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0/25/wKhkGWW9ePOAEjdIAAI4taSSZgE558.jpg)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0/25/wKhkGWW9ePOAEjdIAAI4taSSZgE5582.jpg)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0/25/wKhkGWW9ePOAEjdIAAI4taSSZgE5583.jpg)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0/25/wKhkGWW9ePOAEjdIAAI4taSSZgE5584.jpg)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0/25/wKhkGWW9ePOAEjdIAAI4taSSZgE5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运用欧洲古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创作的戏剧是()A、《日出》B、《原野》C、《雷雨》2.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荀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3.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从这里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4.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六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小说以六斤作结,其寓意是什么?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这个语段可划分为几个层次?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使用的对仗形式是()A、流水对B、扇面对C、鼎足对D、隔句对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对照手法主要体现在()A、故乡的今昔对照B、解放区的今昔对照C、大江南北的对照D、沦陷区与解放区的对照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9.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愿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大,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节选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十家,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九家,指除小说家以外的九家。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政:通“征”,征伐。B、穷知究虑,以明其指。指:通“旨”,宗旨。C、虽有蔽短,合其要归。蔽:掩盖。D、方今去圣久远。去:离开10.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其反诘语气的运用有何作用?11.《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诗句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2.“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有()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13.《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14.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屠格涅夫《门槛》)“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15.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导火线是()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友情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16.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银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梁实秋《谈时间》)文中作者否定的观点是什么?17.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这段话是谁的自述?18.《兵车行》是一首()A、叙事诗B、送别诗C、抒情诗D、讽喻诗19.下列人物出现于柳宗元作品中的是()。A、段太尉B、焦令谌C、刘一丈D、马伶E、白孝德20.(),车错毂兮短兵接。21.《杜陵叟》的语言特点是()A、典雅B、华丽C、艰深D、通俗22.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具体分析“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3.下列句子中,论证“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道理的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C、此其自多也D、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24.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欲画者”指的是什么?25.《红楼梦》后20回的作者是()A、曹雪芹B、高鹗C、兰陵笑笑生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掩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东山魁夷《听泉》)作者所说的“美,正在于此”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2.“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正确解释是()A、治理大国如同烹煎小鱼B、治理大国如同烹煎小菜C、治理大国如同烹煎小菜一样简单3.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A、白居易B、韩愈C、王维D、高适4.《登西台恸哭记》中记了三次恸哭,而前两次都是简写,最后一次详写。前两次恸哭简写的作用是()A、衬托B、铺垫C、对比D、反衬5.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对姐姐的回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下列选项中“见”字表示被动意义的有()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B、终必不蒙见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主者又不即出见E、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7.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梁启超《论毅力》)这段文字中,“彼”和“我”的态度和结果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8.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这段文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9.下列作品,属于鲁迅中篇小说的是()。A、《阿Q正传》B、《伤逝》C、《祝福》D、《药》10.自然与人生 贺麟 自然在表面上似乎与人生相反,在本质上却正与人生相成。人若不接近自然,就难于真正了解人生。通常一般人总以为只要在社会上多酬酢,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就可以了解人生。他们不知道超出人生,回到自然,也可以帮助了解人生的真义。我曾说:要想真正了解人生,必须“深入无人之境”。所谓“无人之境”,是很可以耐人寻味的境界,其含义之一,应是自然。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话:“人生反而把人生掩蔽住了”,成天在人群中忙来忙去的人,反而不能认识人生的真面目。所以我们这里讨论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主旨虽在教人回到自然,但也未尝不是归根于认识人生。自然与人生间这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稍微了解辩证法原则的人,想来不难领悟。 所谓人类回到自然的自然,是指具体的、有机的、美化的、神圣的外界而言,这个意义的自然,可以发人兴会、欣人耳目、启人心智、慰人灵魂,是与人类精神相通的。这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自然。人生需要自然来作育。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自然是人生的“净化教育”。自然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人类对于自然感觉有这样伟大的意义,乃是近代精神的特征。崇拜自然,回到自然,认自然是神圣,皆是代表近代精神的看法,对传统的精神,多少有些革命的意味。因为中古时代的人受神学观念的支配,仰望天国,悬想来世,反对世界,蔑视自然,同时受礼教法律的束缚,颇有矫揉造作,违反人性,不近人情的趋势。所以回到自然的运动,也就是一种摆脱传统的宗教和礼法的拘束,促人性自然发展的运动,在人的精神上颇有解放革新的力量。 接近自然,对于人类的身心,有许多的好处。这一些好处可以概括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使人新鲜、活泼,加强活动,恢复健康等。因此接近自然可以治疗文明社会里好些的病态。如像自杀、疯狂、虚伪、狡诈,在常常接近自然的农夫、农妇、渔人、樵子,就不会多有。第二层意思是使人强健、壮旺,增加生命力量等意思。这一种效果,也只有在接近自然中才能找寻得到。就语言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外交辞令、交际的工具,每每言不由衷,是在文明社会里,摆绅士架子的装饰品,根本是没有力量的语言。另外一种语言,是发乎本心,出乎真情,基于机体的真实需要而产生的语言,虽出言未必雅驯,但坦白率真,特别有支配行为和感动他人的力量。就一个民族来说,假如一个民族,还能够保持朴厚的天真,便是有元气、有精神、有生命的民族。反之.假如一个民族,已经丧失掉纯朴的天真,只有虚伪的形式,没有诚朴的素质,专门注意仪式礼节方面的繁文缛节,这种民族,表面上也许文明,实际上就是生命力枯竭的民族。 (节选自《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社,1996)对于“有生命有灵魂的自然”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是由各种生命有机体组成的B、自然是人类所崇拜并深深敬畏的C、人与自然精神相通而赋予自然生命和灵魂D、人通过对人生的认识而赋予自然生命和灵魂11.曹操的《短歌行》(其一)反复咏叹渴望招纳贤才的心情,使整首诗显得()A、悠然自得,平淡率真B、自然,含蓄C、富有情趣D、格调苍劲,感情深沉12.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郑伯克段于鄢》)这段文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1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1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主要情感内容是()A、国势殆危之忧B、收复无望之叹C、权奸当道之恨D、报国无门之愤15.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钱钟书《论快乐》)在这个语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16.《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17.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8.