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秀丽山河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抓住具体的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精彩语段。
4、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体会
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体会这三篇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体会
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体会作
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林海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特点,体会词语在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进
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学习、感悟交流,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体会词
语中蕴含的情感,边读边想像,感受林海之美。并且学习作者善于细
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方法。
3、感受文中所表达的喜爱大兴安岭的思想感情,热爱自己的祖
国。
【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
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感悟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预习,初步学习一些重点词,扫清阅读障碍。
3、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重点】
初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
还有--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
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
么意思?
3、出示课件,简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
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100T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
为主。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分析字形结构。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悦耳:好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1)初入大兴安岭觉得名字悦耳。
(2)岭的样子。
(3)岭的颜色绿得难以形容。
(4)林就像大海一样。
(5)花多而美。
(6)木材用途广泛。
(7)作者看到大兴安岭的林场后的感受。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是按()()和()三方面来描写大兴
安岭美景。
5、选做题:文中哪一部分景色最吸引你,你就仔细地读一读,
争取把它读好、读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
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2、感受文中所表达的喜爱大兴安岭的思想感情,热爱自己的祖
国。
【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
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以——“亲切与舒服”这条感
情线索贯穿全文,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前二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
下感到亲切与舒服的?请读出有关句子。
2、大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板书岭林花)
那么岭林花到底怎么美?为什么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懂、读好这一部分。
二、精读评析,领悟释疑
(―)学习“岭”
1、个别读第2节,思考:(卡片出示)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它的
哪些特点上?
2、交流。(多、温柔)
3、(卡片出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怎样感受到的?请
默读这部分,圈画出重点词句。
交流:a、秦岭:“云横秦岭”
请看(出示秦岭图)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描绘秦岭?(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小结:大兴安岭同它——大不相同,那实在是——太温柔了。
b、”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抓住横、顺……体会姿态多,谁能读出姿态的多?个别读,男女
生轮读。
比较句子,拿去点儿,意思一样吗?抓住点儿体会温柔,谁能把
岭读得又多又温柔?个别读,女生读,齐读。
C、“多少条岭……”
抓住看不完,联系该句重点词体会多,前——不见头,后——不
见尾,抓住看不厌体会美。
d、“每条岭……”
体会温柔,长满珍贵的树木,决不是光秃秃的岩石。每条岭的线
条都是那么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
画一样——
4、体会情感,熟读这段。
呀,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岭该多好啊!请看,(出示岭)如果说秦
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出示秦岭比较)那么大兴安岭的岭是
又——多又——柔,美得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大家能把这种感
受读出来吗?齐读
5、小结:
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部分的?谁能结合思
考题来说一说。(指卡片)
先读课文,思考: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哪些特点上?再读说说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是怎样感受到的?最后通过感情朗读
把岭的美表达出来。
(二)学习“林”
1、岭如此美丽,岭上的林那就更美了。下面,就让我们以同样
的方法学习林。
2、自由读3、4二节,思考问题1:海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广阔、不同的蓝色、海面有波浪、海边有浪花)
3、过渡:林又广又绿,美如海,你是怎样读懂的,请同学们以
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呆会儿请你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告诉大
家。
4、谁先交流,大家仔细听,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不够,
你认为该怎样读?评读。随机朗读。
a“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非常广阔,--片绿色,真像
林的海洋。个别读。
b"群岭起伏……”——长满树木的山岭有高有低,像海上的波
浪,一层赶着-----层,涌向远方。真美啊!
