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6mol·L-1B.0.8mol·L-1C.1.0mol·L-1D.1.2mol·L-12、“直接煤燃料电池”能够将煤中的化学能高效、清洁地转化为电能,如图是用固体氧化物作“直接煤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为电池的负极 B.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bC.电池反应为C+CO2===2CO D.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低3、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15NB.C.HCl的结构式:

H-Cl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CO(g)+1/2O2(g)=CO2(g)△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 B.CO(g) C.C8H18(l) D.CH4(g)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B.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纤维素、聚乙烯、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7、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mol,与b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g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C.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时,则CO和CO2D.a的取值范围为5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烷中含乙烯杂质可以加入氢气反应除去B.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淀粉溶液中加入KI溶液,液体变蓝色D.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Cu(OH)2,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度加大的是()A.加热B.不能稀硫酸而用浓硫酸C.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D.不能铁片而用铁粉10、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 B.MgCl2 C.NaCl D.NH4Cl1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乙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苯1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B.FeOC.Fe2O3D.Fe3O413、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4、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下面化学键的键能:H—HBr—BrH—Br键能(kJ·mol-1)436193366,则Br2(g)+H2(g)=2HBr(g)的反应热ΔH等于()A.-183kJ·mol-1 B.183kJ·mol-1 C.-103kJ·mol-1 D.103kJ·mol-11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16、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有机化合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4种B.6种C.7种D.9种17、经测定,由C3H7OH、C2H5OC2H5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A.78% B.22% C.14% D.13%18、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 D.O2、SO2、H2O19、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化学式为Z2T的离子化合物,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T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中性20、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A.am2MV B.am1000MV C.20am22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结构分析表明,该分子中有两个-CH3,有两个-CH2-,有一个和一个-C1,它的结构种类有A.2种 B.3种 C.4种 D.4种22、下列物质中不含硅元素的是A.水泥 B.漂白粉 C.光导纤维 D.玻璃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I.A~D是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1)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是______(填序号)(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3)D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II.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B。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D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4)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反应④中,D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填“C一H”、

“O一H”或“C一O”)(6)实验室由反应④制备E的装置如图所示。烧瓶中依次加入C、浓硫酸、D和碎瓷片,锥形瓶中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后振荡锥形瓶内液体,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锥形瓶中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24、(12分)以甲苯、苯酚为原料可以合成黄酮醇(C):已知:RCHO+CH3COCH3RCH=CHCOCH3+H2O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所需的试剂为___________,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反应③属于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黄酮醇(C)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A.能燃烧生成CO2和H2OB.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D.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含有苯环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25、(12分)下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支试管,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4)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是用苯作为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已知:a.RNO2RNH2b.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c.+H2SO4(浓)+H2O①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26、(10分)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微溶于水,是一种无机抗菌剂。某研发小组通过下列流程制备碱式次氯酸镁:⑴从上述流程可以判断,滤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⑵调pH时若条件控制不当,会使得所制的碱式次氯酸镁中混有Mg(OH)2杂质。为防止生成该杂质,实验中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⑶为测定碱式次氯酸镁的质量分数[含少量Mg(OH)2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0.2000g碱式次氯酸镁样品,将其溶于足量硫酸。向溶液中加入过量KI,再用0.1000mol·L-1Na2S2O3滴定生成的I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20.00mL。计算碱式次氯酸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已知:2I-+ClO-+2H+=I2+Cl-+H2O,I2+2S2O32-=2I-+S4O62-。27、(12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Ca(ClO)2+4HCl=2Cl2↑+CaCl2+2H2O,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5)有效氯是漂粉精中有效Ca(ClO)2的含量大小的标志。已知:有效氯=(漂粉精加盐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粉精的质量)100%,该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8、(14分)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是面粉的主要成分;C和E反应能生成F,F具有香味,B与E的实验式相同。根据以上信息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B的化学式为_____,C中所含官能团名称_____,与B同分异构体的一种物质的名称___。(2)D与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3)其中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煮沸条件下能产生砖红色的沉定的物质有_______(填名称)。(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写出C+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9、(10分)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1)A装置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需将溶液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cCu2S+dCuSO4+eH2O,则a:b=______________。(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生成的I2恰好与20.00mL0.30mol•L﹣1的Na2S2O3溶液反应,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注:硫酸铜的产率指的是硫酸铜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还原性强弱:I->Fe2+,故往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氯气,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设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c(I-)=2c(FeI2)=2c,c(Fe2+)=cmol/L,,根据反应:Cl2+2I-=2Cl-+I2、Cl2+2Fe2+=2Cl-+Fe3+结合电子守恒知0.2c+0.05c=2n(Cl2)=0.2mol,解得c=0.8mol·L-1,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2、B【解题分析】

