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试行)2021年7月
目录1总则 为推进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迭代提升,实现“主要设备更集成、二次系统更智能、预制装配更高效、更绿色环保”,遵循“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建设高效、运维便捷”的原则,特制定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试行)。1总则本导则规定了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的应用原则,适用于35~750kV新建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示范工程。2.0版技术未涉及的内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在设备集成可靠、赋能智慧运维、建设安全高效、践行绿色环保等方面,充分吸纳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深化应用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统筹设备制造能力、技术性能和工程建设、运行需求,在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优选电气设备型式,优化布置,提高设备集成度,缩短建设周期,减少运维工作量。综合应用全景数据、网络平台、广泛物联等先进技术,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主辅设备远程监控,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根据变电站建、构筑物特点,集成应用最新预制装配技术,进一步提高预制装配率及标准化程度,实现现场“零焊接、零叠装、零涂刷、少湿作业”,提高建设安全水平与建设效率。遵循最新国家标准,贯彻绿色环保设计理念,优选节能设备,优选环保材料,优化建筑节能设计,降低电网运行能耗,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社会效益。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25项技术,清单见附录。2电气一次2.1一般原则2.1.1电气一次设计应遵循模块化思路,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原则,做到分区合理,功能模块布置清晰,模块间电气连接顺畅。2.1.2优先选用可靠性高、维护量小的GIS、HGIS等集成式设备。2.1.3户外变电站优先选用HGIS配电装置。形成户外HGIS、户内GIS系列化设计方案。2.1.4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具备条件时,GIS、HGIS、充气柜等选择混合气体。2.1.5电气总平面布置需统筹协调设备布置,减少对噪声环境与电磁环境的影响。2.2变电站类型2.2.1基本类型变电站基主要包括户外变电站、全户内变电站、半户内变电站以及全舱式变电站等。(1)全户内变电站全部电气设备主体部分均布置于户内。开关设备采用GIS或开关柜。(2)半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户外布置,其他主要电气设备布置于户内。一般情况下,开关设备采用GIS或开关柜。(3)户外变电站主变压器及其他主要电气设备均布置于户外。户外HGIS变电站中,高、中压侧开关设备均采用HGIS设备。220kV及以下变电站低压侧、330kV变电站低压侧分支回路侧采用开关柜,500kV~750kV变电站低压侧可采用户外HGIS或户外AIS。(4)全舱式变电站全站无建筑物,开关设备均采用预制舱式设备,主变压器及无功补偿设备视情况可布置于舱内,也可布置于户外。2.2.2选型原则(1)330kV~750kV变电站条件不受限时,优先采用户外HGIS变电站;在站址条件受限、高海拔、严寒和温差大以及重污秽地区,可采用半户内变电站;在城市中心人口密度高、土地昂贵地区或当地规划有要求的地区,可采用全户内变电站。对于户外HGIS变电站和半户内GIS变电站,具备条件时,其低压侧可采用户外HGIS设备,也可采用户外AIS设备。(2)66~220kV变电站架空出线较多、站址条件不受限的地区,优先采用户外HGIS变电站。架空出线较多、高海拔、严寒和温差大、重污秽以及沿海地区,可采用半户内变电站;城市中心人口密度高、土地昂贵地区或当地规划有要求的地区,可采用全户内变电站。对于户外HGIS变电站和半户内GIS变电站,35、10kV低压侧采用户内开关柜。(3)35kV变电站建设规模较小时,可采用全舱式变电站,建设规模较大时,采用全户内变电站。2.3主变压器选型及布置主变压器选型结合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500、750kV主变压器一般选用单相变压器,运输条件满足时,500kV主变压器也可选用三相一体变压器。35kV~330kV主变压器一般选用三相一体变压器。500、750kV主变压器宜采用自冷+风冷的冷却方式。240MVA及以下容量的220、330kV主变压器及35kV~110kV主变压器,宜采用自冷方式。应选用高效节能变压器,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要求。2.3.2变压器布置户外布置的主变压器宜采用本体、散热器一体式布置型式;户内布置的主变压器宜采用本体、散热器分体式布置型式。主变压器室推荐尺寸见表2.3-1。表2.3-1户内布置的主变压器室推荐尺寸电压等级主变压器室尺寸(m)长×宽×高散热器室尺寸(m)长×宽500kV10×14×13.5(净高)10×9330kV14×15×14(层高)7.5×15220kV11×15×10.5(层高)7×15110kV7.5×10×8(层高)6×1066kV7×10×7.5(净高)6×1035kV9×9×8.2(层高)-2.4户内GIS配电装置2.4.1330~750kVGIS配电装置330~750kVGIS配电装置户内布置时,设置桁车。