c“多少种绿颜色呀……”------片绿色,有深有,有明有暗,
像阳光照射下的海面一般美。
d“落叶松的海洋”——广阔无垠,一碧千里,犹如海洋般辽阔
无边。
e"海边上……”——岭上的青松像大海,青松边沿的白桦树干
是银白色的,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像海边的浪花。真美。
泛:动态美,充满生命和活力。
你能把这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吗?用问号有什么好处?谁
能把这海边的白桦读得更美。个别读,举手的同学读。
5、看图引读。
出示图,弓1:这就是林的海洋,目之所及——的确——多少种绿
颜色呀——兴安岭上——是的——看——
林这么美丽,看在眼里,真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三)同法自学“花工
1、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花这一部分,不过要求可更高了,这
回要请同学独个儿自学,然后直接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2、个别交流特点,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读出来。对于她
所读地句子,假如你也有所感受的话,请跟他一起读。随机板书(多、
艳)
3、边讲述,边闪现岭、林、花的短镜头:作者看到岭那么多那
么温柔,又看到岭上的林那么广那么真像林的海洋,还看到林中的花
那么多那么艳,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于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出示“兴安岭……鞋”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什么?范读闭目想
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描述一下。
出示课件,作者怎么会把兴安岭当作一位姑娘的?谁能把这种感
觉读出来?个别读,范读,齐读。
(四)学习第6节。
回到句子“它的美丽……不空洞。”
1、过渡:大兴安岭的确美极了。更重要的是“它的美丽与建设
结为--体”闪,这什么说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呢?请自由读第6节,
并联系上文,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理解讲给大家听。
2、小结:大兴安岭不但美丽,而且和各行各业的建设连在一起,
和千家万户连的生活连在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富裕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所以兴安岭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出示句1)和第一次相
比,有何不同?再读句2。那么第三次亲切与舒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
产生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三、回归整体,总结提高
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如果还有地方没读懂的,
请提出来。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那位同学最聪明,能结合所学
内容完成以下练习?任选一题说说。
1、大兴安岭的岭真啊!
2、岭上的林真啊
3、林中的花真——啊——
板书
岭多、柔
林海林——如海亲切与舒服
花——多、糖
1-2三峡之秋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字词语,积
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了解课文的写作
顺序,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
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预习,初步学习一些重点词,扫清阅读障碍。
3、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
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
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
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
三、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
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
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
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
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
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
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1、现代作家方纪笔下的三峡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
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
3、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请同学
们再次浏览课文。
二、精读评析,领悟释疑: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
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一
一秋天了。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
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想
一想哪些景物可以体现三峡早晨的美?
2、生自由读,交流汇报。
3、在这种环境下,你想做什么?
4、三峡真令人向往!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三峡早晨的特点吗?
5、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
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老师觉得三峡
的早晨就像一首独奏曲,你们听(播放音乐)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
读一读。
6、生自由练读。
7、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
聆听,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一幅画面?
8、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
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9、生汇报学习方法。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
时间段,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
生读文,互相评价。男生齐读。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
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
什么变化?学生汇报: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
3、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
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
交流学习感受。
4、(出示课件)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
5、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
自然段。
6、在这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7、月亮是夜的使者,给你无限向往,谁能读出月的神秘?
8、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
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
9、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
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儿
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
(泻、飞降、挂)
10、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文章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
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
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
11、这么美的月夜,老师也想读给大家听,行吗?范读
12、生齐读,配乐。
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
正是——中秋。课文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
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
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三、拓展训练,应用提升
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
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
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
四、回归整体,总结提高
课后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美早晨——橘树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雾青色而透明
夜晚——长江宁静
月神秘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1-3九寨沟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能
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3、、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九寨沟的美,了解
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边读
边想象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预习,初步学习一些重点词,扫清阅读障碍。
3、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九寨沟风景图片(两三张),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追问。
2、引出课题:九寨沟(美美地齐读课题)
3、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绍给
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一)
师介绍: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
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九寨沟
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到那游览,
九寨沟究竟拥有怎样的神奇魅力,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的
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尽情地去享受吧!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3、初步感知课文。
a、听课文录音朗读,一边听一边思考上述问题。
b、读后交流。
(1)九寨沟在哪儿?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回答,并提示:
课文是写一个地方。因一般的来说,写一个地方的课文,一开头就要
介绍它在哪里。并补充介绍“四川”的地理位置。
(2)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九寨沟”名字有特殊的来历,因此
作者紧接着作了介绍。解释“九寨”、“沟”。
(3)哪儿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从哪儿方面介绍的?找出
中心句。
(4)、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慢慢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自学生字,
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向人们介绍“九寨沟”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
4、小结。清同学们,把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顺序与课题的
内容叙述的顺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播放课文录像。
过渡:九寨沟是一个旅游胜地。在那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而且有许多珍禽异兽。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九寨沟的录像。
三、总结。
同学们,在课本中向人们介绍描写一个地方的风光、物产的课文
很多。课文一般都用那个地方的名称作为题目。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
论,今后读到这样的课文,读了题目该怎么发问呢?你们知道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能
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九寨沟的美,了解大
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边读
边想象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1、课文是从那儿方面介绍九寨沟的?
2、哪一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精读评析,领悟释疑
1、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
下: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在你的印象中,那是一个怎样的地
方?