燃料电池中,加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电解质为熔融氧化物,则负极反应式为C-4e-+2O2-=CO2、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电池反应式为C+O2=CO2。【题目详解】A.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负极、b是正极,A错误;B.电子从负极a沿导线流向正极b,B正确;C.燃料电池反应式与燃料燃烧方程式相同,所以电池反应式为C+O2=CO2,C错误;D.煤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煤燃烧发电时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所以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高,D错误;答案选B。3、B【解题分析】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

B.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C.HCl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共用一对电子;D.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7,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

详解: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该原子可以表示为:715N,所以AB.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氯原子的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其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D.HCl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所以其结构式为:H-Cl,故D正确;

故答案选B。4、B【解题分析】

设四种物质的质量均为m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n(H2)=mol,n(CO)=mol,n(C8H18)=mol,n(CH4)=mol;根据各物质的摩尔反应热可以计算得各物质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H2)=142.9mkJ,Q(CO)=10.1mkJ,Q(C8H18)=48.4mkJ,Q(CH4)=55.8mkJ;可以看出,相同质量时,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少,故B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5、A【解题分析】A、乙醇含,乙酸含,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均为置换反应,且二者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A正确。B、乙烯、氯乙烯均含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不含双键,则只有乙烯、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故D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6、B【解题分析】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等,A错误;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铵等,B正确;C.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例如乙醇中也含有非极性键,C错误;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例如氯化铝等,答案选B。点睛:明确化学键的含义以及化学键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7、C【解题分析】分析:A.设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生成的水中H原子守恒列方程,据此计算解答;

B.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据此计算b的值;

C.设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计算;

D.根据H原子守恒利用极限法解答,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详解:A.设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H原子守恒列方程,则:x+y=1,4x+6y=4518,计算得出:x=0.5,y=0.5,故n(C2H4):n(C2H6)=0.5mol:0.5mol=1:1,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知道,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2=2mol,故23b=2,计算得出:b=3,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设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则:a+b=2,a+2b=3×2-4518,计算得出:a=0.5,b=1.5,故n(CO):n(CO2)=0.5mol:1.5mol=1:3,故C错误;

D.生成水的物质的量=45g18g/mol=2.5mol,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根据H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的极大值为:2.5mol×24=54mol,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根据H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的极小值为:2.5mol×26=56mol,故a的取值范围为:56<a<8、B【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注意事项。如除杂不能增加新杂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检验糖类水解产物时一定要先中和酸,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详解:A.乙烷中含乙烯杂质不能用加入氢气反应的方法除去,因为会增加新杂质氢气,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故A错误;B.C4H9Br符合CnH2n+1Br,是饱和的一溴代烃,所以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B正确;C.碘遇淀粉溶液会变蓝。在淀粉溶液中加入KI溶液,液体不会变蓝色,故C错误;D.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碱中和后,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故D错误;答案:B。9、B【解题分析】

A.加热时,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B.不用稀硫酸,改用浓硫酸,与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选;C.滴加少量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铁片改用铁粉,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故选B。10、D【解题分析】

A.CaO中钙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A不选;B.MgCl2中只含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B不选;C.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C不选;D.NH4Cl中含离子键,在铵根离子内存在N-H极性共价键,故D选;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离子化合物中如果存在原子团,则原子团内还存在共价键,在MgCl2中存在的镁离子与氯离子,不存在原子团,只存在离子键,2个氯离子间不能形成化学键。11、A【解题分析】分析:A.苯不溶于水,乙醇和水混溶,苯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C.应用液溴和苯发生取代反应;D.硝基苯和苯混溶。详解:A.加入溴水,苯不溶于水,有色层在上层,乙醇和水混溶,苯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可鉴别,A正确;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二溴乙烷和苯混溶,不能分离,B错误;C.溴水和苯不发生反应,应用液溴和苯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D.硝基苯和苯混溶,二者沸点不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错误。答案选A。12、A【解题分析】分析:假设质量都为mg,根据n=mM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电子转移守恒可以知道,失去电子物质的量越大生成NO越多详解:假设质量都为mg,

A.mgFe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g56g/mol×3=B.mgFeO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g72g/mol×(3-2)=m72mol;

C.Fe2O3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为0;