GIS配电装置室主要推荐尺寸见表2.4-1。表2.4-1330~750户内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表电压等级GIS室跨度(m)起吊高度(m)起吊设施设备间隔宽度(m)间隔(排架)宽度(m)750kV28.512.220t桁车1140.0500kV15.511.410t桁车526.0330kV14.59.010t桁车318.02.4.266kV~220kVGIS配电装置66kV~220kVGIS配电装置户内布置时,设置工字钢或吊环。220kV全户内变电站相邻断路器之间中心距宜为2.0m,半户内变电站相邻断路器之间中心距可为3m。110、66kV全户内变电站相邻断路器之间中心距宜为1.0m,半户内变电站相邻断路器之间中心距可根据出线方式采用1.5m或1m。66kV~220kV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见表2.4-2。表2.4-266kV~220kV户内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表电压等级GIS室跨度(m)室内净高(m)起吊设施设备间隔宽度(m)间隔(排架)宽度(m)220kV12.58.0工字钢/吊环2.0/3.024/2,13110kV10.06.5工字钢/吊环1.0/1.515/2,866kV9.06.5工字钢/吊环1.0/1.56.52.4.3GIS不停电扩建技术为避免GIS扩建或耐压试验时导致全停,220kV双母线接线GIS的扩建间隔采用双断口母线隔离开关,双断口之间配置辅助接地开关。双端口隔离开关的任一断口均满足运行电压或试验电压的耐压要求。2.5户外HGIS配电装置2.5.1330~750kVHGIS配电装置330~750kVHGIS户外布置,配电装置宜采用悬吊管型母线中型。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750kVHGIS配电装置宜采用C字形布置,配电装置两侧直接进(出)线,无上层跨线。配电装置场地内设置设备运输兼消防环道,并设相间道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500kVH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半C形布置,一回进(出)线套管布置在母线之间,通过上层跨线出线,另一回进(出)线套管布置在配电装置外侧,直接引出。配电装置场地内设置设备运输兼消防环道,不设相间道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330kVHGIS配电装置宜采用C形布置,配电装置两侧直接进(出)线。配电装置场地内每两串设置设备运输兼消防环道,不设相间道路。海拔1000m及以下330~750kVH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见表2.5-1。表2.5-1330~750kV户外H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表电压等级750kV500kV330kV母线型式悬吊式管母悬吊式管母悬吊式管母出线间隔宽度43/48m27m(环形道路间隔按29m)20m(环形道路间隔按27m)进出线挂点高度33.5/35.5m26m/34m(高架)18m/27.5m(双层出线)出线挂点相间距离11/12.5m7.5m5.5m出线相-构架柱中心距离10.5/11.5m6m4.5m母线挂点高度30.5/32.5m20m18m(母线高14.8)母线相间距离10.75/12.25m6.54.5m2.5.266~220kVHGIS配电装置双母线(含分段)接线的220kVHGIS配电装置,宜选用悬吊或支持式管型母线,双列布置时设环形运输道路以及间隔之间的检修道路,单列布置时可仅设一条运输道路。双母线(含分段)的110、66kVHGIS配电装置,采用悬吊或支持式管型母线时,双列布置时设环形运输道路,单列布置可仅设一条运输道路。单母线接线或桥接线的110kVHGIS配电装置,采用软母线,单列布置,设一条运输道路。海拔1000m及以下66~220kVH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见表2.5-2。表2.5-266~220kV户外HGIS配电装置主要推荐尺寸表(m)电压等级220kV110kV(双母线接线)66kV母线型式悬吊式/支持式悬吊式/支持式悬吊式/支持式出线间隔宽度13/25(单回/双回出线)7.56.5/12.5(单回/双回出线)出线挂点高度18(悬吊管母)/16.5(支持管母)12(单层出线)/17(反向出线)10.5出线挂点相间距离4/3.75(单回/双回)2.21.6出线相-构架柱中心距离2.75(悬吊管母)/2.5(支持管母)1.81.65母线挂点高度11.5(悬吊管母)/10.0(支持管母)8.0(悬吊管母)/8.0(支持管母)8.0(悬吊管母)/7.2(支持管母)母线相间距离3.5(悬吊管母)/3.0(支持管母)1.8(悬吊管母)/1.6(支持管母)1.8(悬吊管母)/1.6(支持管母)2.5.3330~750kV变电站低压侧35、66kVHGIS配电装置35kV、66kV户外HGIS配电装置采用悬吊管母或支持式管式母线,也可采用GIB母线。主变及低压配电装置区设环形运输道路。间隔宽度由无功补偿设备确定。2.6开关柜配电装置2.6.1开关柜选型一般情况下,10、35kV开关柜宜采用空气绝缘开关柜。海拔2000m及以上地区,10、35kV开关柜宜采用充气柜;布置受限时,35kV开关柜可采用充气柜。2.6.2布置根据需要,可采用户内开关柜单列布置或双列布置。配电装置室主要推荐尺寸见表2.6-1。