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国政治智慧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合法性是对支配-服从关系的某种证成,从而让支配者心安理得,让被支配者心悦诚服。2.解决问题就是要在心理上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消灭掉,取消问题就是要在实际上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消灭掉。3.“乐以为乐”的精神,体现的是()境界。 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4.在执行政策时采取内外有别的做法,是脚踏实地的考量,体现的是合理性。5.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某个专业的专家。6.儒家主张为守道而仕,为行道而隐。7.()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要求坚守亘古亘今的天理;原则是是所当是,非所当非。A、正当性B、认受性C、合理性8.儒家亲亲相隐的原则,只适应在举证层面,不适应在执法层面。9.“同情的理解”中的“同情”,意味着同情境,即设身处地;意味着同情怀,即将心比心。有了同情境、同情怀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同情之后,理解,就达到了一种()的境界。A、而立B、不惑C、耳顺D、从心所欲10.新道家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上述认识体现的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方法。11.在强调中庸的孔子看来,中就是固定不变的与两端等距离的中间点。12.邓小平的“不争论”所体现的实践理性,是主张将一些一时不易弄清、不必弄清或弄清了并无益处甚至反有害处的问题搁置一边,不肯定、不否定甚至于也不怀疑,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注重通过实践以获得真知,达成共识。13.有了合法性,支配者的权利就转变为权力,被支配者的义务就转变成服从,领导者的权威也就转变为权力。14.()则兼善天下,()则独善其身。15.农桑之国,人民耕有其田,居有定所,礼教政体从家法中产生,君臣关系等于父子关系,“其分严而其情深”:人人()。A、亲其亲,长其长B、亲其亲,不长其长C、不亲其亲,长其长D、不亲其亲,不长其长16.孟子说:“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这里,仲尼不有天下,是()A、坚守天理的要求B、顺应人心的体现C、脚踏实地的考量17.实用理性是一种立足实际、讲求效用的理性思维。18.夫子怃然曰:“()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9.朱熹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王阳明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一个说新民,一个说亲民。二者说法虽然不同,但在方法上都是既有我注六经的成分,也有六经注我的成分。20.圣人就是()。A、完人B、纯粹的人C、天人合一的人D、有学问的人21.李光耀治国理政强调以行得通为原则。他说,制度不是因为()才可行,而是因为()才好。22.问题可以理解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取消问题就是在现实中把二者的差距消灭掉,解决问题就是在心理上把二者的差距消灭掉。23.新加坡处理劳资矛盾时遵循的“共同作出适当牺牲”的原则,体现了()的精神。A、竞争B、回避C、迁就D、妥协24.合法性的法,指的是()A、法律条文B、领导人的政治意志C、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D、部分民众认可的价值准则25.子路曰:“不仕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包含着民有的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包含着民享的思想。2.儒家文化不仅是纸上经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3.按照“摸论”所体现的渐进理性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达到目标的方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不断接近;达到目标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在撞击反射中根据反馈不断调整方向。4.民有意味着人民是政治的目的,民享意味着人民是政治的主体。5.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摸论”所体现的渐进理性,是以人的理性无限或人的能力无限的观点为基础。6.中就是静态的和,和就是动态的中。7.一分为三的中和思维的具体形式有()等等。A、非此即彼B、有此无彼C、亦A亦BD、A而B8.开天眼,就是把时间拉长之后又把空间缩紧来看问题。9.法家之术强调审合形(刑)名、循名责实。10.“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里,“不易”的“易”是指()。A、容易B、简易C、变易D、易经11.儒家不关心死后,也没有天堂,因此,其精神寄托就只好落到现实,放到未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就在于在未来的现实中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A、王道社会B、小国寡民的社会C、大同社会D、小康社会12.墨家兼爱主张爱有差等。13.荀子强调尊君,其思想本质上是君本,而不是民本。14.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也没有必要变恶为善,反而可以利用人性之恶来治理国家。15.张载所说的“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体现了中和思维中的()的原则 。A、亦A亦BB、A而BC、A中有BD、不A不B16.儒家仁爱表现为()A、己欲立而立人B、己欲达而达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只有别人,没有自己17.“社会主义是否有弊病,在于如何为社会主义下定义”的观点,强调的是我注六经的方法,排斥的是六经注我的方法。18.法家通过“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失其所乘者也;尧为匹夫,不能使邻人;桀为天子,可以乱天下”的描述,说明如下观点:()不足羡,势位足可恃。A、权力B、德贤C、赏罚D、官职19.我注六经是我为六经服务,即经典说的是什么,我就解释成什么;六经注我是六经为我服务,即我想说什么,就说经典说的是什么。20.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21.