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投标书_第1页
桩基检测投标书_第2页
桩基检测投标书_第3页
桩基检测投标书_第4页
桩基检测投标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管内)桥梁桩基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投标文件PAGEPAGE34*****(**局管内)桥梁桩基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投标文件(技术分册)投标人:地址:电话:传真:邮编:日期:20**年**月**日***铁路(**局管内)桥梁桩基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投标文件PAGEPAGE2目录TOC\o"1-4"\u目录 11项目概况 21.1工程概况 21.2检测范围 22现场检测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32.1组织机构 32.2人员配置 43实施方案 83.1技术措施 83.1.1质量保证措施 83.1.2技术规范 93.2工作程序 103.3进度安排 133.4管理制度 133.4.1检测人员管理制度 133.4.2检测仪器管理制度 143.4.3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153.5保证检测工作时效性和可靠性 153.6安全和文明施工 173.7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特点 183.7.1低应变反射波法 183.7.2声波透射法 253.7.3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324投标人针对本标段检测工作的有关建议 331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局管内)位于**省**市及**市。新建线路自**线北塬站引出,经**省**县、**县、**县至**铁路**站;出**站后沿既有**线增建二线并电化改造,经**市在***跨越黄河后进入**省境内。主要工程包括:=1\*GB3①**至**新建双线82.95km;=2\*GB3②既有**铁路**至局界增建二线并电化45.4km;=3\*GB3③相关工程,分别是**地区联络线5.59km,既有**铁路***至**桥既有线电化改造96.14km;在建的**村至**上行疏解线电化7.8km。全线新建特大、大、中桥梁52座,累计长度16.32km,占正线总长的12%,隧道正线新建单线隧道1.095km/2座,双线隧道28.696km1.2检测范围及要求黄韩侯铁路桥梁桩基检测标段划分标段检测项目检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JC-1桥梁桩基桥梁桩基:桥梁桩基施工质量的整体完整性及强度。桥梁桩基检测约3465根桥梁桩基实行全检,桥梁桩基桩长小于40米时,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桩身大于40米或桩径大于2米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对桩基质量有疑问及设计要求的桩,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钻芯取样所发生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方可进行无损检测;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钻孔取芯,具体检测时间由施工单位提前通知检测单位。2现场检测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2.1组织机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功能健全、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以确保项目有条不紊、科学合理地实施。考虑本检测标段实际情况,检测项目部下设两个检测组;分别为低应变检测组、声波透射检测组,检测项目部和检测组均设置在本标段区域范围内,机构组织框图如下图所示。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声波透射检测组现场辅专检助业测检检员测测二人工人员程三师人二人低应变检测组现场辅专检助业测检检员测测二人工人员程二师人二人2.2人员配置项目部检测人员共计1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人,人员年龄结构为老中青结合,第一线检测操作人员均为青年,技术负责人为经验丰富的中年技术骨干,老专家作技术把关和审核。所有检测人员均身体健康,具有检测上岗资格证书。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检测人员均具有3年以上的检测经验,并持有基桩检测上岗资格证书。另外项目组拟配备后勤人员2人,负责检测人员的交通及后勤服务。项目负责人由***担任,技术负责人由***担任。(1)项目负责人***,现年36岁,身体健康,***年**理工大学硕士毕业,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结构检测及人工地基检测工作11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作为新建铁路福厦线站前工程质量检测、**铁路集包增建三线工程检测、新建***至**铁路工程等项目的负责人,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检测工作。曾参与干线提速路基稳定性检测技术项目,铁路路基挡土墙质量无损检测研究等科研项目。十多年来参加的桩基、挡墙、路基工程质量检测项目20多项,总检测基桩根数达7万根以上,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同时,该同志管理能力强,具有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他的管理下项目,工作秩序井然,效益蒸蒸日上。(2)技术负责人***,现年53岁,身体健康,1983电大毕业,2010年**交大铁道与道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结构检测及人工地基检测工作达12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作为新建铁路**线站前工程质量检测、**铁路集包增建三线工程检测、新建***至**铁路工程等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曾参与干线提速路基稳定性检测技术项目,铁路路基挡土墙质量无损检测研究等科研项目。二十多年来参加的桩基、挡墙、路基工程质量检测项目30多项,总检测基桩根数达10万根以上,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本项目拟投入人员汇总表序号拟担任职务姓名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年限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年限承担过类似工作年限备注1项目负责人2技术负责人3技术人员4技术人员5技术人员6技术人员7辅助检测人员8辅助检测人员9辅助检测人员2.3岗位职责2.3.1检测项目部职责(1)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检测数量和技术方案,具体制定检测细则、安排生产;(2)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及时编写月汇总报告、季汇总报告和最终总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要求做好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3)负责贯彻基桩检测专业标准和规程、规范;(4)按规定周期做好检测仪器设备的鉴定校验工作;(5)负责做好检测项目部的技术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6)完成总指和指挥部授权的其它检测试验工作。