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文化心理结构是指一个民族过去几千年所逐步养成的一种看世界的方法。2.宋明理学的学术渊源是()。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佛教学说D、法家学说3.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名句。5.简述儒家之“儒”的本质含义。6.抓子游戏最早的记录是从()代开始的。A、汉B、唐C、明D、清7.简述儒家的人文精神。8.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墨家之爱是指()。9.中国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三个阶段后,到明代,在艺术上日趋成熟。10.下列属于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的四大书院是()A、白鹿洞书院B、岳麓书院C、应天府书院D、嵩阳书院11.南宋著名婉约派女词人是()。A、卓文君B、李清照C、鱼玄机D、蔡文姬12.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左氏春秋转》为依据。13.古代儒家发展的主要阶段有()。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古文经学E、现代新儒家14.天人之辩的主要观点()A、重人事,轻天道B、天道自然C、天人相分D、天人交相胜,还相用15.道教产生于什么时代,创始人是谁?道教与道家有什么关系?16.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17.下面属于庄子的代表作品有()。A、《南华经》B、《逍遥游》C、《商君书》D、《齐物论》18.为什么说诚实是做人的根本?19.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20.视角文化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A、电视剧B、电影C、视频游戏D、书籍E、音乐21.物质民俗需要人的参与,或者是人的经历体验,获得或传递的文化内容。22.简述《易经》包含的“天道”(哲学)思想。23.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黄埔条约》D、《中法条约》E、《马关条约》24.试论中国古代会通之学的内容和意义。25.衡量文明进步与否的指标包括()A、社会制度B、道德文明C、礼仪规范D、宗教繁荣E、科学进步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存礼灭欲”是()的一致主张。A、宋明理学B、魏晋玄学C、明清实学D、汉代经学2.近现代的法治与古代的法治有什么区别?3.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4.“新乐府”一语的提出者是()A、白居易B、李绅C、元稹D、孟浩然5.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6.元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俗文学体裁。7.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四书集注》D、《天论》8.宋明理学基本的伦理道德观()A、将理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奉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模式C、主张“存理灭欲”D、理气性命9.互相学习、兼收并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10.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作用,其与另一方只是()关系,而不是起()对方的作用。11.以下关于士绅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退休回乡的官僚B、可能是官僚或退休官僚的亲属C、可能是考取功名之人D、兼有教化民众,维护地方安定的作用12.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念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在哪里?13.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金瓶梅》B、《儒林外史》C、《红楼梦》D、《喻世明言》14.袁绍认为,衡量下属好不好的标准有()A、听领导的话B、真正理解领导的需求C、自觉维护领导的权威D、善于照顾领导的心理E、直言不讳15.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16.简述儒道文化对中国养生学基本理论的影响17.清代在位最久的皇帝是()。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18.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19.五代宋元时期民族史得到了大发展,这一时期写成的民族史著作有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蒙古秘史等。20.被后人称为阳明先生的是明朝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21.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是()。A、批判与否定B、改造与继承C、摒弃与重塑D、汲取与发扬22.中国古代茶神是()。A、关羽B、孔子C、陆羽D、鲁班23.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上,汉以后,则表现在()上。24.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运动是()。A、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B、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E、洋务运动25.中国传统文化是自成一统的,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封闭的、排他的。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评剧的前身是浙江塖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2.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其中代表性作品是《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3.中国文化所谓的此岸取向认为世界是()A、真实的B、唯一的C、可靠地D、虚幻的E、变幻莫测的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学方面,()和诗经是杰出代表。A、楚辞B、尚书C、春秋D、甘石星经5.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什么?7.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是指()。A、外国侵略者B、封建贵族C、满族统治者D、大资产阶级8.下列哪一句诗,不是出自陶渊明的作品?()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C、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9.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10.最初的指南针——司南,是在()制作而成的。A、先秦时期B、五代十国时期C、魏晋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11.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成果是()。A、证明夏朝的建立者是禹,而非禹的儿子启B、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终于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C、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王,定都阳城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基本结束,阶级社会从此开始12.