表2.6-110kV、35kV户内开关柜配电装置布置尺寸一览表(m)配电装置构架35kV开关柜(空气柜)35kV开关柜(充气柜)10kV开关柜(空气柜)10kV开关柜(充气柜)柜前(单列)≥2.4≥2.4≥2.0≥2.0柜前(/双列)≥3.2≥2.4≥2.5≥2.0柜后≥1.0≥1.0≥1.0≥1.02.7无功补偿装置2.7.1高压并联电抗器330kV~750kV并联电抗器宜采用单相油浸式,宜采用自冷型式。电抗器布置应考虑噪声环境、振动、和温度影响,经核算不满足要求时应考虑降噪、隔振等措施。2.7.2低压并联电容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电容器回路用串联电抗器布置于户外时,宜选用空芯电抗器,布置于户内时,宜选用铁芯电抗器。宜采用精细化调节的节能装置。条件允许时,户外1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可采用一体化集合式电容器装置,集合式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等全部集成布置于箱体内,提高设备集成度。2.7.3低压并联电抗器10~66kV并联电抗器一般采用干式空芯、油浸铁芯、干式铁芯并联电抗器。布置于户外时,一般采用干式空芯和油浸铁芯式;场地受限或重污秽、强紫外线、湿度大等地区,经技术经济比选,可采用油浸式。布置于户内时,35、66kV宜采用油浸铁芯式,10kV一般采用干式铁芯式,也可采用油浸铁芯式。油浸铁芯、干式铁芯式低压并联电抗器宜布置在一层,电抗器布置应考虑噪声环境和振动影响。2.7.4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变电站(如新能源汇集站)采用固定无功补偿方式无法满足电压波动要求时,宜采用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当变电站感性和容性无功配置组数过多、无功分组容量过小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SVG。宜采用SVG与固定补偿配合使用的方式,提高经济性。35kVSVG单套装置推荐容量为20Mvar、30Mvar、40Mvar、60Mvar;10kVSVG单套推荐装置容量为3Mvar、6Mvar、10Mvar。SVG成套装置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降压变、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可布置于户外,功率模块、功率柜、控制柜等电力电子设备应布置于户(舱)内。3电气二次3.1一般原则3.1.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对信息统一采集、综合分析、实时远传,实现变电站一键顺控等高级应用功能,支撑相关调度、集控站各主站的新需求。3.1.2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采用一体设计、数字传输、标准接口、远方控制、智能联动技术,规范完善设备配置,统一设备模型及规约,全面提升辅助设备管控能力,满足变电站智能运维的业务需求。3.1.3变电站二次系统应遵循设备集成、功能优化整合的原则。站控层设备宜按功能设置模块;间隔层设备宜按电压等级或按电气间隔设置模块;过程层设备宜按电气间隔设置模块。3.1.435~110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宜采用并联型模块化电源系统。3.1.5变电站宜采用预制电缆和预制光缆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室的光缆、电缆即插即用标准化连接。3.2站控层网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控层网络按照安全分区划分为安全Ⅰ、Ⅱ及Ⅳ区。其中保护、监控及站用交直流等系统部署于安全I区;故障录波、计量、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防卫、动环、智能锁控等系统部署于安全区Ⅱ;智能巡视系统部署于安全Ⅳ区。安全Ⅰ、Ⅱ区网络:66kV及以上变电站宜采用星型双网,35kV变电站宜采用星型单网。安全区IV网络: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宜采用单网。安全Ⅰ、Ⅱ区网络之间采用防火墙,安全Ⅱ、Ⅳ区网络之间通过正反向隔离装置连接。遵循远动信息“直采直送”原则,变电站配置I、Ⅱ及Ⅳ区远动通信设备实现与相关调度中心、集控站等信息交互,支撑相关主站端对站内一键顺控、智能巡视等高级功能的调用。远动信息内容应满足各主站端的相关要求。3.3一键顺控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一键顺控功能,按照预设程序与防误策略,依据遥测、遥信、状态传感器信息等多重判据,采用防误双校核和设备状态双确认机制,实现变电站内母线、线路、变压器等主要设备倒闸操作的自动顺序控制。站内监控主机内置一键顺控功能软件,通过物理隔离设备实现操作时对Ⅳ区被操作设备区安全环境监视画面的调用;通过Ⅰ区远动通信设备实现调度、集控站对变电站一键顺控功能的调用。模拟预演和指令过程中宜采用监控主机内置的防误逻辑和独立的智能防误主机双校核机制,独立的智能防误主机功能也可由监控主机集成。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的位置状态双确认应至少包含不同源或不同原理的主辅双重判据。其中主判据为其辅助开关触点双位置信息;断路器辅助判据为三相电流、三相电压(遥测)或带电显示装置(遥信)信息,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辅助判据宜选择微动开关的触点位置信息。一键顺控双确认的主、辅双重判据信息原则上接入本间隔。3.4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3.4.1系统组成与功能全站配置1套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由综合应用服务器、智能巡视主机、各子系统前端设备及通信设备组成。