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还得立足于自己
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
文化。建筑也好,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也好,只有在自身文化土壤滋养下才能不断
生发新的方向,变得丰富而有生命力。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构符合当下情境的中国当代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继承传统等同于符号拼贴。前一阵我看到一个节目将昆曲
与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介绍给全世界。我很喜欢昆曲,也很
关心昆曲在当代的发展,但这样一种拼贴与混搭让我感到尴尬和别扭。这种对待
传统的做法现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
是太简单化。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即透过物质与非
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
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从传统中
来,但必须融合现代的内容、必须对当代问题作出明晰回应。这个千呼万唤的“中
国当代文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从自身实践出
发,深入比较反思,转化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
如果只是喊着“民族化”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的问题上
没有深入研究,是“食古不化”;如果只是为他方文化倾倒,不明白最应该向他人
学习什么,就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模
仿”。
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
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
创新,大有可期。具体到建筑界,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建筑本体出发,对现代建筑
有清醒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
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现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中国哲学出发
找到属于当代中国人对世界、对建筑的认知方式。相对于绝对理性、工具理性,
中华文化更强调打通,强调和谐关系,是复杂性、模糊性、多维性、整体性的深
度统一。“往来无碍,归于自然”,在古今中外之间往来无碍、在天地人跟建筑之
间往来无碍,这就是由“境界”“意境”“语言”这三个层次构成的建筑理论。其
中,以“境界”为哲学本体,就是从自然、自我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和谐共生,
追求建筑与大环境“浑然天成”;以“意境”为美学特征,就是要从人的情志和心
理感受出发,超越物象束缚,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使建筑更具艺术感
染力:以“语言”为载体和手段,就是要摆正“语言”在创作中的位置,避免片
面追求形式的倾向,同时通过“语言”的不断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
内在契合。至少对我而言,有了这样相对系统的建筑理念,使我能够在跨文化对
话中自觉追求既有文化品位又有传统味道,同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建筑设计,
努力突破建筑风格、语言和视觉感知局限,向心灵和精神层面延伸。希望建筑能
如罗丹所说''像一把发出颤声的琴”,以它特有的旋律、调式、和声给人以高层次
的美的感受。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
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境中,
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
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献。
(选编自程泰宁《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提出的“抽象继承”,就是将非物质遗存中仍有生命力的内在精神价值
判断与认知模式等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
B.类似于将昆曲与嘻哈音乐结合的符号拼贴混搭,不是真正的继承传统,不值
得尝试。
C.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
D.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
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就能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
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触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更强调打通,强调和谐关系,是复杂性、模糊性、多维性、整体性
的深度统一,对于绝对理性、工具理性,我们要辩证地扬弃。
B.文中的“境界”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哲学本体层面,具体而言就是追求
建筑与大环境的深度统一;抽象而言,就是从自然、自我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
和谐共生。
C.文中的“意境”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美学特征层面,就是要从人的情志
和心理感受出发,不拘物象束缚,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
D.文中的“语言”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载体和手段层面,就是把“语言”
摆在创作中的中心位置,不断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内在契合。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食洋不化”的一项是
A.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少数外国建筑家和一些中国留学生将希腊罗马哥
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到香港、上海乃至内地。
B.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在圆明园设计建造西洋楼,并创作了《圆明园
铜版画》。
C.对于中国建筑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
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非常缺乏了解。
D.将梁思成论述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如斗拱结构、“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
“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继承并发扬光大。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文本,探究中国建筑如何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穗儿红
胡金洲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
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
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
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
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
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
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
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
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
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
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
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
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
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
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
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
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
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
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
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
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
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
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
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
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
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
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