2.3.2项目经理岗位职责(1)负责领导项目部的各项工作;(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确保本项目检测工作遵循《质量管理手册》要求,保证公正、独立、诚实地开展工作,确保其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财务和其它外来干预和影响;(3)主持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公正、科学、准确地进行工程检测工作;(4)确定组织机构和人员,组织检测生产;(5)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开展的各项活动,配备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和仪器设备配备);(6)制订现场检测各项规章、制度;(7)主持质量管理评审;(8)全权负责项目部的生产、质量、安全工作,对检测成果负责;(9)负责与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和工程指挥部门的联系工作,确认检测数量,制定月、季检测计划,实施检测。2.3.3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主持检测组的日常检测工作和全面负责检测组的技术工作;(2)制订检测组的工作计划,编写工作总结;(3)对项目的原始记录及本项目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进行审核,并对其结论的准确性负责;(4)组织项目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学习、探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检测方法,提高技术水平;(5)对仪器设备的更新、购置提出建议,并参与仪器设备的验收、调试、维修;(6)负责编制、审核本检测组的检测周报、月报报表;(7)负责检测组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8)对检测组的安全生产负责。2.3.4检测组检测员岗位职责(1)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文件要求,按时完成检测组长交给的检测任务;(2)对所承担检测工作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质量负责;(3)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测,坚决杜绝违章操作;(4)按期送检或检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随时处于正常状态;(5)检查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执行法定计量单位情况,数值修约情况,以保证量值统一;(6)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掌握工程检测技术和有关规范;(7)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并能熟练使用;(8)正确分析测试记录,如实填写检测报告;(9)按要求使用、维护、校准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记录;(10)对检测有关的文件、记录、保管和使用负责。3实施方案3.1技术措施3.1.1质量保证措施(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明确各级职责;(2)检测工作严格按国家标准、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招标人批准的检测大纲、技术细则实施;(3)检测工作过程中,技术负责人要对各检测组的检测过程、结果进行中间检查,各检测班组要做好记录,做到清晰完整,表格填写齐全,资料管理科学严谨;(4)对检测结果严格执行三级检测验收制度,严禁弄虚作假,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公正;(5)按标段、分工点建立检测台帐,对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项目检测人员在检测实施过程中,应保证检测及时、反馈结果及时;(6)项目负责人要常驻现场,积极主动与标段监理、施工单位联系,及时按照招标书工作量清单格式列出检测数量清单,经三方签字后报送招标方,并制定月检测计划。(7)每月向项目监理部和业主报送月报,报送时间服从公司统一安排。(8)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正式检测报告和附件均按招标人规定格式执行。正式检测报告原件至少一式六份,打印,由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检测负责人等签字,并加盖检测专用章、CMA章、单位公章,如招标人需要增加检测报告原件份数,我方将无偿如数提交。(9)妥善保存野外原始资料,使检测工作质量具有可追溯性。3.1.2技术规范(一)依据规范(1)《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2)《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J269-2007);(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TB10106-2010,J1078-2010);(4)《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二)参照规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国家、铁道部其它相关标准、规范。3.2工作程序(1)项目各有关施工工区,在检测前24小时提供填写齐全的“工程质量检测报检单”和“参数表”。(2)“工程质量检测报检单”,应有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3)项目部各检测组接“工程质量检测报检单”后,24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检测。(4)各检测组应及时收集受检工程的地质资料、设计图及施工信息,为检测工作中资料分析和报告编写准备基本资料。(5)检测仪器设备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6)施工单位应在检测组到达现场前,按要求作好现场相关配合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7)现场检测时,施工单位应在检测现场,监理应旁站见证检测全过程。(8)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填写现场检测记录表,施工单位和监理须签字确认。检测结果在24小时内,以中间结果报告形式告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否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9)现场检测工程师应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判断检测结果。(10)当检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缺陷和工程隐患必须在24小时内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11)现场检测期间,应遵守国家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定。