D.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有+2、+3价,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g232g/mol×(9-3×83)=m232mol;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失电子最多的是Fe,则放出13、D【解题分析】

A、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即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相等,故错误;C、温度升高,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D、①×2-②得2Na(s)+Na2O2(s)=2Na2O(s)△H=(-414×2+511)kJ·mol-1=-317kJ·mol-1,故正确。答案选D。14、C【解题分析】

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吸收热量,新键的形成放出热量,吸热为正值,放热为负值,则436+193-366×2=-103kJ/mol,答案为C15、B【解题分析】

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的金属的导电性,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根据题干信息,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16、A【解题分析】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含有羧基,先写出5个碳原子的碳链形式:C-C-C-C-C、、,羧基只能在碳端,因此有4种结构,故选项A正确。17、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前两种分子式可以拆写成:C3H6·H2O、C4H8·H2O,这三种物质的通式:(CH2)m·(H2O)n,分子中水中氢的质量分数2×8%/16=+

1%,则CH2的质量分数100%-1%-8%=91%,CH2中氢的质量分数2×91%/14=13%,推出混合物中H%=1%+13%=14%,故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计算。18、A【解题分析】

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反之,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而当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项,F只能得电子变成F-,所以F2只有氧化性;K只能失电子变成K+,所以K只有还原性;HCl中的H+能得电子体现氧化性,Cl-能失电子体现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选A项;B项,Cl既能得电子变成Cl-,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ClO-),所以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l只能失电子变成Al3+,所以Al只有还原性;H2可以失电子变成H+,与活泼金属化合时可以得电子变为H-,所以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B项;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3NO2+H2O=2HNO3+NO;Na只能失电子变成Na+,所以Na只有还原性;Br既能得电子变成Br-,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BrO3-),所以Br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C项;D项,O只能得电子,所以O2只有氧化性;SO2既有氧化性(SO2+2H2S=3S↓+2H2O)又有还原性(2SO2+O2=2SO3);H2O既有氧化性(2Na+2H2O=2NaOH+H2↑)又有还原性(2F2+2H2O=4HF+O2),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9、C【解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则T应为S,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元素。A.原子半径O<Na,离子半径O2->Na+,A错误;B.非金属性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错误;C.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C正确;D.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仅仅为NaHCO3,可能为有机盐且含有羧基,溶液不一定为碱性,可能为酸性,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D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有机物。20、D【解题分析】

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则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mg,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根据n=mM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利用c=n【题目详解】令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xg,浓缩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m)g×a%=x×2a%,解得x=m。溶质的质量为mg×2a%=2am%g,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am%gMg/mol=2am%Mmol,蒸发后所得溶液体积为VL,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am%Mmol故选D。21、C【解题分析】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结构分析表明,该分子中有两个-CH3,有两个-CH2-,有一个和一个-C1,它的结构种类可能有CH3CHClCH2CH2CH3、CH3CH2CHClCH2CH3、(CH3)2CHCH2CH2Cl、CH3CH2CH(CH3)CH2Cl四种不同结构,因此合理选项是C。22、B【解题分析】

A.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是硅酸盐材料,含有硅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不含硅元素,故B符合题意;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有硅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硅酸硅和二氧化硅,是硅酸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DB羟基氧化反应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C一O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分液【解题分析】分析I.主要考察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表示的是甲烷,正四面体;B表示的是乙烯,平面型分子;C表示正丁烷,碳链在空间呈锯齿状;D表示的是苯分子,平面型分子。II.主要考察简单的有机推断,本题的突破口为A是营养物质之一,米饭、馒头中富含,则A为淀粉;C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则C是乙醇。乙醇经过氧化反应生成D乙酸,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详解:I(1))B是乙烯和D是苯,两者都是平面型分子,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2)碳碳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因此B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方程式为。II.(4)由推断可知,C是乙醇,其中含有羟基;乙醇经过氧化反应生成D乙酸,所以③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5)酯化反应中乙酸中脱去-OH,乙醇中脱去-H,因此D断裂的化学键是C-O键;(6)上述酯化反应中产物中混有部分乙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可发生反应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产生气泡;因为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所以可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点睛:本题为一道就简单的有机推断题。Ⅰ重点考察了几种重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乙烯的空间构型为平面,苯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乙炔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Ⅱ重点考察乙酸乙酯的制备及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酯化反应中乙酸中脱去-OH,乙醇中脱去-H。24、氧化反应酸性KMnO4溶液羧基取代反应+CH3COCl→+HClNaOH溶液/加热D、、、【解题分析】

