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就未来,新教育伴你成长联系电话:400-186-9786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提示填空。(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__。(朱自清《春》)(2)秋风萧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6)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中直接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欣欣然张开了眼(2)洪波涌起(3)随君直到夜郎西(4)枯藤老树昏鸦(5)匹夫不可夺志也(6)回乐烽前沙似雪(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文化,①(bó)大精深;文学作品,诗意隽永。它使得我们的人生有情趣、有()。每一份文学作品,都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其中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世界的关照与思考。那一篇篇或绮丽或雄浑,或平淡或感②(kǎi)的文字,酝③酿光华,()历史的烟尘,被一代又一代人琅琅吟④诵。优雅美好的文学作品,震动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精彩的人生之旅。文学作品中那烂漫的爱情,澄澈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无不情真意切,()。我国的语言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语言,有节奏,有韵律。诗人将自己的情思,寄托于生动的言语中,通过优美曼妙的旋律传达给我们。让我们对话圣贤,感受千年文字力量。(1)请根据拼音为文中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①_______②________(2)请根据字形为③④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__(A.yúnB.yùn)②______(A.yínB.yínɡ)(3)请结合上下文语境,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信心浸透声泪俱下 B.信心穿透声泪俱下C.信仰穿透感人肺腑 D.信仰浸透感人肺腑(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A.优雅美好的文学作品,震动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精彩的人生之旅。B.优雅美好的文学作品,震动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精彩的人生之旅。C.优雅美好的文学作品,震撼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精彩的人生之旅。D.优雅美好的文学作品,震撼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精彩的人生之旅。【答案】(1)①博②慨(2)①B②A(3)C(4)D【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正确使用。①博大精深:读音为,bódàjīngshēn;意思为,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②感慨:读音为,gǎnkǎi;意思为,有所感触而愤慨或慨叹。(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正确使用。③酝酿:读音为,yùnniàng;意思为,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故选B。④吟诵:读音为,yínsòng;意思为,吟咏歌诵。故选A(3)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信心:确信自己的某种愿望、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信仰: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第一空表示中华文化是人可以信奉敬仰的一种思想,所以此处选“信仰”更恰当;浸透:泡在液体里使东西湿透;穿透:穿透,穿过。第二空表示文学作品有跨越历史的力量,结合“烟尘”一词可知,此处表示穿过烟尘造成的迷雾,所以选择“穿透”更恰当;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感人肺腑:形容人内心深深感动。第三空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真切,令人们为之感动,而不仅仅只有痛苦这一种感情,所以选择“感人肺腑”更恰当。故选C。(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画线句子搭配不当,“震动”与“心灵”搭配不当,“启发”与“与人生之旅”搭配不当,所以应将“震动”改成“震撼”,“启发”改成“开启”。故选D。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3.下列选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B.前两句追忆与李龟年在盛唐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C.后两句写垂暮之年和故友的重逢,眼前江南美景消除了心中的感伤。D.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坎坷的身世,抒发对盛世的怀念和感慨。4.诗中“落花时节”有三重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答案】3.C4.一是真实的江南暮春时节,二是寓意个人身世之悲,三是喻示繁华时代的落幕。【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思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而非“眼前江南美景消除了心中的感伤”。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根据题目“江南逢李龟年”点明相逢的季节,分析可知,“落花时节”指真实的江南暮春时节;“落花”表面看是景物,表明此时是春花凋零的暮春时节。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时是安史之乱之后,故“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从大的角度讲,暗喻了世运的衰败,国运如同这落花一般,已然衰颓。暗喻社会的状态,如同落花一般,无法管束,动乱不堪。从小的角度讲,暗喻了个人命运,诗人此时也如同落花一般,漂泊、凋零。阅读下面的文言故事,完成小题。【甲】顾悦与简文①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②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乙】魏文帝③受禅④,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⑤服膺先朝⑥,今虽欣圣化⑦,犹义形于色。(《世说新语·方正》)【注】①简文:指简文帝司马昱。②蒲柳:植物名,即水杨,早凋。③魏文帝:曹丕。④受禅(shàn):指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把帝位让给他,却美其名曰说是接受禅让。