《登西台恸哭记》一文,是作者谢翱为祭奠()而作的。A、谢钥B、文天祥C、颜真卿D、阮籍19.《门槛》用“门槛”寓意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这种表现方法是()A、比喻B、比拟C、铺垫D、象征20.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错误观点?21.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是()A、《长河》B、《湘西散记》C、《边城》22.《灯下漫笔》的文体是()A、小说B、诗歌C、杂文D、通讯23.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愿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大,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节选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十家,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九家,指除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对“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道术废失,无处追寻,这诸子“九家”的学说不比民间留存的更胜一筹吗?B、道术废失,没有必要去追寻,这诸子“九家”的学说不还存在于民间吗?C、道术废失,无处追寻,这诸子“九家”的学说不还存在于民间吗?D、道术废失,没有必要去追寻,这诸子“九家”的学说不比民间留存的更胜一筹吗?24.被人称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A、王之涣B、王安石C、王昌龄D、李白25.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是()A、惟陈言之务去B、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C、文以明道D、取于心而注于手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郭沫若《女神》2.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屠格涅夫《门槛》)“一位圣人”的赞叹象征什么?3.《雨巷》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物是()A、雨巷B、丁香花一样的姑娘C、油纸伞4.阅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女主人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6.①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②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雅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的羁旅愁思? ③当然,小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去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④就这样,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小桥》)第④段说“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这里的“象征”在第②③段中具体指什么?7.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8.《风波》描写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烘托B、工描C、白描D、对比9.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A、鲁迅、沈雁冰、冰心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C、鲁迅、郁达夫、冰心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10.下列对于封建社会皇帝称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这一称呼中的“始”字表示第一个,隐含着要将帝王子子孙孙传下去的意思。B、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据其生前事迹、品德修养而给与的称号,如汉武帝。C、庙号是封建社会皇帝死去后,在太庙立字奉祀时特起的一种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D、年号是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元、明、清三代常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康熙帝。11.“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个说法的提出者是()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宗臣12.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指出“暴风雨”和“激怒的风”的象征意义。1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焉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入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作者认为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证?1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是()A、王安石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15.《兵车行》开头六句属于()A、场面描写B、细节描写C、人物描写D、环境描写16.贯穿《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素是()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17.2016年是茅盾诞辰120周年。下列关于茅盾文学成就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B、茅盾与郑振铎等一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C、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反映了农村的凋敝及农民的反抗D、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里程碑18.“汉皇重色思倾国”中“思倾国”的正确解释是()(2分)A、想到要颠覆这个国家B、考虑到全国C、想念美女19.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宗臣《报刘一丈书》)分析“得无厌其为迂乎”的含义。20.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A、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B、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C、19世纪早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20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1.下列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铁凝的《玫瑰门》具有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倾向B、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展示了西北乡村的地域风情C、王安忆《长恨歌》描写了小人物王琦瑶的坎坷命运D、林白《私人生活》讲述了现代都市女性的心路历程22.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是()A、倒叙B、顺叙C、平叙D、插叙2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这一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4.《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钓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25.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填,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本段的论点是什么?有几个论据?论据和论证方法各属于哪一类?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光。4.参考答案: 其意义在于像九斤老太、七斤那样的悲剧还会在六斤身上继续上演。5.参考答案: 此段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至“特为尤甚”为第一层,表明自己奉亲就是在实践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号召。第二个层次从“且臣少仕伪朝”至“有所希冀”,说自己的请求完全是为了亲情,不是为了名节,意在打消武帝对他不与新朝合作的疑虑。第三个层次从“但以刘日薄西山”至“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再一次强调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第四个层次从“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至“愿乞终养”,采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说侍奉陛下来日方长,使武帝感到他的请求合情合理。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 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反诘语气的使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 象征着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15.参考答案:D16.参考答案: 否定将金钱与时间等同视之甚至金钱重于时间的看法。17.参考答案: 这段话是项羽的自述。18.参考答案:A19.参考答案:A,B20.参考答案:操吴戈兮披犀甲21.参考答案:D22.参考答案: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的面对漫漫长夜。“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感叹自己漂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我虽已到暮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秦朝的统一》听课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31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复习题》听评课记录1
- 二年级体育听评课记录
-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彼此尊重显自尊》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6 圆的面积》苏教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口算部分
-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 新员工入职工作计划书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运动员代言与赞助权益2篇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技术文件(国赛)
- 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