子系统包含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火灾消防子系统、安全防卫子系统、动环子系统、智能锁控子系统、智能巡视子系统等,实现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警卫、动力环境的监视及控制、智能锁控、安全环境监视及设备智能巡视等功能。站控层统一采用DL/T860通信报文。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火灾消防、安全防卫、动环子系统部署于安全Ⅱ区,信息接入综合应用服务器,通过Ⅱ区网关机与运维主站交互信息;智能巡视子系统部署于安全Ⅳ区,信息接入智能巡视主机,通过Ⅳ区网关机与运维主站交互信息。安全Ⅱ区与安全Ⅳ区之间通过正、反向隔离装置互联。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见图3.4-1。图3.4-1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架构图3.4.2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实现油温及油位监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监测、铁芯夹件接地电流监测、避雷器泄漏电流监测、绝缘气体密度监测、开关触头测温等功能,配置前端监测设备。330kV~750kVGIS(HGIS)设备预留特高频局放传感器和测试接口。前端设备实时采集各一次设备状态信息,点对点传输至就地配置的一次设备在线监测IED,IED采用DL/T860协议将数据整合上送至综合应用服务器,并发送给智能巡视主机。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设备配置一览表见表3.4-2。表3.4-2各电压等级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330-75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一主变压器1.1油温、油位数字化远传表计●●●●●/1.2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〇〇×/1.3铁芯夹件接地电流●●●●×/1.4中性点成套设备避雷器泄漏电流数字化远传表计×●●●×/二GIS/HGIS3.1绝缘气体密度远传表计●●●●●/3.2GIS/HGIS内置避雷器泄漏电流数字化远传表计●●●●●/三断路器4.1绝缘气体密度远传表计●●/●●●四空气绝缘开关柜(仅用于进线柜、分段柜等大电流开关柜)5.1触头测温////●●五气体绝缘开关柜6.1绝缘气体密度数字化表计////●●六独立避雷器7.1泄漏电流远传表计●●●●●●说明:●表示应配置,〇表示地下变电站、城市重要中心站宜配置,×表示不配置,/表示无此设备。3.4.3火灾消防子系统变电站火灾消防子系统包括消防信息传输控制单元、模拟量变送器等设备,配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站内火灾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和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的前端设备通过总线上送数据至消防信息传输控制单元,消防信息传输控制单元采用标准协议将数据整合上送至综合应用服务器,并发送给智能巡视主机。火灾消防子系统配置原则如下:根据探测区域及区域内电气设备特点,变电站应配置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各房间及预制舱应配置点型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或吸气式感烟探测器。蓄电池室应配置防爆感烟火灾探测器。有设备运行温度要求的区域,如变压器室、电缆夹层、电缆竖井、室外主变、室外高抗等区域,应配置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3.4.4安全防卫子系统变电站安全防卫子系统按照安全防范要求,配置安防监控终端、防盗报警控制器、门禁控制器、电子围栏、红外双鉴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紧急报警按钮等设备。前端设备通过RJ45、I/O、RS485等接口方式与安防监控终端进行通讯,安防监控终端采用DL/T860协议将数据整合上送至综合应用服务器,并发送给智能巡视主机,实现站端安全警卫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安全防卫子系统配置原则如下:变电站应配置1套安防监控终端,布置于二次设备室。变电站围墙应配置电子围栏,大门入口宜配置红外对射探测器用于周界安防。对于需要远传报警信息至110联网报警中心的变电站,应在二次设备室配置1台防盗报警控制器。对于有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室,应配置紧急报警按钮。各设备室对外门窗处可配置红外双鉴探测器用于非法入侵监测。大门入口及非常开门的主要设备室(预制舱)应配置门禁。变电站大门入口应设置门铃。3.4.5动环子系统变电站动环子系统包括动环监控终端、空调控制器、照明控制器、除湿机控制箱、风机控制器、水泵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微气象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绝缘气体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前端设备通过RS485、I/O等接口方式与动环监控终端进行通讯,动环监控终端采用DL/T860协议将数据整合上送至综合应用服务器,并发送给智能巡视主机,实现站端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动环子系统配置原则如下:变电站应配置1套动环监控终端,布置于二次设备室。