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_第1页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_第2页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_第3页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_第4页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论文摘要: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和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中的运动知识部分为例探讨,分析两国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特点及优势。关键词: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运动一、引言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指内容在教科书中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即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学习者。通常的,内容呈现有表层的呈现,包括教科书的版式设计、行文风格、内容安排、图表设计、栏目设置等;也有深层的呈现方式,包括教科书中探究活动的效果、教科书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利用、学习者的思维和探索空间以及学习者应用教科书自学的程度。这两个层次的内容呈现方式应该是相互融合的。二、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比较(一)章节安排的差异。两版教材均采用“章—节”的编排结构,中国教科书第一章机械运动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四节。美国教科书第一章运动包括运动的描述与测量、与地球科学的综合(地球上的缓慢运动)、加速度三节内容。两套教材中运动知识的地位是相近的。在内容编排上,两套教科书有着明显的不同。两套教科书内容广度差异较大,美国教科书知识内容比中国教科书中涵盖的广,不仅有中国教科书中的内容,还包括加速度,以及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图像关系。分析两套教材可以看出,两种编排设计各有特色。中国教科书注重基础性,学生在体验生活情境的状态下接受运动学基础知识。美国教科书内容较多、较全面,学生在学习匀速运动后自然会思考变速运动的情况,因此,虽然内容较多,但是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逻辑,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结构的理解。(二)引入设置的差异。从引入方式来看,两版教科书都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注重激发学生求知欲,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中国教科书引入方式多样,包括图片、讨论、实验与计算等方式。美国教科书则主要采用探索活动的方式。两种教科书的风格不同,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相同。举例来说,中国教科书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利用图片作为课程引入,如图1:图1长度和时间测量一节插图如图所示,由于四周圆的大小差异较大,学生视觉上会认为中心的圆不一样大,但通过测量发现两图中心圆大小相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辨别大小。美国教科书的三节引入均是采用了探索活动的方式。例如,学生需要测量走过的距离与经过的时间,并纪录与统计数据,同时推理路程、时间与速率的关系。这一系列活动能够使学生融入课程中,亲身体会物理知识,强调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两种教科书各具特色,中国教科书直观地明确了学习的问题,逻辑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美国教科书的特点鲜明,让学生亲身融入课程中,使学生与课程进行友好的对话,拉近学生与教科书的距离,感受教科书的亲切,并乐于接受知识。(三)栏目设置的差异。两国教科书的栏目设置丰富多样,针对于各自国家课标的要求有所侧重。本文主要将栏目分为五个类别,包括实验类、讨论类、拓展类、及其它类别。中国教课书具体包括实验、想想议议、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小资料等栏目。美国教科书具体有技能实验室、技能训练、家庭活动、阅读检测、历史上的技术与设计、科学写作、标准化测试卷、学习指导、复习与评估、数学技能、数学练习、网上冲浪等多种栏目。本文以实验类、资料补充类进行举例分析。1.实验类栏目的差异。中国教科书中“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穿插于正文之中,学生在了解各种测量器材后直接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最后探究出实验结果,知识逻辑连贯,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手脑协调能力。美国教科书“实验类”栏目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多样,“技能实验室”栏目包括探究实验各个步骤,按照知识逻辑展开实验活动。“技能训练”栏目给出要求的主题,具体操作由学生自我掌控,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设置。“家庭活动”栏目不仅要求同学自我探索,同时与家人讨论,有利于学生家庭情感的养成,是一种基于家庭氛围的实验栏目。2.资料补充类栏目的差异。中国教科书中该类栏目为“小资料”,该栏目设置在实验或重点知识的周围,介绍一些常识性知识或拓展性知识,一方面作为必要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前沿知识的拓展。美国教科书资料补充类栏目有三种。“数学技能”、“数学练习”两个栏目的目的是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加以数学方法的辅助,有助于学生应用教材独立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间作用,并加以习题练习。“网上冲浪”利用动态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运动图像知识中,通过访问网址会看到一个图像网页,学生可以通过调节时间看到不一样的运动图像。这种动态的网页会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图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感官上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宏观的观察整个运动过程,体会运动的本质。教课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理解使用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科书的特点对于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都有其意义。本文从章节安排、引入设置和栏目设置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人教版与美国《科学探索者》两套物理教科书在运动知识这一部分的差异,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有助于读者了解中美两套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各自的优势,并且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在使用教科书时开放视角,结合各国教科书的优势进行学习。参考文献:[1]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2]T.GrffithJones,Ph.D.万学、夏莉等译.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