“内圣外王之道”中“外王”是指在外要称王称霸。13.以司马迁的()为开端,形成了官修史书的传统,两千多年从未间断。A、《资治通鉴》B、《史记》C、《通典》D、《通志》14.五言诗盛行于()A、魏晋B、春秋C、西汉D、东汉15.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把利益作为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16.什么是端午节?17.宗教历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18.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是()。A、韩非B、老子C、荀子D、墨翟19.为什么说瓷器比较完美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举例说明20.凝化了的政治结构的特点是()A、不能流动B、可以流动C、视情况而定D、无法确定21.三论学22.韩愈不仅鼓吹儒家复古主义,他的古文看起来很高深,而且他并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23.杜牧的诗歌特点与他的性格有关,而且他还是想建功立业的。以下对杜牧诗歌特点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俊爽B、轻快C、借故讽今D、豪横E、苦呤24.唐代著名狂草书法家有()。A、张旭B、王羲之C、怀素D、唐寅E、苏轼25.下列不属于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的是()A、《春秋》B、《左传》C、《世本》D、《国语》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A,B,C3.参考答案: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4.参考答案:正确5.参考答案:儒,含有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之意。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 (1)儒学对人的关注,是希望个体通过对人世间伦理关系的践履下学而上达,安顿生死之间,养浩然正气,成大人成贤人成圣人。所以儒家以做人为人生根本,以希贤希圣希天为做人规模,以内圣外王为做人之极至。概言之,儒学是教人做人以通达人生。 (2)儒学对个体道德的关注只是其学说的基础,其思想的主旨是在经由内圣道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学在本质上更近于一种国家学说,它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群体为主。8.参考答案:差等之爱;兼爱9.参考答案:正确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错误13.参考答案:A,B,C14.参考答案:A,B,C,D15.参考答案:东汉,张道陵。道教是是建立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宗教团体。16.参考答案:正确17.参考答案:A,B,D18.参考答案: 1、人是社会的最基本分子,人的社会性决定一个人不可能不依靠别人而独立存在; 2、人要想获得成功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必须取信于别人,否则人不可能获得较大的社会空间,也不可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3、取信于别人必须靠诚实,人人心中一杆称,人对人是否真正诚实,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因此,诚实必须落实在心里。19.参考答案: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20.参考答案:A,B,C21.参考答案:错误22.参考答案: 1.对立统一的思想 2.变化发展的思想 3.矛盾对立与转化的思想 4.主观能动性的思想23.参考答案:A,B,C24.参考答案:会通之学:就是融会与贯通、咀嚼、消化各种文化和思潮,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鲜明特征。会通之学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各学派之间和学派内部的都有,贯穿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如天文学,医学等。善于融会外来文化为我国现实环境所用,帮助我国各领域不断进步。25.参考答案:A,B,C,D,E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近现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公民的权利,故重视“权利”;古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秩序,并宣传维护这种秩序是每个人,包括君主自己应尽的义务,故重视义务。3.参考答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三教合流;儒道互补6.参考答案:正确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正确10.参考答案:主导;协调;压制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 合理性: 1.首先要认定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 2.其次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即自我修养,复归于人的本心的道德范畴 3.最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然,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纯熟”。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就有可能把属于社会伦理的“天理”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而被任意赋予各种规定,从而造成如清代戴震所说的“以理杀人”。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A,B,C,D15.参考答案:A16.参考答案: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包括养心和养身两方面。 第一,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心态。 第二,掌握“无怨”原则,以培养宽广的胸怀。 第三,掌握“三戒”原则,以节制超长的欲望。 早期儒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 第一,早期儒家总结了春秋前及春秋时衣食保健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的医食保健名篇《论语*乡党》 第二,体育保健。 第三,医疗保健。 仅就《黄帝内经》而言,其中的儒家印记比比可见。 第一,《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念。 第二,《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 第三,《黄帝内经》还吸取早期儒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的主导观念。17.参考答案:C18.参考答案:A19.参考答案:正确20.参考答案:正确21.参考答案:B22.参考答案:C23.参考答案: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24.参考答案:A,B,C25.参考答案:错误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A,B,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国家;群体10.参考答案:D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