(1)反应①是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发生氧化反应,苯甲酸中的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氧化反应;酸性KMnO4溶液;羧基;(2)反应③是苯酚中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碳上的氢被替换,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Cl→+HCl,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H3COCl→+HCl;(3)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可以推知反应④发生的是已知提示的反应,条件是NaOH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溶液/加热;(4)A.黄酮醇(C)是有机物,能燃烧生成CO2和H2O,故A正确;B.黄酮醇(C)的分子结构中有碳酸双键,羰基,苯环,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黄酮醇(C)的分子结构中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故C正确;D.黄酮醇(C)有羟基,碳氧单键和氧氢单键均能旋转,且此处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所有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D;(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的羧酸的结构简式有、、、,故答案为:、、、。25、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Br2蒸汽D管中溶液变红E管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底层出现油状液体【解题分析】

(1)反应容器A中苯和液溴在铁屑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说明生成物为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混有溴蒸汽;(3)溴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溴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互溶,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4)①由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②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硝基,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间位,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溴原子,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对位。【题目详解】(1)反应容器A中苯和液溴在铁屑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说明生成物为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混有溴蒸汽,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C中苯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汽,防止溴蒸汽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则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D管中变红,E管中产生浅黄色沉淀,故答案为: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Br2蒸汽;D管中溶液变红,E管中产生浅黄色沉淀;(3)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做反应的催化剂,溴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溴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互溶,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底层出现油状液体,故答案为:红褐色沉淀;底层出现油状液体;(4)①由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则A为硝基苯;硝基苯与CH3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B为,故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②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硝基,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间位,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溴原子,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对位,则E一定为,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注意苯的取代反应实验原理的理解,注意题给信息的分析是解答关键。26、NaCl加入NaOH溶液时加速搅拌或缓缓滴加NaOH溶液84.25%【解题分析】

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微溶于水,由流程可知,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调节溶液的pH,反应得到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沉淀和NaCl,过滤得到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固体,滤液中成分是NaCl,然后将沉淀洗涤、干燥得到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3•H2O]。【题目详解】(1)由流程可知,滤液中的主要物质是NaCl,则滤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Cl,故答案为:NaCl;(2)为防止调pH时若条件控制不当,溶液中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使所制的碱式次氯酸镁中混有Mg(OH)2杂质,实验中加入NaOH溶液时,应加速搅拌或缓缓滴加NaOH溶液,故答案为:加入NaOH溶液时加速搅拌或缓缓滴加NaOH溶液;(3)由题给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Mg2ClO(OH)3·H2O—ClO-—I2—2S2O32-,反应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0.02000L=0.002000mol,由关系式可知Mg2ClO(OH)3·H2O的物质的量为×0.002000mol=0.001000mol,则碱式次氯酸镁的质量分数为×100%=84.25%,故答案为:84.25%。【题目点拨】由于溶液中镁离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为防止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实验中加入NaOH溶液时,应加速搅拌或缓缓滴加NaOH溶液是解答关键。27、分液漏斗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165.5%【解题分析】详解:(1)由图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即得到漂白粉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易发生反应生成副产物Ca(ClO3)2,所以为防止副产物的生成,应降低反应的温度,因此可以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②因为盐酸易挥发,所以在制取的氯气中混有HCl,而氯化氢可以和消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方程式

。(4)由反应知Ca(ClO)2中氯的化合价是+1价,在反应中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因此Ca(ClO)2是氧化剂,转移2个电子。氯化氢是还原剂,但被氧化的氯化氢只是2mol。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mol氯气,就转移1mol电子,被氧化的氯化氢也是1mol。(5)已知:有效氯=(漂粉精加盐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粉精的质量)100%,盐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氯气,方程式:Ca(ClO)2+4HCl=2Cl2↑+CaCl2+2H2O143

271

xy

y=712x/143100%,因为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所以712x/143100%=65%X=65.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65.5%。28、C6H12O6羟基果糖CH3CHO+2Ag(NH3)2++2OH-→水浴加热CH3COO-+NH4++2Ag↓+3NH3+H2O葡萄糖、乙醛2CH3CH2OH+O2→加热Cu2CH3CHO+2H2OC2H5OH+CH3COOH⇌加热浓硫酸CH3COOC2H【解题分析】分析: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则A为淀粉,A充分水解得B,B发酵得C、C氧化生成D,所以B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则C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则D为乙醛,B与E的实验式相同,这说明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则E为乙酸,乙酸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