***铁路检测工作流程施工单位提前24小时通知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正式检测报告检测单位施工单位提前24小时通知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正式检测报告检测单位(*****管段项目部)是否满足检测条件现场检测(施工、监理人员在场)监理单位现场准备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下一道工序资料收集中间结果报告合格?验证检测、分析论证是(现场测试完成后24小时内)是否报监理确认仪器设备检定3.3进度安排我方(*****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将结合***铁路(**局管内)检测的实际施工进度对人员和设备进场计划予以动态调整,以满足多个工点同时检测,且保证施工进展的需要。为保证检测进度,我方实行以下措施:1.依据工程总体进度计划,仔细周全做出检测计划,对检测作业程序进行详细安排。2.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人员进场,并保证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从始到终常在现场。确保设备按时进场,保证进场设备完好率,达到良好使用状态。3.精心组织野外数据采集,周全安排数据分析环节,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4.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严防安全、质量事故发生。5.确保后勤保障能力,为工程施工全心全意服务。6.处理好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相互关系,互相协作,为检测创造良好条件。3.4管理制度3.4.1检测人员管理制度1.检测人员均满足检测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具备相应执业资格,身体健康,年龄、职称结构合理。2.检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级技术职称、10年以上的检测经验。3.参与本检测项目的各专项主要检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工程师系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和专项检测上岗证书,并具有3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其他辅助检测人员具有两年以上现场检测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4.检测人员必须及时到位,不得随意更换或退场。其中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专业检测工程师的更换必须书面报***工程指挥部审批。未经***工程指挥部同意随意更换主要检测人员,***工程指挥部有权进行违约处理。5.对工作严重失职、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的人员,***工程指挥部或监理有权要求更换。6.替换人员的资质不能低于招标文件要求,其业务能力必须满足相应的岗位职责和检测工作需要。7.检测人员必须自行解决在现场开展检测工作所必需的办公、生活、交通、通讯等设施,不得与被检测单位一起办公和食宿。3.4.2检测仪器管理制度(1)检测仪器每年送检一次;(2)计量检定证书统一管理归档。(3)检测仪器采用专用专管的方式,由仪器使用人专门保管、维护。(4)凡使用检测仪器者,均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许可证,严禁无证操作。(5)保管人员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长期不用时应每月通电1次,每次通电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干电池长期不用时应取出,蓄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充电时要注意一次不超过16小时。(6)注意检测仪器的防震、防磁、防高温、防寒、防水、防尘。(7)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满足说明书的要求,有温、湿度要求的应确保温度、湿度符合要求。(8)测试结束后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3.4.3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检测人员持证上岗。(2)仪器应以妥当的方式运抵现场,运输过程不应损坏仪器的性能。对于重新安装后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检查并作记录。(3)现场的检测环境应满足所检测参数和仪器正常工作的要求,否则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4)在检测前,应对检测项目进行调查,根据工程类别确定检测方案和数量。(5)检测前后均应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或测试实施细则认真检测。(6)现场检测应注意安全操作,每个检测组由组长负责安全工作,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仪器损坏等事故。(7)因干扰(如土建施工、停电、停风等)而中断检测,凡影响检测质量的,检测工作必须重新开始,并将情况记录备查。3.5保证检测工作时效性和可靠性(1)对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的基桩检测项目,接到施工单位的“工程检测报检表”后12小时内到达现场检测,检测组应在检测完成后24小时内将检测结果或对质量的分析判断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应在12小时内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2)对没有时间要求的检测项目,检测组应在检测任务完成后24小时内将结果反馈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3)公司的一切质量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文件》,以实现“科学、公正、准确”的标准化质量管理方针。(4)检测数据处理要保证科学、准确、公正,严禁任何形式的篡改、编造等弄虚作假行为。(5)检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现场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另一位检测人员校对为一审,检测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二审,检测项目经理终审批准。(6)检测报告必须经项目经理签发,方可加盖计量认证CMA章和检测报告专用章。(7)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正式检测报告和附件均按本公司规定格式执行。正式检测报告原件至少一式六份,必须打印,由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检测负责人等签字,并加盖检测专用章、CMA章、单位公章。如***工程指挥部需要增加检测报告原件份数时,应无偿如数提交。(8)检测报告一经出具,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情况确需更改,必须取得总监的认可,报***工程指挥部备案并通报施工单位。(9)如因检测单位自身的原因导致检测工作延误影响正常施工,检测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0)检测不合格的桩基,由施工单位负责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报检测单位重新检测。