主要一次设备室、二次设备室及预制舱应配置温湿度传感器。存在绝缘气体泄露隐患的设备室应配置绝缘气体泄露监测传感器。电缆层、室外电缆沟等电缆集中区域宜配置水浸传感器,集水井应配置水位传感器。各变电站主控楼楼顶宜配置1套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等数据。有灯光补充需求的站内场地应配置辅助灯光。3.4.6智能锁控子系统变电站锁控子系统由锁控监控终端、电子钥匙、锁具等配套设备组成。自成后台系统,后台具备上送开锁任务、人员及锁具配置信息,下发开锁任务至电子钥匙等功能。预留锁控监控终端接入辅助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接口。不应具有“一匙通开”功能。智能锁控子系统配置原则如下:(1)1台锁控控制器、电子钥匙(35~220kV变电站配置电子钥匙2把,330kV~750kV变电站配置4把)集中部署,并配置一把备用紧急解锁钥匙;(2)锁具部署在全站房间门、二次屏柜门、端子箱门、爬梯门、围栏门(不含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锁具);消防小室门、水泵房门等需要常开的场合,无需部署锁具。3.4.7智能巡视子系统变电站智能巡视子系统含智能巡视主机、硬盘录像机及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应支持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高清视频摄像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声纹监测装置及巡检机器人等设备的接入,实现变电站巡视数据的集中采集和智能分析。前端设备相关视频图像及告警信息采用TCP/IP协议上传至智能巡视主机,并可通过智能巡视主机,实现与安全Ⅰ、Ⅱ区的联动。智能巡视图像监视子系统摄像机配置原则如下:摄像机布置应满足变电站安全防范、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及设备智能巡视的要求。站区大门、站内场地、户外设备区、各房间及预制舱均应安装球形摄像机,户外设备区可安装云台摄像机,对变电站进行常规监视,兼顾环境状态、人员行为及设备状态分析。(3)变压器、高抗等重要一次设备区域宜配置高清固定摄像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声纹监测装置等,满足远程在线巡视的布点需求。(4)建筑楼顶或设备区最高点构架应安装全景摄像机进行设备区全景监视及盲区覆盖。(5)站区大门正对入口处应安装枪型摄像机,识别记录进入人员及车辆车牌。(6)变电站周界等户外场地摄像机附近可按需装设防水射灯,满足周界防入侵监控等监视要求。3.4.8智能联动智能联动含主辅联动、子系统间联动及子系统内部联动功能。(1)应支持监控主机、综合应用服务器及智能巡视主机之间联动控制,在智能巡视主机进行巡视期间,应支持向监控主机、综合应用服务器发送联动任务功能。(2)当智能巡视主机接到联动信号时,应支持根据配置的联动信号和巡视点位的对应关系,自动生成巡视任务,对需要复核的点位进行巡视。(3)应能实现用户自定义的设备联动,包括照明、暖通、火灾、消防、环境监测等相关设备的联动。(4)在夜间或照明不良情况下需要启动摄像机摄像时,联动辅助灯光。(5)发生火灾时,联动报警设备所在区域的摄像机跟踪拍摄火灾情况、自动解锁房间门禁,自动切断风机、电暖气、空调及除湿机电源。(6)发生非法入侵时,打开报警防区的灯光照明、联动报警设备所在区域的摄像机,并启动报警功能。(7)当配电装置室SF6气体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相应的风机并启动报警功能,必要时可联动相应区域的摄像机。(8)通过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的实时采集,自动启动或关闭风机、空调、电暖气和除湿机系统。(9)发生水浸及水位越限时,自动启动相应的水泵排水并启动报警功能。(10)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实时记录环境信息,实现告警上传并联动相应设备。3.535~110kV变电站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3.5.1并联电源组件型式及组数(1)宜集中装设1套并联电源组件,规模大及重要的110变电站110kV变电站也可装设2套。当采用分布式布置时,也可按区域独立设置。(2)并联电源组件的蓄电池(串)与并联型电源变换模块宜采用集成设计,蓄电池(串)与并联型电源变换模块应便于独立更换。3.5.2并联电源组件数量及蓄电池容量(1)并联电源组件数量根据满足事故放电工况下最大事故持续负荷电流、能量守恒定律及是否设计过载续流回路计算基本模块数量n1,同时附加备用组件数量n2。(2)蓄电池容量应与相应并联电源变换模块输出特性相匹配,站内负荷宜按2h事故放电时间计算;通信负荷宜按4h事故放电时间计算,对地理位置偏远的变电站,通信负荷宜按8h事故放电时间计算。3.5.3接线方式及网络(1)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宜采用单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当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时,正常运行方式下,两段直流母线应分别独立运行。