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引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由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率先开办以来,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时至今日,小学教育专业从理论构想到实际建设已趋于成熟,但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并没有因此而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事实证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较复杂的,而此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加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近期,我对我校小学教育专业2009届文、理两个班的本科毕业生开展了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涉及本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对本专业就业前景采取的态度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查、汇总、分析,希望从中能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我们就业的信息,为本专业同学提供相关就业方面的参考资料。调查方式调查采取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并结合个人谈话的方式。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的形式,从而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提供基本保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份,回收有效问卷65份,有效率为97%。问卷内容的设计针对我校小学教育专业2009届文、理两个班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自身能力、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问卷共设22个题目,其中开放性问题6个(见附:《小学教育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对象:我校2009届小学教育专业文、理班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本专业文、理两个班的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对自身就业前景感到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占77%,甚至有19名大学生对能否胜任小学教师职业毫无信心。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本专业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较清楚,充分估计到毕业所面临的困难,但具体如何应对显得缺乏经验和信心。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因及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在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影响因素中,30%学生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小学教育专业的,比例占到28%。24%的学生认为教师工作稳定。另外,7%的学生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考虑到父母的要求的占11%。数据表明,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小学教育这一专业并不是出自于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对小学教育专业并不了解。四年的学习过程,通过学校专业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态度经历了由陌生到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时间的长短成了制约本专业学生发展的快慢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调查还显示,有35%的学生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25%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同于以往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就业过程中存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本专业毕业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30%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忙于各种过级考试,为就业做准备,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从就业地域看,高达70%的毕业生希望在大城市就业,选择省外和沿海的仅占16%。从就业愿望看,有67%的毕业生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而选择企业、基层的仅占22%。这表明在目前就业形势的压力下,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相对理性、成熟,以上数据表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客观事实,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数据还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专业建设及人性化管理,正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正视现状,加强自身基本技能训练是本专业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高校扩招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小学教师教育准入存在的问题(1)生源素质下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加强,入读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不仅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并且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是无庸讳言的。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征程中,其生源素质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足更多的中下层次学生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但生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是情理之中也是无须掩饰的事实。对于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来说感受更为强烈——这类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原来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之职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优秀拔尖的学生应考;而现在纳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以后,中下层次学生的报考比例增大,生源素质的落差是极为明显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初始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陷入低谷,尽管国家采取适当降分、提前录取、优惠补助等政策仍难以奏效。如今师范教育整体局面已大为改观,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大提高,但小学教师教育由于其办学主体层次的低下性,又无特殊的照顾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生源素质的下降无疑对质量保障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2)在职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途径很多,小学教师的准入又向社会开放现在小学很多在职教师已拥有了本科学历,他们有的是通过自学考试的,有的是通过函授学习,还有很多其他途径的。可以说,走上社会获得本科学历不是难事。就拿函授学习来说吧,每年只要交些钱,有时间的话去上点课,不用费多少事就能有本科学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本科学历,但由于在职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途径很多,这一优势并不优。毕竟在职教师有教学经验,先入为主,同等学历的话,学校决不会解聘在职教师而引进新教师的。从几年前开始,教师的准入已经向社会开放,只要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通过考核,竞争教师岗位,就可以进入教育系统。尤其是随着社会就业难度的加大,很多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等系科的学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小学教师的竞争行列,这无疑又增加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社会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上的模糊。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位学校的领导惊讶的对前来应聘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说,大学里还开设你这一专业吗?让这位学生哭笑不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专业尴尬的就业环境。小学教师教育出口存在的问题(1)就业市场挤压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效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政策,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有呈渐次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对小学师资的需求比例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2003年12月29日报道,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教师还缺3000多人,但师资状况基本上是小学超编,初中持平,高中缺编;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小学生人数由1998年的805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517万,降至2010年的500万。相应地,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由1998年的36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23万,2010年的22万。届时,除去自然减员外,小学教师将过剩8万多人。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教师来源构成多样化的重要制度的体现。但在目前教师资格证书的实施还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和拥挤。再者,—些师范大学本科生(非小学教育专业)甚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俯就”小学教师行业,而这种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高一层次就职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小学教师就业市场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经多方分割,无疑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愈显局促。(2)学科地位边缘化〈1〉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的运行系统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而是在高校学科趋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发展生态中被挤入学科的边缘,成为高校学科群体发展的附属和陪衬。同时,在教师教育从独立定向走向开放多元的今天,师范教育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学科地位模糊不定。例如,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全能型”还是“分科型”,存在长期的斗争。由是观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的出路由于其本身的学科逻辑的不成熟而难以在高等学校的多学科环境中得到彰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并列的是普通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正式的学科地位。直到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才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为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大初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促进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力量的提升,是保障小学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3)小学教师的需求减少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乡镇只有两三所小学,基本上没有村小,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是很有限的。随着小学生的减少、拆校并校的进行,小学教师已经饱和,新教师进入已经很难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市场空间狭小。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老教师提前退休让出岗位、竞争上岗淘汰不合格教师来缓解小学教师的就业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是权宜之计,毕竟老教师有限,竞争上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而现在有很多的代课教师还在岗,挤占了很多的岗位,虽然现在已在逐步的清退,但还有很多人在职。有的学校有很多超国家标准数量的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是学校招来替代有编制教师上课的。学校用远远低于在编教师薪资标准的报酬付与代课教师,这对于学校的创收来说是一举两得。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造成对小学教师仅有的一点需求的严重浪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教育问题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其课程设置既不能移植中等师范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按照高等师范分科培养中学教师的模式,或高等师范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设置。它的要求比师范专科更高,是直接从事小学各科课程教学工作的。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小学教育的实际和需求。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2〉,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第一,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第二,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保留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的趋势,而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师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第三,教育理论教学注重理论灌输。从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课程来看,在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的灌输。一方面,它忽视了与小学实际生活的联系,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很少。另一方面,缺乏新的教育理理念和鲜活教育实践的结合,造成了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联系不大、甚至不知如何运用,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表现不明显,因而“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滞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目前教学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教学管理的认识不足,不重视教学管理的研究和探索,教学管理模式单一,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教学效果评价形式化等。