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海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提取如图中的信息,指出最能代表母系氏族公社特征的是()A.公有牲畜 B.居住场所 C.公共墓地 D.村落围栏【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这一聚落的牲畜集中在一处进行饲养,而不是分散在各家各户,这表明此聚落牲畜公有,结合所学知识,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时私有制还没有产生,所以图中公有牲畜公有最能体现母系氏族特点,A项正确;居住场所只能体现母系氏族人们居住状况,不能体现母系社会生产资料公有这的特点,排除B项;公共墓地只能体现母系氏族墓葬情况,不能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点,排除C项;村落围栏只能体现母系氏族时期群落布局情况,不能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2.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调整说明A.官府倡导商品经济发展 B.民间交易日益趋于繁荣C.边境贸易涉及国家利益 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答案】C【解析】宋朝时期,政府严格管控马匹贸易,在官方优先的原则下,从严禁民间买卖马匹,到允许民间私市官方印识的驽马,说明边境贸易涉及国家利益,C项正确;宋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仅从允许民间买卖驽马不能说明官府倡导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仅有废除私人买卖马匹的禁令一项政策,不能说明民间交易日益趋于繁荣,排除B项;宋朝政府调整与蕃部交易马匹政策,不能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国古代有“四民之说”,以农工商之民力养食禄者。嘉庆年间有人提出“十四民之说”,农工商三民为之,十四民享之,是以天下不能养,地不能长,百物不能产……虽有上圣,其若之何?这主要反映了清朝前期()A.人口增长较快 B.劳动力配置失衡C.土地兼并严重 D.小农经济的迟滞【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农工商三民为之,十四民享之,是以天下不能养,地不能长,百物不能产”可知,在清前期,十四民中只有农工商为生产财富的人,而其余的人都是单纯的消费者,生产者少而消费者多,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局面,劳动力配置失衡,B项正确;人口增长较快与古代人口结构的相对变化无关,排除A项;土地兼并严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迟滞,与材料信息无关,小农经济发展情况与生产力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认为,自15世纪末以后,中国也积极参与世界海洋移民活动,但中国所走的道路显然与欧洲国家不同,显示出中国海洋移民历史进程的特点。这一特点是()A.仅靠民间资本的支撑 B.凸显移民地域的广泛C.兼有文化融合的功能 D.不具殖民拓展的性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5世纪以后中国虽然也积极参与世界海洋移民活动,但中国的海洋移民并不是对外进行殖民活动,与西方的殖民扩张不同,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移民地域广泛和具有文化融合的功能是西方世界海洋移民也具有的特点,排除BC项。故选D项。5.《申报》对1873年发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进行了连续报道,在案件审理的3年中,发表新闻和评论多达60余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冤案得以平反。由此可见()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舆论发挥了应有社会功能C.民众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D.政府助力司法改革顺利进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申报》对1873年发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进行了连续报道,在案件审理的3年中,发表新闻和评论多达60余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冤案得以平反。”可知,《申报》对1873年发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最终冤案得以平反,说明《申报》的舆论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项正确;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民众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法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6.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对如图某——处做出修改的是()A.用“北洋政府”取代“章、陆、曹” B.在“章、陆、曹”外增加第四人C.改变“商”“学”“劳动”的排序 D.此画命名为《反帝的最后一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中,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罢免了“章、陆、曹”等人,其中C项正确;A项错误,如用“北洋政府”取代“章、陆、曹”等人,把斗争矛头指向政府,阻力太大,排除A项;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要求严惩的三大卖国贼,不能在“章、陆、曹”外增加第四人,排除B项;抗日战争也属于反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7.1938年夏.琼崖华侨代表大会召开’呼吁“凡我琼侨,对于救国救乡,尤应乘时而起,共做最大之努力,一齐发动,速行组织,互相联系,共谋团结”。以此为例可知()A.全民抗战局面正式形成B.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C.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D.民族危亡激发起爱国热情【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看,琼崖华侨召开会议号召华侨回国支持抗战,体现了民族危亡激发起爱国热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标志着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A项;1938年秋武汉会战结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而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938年夏天,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华侨回国参加抗日,并没有体现华侨进入根据地参加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排除C项。故选D项。8.某单位墙报报道,收发处一位六十余岁的同志,当组织决定免除他的生产任务时,他把已经发给他的津贴、被子、袜子和两双鞋都上交了,并在墙报上写道:“今年不比往常年,生产节约要当先……咱支援前线能打胜,蒋介石队伍得完蛋。”此事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支援前线能打胜,蒋介石队伍得完蛋”,可知当时战争的目的是击败国民党反动派,结合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北洋军阀,蒋介石不属于北洋军阀,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目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处于合作时期,排除B项;抗美援朝是反对美国等国入侵朝鲜,美国才是战争的主要对手,排除D项。故选C项。9.引起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成都从事“私营商业”的家庭数量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以后成都从事“私营商业”的家庭数量快速增长,结合所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给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而私营商业的发展主要发生在城市,排除B项;成都不属于1984年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但材料信息显示,成都私营商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间早于1984年,排除D项。