对检测结果如有争议且不能达成一致时,则由招标人委托具有合格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11)检测过程中应遵守施工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相关管理规定。(12)计算机内的重要数据应制作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3.6安全和文明施工(1)组织参加项目的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各检测组制定严格的措施,保证检测工作安全进行;(2)严格落实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指挥部的安全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3)进入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劳保手套,爬高时必须系安全带。(4)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应放置稳固,避免因碰撞等情况而使仪器倾倒,检测时准备好遮阳伞、雨具等用具。(5)检测时,现场内及附近施工人员应暂停施工,以免相互干扰,损坏仪器。(6)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指挥部制定的各项保密规定,在检测过程中和结束后不得泄漏与本工程、本协议内容有关的资料;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指定保密工作负责人和生产安全负责人:保密工作负责人:***;生产安全负责人:***3.7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特点3.7.1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成桩7d内,可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查桩身完整性。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进行低应变检测,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低应变反射波法(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采用瞬态激振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采用一维弹性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桩身完整性,即桩身存在的缺陷位置及其影响程度。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图低应变反射波法属于快速普查桩的施工质量的一种半直接法,对于有疑问的桩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验证。(1)检测仪器1)检测仪器通过技术鉴定,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计量检定证书;2)仪器设备已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其技术指标符合仪器质量标准;3)检测系统具有信号滤波、放大、显示、储存和信号处理分析功能;4)根据桩型及检测目的,宜选择不同大小、不同质量的力棒和不同材质的激振头,以获得所需的激振频率和能量;5)信号采集及处理和传感器性能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的有关规定。(2)检测前准备1)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后,提前24小时通知现场检测人员。2)检测单位到达现场后,施工单位将报检表、基桩参数表和工程相关资料(如有)一并交给检测单位的现场负责人。3)施工单位对报检的基桩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并达到以下要求:①桩顶在检测时,标高应为设计标高;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③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④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⑤按要求打磨出足够的平面,直径约为6cm,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对测试信号会产生影响。因此,测试时,当桩头侧面与垫层相连时,除非对测试信号没有影响,否则应断开。(3)现场检测1)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②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之后进行。2)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传感器安装部位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动砂土颗粒存在;不得安装于松动的石子上;传感器安装应与桩轴线平行;②用黄油或其它粘结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传感器底面粘结剂越薄越好。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传感器不得产生滑移或松动;③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激振点处混凝土应密实,不得有破损,激振时激振点与混凝土接触面应点接触;④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主筋的影响;⑤激振方向沿桩轴线方向。采用力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不得连击。采用力棒或自由落锤,激振能量可控性和信号重复性比用榔头式锤敲击效果好;⑥激振锤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快击窄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现场实际操作应综合应用手锤和力棒;⑦激振能量在能看到桩底反射的前提下尽量小,可减少桩周参加振动的土体,以减少土阻力对波形的影响;3)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②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③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也可以制作模型桩测定;④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⑤传感器的灵敏度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4)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根据黄韩侯铁路工程不同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各检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宜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②当信号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③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增加检测点数量,重新检测;④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⑤对存在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相互验证。