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管理也存在这个通病。对于本专业来说,构建科学、规范、可操作、行之有效并且适合本专业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实现小学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1)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2)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3)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而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在对2009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上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忙于各种过级考试,为就业做准备,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4)教学过程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一些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一些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宏观角度:相关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专业资源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设小学教育这一专业,不少学校是勉强开设的,应该对这些学校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优胜劣汰,对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学校的这一专业,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坚决裁汰。而着重扶持教学实力较强,师资条件具备的学校,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资源得以最优配置,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控制招生的规模,要培养少而精的小学教师。加大辞退代课教师的力度目前,全国各地还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占据着教育岗位,应该加大辞退带课教师的力度,把岗位交付有专业素质的大学生,这对于缓解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很大帮助,客观上也能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对这一块的立法,彻底的打破小学教育系统的地方保护,保障教育人才进出教育系统的规范,提高教育人才流通的质量和效率。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村教育也莫不若此。由于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十分艰难,教育环境和资源十分落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且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校代课现象主要集中于小学,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所处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几乎等于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收入低,基本工资常常不能到位,非常清苦。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见饱和,但通往农村就业的渠道始终不畅,造成城市滞胀农村空疏的局面。据笔者所知,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近年来就业形势持续滑坡,但农村学生愿意回乡支教的比例极少,即使回去也想任教初中而不愿栖身小学。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农村小学教育的弊病直接影响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质量。为了确保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由政府出面制定对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资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由教育行政部门派出调研组考察农村小学的师资需求情况,每年拟订出各地所需定向培养指标,再与当地当年高考生(必须是上线的考生,也可适当降低标准)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毕业后的服务年限。政府拨出专款对培养对象的有关大学生活的学费、生活费给予补助,并有一定的中期筛选,毕业时违约者或不满服务期限者给予一定的处理。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3〉无疑和现行非定向的、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相矛盾,但在目前教育资源极端失衡、师资配置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调节或许是最为见效的方法,它能解决处于困境中的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和民主的最大程度的实现。微观角度: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自身的建设学校专业建设方面(1)增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由于小学生学习具有模仿性、想象性、生动性等特点,因此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要求特别高,我们常常发现由于小学教师的普通话差、板书差而影响学生在这两个方面今后的发展,由于教师不会组织、不会操作造成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与效果。因此,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教学,而且还是技能技巧的培养。教育教学从不只以教师在头脑中形成思想或构成形象为满足,还必需一个对象化的环节,即以一定的物质媒介把存在于头脑中的思想、形象转交到口、手加以物化,传递给学生;这是一种思想从脑转交到口、手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一种既是灵感又是工艺的过程,也是技能运用的过程。由此可见技能对小学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高师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将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分解成具体的技能,再对每个技能分别学习,逐个进行训练,以便牢牢掌握这些技能,形成对各技能的识别和应用能力。(2)增强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力培养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因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学生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方能实现,这里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活动。我们还知道各种活动要顺利开展,必然要求活动主体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综合性特点,面对活动的能力需求,学生参与时必然采用运用自身现存能力、学习新能力的方法以应对,在应对的过程中他们能力的巩固和发展也自然而然形成了。因此要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形成和发展,必须提供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机会。显然学科课程很难赋予学生这种机会。从这种意义上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创造出适合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达到专业技能培养所需的活动条件、环境、方法,从而使能力培养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主体活动,促进能力形成,同时,使他们专业能力的主体性、情境性特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际中,许多小学领导有这样一个共识,即如今学校非常缺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的能力非常缺乏。因此,虽然大家知道活动课程对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才能发挥有重要意义,但迫于教师开设活动课程能力差,只能将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摆设了。由此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高师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对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3)增强教育见习、实习课程教育见习、实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见、实习具有的情境性功能对学生专业能力形成具有特殊作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映了学校情境中教师的行为模式,带有明显的情境性特点。同一教育内容、同一施教对象,面对不同的受教者,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情境。教师的专业能力就体现在能将一般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育对象和复杂多变的问题、现象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和方式。因此,教师专业能力的习得需要大量不同教学情境的浸染,通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没有教学情景的体验,教师专业能力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教育情境的体验是实现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它能使师范生所培养的能力适合小学教育教学,具有实用性。要增强教育见习、实习必须增加教育见习、实习课程时间,以往高师生的教育实践时间仅占总课时的很少一部分,而且是一次性练兵,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达到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完成高师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等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高师应该把面向小学、深人小学第一线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延长,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感悟教育改革提供充足时间。其实这已成为世界师范教育的一种趋势,英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时间远比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时间长,一般要求不少于20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俄罗斯规定4年制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要由17周增至24~26周,德国则全面改进了理科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实习的次数,而且其实习的时间也延长至18个月。因此我国高师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大幅度增加见实习时间。另外增强见、实习课程还要重视校内校外结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当大力发展“理论学习十微格技能训练十校内现代化教学设备模拟教学十校外实习”的教师培养模式〈4〉。(4)增强艺术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素养会对人的情操、品格、气质、言谈举止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认为:音乐、美术等活动对训练右脑非常有利。众所周知,创造活动是左右脑协同作用的结果,“右脑具有创造性,它能沟通与左脑的间隙,并能产生直觉性的突破,但它不能检验这种直觉,或将其与他人或计算机进行交流。左脑则与右脑的这些直觉相通,它能检验它们,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所用的逻辑语言或表达给其他人”。〈5〉创新型人才一般艺术修养高,美国曾有人对世界1000名杰出人才作过调查,发现80%的人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就谈到音、体、美等素质的重要作用,她说:“我在读师范时,除了学习功课之外,还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当广播员,办黑板报,课后打乒乓球、荡秋千;我曾是排球队员;我认真学习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歌朗诵会;我和同学创作舞蹈,在市里表演得过奖;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弹琴。”与李吉林老师一样,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企盼。(5)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倡导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新、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6)建立科学的专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把科学评价纳入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按照现代评价理念,运用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投入专业能力培养,不断进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水平,也是促进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考试方法,由过去重点考学生的知识重现,转成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把书面考试与科研论文、教育实践报告结合起来。这种新的考试方式有利于高师生专业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同时,对他们今后到小学从教确立正确的评价理念对小学生实施科学考试、评价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高师专业能力评价还应该把教师基本功包括其中,规定各个专业方向必备的基本功培养内容,制订基本功评价细则,在训练内容、方法、时间、场所、考核诸方面都作出具体、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考核,实行“教师基本功等级证书制”,确保基本功训练落实。学生素质培养方面(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6〉。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第二,加强教育实习。事实证明: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集中见习,延长实习时间为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4)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些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气氛,是教师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环境和氛围,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结语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但是,目前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尽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讲,一方面,通过对自身恰当的定位,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尽快使自己走上工作的岗位,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以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在社团活动和各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方面,需要下大功夫。最后,必须强化自身的就业危机意识,并持之以恒的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身,努力的打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使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得以解决。