故选A项。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柏拉图的这一思想()A.成为城邦制度理论的基础 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C.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 D.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柏拉图认为,当人数少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古代雅典城邦就是小国寡民,因此能够发挥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由此可知他是为城邦制度提供理论基础,A项正确;柏拉图的这一思想是为城邦制度理论奠定基础,并不是为奴隶制铺平道路,排除B项;这一思想属于民主政治的范畴,并不是受到寡头政治的影响,排除C项;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是人文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11.中古时期英国的庄园法庭受理的案件中,有60~70%的诉讼涉及领主的经济利益和司法权利;庄园法庭罚款的收入约有一半归领主所有,因此有“司法中有大钱”的俗语。这都说明了庄园法庭()A.成为国家立法的基础 B.作为统治工具的本质C.稳定了封建等级秩序 D.促进了君主制的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看领主从司法活动中攫取了大量利益,由此可知庄园法庭是维护领主的统治工具,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除了庄园法以外,教会法也是当时法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材料中仅反映了领主从庄园法庭中获利的情况,没有体现庄园法庭成为国家立法基础,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领主从庄园法庭获利的情况,没有体现领主与国王之间的关系,不能体现稳定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通过庄园法庭封建领主获得大量利益,这使得封建领主势力壮大,不能促进君主制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2.19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大资本家们大多住在伦敦或自己的庄园,在他们看来,工业城市里“没有惬意的骑马兜风,没有闲暇的漫步,只有嘈杂、匆忙和杂乱一:普通人在这里“看不到同情”,缺少“强大的社会道德约束”,有的只是“金钱关系”。这一状况反映出A.大机器生产导致的社会倒退 B.生产关系领域发生的新变革C.人们对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 D.两极分化最终造成阶级对立【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19世纪初,从大资本家到普通民众对于城市都没有形成良好印象,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C项正确;“社会倒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生产领域的变化,排除B项;“阶级对立”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3.列宁曾说:“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面对有人质疑苏联大部分大型企业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斯大林表示,社会主义的经济并非“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的经济体制()A.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 B.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C.存在严重的滞质问题 D.适应了客观历史环境【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列宁和斯大林都主张向西方积极学习,由此可知苏联的经济政策是承认西方科学技术成就的,适应了客观历史环境,D项正确,排除B项;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无调整,排除A项;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时期取得一系列成就,也存在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4.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借助超高清影像技术,让原本静止的人与物“动起来”;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取材于黄庭坚《花气薰人帖》的一幅展品,既保留了原作的历史原貌,又融入了现代视听艺术的表现方式。这些做法的深刻意义是()A.颠覆了原有的知识呈现方式 B.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C.强化时代特征下的历史记忆 D.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助超高清影像技术、现代视听艺术等现代科技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古代绘画艺术,“文化+科技”,创造了一种认识、体验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型媒介,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D项正确;现代科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但改变知识呈现方式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转变呈现方式,促进文化传播,排除A项;优秀传统文化与多种科技手段相融合,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但这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通过创新和丰富呈现和传播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排除B项;运用现代科技来展现传统艺术文化,目的不仅仅在于开展历史教育,而在于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15.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个国际组织在宗旨等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在形成重要决议的方式上,前者采取“全体一致”原则,后者采取“大国一致”原则。深入认识此差异可以看出()A.欧洲大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历史教训推进国际组织改革C.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一致原则能够保证世界和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表决机制上,联合国采取“大国一致”原则,改变了国际联盟“全体一致”原则,这反映出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二战后欧洲大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但不能反映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表决机制差异的本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历史教训对国际组织改革的影响,排除B项;“保证”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文献记载:“荆楚之俗,自古信师巫,然而近世为尤盛。”“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病不求医,杀人祭鬼。”有感染疫病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使人请命于五通仙人。”咸淳七年,两浙东路温州永嘉瘟疫,民众恐慌,乱服药物。听说圣散子方有效,于是争相服用。