⑤华歆:东汉名士。⑥服膺先朝:指衷心拥戴先朝。⑦圣化:称颂魏文帝之治为圣明的教化。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B.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C.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D.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顾悦与简文同年关联教材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1)与:_____经霜弥茂组词法“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舍:舍弃(2)茂:_____陈群有戚容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戚:①古代兵器,像斧;②亲戚;③忧愁,悲伤。(3)戚:_____(填序号)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卿何以先白?(2)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8.古人的敬辞和谦辞有讲究,下列称谓,请你帮忙归类。尊君下官家君卿敬辞:_________谦辞:_________9.魏晋名士风采多表现于:出众的才华、脱俗的言行、高尚的品德。请以选文【甲】【乙】或课文《<世说新语>二则》为例,简要分析两点。【答案】5.A6.(1)和,同,跟(2)茂盛(3)③7.(1)你(头发)为什么先白了?(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8.①尊君卿②下官家君9.谢道韫(顾悦)的妙喻可见名士之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文采风流);陈元方小小年纪直斥友人无信无礼,可见名士之刚正不阿(讲信守礼);陈群心胸磊落,感念先主恩情,可见为人“方正”(德行高洁)。【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文帝问他说:“朕顺应天命登上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帝问曰”下面接的是要说的话,其后应断开;“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中“朕”是主语,“卿”也是主语,中间应断开。故断句为: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顾悦与简文同年”句意: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年纪一样大。与:和,同,跟。“经霜弥茂”句意: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茂:茂盛。“陈群有戚容”句意:陈群脸上有忧愁的神色。戚:忧愁,悲伤。故选③。【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1)重点词有:卿:君对臣、上对下的爱称;白:这里是指头发白了。(2)重点词有:未若:不如,不及,比不上;因:趁,乘。【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尊君:意为身份地位高的人尊称,是敬辞。下官:旧时官吏谦称自己,谦辞。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是谦辞。卿: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是敬辞。【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中顾悦的回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意思为蒲柳的资质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松柏质地坚实,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既回答了简文帝的问题,又顺便对将简文帝比作“松柏”,表现了魏晋名士才思敏捷,文采卓然。【乙】中陈群的回答“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意思为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既是对曹丕的回答,又表达出了自己心胸磊落,顾念恩情,表现魏晋名士为人落落大方,品德高尚。《<世说新语>二则》中陈元方直斥父亲友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意思为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表现出魏晋名士善于应对,正直,守信用。参考译文:【甲】顾悦和简文帝同岁,可顾悦的头发早白了。简文帝问:“你的头发为什么先白了?”顾悦回答:“蒲柳柔弱,到秋天叶子就落了;松柏坚实,越历经风霜越茂盛。”【乙】魏文帝曹丕接受禅让,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选自朱自清《春》)【乙】①春风初刮起来的时候,是急吼吼的。把刚开的几树梅花,吹弹下无数的花瓣,散落在刚刚返青的草地上,格外红艳,像是谁特意布下的布景。②就这样刮着刮着,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渐渐青了绿了,黄色的菜花慢慢成波成浪……③它的心悄悄地软了。④轻呀,再轻些呀。⑤暖呀,再暖些呀。⑥它不知不觉收敛起脾气,少了冰凉,多了暖意。⑦谁也不知道,其实这是春风精心酝酿的一场盛大的变装比赛啊!(选自丁立梅《春风沉醉》)【丙】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选自唐·白居易《春风》)10.下列对三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甲运用了听觉、嗅觉和触觉的感官角度来写春风。B.选文乙“渐渐青了绿了”让人联想起“春风又绿江南岸”。C.选文丙描写春风吹拂而过,梅樱杏桃梨次第绽放的情境。D.选文甲乙中都出现了“酝酿”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1.三个选段都描写了春风,甲文写出春风_____的特点,而乙文写出春风由______到____的过程,丙诗写出春风吹过,一派______的春色。12.赏析下列句子。(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赏析加点词语)(2)它的心悄悄地软了。轻呀,再轻些呀。暖呀,再暖些呀。(请从轻读或重读的角度加以赏析)13.你还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请举出一例。并发挥想象,描绘出诗词中的春天景象。【答案】10.D11.①温暖(或柔和、滋润)②急(或猛)③轻柔(或暖和)④生机盎然(或姹紫嫣红)12.(1)“呼朋引伴”“卖弄”本是人的动作的神态,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出鸟儿在春风下欢快歌唱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再”要重读(或“悄悄”“轻”“暖”要轻读),强调春风轻轻拂过,轻柔、暖和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13.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即可)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裁出”片片新叶,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甲文中的“酝酿”结合“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分析,是指在春风吹拂下,各种气息在空气里越来越浓。