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
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
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
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
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
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忽然一日,
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
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
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
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
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
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
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
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
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
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
着,轰轰烈烈离去。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
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
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唱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
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
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
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
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票
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冈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穗儿红”为小说篇名,体现了作者既以泥壶为情节纽带讲述传奇故事,又
将其作为文化观照载体的巧妙构思。
B.九套壶壶腹上镌刻的跋文与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
精神和高雅的审美追求。
C.屈旺凭借机敏与警觉,识破了石川的身份,挫败了日本兵进军四川的阴谋,使
日本侵略者死的死伤的伤。
D.小说讲述了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的场景,
揭示了军民团结、同仇御敌的宏大主题。
(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域特产,引出屈旺并介绍其身份、技能,
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
B.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围绕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展开,线索明
晰单一,写得详细完整。
C.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了屈旺鲜明的形象,制壶技艺高超,有勇有谋,有家国
情怀且始终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D.小说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作者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这一“智斗”故事
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3)材料一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4)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试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传奇色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洪迈字景卢,皓李于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
虽殍每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
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时议遣使报金国聘、三月丁弓,诏侍从、台谏各举可备使命者一人。初,
迈之接伴也。既持旧礼折伏金使,至是,慨然请行。于是假翰林学士,充贺登位
使,欲令金称兄弟敌国而归河南地。夏四月戊子,迈辞行,书用敌国礼,高宗亲
札赐迈等日:“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
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迈奏言:“山东之兵未解,则两国之好不
成。”至燕,金阁门见国书,呼曰:“不如式。”抑令使人于表中改陪臣二字,朝见
之仪必欲用旧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
金人语极不逊,大都督怀忠议欲质留,左丞相张浩持不可,乃遣还。
十一年,知婺州,奏:“金华田多沙,势不受水,五日不雨则旱,故境内
陂湖最当缮治。命耕者出力,田主出谷,凡为公私塘堰及湖,总之为八百三十七
所。”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郡将
惴恐,姑息如其欲。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
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事愁有
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
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
笔》《夷坚志》行于世,其他著述尤多。
(选自《宋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似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喏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B.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7
C.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D.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融的一项是
A.丁巳,干支之一,可纪年月日,文中是指干支纪日法,在丙辰和戊午之间。
B.稗官,本指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文中指小说。
C.季子,古时兄弟排序一般按伯、仲、季、叔来排,季子就是指第三个儿子。
D.歌挞,中国古代刑罚。黑京,是在罪犯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挞,是鞭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项的一项是
A.洪迈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涉猎广泛,过目不忘。后来学术成果丰硕。著
述非常多,《容斋五笔》《夷坚志》流行于世。
B.洪迈胸有韬略,足智多谋,朝廷商议派使者回报金国聘问之礼,他慨然请缨、
假借翰林学士的名义,冒充贺登位使,持旧礼出使金国。
C.洪迈的父亲得罪了秦桧,赋闲在家,但是秦桧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弹劾洪迈。
说洪迈知晓其父亲不安定,洪迈被外放福州任职。
D.洪迈执法严格,不畏强暴。婺州军士不守军纪、无理取闹,洪迈设计逮捕了四
十多人,按律分别处置,使得皇帝刮目相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
②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
(5)面对金华干旱的问题,洪迈提出了什么建议和措施,结果如何?请简要说
明。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㈤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颔联中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阿房宫的壮观,苏轼《赤
壁赋》中以“,”来写曹操军容之盛,与此手法类似。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来论证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
从而说明能否以诚相待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关键,这两句是:“,二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两句写出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
事必躬亲的孤弱。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个周末我去参观逸迩阁书院。驱车到易家渡镇后,远远地望见一座古
色古香的建筑,果不其然,那就是逸迩阁书院。还未步入大门,“逸迩阁书院”几
个俊秀飘逸的大字便映入眼帘。()。
我地踏进书院大门,跟随讲解员在馆内一楼各处游览,依次
参观了综合外借区、留守儿童阅读区、心理咨询室等。不少孩子正在馆内
地看书,毫不理会我们这些参观的人群。二楼设有文津四库全书、地方志、荆楚
湖湘文化、宗教文化、连环画等专库区。珍贵书籍,特别是“镇馆
之宝”一一文津阁《四库全书》,装帧精美,气势宏大。丛书分经、史、子、集四
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共有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这套书被称为
“书中之王”,能集齐全套极为难得。
书院何以取名“逸迩”?创办人高金平先生说,逸迩阁书院取“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为“一二”的谐音。意思是希望有更多图书馆能如