作者把九寨沟称为“童话世界”和“人间仙境”,那九寨沟又是
一番怎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朗读,边想象一
下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听了课文,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的磁带后,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让我们走进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
自学提示:边读边想边画出体现九寨沟特点的语句,说说你的感
受。
4、全班汇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如一副清纯脱俗、绚丽多姿
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笔下的九寨沟,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找一找作者介绍了哪儿处景观?把你最喜欢的一处读给大家听。
(一)、五花海:
1、这一段围绕哪句写的?理解中心句。
2、结合课文句子说说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3、出示这段话,语言文字训练填空,感悟。
4、朗读出作者描写的意境。
(二)、瀑布。
1、了解作者介绍事物的说明方法。
2、出示图片,有机延伸,对瀑布补充介绍。
3、说说你的感受,读出气势。
(三)动植物资源:
1、九寨沟不仅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而且在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
——珍禽异兽。
2、出示自学提示板: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四段,找一找
课文中介绍了儿种珍稀动物?
3、难道走进原始森林中只会看到这些动物吗?
出示:原始森林覆盖了九寨沟一半以上的面积。林中植物种类繁多,
现有天然森林近3万公顷,植物2000余种。多种野生动物繁衍栖息
于此,其中包括高等动物170种、鸟类141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7
种,如:大熊猫、牛羚、金丝猴、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躲猴、
红腹角雉(zhi)、绿尾红鸡、大天鹅、羚羊、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4、同学们,读了遗产委员会报告中的这段话,请你仿照课文中
写写,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它在干什么?
5、说说你写的句子。
6、小结:听着你们的描绘,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动物的世界,有
了这原始森林,这里就是动物的天堂。
7、了解原始森林资源的作用。
8、总结说明方法。
三、拓展训练,应用提升
九寨沟处处是景,如诗如画,是树木的王国,动物的天堂。难怪
作者说——(引读开头的两句话)
1、齐读最后一小节,说说它的作用。
2、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回归整体,总结提升。
1、同学们,九寨的风景让我们留恋,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四
幅美丽的画卷吧!出示: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2、我们就要走出九寨沟了,在我们回首的时候,如果让你一个
词来形容她,你会用什么词呢?
3、有一位藏族歌手容中尔甲。他就唱了一首《神奇的九寨》,那
就让我们在他的歌声和九寨沟说再见吧!
板书设计
九寨沟
自然风光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表达《谁不说咱家乡好》
【教学目标】
1、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结。
【教学重点】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会审题,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范围、内容。
2、指导方法,会选材;
3、指导学习“参考片段”,学习按一定顺序把选择的内容写具体
的方法。
【教学重点】
明确作文要求进行合理选材、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可爱的家乡,都为家乡的美丽与富饶感到
自豪。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吧!让人们了解你的家乡,
爱上你的家乡。也表达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指导审题
1、出示表达内容与表达提示3。
2、学生自读,从中获得写作信息。
3、学生交流:
(1)写什么:景观、一处、印象深刻的。
(2)怎样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分段;
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重点:按一定顺序、写具体。
三、指导选材并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推荐交流。
四、指导拟题。
1、拟题要求:新颖、独特、引人入胜。
2、借鉴或自选:《我最爱家乡的——》《家乡的——》《家乡的一
一,我爱你》……
3、交流题目。
五、确定文章的写作顺序。
1、学习单元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自己习作的写作顺序。
会议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2、交流自己文章的写作顺序。
六、列写作提纲。
七、作业。
完成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结。
【教学重点】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同学们,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
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
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啦.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
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
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
的,说不定经过你们的介绍,会使它成为有名的景点呢。
二、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
1、出示片段,学习写法。
(1)抓住景物特点来具体描写。
(2)细节描写和合理的想象描写。
三、改一改
1、把写好的家乡景物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
(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
(2)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3、四人一组互改。
五、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听评习作,抄写习作。
【教学过程】
一、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描写的家乡景物,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看谁写得最完整。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习作,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儿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二、抄写习作。
要求: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抄写有一定的速度。
第二单元汉语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梗还珠”三个寓言故事的
寓意,会用“朝三暮四”“相濡以沫”这两个成语。
4、积累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5、理解课文内容并复述。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梗还珠”三个寓言故事的
寓意,会用“朝三暮四”“相濡以沫”这两个成语。
【教学难点】
了解“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梗还珠”三个寓言故事的寓
意,会用“朝三暮四”“相濡以沫”这两个成语。
2-1朝三暮四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感
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4、积累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感
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相濡以沫”这两
个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景
成语是汉语家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来源于古代的寓