(4)资料处理1)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2)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①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显时,选取相同条件下不少于5根I类桩的桩身波速按下式计算桩身平均波速;式中—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参与统计的第根桩的桩身波速值(m/s);—测点下桩长(m);—时域信号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计算时不宜取第一与第二峰;—参与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②当桩身波速平均值无法按上述方法确定时,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施工工艺的其它基础工程的测试结果,并结合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实践经验综合确定;③如具备条件,可制作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模型桩测定波速,也可根据钻取芯样测定波速,确定基桩检测波速时应考虑土阻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3)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测点至桩身缺陷的距离(m);—时域信号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幅频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c—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Cm值替代。4)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按规定和所列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判定。①对于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结合有关施工和地质资料,正确区分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截面渐扩后陡降恢复至原桩径产生的一次同相反射,或由扩径突变处产生的二次同相反射,以避免对桩身完整性的误判。②应正确区分浅部缺陷反射和大头桩大头部分恢复至原桩径产生的同相反射,以避免对桩身完整性的误判,必要时采取开挖方法查验。桩身完整性判定表类别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Ⅰ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Ⅱ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Ⅲ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它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Ⅳ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或按平均波速计算的桩长明显短于设计桩长。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注:1.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它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2.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桩身缺陷检测深度和桩长的检测长度应根据试验确定。(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桩身完整性判定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2)当桩长的推算值与实际桩长明显不符,且缺乏相关资料加以解释或验证;3)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6)对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有疑问的桩,应进行验证检测:1)桩身浅部存在缺陷可开挖验证;2)桩身深部或桩底存在缺陷时可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3.7.2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混凝土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混凝土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混凝土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混凝土内存在松散、蜂窝、空洞等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混凝土的声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测试剖面对面和斜面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判别测区内混凝土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声波透射法检测原理图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声波检测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从下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1)检测仪器1)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②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mm;③谐振频率宜为30~60kHz;④水密性满足1MPa水压不渗水。2)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以及频率测量或频谱分析功能;②声时测量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5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系统频带宽度为1~200kHz,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100Db;③声波发射脉冲宜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不宜小于500V;④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应采用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仪器。(2)声测管埋设1)材质与埋设①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内径不宜小于40mm,管壁厚不应小于2.5mm;②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采用绑扎方式与钢筋笼连接牢固(不得焊接),声测管连接应积极采用外加套筒焊接方式进行,杜绝连接处断裂和堵管现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应一致。