般地在祖国大地上涌现,实现全民阅读的好景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急如星火聚精会目不暇星罗棋布
神接
B.迫不及待目不窥琳琅满星罗棋布
园目
C.迫不及待聚精会琳琅满雨后春笋
神目
D.急如星火目不窥目不暇雨后春笋
园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座楼坐北朝南,共七层,圆拱大门结合雕花、漏窗等中式建筑元素,粉墙
黛瓦,透露出精致与含蓄的传统气质
B.这座楼坐北朝南,共七层,粉墙黛瓦,圆拱大门结合雕花、漏窗等中式建筑
元素,透露出精致与含蓄的传统气质
C.这座楼坐北朝南,共七层,透露出精致与含蓄的传统气质,粉墙黛瓦,圆拱
大门结合雕花、漏窗等中式建筑元素
D.这座楼坐北朝南,共七层,粉墙黛瓦,圆拱大门含雕花、漏窗等中式建筑元
素,它透露出精致与含蓄的传统气质
(3)请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动抓取冰壶,①,精准击打。近日,乐聚机器人联合哈工大
计算学部、松灵机器人等研发的冰壶机器人正式进入冰壶赛场测试,其利用人工
智能、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弥补冰壶战术分析手段的不足,辅助运
动员进行训练,为冬奥会提供科技服务。
在研发过程中,能更好地为了让机器人服务冰壶这种“冰上的国际象棋”
运动,在“投掷控制”和“博弈策略”两个层面项目团队进行了攻关。一方面利
用人工智能方法,通过强化学习模拟决策过程,搜索最优策略;一方面为了克服
冰壶投掷的不确定性,让机器人实时追踪冰壶的运动速度,并且进行在线学习实
时调整投掷模型,从而②o
北京冬奥会期间,这款冰壶机器人将作为③的标志性成果,在
“冰立方”比赛现场进行展示,并在群众体验场与观众进行互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能更好地让机器人服务冰壶这种“冰上的国际象棋”运动,项目团队在
“投掷控制”和“博弈策略”两个层面进行了攻关。
B.项目团队能更好地为了让机器人服务冰壶这种“冰上的国际象棋”运动,在
“博弈策略”和“投掷控制”两个层面进行了攻关。
C.为了让机器人能更好地服务冰壶这种“冰上的国际象棋”运动,项目团队在
“投掷控制”和“博弈策略”两个层面进行了攻关。
D.项目团队为了让机器人能更好地服务冰壶这种“冰上的国际象棋”运动,在
“博弈策略”和“投掷控制”两个层面进行了攻关。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其实“怒目”与“低眉”是两种不
同的生活姿态罢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还得立足于自己
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
文化。建筑也好,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也好,只有在自身文化土壤滋养下才能不断
生发新的方向,变得丰富而有生命力。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构符合当下情境的中国当代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继承传统等同于符号拼贴。前一阵我看到一个节目将昆曲
与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介绍给全世界。我很喜欢昆曲,也很
关心昆曲在当代的发展,但这样一种拼贴与混搭让我感到尴尬和别扭。这种对待
传统的做法现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
是太简单化。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即透过物质与非
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生命力的
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中国文化如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从传统中
来,但必须融合现代的内容、必须对当代问题作出明晰回应。这个千呼万唤的“中
国当代文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从自身实践出
发,深入比较反思,转化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
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
如果只是喊着“民族化”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的问题上
没有深入研究,是“食古不化”;如果只是为他方文化倾倒,不明白最应该向他人
学习什么,就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模
仿”。
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
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
创新,大有可期。具体到建筑界,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建筑本体出发,对现代建筑
有清醒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
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现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中国哲学出发
找到属于当代中国人对世界、对建筑的认知方式。相对于绝对理性、工具理性,
中华文化更强调打通,强调和谐关系,是复杂性、模糊性、多维性、整体性的深
度统一。“往来无碍,归于自然”,在古今中外之间往来无碍、在天地人跟建筑之
间往来无碍,这就是由“境界”“意境”“语言”这三个层次构成的建筑理论。其
中,以“境界”为哲学本体,就是从自然、自我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和谐共生,
追求建筑与大环境“浑然天成”;以“意境”为美学特征,就是要从人的情志和心
理感受出发,超越物象束缚,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使建筑更具艺术感
染力:以“语言”为载体和手段,就是要摆正“语言”在创作中的位置,避免片
面追求形式的倾向,同时通过“语言”的不断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
内在契合。至少对我而言,有了这样相对系统的建筑理念,使我能够在跨文化对
话中自觉追求既有文化品位又有传统味道,同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建筑设计,
努力突破建筑风格、语言和视觉感知局限,向心灵和精神层面延伸。希望建筑能
如罗丹所说“像一把发出颤声的琴”,以它特有的旋律、调式、和声给人以高层次
的美的感受。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
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境中,
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
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献。
(选编自程泰宁《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
A.冯友兰提出的“抽象继承”,就是将非物质遗存中仍有生命力的内在精神价值
判断与认知模式等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
B.类似于将昆曲与嘻哈音乐结合的符号拼贴混搭,不是真正的继承传统,不值
得尝试。
C.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
D.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
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就能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
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D_
A.中华文化更强调打通,强调和谐关系,是复杂性、模糊性、多维性、整体性
的深度统一,对于绝对理性、工具理性,我们要辩证地扬弃。
B.文中的“境界”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哲学本体层面,具体而言就是追求
建筑与大环境的深度统一;抽象而言,就是从自然、自我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
和谐共生。
C.文中的“意境”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美学特征层面,就是要从人的情志
和心理感受出发,不拘物象束缚,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
D.文中的“语言”是指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载体和手段层面,就是把“语言”
摆在创作中的中心位置,不断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内在契合。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食洋不化”的一项是_A_
A.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少数外国建筑家和一些中国留学生将希腊罗马哥
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到香港、上海乃至内地。
B.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在圆明园设计建造西洋楼,并创作了《圆明园
铜版画》。
C.对于中国建筑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
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非常缺乏了解。
D.将梁思成论述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如斗拱结构、“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
“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继承并发扬光大。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文本,探究中国建筑如何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
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
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
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
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