言故事,说一说你搜集到的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邯郸学步鹤
蚌相争刻舟求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寓言故事:朝三
暮四,简介庄子。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3、出示:狙赋皆自由认读
4、合作学习:识记字形,扩词运用
三、检查读文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评价读文情况,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自由读
4、齐读
四、质疑:课下继续预习,了解故事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感
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3、积累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感
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朝三暮四”的寓意,会用“朝三暮四”“相濡以沫”这两
个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合作交流
1、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同桌合作,交流课文内容。
二、汇报交流,说说“众狙皆悦”的原因
1、理解“狙公赋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2、体会“朝三暮四”的意思,对比“朝四而暮三”联系猴子的
心理,感受狙公的聪明,善于使用手段。
3、说说原因。
4、欣赏动画片,巩固理解了解成语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5、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三、拓展运用
比较练习中的朝三暮四与课文中的朝三暮四的区别
四、交流收获
板书: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众狙皆怒
比喻反复无常
朝四暮三众狙皆悦
2-2相濡以沫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4、积累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庄子》的一篇寓言故事:相濡以沫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学生汇报
(1)濡、沫、涸是形声字。
(2)指导书写要领。
三、检查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
3、齐读。
四、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3、积累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相濡以沫”这个成语。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合作交流
1、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同桌合作,交流课文内容。
二、汇报交流,说说“众狙皆悦”的原因
1、理解“狙公赋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2、体会“朝三暮四”的意思,对比“朝四而暮三”联系猴子的
心理,感受狙公的聪明,善于使用手段。
3^说说原因。
4、欣赏动画片,巩固理解了解成语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5、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三、拓展运用
比较练习中的朝三暮四与课文中的朝三暮四的区别。
四、交流收获
板书:相濡以沫
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同甘共苦
2-3买梗还珠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买梗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买梗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了解“买楼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景
故事引入、板书课题,学习“梗”结合注释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
意思。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
3、领读
四、合作学习生字、识记字型
1、汇报交流
2、指导书写
五、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买梗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买桂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了解“买楂还珠”的寓言故事,并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指导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意
2、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二、全班交流,理解文章内容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其:代词,他(楚人)。
2、熏以桂椒。是“以桂椒熏”,“以”是“用”的意思。
郑人买其梗而还其珠。其:代词,指楚人。而:文言虚词,这里
可以翻译为“却、可是、但是
3、全文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专门卖珠宝的商人去齐国卖珠宝,
为了让珠宝畅销,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制作了一个小盒子,把盒子雕刻
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用桂椒香料将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把珠宝
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
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
商人。
4、理解:郑人为什么会“买梗还珠”呢?
那个郑国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
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
梗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5、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1、了解韩非的资料,查找相关文章。
2、读一读,背一背书后古诗。
3、搜集儿个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
板书设计:
买楂还珠
楚人精心装饰
郑人买楂还珠
表达2——学习转述<>()
【教学目标】
1、了解转述的意义,初步掌握转述的方法。
2、清晰、流畅地转述别人的话,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在表达活动中学会认真倾听他人说话,培养与别人沟通的能
力,增强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中怎样抓住要点,有条理的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难点】
抓住要点,有条理的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了解转述的意义。
1、谈话引入。
昨天放学的时候我说了一个通知,谁还记得我是怎么说的吗?
(出示小黑板通知内容)回家后你是怎么和家长说的,谁来给大家学
一学?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话转达给别人的情况,这叫捎口信,
也叫做“转述”。这就是我们这次表达的主题。(板书课题:转述)
3、你在生活中转述过别人的话吗?说一说。有没有转述错误的
时候。
4、小结:看来转述不当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时还会出现
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啊。
二、弄清转述的目的,明晰转述的方法。
1、转述就是要听他人说话,并能准确地转达言语的主要意思。
2、那么要想把话准确地转达给别人,该注意什么呢?
(1)出示小黑板,学生自读。
(2)在小组内交流转述的方法。
(3)集体交流归纳转述的方法。板书要点(听清楚、不打断)
(4)当对方需要你转述的内容很多时,记不住怎么办?
(请他再说一遍,抓住要点)
(5)看课前通知的内容,比如这个例子当中我们都要记住什么内
容呢?(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6)小结:我们只有正确掌握转述的方法,才能准确的进行转述。
3、小游戏“打电话”。
你打过电话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1)宣布游戏规则。我把话只说给每组的一个同学听,然后先传
给同桌,依次往后传。注意传话时只能说一次,而且不能让他
人听见。最后一名同学快速的跑到前边来。比一比,哪个小组
传得又快有准确。
(2)游戏开始。
(3)请最后的儿名同学依次大声的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并出
示相应的传话内容。
(4)评议。说说哪个小组传的好?为什么?