(2)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应设置两路交流输入,互为备用,应来自两段不同的交流母线,当工作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切换过程应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3)保护电器选择、选择性配合参见《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的相关要求。3.6设备布置3.6.1站控层设备宜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3.6.2间隔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宜按间隔就地下放布置或按电压等级布置。(1)户内站(全舱站)宜下放布置于智能控制柜,也可就近布置于邻近房间。(2)户外站330~750kV户外站宜按就地布置于配电装置区继电器小室;110kV及以下户外站宜就地布置于配电装置区预制舱。3.6.3过程层设备除高寒地区外,过程层设备宜下放布置于各间隔智能控制柜。3.6.4通信设备、站内公用设备通信设备、站内公用设备(时间同步装置、交直流屏、网络记录分析仪等)宜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时间同步扩展屏、直流分屏可根据需要布置于预制舱或继电器小室。330~750kV变电站宜配置独立的通信蓄电池室。蓄电池组柜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或与直流屏(柜)所在房间毗邻布置。3.7预制光/电缆3.7.1预制光缆(1)跨房间、跨场地不同屏柜间二次装置连接宜采用室外双端预制光缆,应合理预留光缆长度,避免长度过长导致余缆收纳困难。(2)预制光缆起点、终点所在屏柜均采用高密度免熔接光配模块。(3)室外预制光缆宜选用铠装、阻燃型,自带高密度连接器或分支器。光缆芯数宜选用8芯、12芯、24芯;(4)室内不同屏柜间二次装置连接宜采用尾缆或软装光缆,尾缆(软装光缆)宜采用4芯、8芯、12芯规格。柜内二次装置间连接宜采用跳线,柜内跳线宜采用单芯或多芯跳线。3.7.2预制电缆主变压器、GIS/HGIS本体与智能控制柜之间二次控制电缆宜采用预制电缆连接。对于AIS变电站,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智能控制柜之间二次控制电缆宜采用预制电缆。电流、电压互感器与智能控制柜之间二次控制电缆不宜采用预制电缆。交直流电源电缆可视工程情况选用预制电缆。4.变电土建一般原则4.1.1建、构筑物采用工厂化预制、机械化装配,减少现场“湿作业”,减少劳动力投入,实现环保施工,提高施工效率。4.1.2建筑物宜采用装配式建筑,采用钢结构全栓接,选用一体化墙板,减少现场拼装、焊接与涂刷。应按工业建筑标准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模数,满足结构设计安全年限要求。4.1.3宜采用预制装配式围墙、防火墙、构支架。小型基础、水工构件、构筑物构件宜采用统一材质、结构型式及外形尺寸的标准预制件。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1)建筑、结构专业应与建材供应商、施工安装单位等开展一体化协同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精度。(2)建筑物结构型式宜采用钢框架结构;当屋面恒载、活载均不大于0.7kN/m2,基本风压不大于0.7kN/m2时可采用轻型钢结构。(3)单层建筑的柱间距推荐采用6m~7.5m,多层建筑的柱间距应根据电气工艺布置进行优化,柱距宜控制在2~3种。(4)当施工对主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应进行施工验算。(5)钢结构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6)采用钢框架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框架梁与框架柱、主梁与次梁、围护结构的次檩条与主檩条(或龙骨)、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雨蓬挑梁与雨蓬梁、雨蓬梁与主体框架柱之间宜采用全螺栓连接。外围护墙体(1)应选用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的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水、防火、强度及稳定性要求。(2)墙板尺寸应根据建筑外形进行排版设计,减少墙板长度和宽度种类,在满足荷载及温度作用的前提下,结合生产、运输、安装等因素确定,避免现场裁剪、开洞;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减少现场叠装,避免现场涂刷,便于安装。(3)外围护墙体开孔应提前在工厂完成,并做好切口保护,避免板中心开洞;洞口应采取收边、加设具有防水功能的泛水、涂密封胶等防水措施。建筑物转角处宜采用一体转角板。(4)外围护墙体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宜采用一体化铝镁锰复合墙板、纤维水泥复合墙板或一体化纤维水泥集成板等一体化墙板。强腐蚀性地区宜优先选用水泥基板材。(5)应根据使用条件合理选择墙体中间保温层材料及厚度。(6)用于防火墙时,应满足3小时耐火极限。(7)一体化铝镁锰复合墙板由外墙板+内墙板组成。外墙板采用一体化铝镁锰复合墙板,为三层结构金属夹芯板,工厂一体化加工,四面启口,外层采用铝镁锰合金板,表面氟碳辊涂,中间保温层采用岩棉,内层采用镀锌钢板;内墙板采用纤维水泥饰面板。用于防火墙时,应满足3小时耐火极限。墙板推荐采用横向排板,推荐宽度为0.9m或1m、长度为3~5m。外墙板缝处宜采用隐钉式连接,无外露栓钉,拼缝处采用密封胶密封处理。(8)纤维水泥复合墙板由外墙板+中间保温层+内墙板组成,现场复合。外墙板采用纤维水泥饰面板,安装于檩条上;内墙板采用纤维水泥饰面板。