注释〈1〉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52〈2〉牛晓东.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68〈3〉王生洪.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济大学出版社.141页〈4〉季学军.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与借鉴演变.教师教育.62页〈5〉王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干等教育出版社.150页〈6〉郑东辉.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3+1”模式利弊谈.宁波大学学报.2002(2):45

参考文献[1]牛晓东.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2]刘树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1,(2).[3]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教育教研,2001,(11).[4]申继亮.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1,(11).[5]江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教师教育研究,2003,(11):23—27.[6]刘长贵.试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再造.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58—61.

附录《小学教育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1.你的性别()A.男B.女

2.你入学前的户籍是?()A.农村户口B.城市户口

3.你专业所属方向是()A.文科方向B.理科方向4.你入学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因是()

A.热爱教育事业B.父母要求C.经济条件的影响D.教师工作稳定E.高考不理想被调剂

5.你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如何?()A.很好B.一般C.不好D.不清楚

6.择业后你准备()

A.先找到工作,再从长计议B.想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否则就暂时不就业

C.继续考研D.考公务员E.出国留学F.自主创业G.其他7.您今后就业的期望是什么?

A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

B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C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D.非本专业不干8.你对自己能从事本专业的职业把握有多少?()A.80%以上B.50%-80%C.50%以下9.你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是(请你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

A.国家机关B.国有企业C.学校D.科研单位E.三资企业

F.城市集体企业G.乡镇企业H.私营企业I.其他

10.你理想的工资是每月()

A.800-1500元B.1500-2000元C.2000-2500元D.2000元以上11.对于求职,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前三个依次是:1……2……3……

A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B专业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