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涪陵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常见除草剂,下列关于其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D.草甘膦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 B. C. D.3.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合金已达几百种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40%以上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都是铁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5.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晾晒湿衣服C.粉碎废纸D.切割玻璃6.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7.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8.给50毫升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⑧玻璃棒A.①③④ B.②④⑥⑦ C.②④⑦ D.④⑤⑦⑧9.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 B.222.8克 C.172.8克 D.无法计算10.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B.元素观:从宏观上看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C.微粒观:金刚石是由碳分子构成的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 D.闻药品气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醇中所含氢,氧元素的化合价与水中的相同,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不同的实脸方案开展了如下探究:(1)此反应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实验A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待红磷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瓶内空气的__________体积。(3)你认为装置B与装置A相比较的优点为__________。(4)小军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图装置C,同学们都认为这个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同学们根据上述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来完成实验,需要对C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1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1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编号_______,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5)实验室用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2)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100%。18.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2HI=2H2O+I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1)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吸附(2)小红同学想检验自家的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好方法是______。(3)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水,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盛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4)“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草甘膦(C3H8NO5P)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叙述正确;B、草甘膦(C3H8NO5P)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叙述错误;C、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36:8,故叙述错误.D、草甘膦是由草甘膦分子构成的,一个草甘膦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故叙述错误。【点睛】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关键。2、B【解析】

A、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B、该标志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故正确;C、该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故错误;D、该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质,故错误。故选B。3、B【解析】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故错误;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故正确;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故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错误。4、D【解析】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正确。C、化学变化,宏观上物质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种类改变,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正确。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较大间隔,D错误。故选:D。

5、A【解析】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废纸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切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C【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可知:反应前反应后Si原子10O原子22H原子44F原子40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分子由1个Si原子和4个F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F4;物质X由硅、氟两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物质X中不含H、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B、D不正确;故选C.7、B【解析】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78%,最大;氧气21%,第二;剩余气体物质为1%;则R表示氧气;故选:B。8、B【解析】

给50毫升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②烧杯,用于盛装50mL液体④酒精灯,用于加热液体⑥石棉网,垫在烧杯下面,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⑦铁架台用于固体实验仪器。故选:B。9、B【解析】设硫酸根的质量为,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则,=172.8g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故选B。点睛:已知Mg→MgSO4;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10、C【解析】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错误;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选项正确;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但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在通电后发光、放热,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1、C【解析】

A、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元素观:从宏观上看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微粒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解析】

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选项正确;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管口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试管不能接触焰心,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选项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选项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价AC【解析】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甲醇(CH4O)和水。【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x=-2,故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A、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A正确;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故D正确。故选AC。【点睛】在化合物中,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14、把氧气完全消耗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5减少污染(或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实验结果更准确)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不会出现倒吸现象反应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等(合理即可)【解析】

(1)此反应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把氧气完全消耗;故填:把氧气完全消耗;(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待红磷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等于原瓶内氧气的体积,约瓶内空气体积的1/5,故填:1/5;(3)装置B一直处于密封状态,实验结果更准确,还可以减少污染,故填:减少污染;(4)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实验现象不明显,故填: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不会出现倒吸现象;(5)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反应物应该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是常温下是固态,故填:反应物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是固体;若用木炭来完成实验,则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填: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等。15、酒精灯长颈漏斗AAD【解析】

(1)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根据题意,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选择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16、长颈漏斗试管BFC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已满B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E【解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用F;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E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已满。(5)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实验室用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用E,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三、实验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