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课件_第1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课件_第2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课件_第3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课件_第4页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22课程安排(24学时)节第七章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课时学习要求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解读(2011版)1了解2应急基本知识2掌握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掌握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医疗救援2掌握5乙型病毒性肝炎1熟悉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1熟悉7艾滋病1熟悉8麻疹1熟悉9人类禽流感病1熟悉10流行性乙型脑炎1熟悉11肾综合征出血热1熟悉12水痘-带状疱疹和流行性腮腺炎1熟悉13狂犬病1熟悉14霍乱1熟悉15鼠疫1熟悉16伤寒和副伤寒1熟悉17细菌性痢疾1熟悉1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熟悉19结核病的流行与防治1熟悉20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2掌握333第二十节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444一、概述概念传染病的三个环节555(一)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666传染病的基本特征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④疾病发展具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等规律性;⑤有免疫性。777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预防性消毒: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也未发现传染病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污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888(二)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999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借助某些传播因素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3.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者说容易感染101010常见的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依附在气溶胶粉尘中,经吸入污染的空气、气溶胶传播疾病。如麻疹、白喉、结核等2消化道传播经污染的水、食物、食具传播疾病。也称经口传播,如痢疾、伤寒等3接触传播可分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染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导致的传播(包括性传播);间接传播是指易感者间接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感染4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蚊子、人虱、跳蚤等),通过叮咬易感者传播疾病。如疟疾、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5血样/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血样或体液中,通过输血、应用血制品或破损皮肤,将病原体输入给易感者导致感染6医源性传播在医学服务中,未能严格执行感染控制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原体通过医疗器械、设备或制品造成的传染病传播7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经胎盘传播:通过孕妇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的感染;分娩引起的传播:分娩时胎儿吸入或沾染病原体污染的阴道分泌物引起的感染111111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控制传染源——隔离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标准预防保护易感人群121212(一)控制传染源——隔离门诊急诊传染病隔离1在医院入口处设立分诊台分流传染病疑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筛查室2及早发现和识别疑似或传染病病人,建立快速通道,提供优先服务(提供有关诊断和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时间,降低其它非传染病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3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应及早转诊4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部6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7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度131313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1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戴2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或远离其它患者的单独区域3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4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范围5实验室诊断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采取以下措施:病床之间距离大于1米;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少到最少;避免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容许,由需要使用前一患者的设备,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消毒);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随时洗手,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6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141414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消毒1空气消毒对普通病房要自然通风、门窗开放、形成对流空气净化器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层流净化或机械通风使空气保持有组织的流动,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空气隔离室,至少每小时空气交换12次2污染物品消毒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避免直接接触医务人员的皮肤、黏膜和衣服清洁消毒污染仪器设备过程中,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要重复使用的物品清洗后直至肉眼观察无污物并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医疗器械彻底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一般诊疗用品最好病人固定专用,用后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餐具和卫生洁具固定专用,保持清洁,定期用10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液浸泡消毒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都应放在结实的袋子或容器中,以保证密闭运输表明有固体污物,要立即去除处理污染物过程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可用80度高温水直接冲洗或洗涤30分钟1515153医院环境保洁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定期清洁采取湿式保洁,避免产生灰尘,引起气溶胶传播接触过患者皮肤或黏膜的表面,或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需要在清洁后进行消毒防止保洁工具的污染保洁人员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过程中和消毒后都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每天清洁患者周围的所有水平表面出现可见污染物及时清洁接诊每个患者前后应及时清洁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过患者(如检查台),必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清洁或消毒4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就近集中无害化处理注意避免产生气溶胶5医疗废水处理按照国家《BG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进行处置保证达标排放161616(二)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标准预防是最基层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他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均可能含有传染性因子的原则,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71717标准预防1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护目镜、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鞋套等根据暴露风险、传播途径、医疗操作的需要,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戴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手套有破损立即更换,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同一患者更换操作部位,应更换手套;接诊下一个患者或从一个可能污染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进行操作前更换手套脱掉手套后立即进行手卫生3穿隔离衣及围裙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应穿隔离衣。如有渗透要加戴防水围裙隔离衣确保大小合适,能够遮盖医务人员的身体和衣服使用完后,应立即脱掉隔离衣,安全放置到有关容器中处理下一个病人前或进入不同的污染区前,应更换隔离衣在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医务人员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隔离衣可以连续使用1818184戴护目镜和面罩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眼、鼻和口腔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喷溅面罩应遮盖眼鼻口5戴口罩依据暴露危险性选择适宜的口罩外科口罩:用于防喷溅,可以有效防止大的飞沫传播;医用防护口罩(N95):可以同时防止大的飞沫和较小的气溶胶颗粒戴外科口罩的指征: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常规医疗服务时,都应戴外科口罩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论确诊与否,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随时佩戴外科口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指征: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空气隔离病房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气管插管、尸体处理等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播途径不明确时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不用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摘取或处理口罩后,立即进行手卫生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性试验,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1919196坚持手卫生原则手表面可见污物时,应当用流水和皂液洗手接触过患者伤口、体液和分泌物后用流水和皂液洗手无可见污物,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做任何操作前要保证手的干燥76步洗手法(每步20-30秒)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8呼吸道卫生所有患者、医务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注意呼吸道卫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颗粒的传播9防止锐器刺伤应给针头套帽不要将针头等锐器直接对着身体的部位不要用手分离针头和注射器,或用手折弯或折断用过的针头用正确的方法和容器处理锐器避免重复使用针头和注射器202020医用手套212121隔离衣、围裙222222防护镜、面罩2323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