2)保证声测管在成桩后相互平行声测管应沿桩截面钢筋笼内侧呈三角形或菱形布置。声测管布置示意图(图中阴影为声波的有效检测范围示意)以三根声测管为例,检测剖面编组分别为:a-b,a-c,b-c。(3)现场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如下规定1)调查、收集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施工记录。包括:桩的类型、尺寸、标高、施工工艺、地质状况、设计参数、桩身混凝土参数、施工过程及异常情况记录等信息;2)检查测试系统的工作状况,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参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2003条文说明),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3)将伸出桩顶的声测管切割到同一标高,测量管口标高,作为计算各测点高程的基础。准确测量桩顶面相应声测管之间外壁净距离,作为相应的两声测管间管距精确至1mm;4)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5)测试时径向换能器宜配置扶正器,保证换能器在管中居中,又保护换能器在上下提升中不致与管壁碰撞,损坏换能器;6)桩身强度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或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5d。(4)现场检测1)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同一高度的测点处;2)设置仪器参数,进行检测;3)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4)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峰值和周期值,宜同时显示频谱曲线及主频值;5)将多根声测管以两根为一个检测剖面进行全组合,分别对所有检测剖面完成检测;6)在桩身质量可疑的测点周围,应加密测点,或采用斜测、扇形扫测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7)在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8)当声测管出现堵管情况时,按以下规定执行:①埋有两根或三根声测管,当某一根声测管桩底堵管采用斜测法时,两个换能器中点连线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40°;②其它情况下,在所堵声测管附近钻芯,检测桩身混凝土完整性,并利用钻孔作为通道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此时应注意钻芯孔垂直度变化使反射和接受换能器间距变化对检测信号的影响。(5)资料处理1)声学参数的计算和波形记录各测点的声时、声速、波幅及主频应根据现场检测数据,按下列各式计算,并绘制声速—深度()曲线和波幅—深度()曲线,需要时可绘制辅助的主频—深度()曲线;;;式中—第i测点声时();—第i测点声时测量值();—仪器系统延迟时间();—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每检测剖面相应两声测管的外壁间净距离(mm);—第i测点声速(km/s);—第i测点波幅值(dB);—第i测点信号首波峰值(v);—零分贝信号幅值(v);—第i测点信号主频值(kHz),也可由信号频谱的主频求得;—第i测点信号周期()。2)判定依据桩身混凝土缺陷应根据下列方法综合判定:①声速低限值判据当实测混凝土声速值低于声速临界值时应将其视为可疑缺陷区。式中—第i测点声速值(km/s);—声速临界值(km/s);声速临界值采用正常混凝土声速平均值与2倍声速标准差之差,即:式中—正常混凝土声速平均值(km/s);—正常混凝土声速标准差;—第i测点声速值(km/s);—测点数。当检测剖面n个测点的声速值普遍底且离散性很小时,宜采用声速低限值判据。即实测混凝土声速值低于声速低限值时,可直接判定为异常。式中—第i测点声速值(km/s);—声速低限值(km/s)。声速低限值应由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声速对比试验结果,结合本地区实际经验确定。②波幅判据波幅异常时的临界值判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波幅平均值(dB);检测剖面测点数。当式上述成立时,波幅可判定为异常。=3\*GB3③PSD判据当采用斜率法的PSD值作为辅助异常点判据时,PSD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第i测点声时();—第i-1测点声时();—第i测点深度(m);—第i-1测点深度(m)。根据PSD值在某深度处的突变,结合波幅变化情况,进行异常点判定。当采用信号主频值作为辅助异常点判据时,主频—深度曲线上主频值明显降低可判定为异常。3)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混凝土各声学参数临界值、PSD判据、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以及桩身可疑点加密测试(包括斜测或扇形扫测)后确定的缺陷范围按表的特征进行综合判定。桩身完整性判定表类别特性Ⅰ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Ⅱ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无声速底于低限值异常Ⅲ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Ⅳ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明显常;桩身混凝土声速出现普遍低于低限值异常或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3.7.3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1)现场检测注意事项:1)低应变检测:①按要求打磨出足够的平面,直径约为6cm,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②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③用黄油或其它粘结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传感器底面粘结剂越薄越好。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传感器不得产生滑移或松动;④根据不同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各检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宜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声波透射法检测:①保证声测管在成桩后相互平行;②将伸出桩顶的声测管切割到同一标高,测量管口标高,作为计算各测点高程的基础。准确测量桩顶面相应声测管之间外壁净距离,作为相应的两声测管间管距精确至1mm;③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④桩身强度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或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5d。⑤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同一高度的测点处。(2)数据处理1)低应变检测法: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