中间保温层材料选择根据当地情况合理调整,可采用轻质条板、纤维水泥板或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等。墙板推荐采用横向排板,推荐尺寸为1220mm×2400mm或610mm×1220mm。板缝处采用长寿命密封胶密封。(9)一体化纤维水泥集成墙板由外墙板+中间骨架填充保温层+内墙板组成,外墙板和内墙板为纤维水泥饰面板,中间为型钢骨架,内部填充岩棉保温层。内外面板、骨架系统和保温材料等在工厂内集成,整体加工,现场直接挂板安装,无需施工檩条。可采用横排版或竖排版。墙板推荐宽度为1200mm或2400mm,推荐长度寸为3000mm或6000mm。板缝处采用长寿命密封胶密封。内隔墙(1)建筑内隔墙宜采用纤维水泥复合墙板、轻钢龙骨石膏板或一体化纤维水泥集成墙板。(2)纤维水泥复合墙板由两侧面板+中间保温层组成。面板采用纤维水泥饰面板;中间保温层采用岩棉或轻质条板。内墙板板间启口处采用白色耐候硅硐胶封缝。(3)轻钢龙骨石膏板为三层结构,现场复合,由两侧石膏板和中间保温层组成,中间保温层采用岩棉,石膏板层数和保温层厚度根据内隔墙耐火极限需求确定,外层应有饰面效果。内隔墙与地面交接处,设置防潮垫块或在室内地面以上150~200mm范围内将内隔墙龙骨采用混凝土进行包封,防止石膏板遇水受潮变形。(4)内隔墙排版应根据墙体立面尺寸划分,减少墙板长度和宽度种类。楼板及屋面板(1)钢框架结构屋面、楼面宜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屋面材料宜采用锁边压型钢板,满足I级防水要求。(2)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板宜采用镀锌钢板,厚度不小于0.5mm,采用咬口式搭缝构造,底模的连接宜采用圆柱头栓钉将压型钢板与钢梁焊接固定。门窗、楼梯(1)门窗尺寸应根据墙板规格进行设计,减少墙板的切割开洞,外窗尽量避免跨板布置。(2)外门窗宜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或塑钢门窗,外门窗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蓄电池室窗采用磨砂玻璃。(3)当建筑物采用一体化墙板时,GIS室宜在满足密封、安全、防火、节能的前提下采用可拆卸式墙体,不设置设备运输大门。墙体大小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并方便拆卸安装。装饰装修(1)卫生间可采用瓷砖墙面,当采用坡屋面时,宜设吊顶。(2)房间内部装修材料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要求。管线敷设(1)管线敷设设计应在建筑墙体排板设计时同步开展,提前规划预留相关洞口,满足工厂加工要求。(2)采用暗敷时,线缆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对具有预埋电气穿管的结构构件应进行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根据管线敷设路径预留敷设及操作空间。(3)采用一体化纤维水泥集成墙板时,室内管线宜明敷。采用水平主槽盒加竖向分支槽盒的布置方式。水平主槽盒采用支架/托架苦丁与框架梁上,用于总线敷设;竖向分支槽盒沿柱和墙的拐角处敷设,固定在墙板上,用于线缆引下。墙面开关、灯具等设备尽量采用集中布置。线缆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单元式小型建筑建筑型式(1)单元式小型建筑可应用于警卫室等小型辅助生产用房,独立布置于站区,建筑外观应与变电站主体建筑协调一致。(2)主体结构、围护体系及电气、水暖、通信等设施及对外接口均在工厂内一体化完成、整体运输,现场吊装就位。(3)每个基本单元标准推荐尺寸为6×3×3.2m(长×宽×高)。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寿命50年。(4)根据功能需求,可由多个基本单元拼装而成,拼接处预留连接板,现场通过螺栓连接,并采用密封胶封闭,外侧采用刚性防水板保护。(5)严寒地区使用时应考虑墙体的抗冻及保温性能;特殊环境条件下(沙尘、高腐蚀、高污染等)使用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构体系(1)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丙类)。主体结构可采用钢框架箱体结构,主材采用方钢管,辅助支撑系统采用方钢管及C型钢,屋盖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檩条。(2)钢结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材质采用Q355B或Q235B,支撑及檩条等辅助构件材质采用Q235B。(3)雨蓬采用轻钢结构,在现场通过螺栓与建筑连接,并设置密封措施。(4)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直立放置,不允许倒置、倾放;每个单元应设置可靠的吊点,起吊时应保证箱体两端平衡,不得倾斜。附属设施(1)建筑内地坪可采用轻钢龙骨纤维水泥板地面,卫生间及备餐间地面粘贴PVC塑胶作为面层以防水;(2)备餐间设厨房案台、洗菜池、储藏柜及预留相关的管线接口;(3)卫生间配置即热式电热水器、整体式淋浴房、坐便器、等设施。(4)建筑内应预留给排水、电气、安防、通信等管线接口,现场与变电站内主管网连接。构筑物装配式围墙(1)实体围墙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墙板”或“型钢柱+预制墙板”型式。(2)“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墙板围墙”采用清水混凝土预制板(推荐厚度80mm)或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推荐厚度100mm);围墙柱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工字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50mm×250mm;围墙顶部宜设置预制压顶。