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
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
进行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
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
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答】(1)A.正确。
B.依据第二段“这种对待传统的做法现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
对文化转换创新的理解还是太简单化”,“不值得尝试”错,不合原文“作为一种
尝试未尝不可”的表述。
C.以偏概全,依据第二段“对于传统,我赞成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即透过
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去理解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知模式等,将其中仍有
生命力的东西融入到今天的价值、思想体系中”,“就是将非物质遗存中”错,原
文有“物质与非物质遗存”。
D.依据第四段“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
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
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如果……就”错,过于绝对。
故选:Ao
(2)D.夸大其词,依据第五段“以'语言’为载体和手段,就是要摆正‘语言'
在创作中的位置,避免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同时通过'语言’的不断转换创新,
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内在契合”,“就是把语言而要摆在创作中的中心位置”错,
原文是说摆正“语言”在创作中的位置。
故选:D。
(3)B.是满足帝王创建“万园之园”的奢侈好奇心理。
C.是“食古不化”。
D.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
故选:Ao
(4)①论证结构:依据第一段“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
作品,关键还得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围绕“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的话
题,依据第二段“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构符合当下情
境的中国当代文化”第三段“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
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
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第四段“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
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
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先纵向说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
依据第五段“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现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中国哲学
出发找到属于当代中国人对世界、对建筑的认知方式”,再横向落实到中国建筑,
先纵后横,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依据第六段“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
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
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境中,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
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
献”,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首尾呼应。②论证方法:依据第三
段“如果只是喊着‘民族化'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的问
题上没有深入研究,是‘食古不化';如果只是为他方文化倾倒不明白最应该向他
人学习什么,就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
‘模仿'",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③论证
语言准确严密,鲜明生动,如第一段“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
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如第五段“像一把发出颤声的琴”。④论证思路:
依据第一段“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还得立足
于自己的文化体系”,首先提出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在立足于自己的
文化体系的观点,依据第二段“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传统的国家,也需要建
构符合当下情境的中国当代文化”、第三段“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发展前景如何,取决干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精
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第四段“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不同文化
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
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然后纵向论述如何继承
传统,依据第五段“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现状和发展,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中
国哲学出发找到属于当代中国人对世界、对建筑的认知方式”,接着横向论述在
多元文化视野中提出中国人对建筑的理论,依据第六段“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
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
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境中,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
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
应有贡献”,最后结合现实语境对中国建筑师提出希望。
(5)①依据第一段“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
还得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基于当下
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一一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中国
当代文化。②依据第二段“传承中华文化,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抽象继承”传统,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依据第三段“世界文化已经出现跨文化发展
趋势,中国文化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发展前景如何,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
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第四段“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
不同文化精神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
自身文化精神建设,实现中国文艺创作突破和创新大有可期”,顺应世界跨文化
发展趋势,对不后文化的精神实质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
的跨文化对话。④⑤依据第四段“具体到建筑界,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建筑本体
出发,对现代建筑有清醒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现代化、全球化
语境下解读传统,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五段“在古今中外之间往来无
碍、在天地人跟建筑之间往来无碍,这就是由“境界”“意境”“语言”这三个层
次构成的建筑理论”,从建筑本体出发,对现代建筑有清醒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建
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由“境界”“意境”“语言”构成的建筑理论。©
依据第六段“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
愿景,这些都是我们考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在这一语
境中,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应该以具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为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中国建筑师应有贡献”,结合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
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构成的现实语境。
答案:
(1)A
(2)D
(3)A
