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_第1页
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_第2页
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_第3页
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_第4页
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1、德国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对垃圾严格分类,乱扔一点都不行。这位朋友后来才发现,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垃圾点都有5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棕色的用来装有机垃圾,也就是剩饭剩菜、果皮骨头等厨余垃圾;黄色的装轻型包装,德国商品的包装程度高,五花八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政府不遗余力地提倡使用纸制品做包装,所以也有专门的绿色垃圾桶用来收集废纸;白色桶用来装透明无色的玻璃制品,绿色桶装有色玻璃,不过在大街上经常看不到,因为扔瓶子砸碎了会弄出很大响声,所以这些垃圾桶都统一安放在一个专门的回收区,远离居民楼,以免造成噪音污染。德国的大街上垃圾桶很少,居民小区里,也没有公共垃圾桶。通常是每栋楼都有专属的垃圾点。如果住的是敞开式的院子,垃圾桶也许还会上锁,被作为私人物品对待。在德国住久了,周末也要定闹钟按时起床,不是去加班,而是要爬起来把垃圾桶放到外面等待清运车辆的到来。每周收一次日常垃圾,每月收一次废纸,每季度收一次旧家具、旧轮胎,具体日期都写在《垃圾清运时间表》上。为了让居民熟悉垃圾的分类原则,很多城市都印发了专门的《垃圾分类说明》。在每年年初,政府都会将新的《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挨家挨户投到各家邮箱。德国人素来以严谨著称,这种严谨很好的体现在了垃圾分类上。如果分错垃圾,邻居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来。“环境警察”也会偶尔登门拜访,抽查居民是否把垃圾放到指定的桶里,如果垃圾乱丢就会遭受罚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还是欧洲唯一一个实行塑料瓶和易拉罐回收押金制的国家。德国社会对塑料瓶和易拉罐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保证能够尽快有效回收这些瓶罐,在居民购买1.5L以下的水、饮料的时候,就在价格里提前征收了0.25欧元的瓶子押金。虽然该法令在2003年刚实施时遭到食品工业团体的抵制(饮料生产商认为此法令影响自己的销量),并且争论到了法庭上,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项长期有利的法令。目前在德国有10多万台专门负责回收这些瓶子的机器,等你喝完饮料并将瓶子丢进机器之后,就会得到之前的押金。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生产这些瓶子的过程,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1、多管齐下,变废为宝垃圾分类以后,定期会有专门的环卫车辆来清运。由于是无偿运输,一些大城市每年都要在垃圾清运方面花费几千万欧元。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德国采用了具有压缩功能的车辆,一些体积较大的家具类垃圾在装车之前会经过压碎处理。在分拣中心经过分拣,不同类别的垃圾将送往不同的加工厂,如纸或纸板送到纸工厂,含铝的材料送到铝厂,镀锡铁皮或马口铁送到铁厂等。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就要送到焚烧厂焚烧发电,而焚烧后的余灰则可以用于铺路等工程。据统计,德国每年产生4400万吨家庭生活垃圾,其中1900万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1000万吨的垃圾被用于焚烧发电,还有约1500吨的垃圾被填埋。垃圾处理率达到70%。垃圾处理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已基本进入了良性循环。(1)循环利用。对于普通的生活垃圾,在德国发展出一种新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首先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分选,将垃圾内能再回收利用物质分选出来回收利用。德国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再加之有坚实的工业基础,所以垃圾分类非常细,能够回收的东西都会被分离出来。以轻纸包装为例,企业在处理的时候会采用最先进全自动的轻纸包装分拣技术,通过粉碎、筛分、光学分选、磁性分选,把轻纸包装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剩下的轻纸包装按照不同成分分门别类。处理完成后的物质纯度很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回到生产中,并且对需求原料的企业来说,价格也更为低廉。随着全世界普遍性的原材料匮乏、价格上涨,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再通过物理或者生物的方式对垃圾进行降解以达到减量化的目的。这种工艺在近些年在德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德国欧绿保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第三代”的垃圾处理技术,即在开始机械分选以及物理或者生物的干燥之后,把垃圾再经过筛选,将热值高的部分加工成“绿色煤炭”,这些产品可以送到电厂或者水泥厂作为燃料用于产生热量,其热值和褐煤相当。通过此种工艺,普通的生活垃圾能够达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再循环利用,这条道路也将是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2)垃圾填埋。填埋处理是很多国家如今采用的主要的处理垃圾方法,但在德国,这种原始粗放的方式不是首要选择。由于普通的垃圾填埋存在环境污染隐患,从2005年起,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意味着填埋的垃圾基本上都是灰渣,也就是说生活垃圾要先进行焚烧处理才能进入填埋场。因此,从2005年开始,在所有的处理方式中,填埋所占比例明显降低,而其他处理方式比例大幅度提高;(3)焚烧处理。据统计,2005年,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数量已经达到73座,总处理规模达17.9百万吨/年,焚烧处理比例超过了55%。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在德国建立了完备体系。由于处理垃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和固体化合物,许多垃圾焚烧厂利用气体化合物蒸汽为涡轮发电机提供动力,利用固体化合物压缩为熔渣,用于筑路或其他建筑设施。因此,垃圾焚烧厂不仅从垃圾处理中获得利润,还可凭借供电、供能等增收。根据德国法规,垃圾焚烧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因此它们也无需缴纳二氧化碳税。不过随着垃圾分类越来越细,循环利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德国的垃圾焚烧厂正面临着没有垃圾可烧的境地。因此,垃圾焚烧厂为了盈利,往往把目光投向相邻国家,进口垃圾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除了循环利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德国对生活垃圾还采用堆肥等其他措施,确保生活垃圾都得到有效处理。2、有利可图的生意德国政府和居民在垃圾处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非常重要,但垃圾处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全民事业,必须吸引私人资本参与,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德国政府面向市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原则。政府负责管理这笔费用,用一部分建立国有的清运公司,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工作。