乙文中的“酝酿”结合“就这样刮着刮着,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渐渐青了绿了,黄色的菜花慢慢成波成浪……”“一场盛大的变装比赛”分析,是指春风为把大地变得生机盎然而做的精心准备。“酝酿”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这两处均不属于比喻修辞。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1)根据甲文“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可知春风的特点是温暖、柔和的;(2)根据乙文“春风初刮起来的时候,是急吼吼的”,可知春风是“急的”特点;(3)根据乙文“轻呀,再轻些呀。暖呀,再暖些呀。它不知不觉收敛起脾气,少了冰凉,多了暖意”,可知春风特点是:轻柔(或暖和);(4)根据丙文“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可知,姹紫嫣红(或生机勃勃)。【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1)要求赏析加点词。【甲】文“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句中加点词“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卖弄”是有意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长处,炫耀自己的才能。在文中指鸟儿展示它的歌喉,也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两个词本是形容人的动作的神态,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出鸟儿在春风下欢快歌唱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要求从轻读或重读的角度加以赏析。【乙】文“它的心悄悄地软了/轻呀,再轻些呀/暖呀,再暖些呀”不仅写出了春风不经意间“软了”的特点,也写出了对春风的喜爱与期盼,因此,“悄悄”“轻”“暖”要轻读,“再”要重读,既读出春风轻轻拂过,轻柔、暖和的特点,又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积累与赏析。从读过的古诗中,选择一句描写春天的写下来,然后加以赏析。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的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五猖会鲁迅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②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③“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④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⑤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⑥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⑨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⑩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⑪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⑫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⑬“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⑭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⑮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选自鲁迅《朝花夕拾》)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工人的脸色很谨肃”是因为父亲站在“我”背后,侧面写出父亲的严厉。B.第⑨段“‘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两处感叹号写出“我”的热情洋溢。C.第⑪段“太阳也升得更高了”运用景物描写烘托出小鲁迅内心的焦急。D.选文以“五猖会”为线索,描写了小鲁迅的情感起伏变化,让读者感同身受。15.根据故事线索提示,填写出作者情感的变化。要去看五猖会清晨准备被要求背书开船以后期待____________16.文末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17.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我们看到了小鲁迅在百草园的“乐”,也看到了他被父亲要求背书的“苦”……请你从《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篇目中再分享一个关于他“乐”或“苦”的事件,并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4.B15.①激动、欣喜若狂②忐忑、紧张③索然无味16.对比。突出强调了背书一事让“我”感到压抑,心里不痛快,无奈和厌烦,含蓄地反映了父亲的严厉对“我”心灵上的伤害。17.示例一:“乐”: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寻购赠送鲁迅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让鲁迅欣喜,对她的态度也由怨恨转为敬意。大人应该满足孩子合理的、适当的愿望,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陪伴。示例二:“苦”:在《二十四孝图》中,小鲁迅读到“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担心害怕,甚至不敢再想做孝子了。封建礼教中有一些糟粕,例如书中虚伪和残酷的孝道,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由第⑧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和第⑨段“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可知,首先作者读背《鉴略》是被父亲所逼迫,对于《鉴略》为意思我根本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因此感叹号包含的是小鲁迅的无奈和痛苦,并非热情洋溢;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清晨准备”对应的是文章第②段“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从“笑着跳着”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激动、欣喜若狂的;“被要求背书”对应的是文章第③段到第⑬段,由第⑤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可知,“我”当时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紧张的;“开船以后”对应的是文章第⑭段“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和第⑮段“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从“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心情是索然无味。