(4)①论证结构:围绕“让当代创作更具中国气派”的话题,按照总分总的结
构形式展开论述首尾呼应,中间先纵后横,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②论证方法:
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③论证语言准确严
密,鲜明生动,运用修饰限定词和比喻修辞等。④论证思路:首先提出创作出具
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关键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的观点,然后纵向论述如何继承
传统,接着横向论述在多元文化视野中提出中国人对建筑的理论,最后结合现实
语境对中国建筑师提出希望。
(5)①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中国当代文化。②“抽
象继承”传统。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顺应世界跨文化发展趋势,对不同文化的精神实质有较为深入和全面认识,坚
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④从建筑本体出发,对现代建筑有清醒全面的
了解和认识。⑤建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由“境界”“意境”“语言”构
成的建筑理论。⑥结合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进程、多样共生的文化背景、“美丽中
国’的伟大愿景构成的现实语境。
【点评】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
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穗儿红
胡金洲I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
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
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
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
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
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
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
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
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
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
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
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
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
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
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
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
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
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
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
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
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
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
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
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
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
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
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
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
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
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
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
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
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忽然一日,
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
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
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
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
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
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
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
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
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
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
着,轰轰烈烈离去。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
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
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唱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
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
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
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
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票
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冈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皿
A.以“穗儿红”为小说篇名,体现了作者既以泥壶为情节纽带讲述传奇故事,又
将其作为文化观照载体的巧妙构思。
B.九套壶壶腹上镌刻的跋文与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
精神和高雅的审美追求。
c.屈旺凭借机敏与警觉,识破了石川的身份,挫败了日本兵进军四川的阴谋,使
日本侵略者死的死伤的伤。
D.小说讲述了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的场景,
揭示了军民团结、同仇御敌的宏大主题。
(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上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域特产,引出屈旺并介绍其身份、技能,
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
B.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围绕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展开,线索明
晰单一,写得详细完整。
C.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了屈旺鲜明的形象,制壶技艺高超,有勇有谋,有家国
情怀且始终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D.小说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作者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这一“智斗”故事
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3)材料一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4)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试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传奇色彩的。
【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
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赏析语言特色,可以从语言风格、修辞
手法等角度入手。由于是小说,还可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
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解答】(1)B.“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有误,表现的是“中国人民
的家国情怀二
故选Bo
(2)B.“,线索'明晰单一”错误,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为主线,游击队
为副线。
故选B。
(3)作答时首先要明确鉴赏方向:在叙述上有何特色。
首先从叙述人称上分析,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更多方
面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能够全方位的展示人物形象。
第二,情节方面,小说多处设置悬念、伏笔等,如“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
