出对驻在南京的各国大使馆、公使馆,我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及市政府,应本着和他们并无外交关系的原则,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来往,只能把他们当做外国侨民接待。这一指示的主要目的是(

)A.摆脱近代屈辱外交传统的束缚B.打破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遏制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D.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答案:A解析:“南京刚解放不久……对驻在南京的各国大使馆……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来往,只能把他们当做外国侨民接待”表明中共中央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及外交关系,旨在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封锁遏制,没有被打破,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把外国使团当做外国侨民接待,没有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把外国使团当做外国侨民接待,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政治外交环境,而并不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外部环境,且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排除D项。3.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国际格局从对抗走向缓和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外交成就体现了新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故选B项;“消除”一说表达绝对化,排除A项;不结盟外交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项;50年代国际格局呈现出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没有走向缓和,排除D项。4.[2022·广东深圳阶段考试]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D.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答案:D解析:根据“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可知,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重视“义”的重要性,而“义”属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所以是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选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彰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B、C两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2022·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迹,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年9月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2年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钧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着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渠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

答案:变化趋势:民间外交方针逐步规范科学;民间外交地位日益重要;民间外交工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原因: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央政策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官方外交理念的推动。(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迹,相对盲目且自发”、材料二“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渠道”“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结合所学得出,民间外交方针逐步规范科学;民间外交地位日益重要;民间外交工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着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得出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央政策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官方外交理念的推动;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国际、国内等角度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