【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从第⑭“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和第⑮段“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此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大家的快乐与“我”的索然无味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我”经过父亲强行让“我”背书后,内心对《五猖会》也提不起兴趣,可见“我”的压抑和不快,由此反映出父亲对儿童心理需求的不理解,以及给“我”幼小的内心带来的伤害。【17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记叙自己的保姆长妈妈,在文中作者记回忆了长妈妈的种种粗鄙行为习惯,比如睡觉摆“大”字,喜欢切切察察,迷信愚昧等,但却在我最求助无门的时候,给我买来了我最想要的《山海经》,这给小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欣喜和快乐,最终表现出了作者对这样一位朴实、真挚的保姆的感激和怀念,其中可见一个孩子能够为着一个简单的愿望而闷闷不乐,也能看到一个孩子为着一个简单的愿望得以满足后的快乐幸福,由此可见,大人不应该无视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简单的、合理的小愿望,应该予以尊重和满足。可据此回答“乐”的事件和理解;《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主要讲述了小鲁迅看《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尤其是当他读到“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厌恶和不满,“老莱”的行为让他感到肉麻,“郭巨”的做法让他担心害怕,甚至产生不想做孝子,也不想让父亲做孝子的想法,以小鲁迅的视角反映了封建孝道的虚伪、残忍和反人性。由此可见,正确的“孝”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且合理合人情的,对于封建宣扬的孝道,要有所辨别,不可一味继承和宣扬;另一方面,给儿童看的书籍也应该经过筛选,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可据此回答“苦”的事件和理解。(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就“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展开讨论。【材料一】讨论规则简要说明1.主持人宣布议题,组织讨论。主持人应保持中立,不宜先入为主地谈自己的观点或想法。2.发言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文明表达,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材料二】讨论记录主持人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小语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小文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小江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鱼龙混杂,再加上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主持人刚才大家针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达成了共识:网上交流直接快捷,但作为虚拟的世界,网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从讨论中,我们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材料三】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标准人品凭感觉外貌才华知识其他人数比例30.8%21.4%19.1%17.0%8.9%2.8%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18.根据材料二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发言人观点依据小语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1)_______小文网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2)______小江(3)________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中学生缺乏社交经验19.材料二中主持人的开场白和小文的发言存在不符合材料一的讨论规则,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20.请你结合材料三,发表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的看法(观点+理由)。【答案】18.(1)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2)网络是虚拟世界,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3)网络交友要慎重19.①作为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说“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不恰当,因为他先入为主地谈了自己的观点。②小文发言时说别人“脑子不正常”不恰当,因为这有人身攻击之嫌,表达不文明。20.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在网上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超过50%的中学生网上交友注重人品、才华、知识等因素,说明中学生网上交友是比较理性的,用这样的标准是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的。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在网上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学生以“凭感觉”“外貌”为标准交友的人数占比超过了40%,不够理性,非常表面化。而人品、知识、才华等标准,在虚拟的网络里是很难判断的。示例三:我认为中学生网上交友要慎重。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不少中学生网上交友以人品、知识、才华为标准,但这在虚拟网络里是很难判断的,需要提高防范意识,慎重交友。【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筛选与提炼。(1)根据题干“发言人”“小语”的“观点”是“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的提示,找到【材料二】“小语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可筛选出他的依据是: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