(5)小结:转述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认真的听,还要把内容(说明
白),做到清晰、准确、完整,这样才能确保转述的成功。知
道了吗?
三、巩固联系,落实目标。
辅导员有一个重要的通知,让我传达给大家,请你认真听仔细了。
1、师念通知。
2、听清楚了吗?可是咱们班的***请假了,没来上学,谁能把这
个通知转告给他呢?
3、先不要忙着举手,想一想,我刚才通知的内容,先在心;里
说--遍。实在记不住的可以看一下小黑板上的内容。(出示通
知内容)
4、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说一说。
5、汇报交流。
(1)请三组同学汇报。
(2)评议哪个小组说的最好?
(3)总结:我们在转述的时候,除了把通知说清楚外,还要有礼
貌,注意场合和称呼。
6、师扮演请假的同学,学生再说一说。
四、总结:
刚才同学们转述得非常的好,还帮助了同学。在生活中,除了转
述通知外,转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掌握转述的方法,就能
够很好的完成转述的任务。
第三单元做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课前搜集人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
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表达的方法。
4、教育学生以文中歌颂的一类人为榜样,追求美好的理想;遇
到困境,要勇敢坚强;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要有同
情心,见义勇为八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方法。
3-1有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
手法运用的好处。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比理解,并结合写作背景的介绍,感
悟诗歌,体会情感,渗透正确的价值导向。
4、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
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
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
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初步感悟诗歌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
评价他吗?
(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
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
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
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
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
2、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认读
(2)区别字形:“鲁迅”“兽”
形声字记忆:“呵、俯、垮”。
3、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
再读两遍。
4、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儿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
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
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重音恰
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自由朗读。
4、我们齐读这首诗。
四、总结
同学们,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却说他死了;而有的人死了,
却说他活着?“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五、作业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
手法运用的好处。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比理解,并结合写作背景的介绍,感
悟诗歌,体会情感,渗透正确的价值导向。
3、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
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
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
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评析,领悟释疑。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
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
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讨论、合作、交流。
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
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
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
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
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
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
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
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D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
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
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
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一
一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
众心底去投生!”
二、拓展训练,应用提升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
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
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
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三、拓展延伸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
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
“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
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四、回归整体,总结提升
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
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学或老师评点)
五、学习迁移
阅读郁达夫散文《怀鲁迅》,谈体会。(题材与《有的人》相似,
表达的感情基本一致。)
怀鲁迅
作者: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儿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
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
到胶州路万国殡仪
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
破裂似的青年男女
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象是大地震要来,
或黎时将到时充
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
太渺小了,在鲁迅
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板书设计
/自私自利遭人唾弃虽生犹死、
有的人[)对比
、无私奉献受人爱戴虽死犹生/
3-2跌倒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
3、学习“象征”这种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诗歌的优美语言。
5、明白人在遇到挫折、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勇敢坚强,只有重
新开始,坚持奋斗,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象征”这种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跌倒过吗?跌倒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各抒己见)
跌倒时如何面对才是最正确的抉择呢,让我们了解一•下作家牧也
的看法。板书课题。
二、初读了解,感知生疑: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感受诗歌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3、学习生字,谧滋润
要读准字音,记忆字形,了解“静谧”的意思:安静。
4、指名读文,检查读文效果。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的
内容,理清诗歌的脉络。
5、齐读诗歌。
三、理清脉络:
了解诗歌包含“跌倒也有好处-----不要怕跌倒——跌倒时要用
最美的姿势站起来”这三层内容。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
3、学习“象征”这种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诗歌的优美语言。
5、明白人在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务金融机构的IT系统维护合同2篇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协议:影视作品网络传播权授权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购物返利合作协议(04版)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槽罐车液化气体运输合同
- 二零二四年网络直播主播配音培训合同
- 四人餐饮合伙经营协议书(2篇)
- 合伙经营车辆的合同
- 合同协议约稿合同范本格式样本
- 权威装修合同委托协议
- 检测站招标文件的精要解析
- 滑雪用手套市场洞察报告
- 专题01 一元二次方程(5大基础题+4大提升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 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培训
- 2024年度★电商平台入驻协议
- 中小学营养餐家长参与方案
- 《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版《铁道概论》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家长会课件:小学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主题
- 国开土地利用规划形考任务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