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
妨陪这小子玩玩”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
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
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为后文“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
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做铺垫;“那人看后,不语”为后文“由屈旺亲
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
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做铺垫;
日本人所要茶壶为屈旺和伙计们以“茶壶”为武器炸日本的兵营做铺垫等等。小
说情节起伏又在情理之中。
第三,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串联
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
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双线交织使情节集中、紧又跌宕起伏,同
时更好的表现了屈旺的家国情怀。
(4)结合材料二中“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
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
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
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可知“传奇色彩”是
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所讲述的人物,其行为不寻常,经常深入敌穴,以
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其性格:热情豪爽,
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然后结合具
体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材料一“传奇色彩”具体表现即可。
比如:依据“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
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
里头了”“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等可概括为:家族传奇。
依据“屈家制壶的泥客,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这人一口东北口音,
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以及后文屈旺智斗日本兵的经历可概括
为:人物传奇。
小说讲述了屈旺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祖上留下的九套壶的故事,
情节曲折跌宕。据此可总结为:情节传奇。
依据“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
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
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等内容可概括为:游击
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
答案:
(1)B
(2)B
(3)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描述人
物如屈旺及日酋的形象和心理。
设置多处悬念,使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如屈旺想“不妨陪这小
子玩玩”,“那人看后不语”等。(文中也有伏笔、铺垫等)
采用双线结构叙述,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
主线,写得详细、完整;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
过程的艺术处理。
以“穗儿红”九套壶为线索纽带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
晰,结构严谨。
(4)家族传奇:屈家祖上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家中珍藏着一套祖传宝贝,全
国独一份的“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制作精美、功能奇绝的泥茶套壶九套壶。
人物传奇:屈旺生于制陶世家,练就了一手烧制“穗儿红”泥壶的绝技,远近闻
名。为人机警聪明,正义爱国,不辱使命。
情节传奇:情节曲折跌宕,传奇色彩浓厚。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
祖上留下的九套壶。
小说还写了游击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
性和传奇色彩。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洪迈字景卢,皓李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
虽稗自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
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时议遣使报金国聘,三月丁早,诏侍从、台谏各举可备使命者一人。初,
迈之接伴也。既持旧礼折伏金使,至是,慨然请行。于是假翰林学士,充贺登位
使,欲令金称兄弟敌国而归河南地。夏四月戊子,迈辞行,书用敌国礼,高宗亲
札赐迈等曰:“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
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迈奏言:“山东之兵未解,则两国之好不
成。”至燕,金阁门见国书,呼曰:“不如式。”抑令使人于表中改陪臣二字,朝见
之仪必欲用旧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
金人语极不逊,大都督怀忠议欲质留,左丞相张浩持不可,乃遣还。
十一年,知婺州,奏:“金华田多沙,势不受水,五日不雨则旱,故境内
陂湖最当缮治。命耕者出力,田主出谷,凡为公私塘堰及湖,总之为八百三十七
所。”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郡将
惴恐,姑息如其欲。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
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事愁有
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
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
笔》《夷坚志》行于世,其他著述尤多。
(选自《宋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B.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C.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D.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
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上
A.丁巳,干支之一,可纪年月日,文中是指干支纪日法,在丙辰和戊午之间。
B.稗官,本指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文中指小说。
C.季子,古时兄弟排序一般按伯、仲、季、叔来排,季子就是指第三个儿子。
D.跋挞,中国古代刑罚。黑京,是在罪犯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挞,是鞭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洪迈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涉猎广泛,过目不忘。后来学术成果丰硕。著
述非常多,《容斋五笔》《夷坚志》流行于世。
B.洪迈胸有韬略,足智多谋,朝廷商议派使者回报金国聘问之礼,他慨然请缨、
假借翰林学士的名义,冒充贺登位使,持旧礼出使金国。
C.洪迈的父亲得罪了秦桧,赋闲在家,但是秦桧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弹劾洪迈。
说洪迈知晓其父亲不安定,洪迈被外放福州任职。
D.洪迈执法严格,不畏强暴。婺州军士不守军纪、无理取闹,洪迈设计逮捕了四
十多人,按律分别处置,使得皇帝刮目相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
②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
(5)面对金华干旱的问题,洪迈提出了什么建议和措施,结果如何?请简要说
明。建议:修缮治理陂湖;措施:各司其职,共建湖塘;结果:共修了八百三
十七所。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
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
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三十年”作“隔阔”的宾语,应在“三十年”后断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衡记分卡的应用》课件
- 《企业人力绩效管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人事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磺达肝癸钠》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课件
- 《投资经济学》教学大纲
- 2021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 张家爷爷的小花狗2
- 高中思想政治-高三一轮复习讲评课教学课件设计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 教师评职称个人综述
- LSI-阵列卡操作手册
- 汉字文化解密(华中师范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书
- GB/T 19587-201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 比赛车门凹陷修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