因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清运工作带有强烈的公益性,所以这个环节主要由国有企业负责。那么国有企业运营的资金从哪来?据悉,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垃圾处理费和财政拨款。在德国,有些城市也设立了国有的垃圾处理公司。但更多城市还是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而这些往往是政府不具备的。企业要参与,就会有盈利要求,但德国政府支持企业并不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而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招标,企业参加竞标,这样就避免了垄断和暴利环节的存在,从而建立起了比较平衡的链条。那么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又来自何方呢?据悉,垃圾处理厂有两端收入。首先是前端收入,也就是政府在进行项目招标时的合同所约定的收入。在德国,每家每户都要交垃圾处理费,就像水费、电费一样,按季度收取。德国很多城市采用按垃圾箱容器计量收费制。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比如纸张、玻璃,不收或者收很少的处理费,而处理难度大的物质、有害物质和未经分类的物质则会收取较多的费用。从居民手里收上来的垃圾处理费,政府进行透明管理,用于支付垃圾处理厂的日常消耗。而尾端收入,说的是再生资源的出售收入。比如有机物制成的肥料,焚烧垃圾产生的发电量,以及从一些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物质,都可以作为二次能源与再生资源再次进入到流通领域。并且很多二次矿产的价格跟一次矿产相比会更便宜,且纯度更高。不过垃圾处理厂由于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尾端收入很难覆盖花费。特别是一些有害物质和难处理物质,基本上是在亏本处理。因此,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前端。当然,德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平衡的系统。如果后端处理成本大,就会有相应较高的前端作为补充。所以,追溯到源头,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根据所扔放垃圾的种类会有不同的费用。这样,垃圾就不分贵贱,都成为了抢手的资源。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德国政府使垃圾处理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从而实现了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3、环保制度和宣传教育“1吨废物=700公斤的错误条件+200公斤的懒惰思想+100公斤真正的废物。”这是德国教育和科学部分管环境技术的负责人舒尔茨先生说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为了充分利用这“900公斤”的资源,德国在法律制度和宣传教育方面都做了不懈努力。事实上,像其他国家一样,德国走的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受其害。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再不重视环境问题,德国的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威胁。从上世纪70年代起,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随后,各种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法规相继出台。到目前为止,全德国联邦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8000多部,除了实施本国的法律法规外,德国还实施欧盟的有关法规400多个。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德国有关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是1994年颁布、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法与垃圾法。这部法律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垃圾处理经济的原则。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虽然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但多数德国人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到200万左右,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无偿为环保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德国也是世界上垃圾收费制度实施得最有效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一个4口之家的生活垃圾收费水平为150-230欧元/年,相当于每人每月3-5欧元,占平均年收入的2-5%。完善的法规和良好的民众环保意识促进了德国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为德国在全球垃圾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2、对中国的启示迅速增长的垃圾产量,已经让国内城市面临着生态困境。虽然最近几年,政府也一直在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大多数垃圾分类设施沦为摆设,流于浮表。目前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工作主要依靠收废品的流动人员自发进行。一些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垃圾,诸如塑料、玻璃、金属、纸张制品等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处理。但厨余垃圾却因为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庞大,技术尚不成熟,且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一直都难有进展。对其他剩余垃圾,国际通行的焚烧处理,似乎在国内也是困境重重。据悉,垃圾焚烧厂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投入要求都很高,虽然在“十一五”之后,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频频推出,但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垃圾处理要形成完整的产业系统。后端的处理决定前端的分类和清运。想要打开垃圾处理的艰难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后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国内城市没有足够的垃圾焚烧厂,大部分地方还采用填埋或者干脆堆积的粗放方式,这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来说都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其次,因为资金、技术、人才要求高,所以后端环节需要吸引资源再生企业的参与。目前政府主要依靠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投身环保事业。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平衡的行业格局。比如在德国,垃圾处理企业有前端和尾端收入,一方面政府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发放从居民手里征收的垃圾处理费给企业,另一方面,再生资源重新进入到流通领域也能带给企业利润。这样就使垃圾处理真正成为了有利可图的行业。但在国内,依靠财政补贴的单一方式并不可能长期执行。想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环保事业,首先要建立起系统有效、可盈利的机制。环保事业要依靠全民参与。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对环保事业的全民重视,是德国垃圾回收成功的基础。当然环保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