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防治疫病的核心力量,历朝皇帝重视医学,积极发展医学,乾道年间,宋孝宗发布敕令,严厉禁止“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违者“杖一百”。苏轼在杭州防治疫病时设立的“病坊”,因成效卓著而被保留了下来,后被更名为“安乐坊”。宋代医学家、宗教人士和地方乡绅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基层力量,他们或施舍粥药,或捐献家资以及编撰方书等。——摘编自韩毅《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普通民众对疫病的反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防治疫病的特点及启示。【答案】(1)应对:对疾病缺乏认识,形成恐慌信巫不信医将疫病归因于鬼魂神仙乱服药物。(2)特点:统治者高度重视政府救治和民间救济相结合,对民众的救治行为进行干预和引导建立疾病救治制度,奖惩兼具民间捐资捐物注重总结经验。启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团结民众共同抗疫科学防治应对疫病。【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咸淳七年,两浙东路温州永嘉瘟疫,民众恐慌,乱服药物”得出对疾病缺乏认识,形成恐慌;根据材料“病者祷神不服药,病不求医,杀人祭鬼”得出信巫不信医,将疫病归因于鬼魂神仙;根据材料“听说圣散子方有效,于是争相服用”得出乱服药物。【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防治疫病的核心力量,历朝皇帝重视医学,积极发展医学”得出统治者高度重视,政府救治和民间救济相结合;根据材料“严厉禁止‘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得出对民众的救治行为进行干预和引导;根据材料“病坊”、“安乐坊”得出建立疾病救治制度;根据材料“宋代医学家、宗教人士和地方乡绅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基层力量,他们或施舍粥药,或捐献家资以及编撰方书等”得出奖惩兼具民间捐资捐物,注重总结经验。启示:根据材料“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防治疫病的核心力量”得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团结民众共同抗疫;根据材料“积极发展医学”、“设立的‘病坊’”得出科学防治应对疫病。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乡村建制历史悠久。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寻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1904年,河北乡绅米各明在翟城村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发展乡村经济。山西省以此为样板,出台了诸多有关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村政处负责落实及督察。此举既维护了山西的政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富甲一方的作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山西村治经验并加以细化,架构了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对村里长、闾邻长的选举、任用与罢免以及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在江西率先启动了保甲制度,然后推广到鄂、豫、皖等地。——摘编自《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等(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乡村治理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乡村治理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有识之士的推动;与发展教育、经济相结合;设专门机构管理;地方示范,全国推广;融保甲制度于地方自治之中。(2)原因:统一的需要;训政实施的需要;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威胁了国民党统治。【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寻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可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根据材料“……1904年,河北乡绅米各明在翟城村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发展乡村经济……”,可得出,与发展教育、经济相结合;根据材料“……山西省以此为样板,出台了诸多有关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村政处负责落实及督察……”,可得出,设专门机构管理;根据材料“……1904年,河北乡绅……山西省以此为样板,出台了诸多有关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山西村治经验并加以细化,架构了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可得出,地方示范,全国推广;根据材料“……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在江西率先启动了保甲制度,然后推广到鄂、豫、皖等地”,可得出,融保甲制度于地方自治之中。【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山西村治经验并加以细化,架构了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对村里长、闾邻长的选举、任用与罢免以及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统一的需要;训政实施的需要;根据材料“……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在江西率先启动了保甲制度,然后推广到鄂、豫、皖等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威胁了国民党统治。【点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它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历史上的头等大事,也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拉美国家举行海洋法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答案】(1)背景:“第三世界”国家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长期斗争;二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的演变;不结盟运动的推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作用突显。(任答其中3点即可)(2)作用: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反对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在建立完整的国际海洋法体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任答其中4点即可)【解析】(1)历史背景:通过材料中“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可知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兴起的重要背景;通过材料中“9个拉美国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可知拉美国家共同反对美英海洋霸权主义的斗争使得第三世界的力量走向联合;结合所学可知美苏争霸、万隆会议召开和七十七国集团都是第三世界兴起的重要背景。(2)作用:通过材料中“它崛起……也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可知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结合所学可知,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第三世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时间16世纪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中国世界在上表中选择一处上下对应的空白栏,填入同一时段的两个历史事件,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