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违反了中和思维。22.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代表()。A、天意B、人意C、地意23.化性起伪的伪是指人为。24.法家认为,君主的无为不需要以有法为前提。25.人治判断是非对错是用物准(即客观标准),法治判断是非对错是用心准(即主观标准)。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董仲舒强调“以德配天”的政治道德,目的是要抬高统治者地位,以便统治者压迫人民。2.温而厉,讲的是对立双方必须平衡发展。3.理性思维的特征是比较狂热而不是冷静,比较理想化而不是务实。4.“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体现了()的精神。A、为我B、轻物重生C、儒家D、法家5.无所为而为是功利境界,有所为而为是道德境界。6.礼是被()所认可的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 A、法律条文B、官吏C、风俗习惯D、政府7.“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这里,“化而使之为我”的“我”,可以理解为()。 A、自己B、统治者C、被统治者D、人民8.新道家对孔子所说的“回也其庶乎,屡空”的解释是“颜子……遗仁义,忘礼乐,隳支体,黜聪明,坐忘大通,此忘有之义也。忘有顿尽,非空如何?若以圣人验之,圣人忘忘,大贤不能忘忘。不能忘忘,心复为未尽。一未一空,故屡名生也焉”。其表现的方法是我注六经。9.《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假仁者霸。”A、法B、术C、势D、力10.大同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和而不同。11.孟子说:“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这里,“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是强调()的结果。A、合理性B、正当性C、认受性D、革命性12.道家主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是要取消问题,儒家主张“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远者来之”是要解决问题。13.《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所讲的上述四种治理境界,可以依序分别用来描述()。A、王道、帝道、霸道、无道B、无道、帝道、王道、霸道C、霸道、王道、帝道、无道D、帝道、王道、霸道、无道14.《中庸》所说的“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可以理解为历史文化的合法性;“考诸三王而不缪”、“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可以理解为人心民意的合法性;“本诸身,征诸庶民”,可以理解为神圣超越的合法性。15.一张一弛,讲的是对立双方一主一辅。16.恻隐之心,()之端也;羞恶之心,()之端也;辞让之心,()之端也;是非之心,()之端也。1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出()。A、《论语》B、《孟子》C、《诗经》D、《尚书》18.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儒家的态度是()仕、道隐,道家的态度是()仕、身隐,法家的态度是()仕、反隐。19.按照蒋庆先生的说法,王道政治不等于民主,但包含民主。20.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此同时,()A、两人都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B、孟子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荀子认为,人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C、孟子认为,人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荀子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D、两人都认为,人即便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21.理性思维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表现为两利相权取其(),两()相权取其小;有利则行,无()则止;用最小()获得最大收益。22.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狷者()也。”23.“六经皆为我注脚”,表现的是我注六经。24.《管子》说:“()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A、无违B、无为C、有所作为D、无所作为2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的观点体现了法家思想。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正确5.参考答案:错误6.参考答案:错误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正确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正确11.参考答案:错误12.参考答案:正确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达;穷15.参考答案:A16.参考答案:C17.参考答案:正确18.参考答案:鸟兽19.参考答案:正确20.参考答案:A,B,C,D21.参考答案:好;可行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D24.参考答案:C25.参考答案:义;义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错误5.参考答案:错误6.参考答案:正确7.参考答案:C,D8.参考答案:错误9.参考答案:正确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C12.参考答案:错误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正确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A,B,C17.参考答案:错误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正确20.参考答案:诚意;修身21.参考答案:错误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错误25.参考答案:错误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