(3)“型钢柱+预制墙板围墙”采用一体化纤维水泥集成板(推荐厚度75mm);围墙柱采用H形型钢柱,推荐截面尺寸为200×200mm,通过预埋地脚螺栓固定;墙顶部宜设预制压顶。装配式防火墙(1)防火墙宜采用“现浇框架+预制墙板”型式;墙体耐火极限不低于3h,防火墙柱基础宜采用独立基础。(2)根据主变构架柱根开和防火墙长度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柱;墙体材料采用清水混凝土预制板(推荐厚度120mm)或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推荐厚度150mm)。构支架(1)构架柱宜采用钢管结构或格构式结构,构架梁宜采用三角形格构式钢梁;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梁柱连接宜采用铰接,构架柱与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2)设备支架柱采用圆形钢管结构或型钢,支架横梁采用钢管或型钢横梁,支架柱与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3)避雷针设计应统筹考虑站址环境条件、配电装置构架结构型式等,采用格构式避雷针或圆管型避雷针的结构型式。对严寒大风地区,避雷针钢材设计应满足材料冲击韧性的要求。标准化小型预制构件(1)标准化小型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小型预制基础(庭院灯基础、电源检修箱基础、空调室外机基础等)、预制水工构件(雨水井、检查井的井盖与泛水、排水沟明盖板等)和预制构筑物构件(混凝土散水、电缆沟盖板、电缆沟压顶、围墙压顶等),采用预制混凝土型式。(2)庭院灯和投射灯基础采用薄壁空腔型,推荐标准尺寸为300×300×500mm(长×宽×高),预留埋管。电源检修箱基础采用薄壁空腔型,推荐标准尺寸为920×640×300mm(长×宽×高)。(3)雨水井及检查井井盖采用钢筋砼,厚度50mm;雨水井及检查井泛水采用素砼,外侧高度100mm,内侧高度50+50mm。(4)建筑物散水推荐标准尺寸为100×800×70mm(长×宽×厚)。(5)电缆沟盖板宽度根据电缆沟宽度确定,单件重量不超过140kg。(6)电缆沟压顶采用素砼,推荐标准尺寸为990×150×12mm(长×宽×厚)。(7)主变油池压顶采用素砼空心结构,推荐标准尺寸为990×250×200mm(长×宽×厚)。(8)围墙压顶采用钢筋砼,推荐标准尺寸为440×490×60/70mm(长×宽×厚)。绿色环保一般原则5.1.1变电站站址及用地应符合国家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要求,变电站总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应下紧凑、合理,节约用地。5.1.2优先选择节能型设备,如节能变压器、低功耗服务器、节能灯具等。5.1.3最大程度实现工厂内规模生产、装配式建设,减少现场湿作业,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5.1.4建筑外立面应与变电站周边环境协调,控制建筑物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选用节能环保建材。5.1.5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用水设备和管网漏损。5.1.6变电站噪声排放应满足相关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融资顾问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材料供应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中心场地租赁管理服务协议2篇
- 福建省南平市五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太平中学2021年高二英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度产业园区厂房租赁及配套设施管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高端商场专用挡烟垂壁施工合同3篇
- 增加项目合同(2篇)
- 2024无锡江阴跨境电商合作合同
- 2024植保服务与土壤改良结合合同范本3篇
- 医疗美容服务风险免责协议书
- 2024年铝锭购销的合同双方信息登记表
- 2025年度宏泰集团应届高校毕业生夏季招聘【608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题申报书: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研究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2024版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合作协议3篇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0岩土工程勘察
- 2024-2030年中国典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 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幼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