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目录【思维导图】……………2【知识梳理】……………2【知识点01】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3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和对区域文化的影响………3【知识点02】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殖民扩展和美洲族群的变化………………………42、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5【知识点03】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1、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52、“难民”的困境与救助……………63、“难民”社会的多元文化…………6【知识点04】古代的商路、贸易和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72、欧亚的其它交通线…………………7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84、世界各地民居………………………9【知识点05】近代以来的商路贸易和文化交流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92、商品是世界性流动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9【易混易错】……………10【素养提升】……………12【真题赏析】……………13【核对答案】……………16第一部分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地域文化。古代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对欧亚大陆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就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徙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战争、灾难和经济因素等也造就了规模日益增长的难民群体。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新课题。【知识点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重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难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学习的表现;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1.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2.前2世纪初,印欧人等游牧部落陆续进入印度、巴尔干半岛、西欧和北欧地区。(1)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被称为雅利安人。后来推进到恒河流域,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吠陀”与《摩诃婆罗多》都记载了雅利安人的故事。(2)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的印欧人后来分别发展为赫梯人和波斯人。(3)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演化为后世的希腊人。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随之出现。(4)最西边的的印欧人占领了西欧北部地区,被称为凯尔特人。3.影响:(1)农业社会居民学会了使用马匹和战车。前2世纪后期,在作战中广泛使用马拉战车。(2)发明了骑兵。亚述帝国时期,骑兵已经成为重要兵种。(3)约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锻造武器。冶铁技术广泛传播。(4)古代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域形成。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第一轮迁徙公元前后(1)中国北方的匈奴不断向西扩张。大月氏人被迫西迁中亚,于55年建立贵霜帝国,并统一印度北部。贵霜帝国与汉朝、罗马、安息并称为当时“四大强国”。(2)欧洲的日耳曼人不断南迁。3世纪后,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2.第二轮迁徙3—6世纪(1)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还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304年,匈奴族首领刘渊称王,建立汉国,史称前赵。(2)在欧洲,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攻占罗马城,在西班牙和高卢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418年建立)。(3)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进入西罗马境内并建立国家。481年,法兰克人的首领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了英吉利王国。(4)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影响:(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地图,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a.中国和印度基本保持了各自的文化传统,但部分吸收了游牧民族的因素。b.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相互结合,形成欧洲新文化。特点: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c.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d.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知识点二】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的跨地域转移【重点】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难点】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做出的贡献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背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和征服。2.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变化之一(1)直接原因: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传染病的流行。(2)结果: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了黑奴贸易的兴起。3.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变化之二(1)概况:1502年,葡萄牙人把第一批黑奴运到美洲,三角贸易兴起。黑奴被称为“乌木”。主要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2)影响,有三个方面:a.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约一亿人口,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b.对美洲为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c.对欧洲殖民者积累了大量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4.大量欧洲人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增——变化之三5.影响: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及其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6.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区别如下:(1)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大多数。美国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2)海地等国,黑人人口占多数。(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在秘鲁等国,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1.殖民活动——三步曲(1)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最初被作为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2)19世纪,英国人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立牧场。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流放罪犯——建立牧场——开采金矿2.结果:(1)澳大利亚等地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减少。(2)大量英国人及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背景: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2.开始:(1)19世纪中叶,大批印度、中国等国的劳工来到美洲。华工又被称为“猪仔”。(2)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3.概况:(1)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地的主要劳动力。(2)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接近50万。【知识点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重点】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移动【难点】难民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一、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2.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二战后表现:(1)西欧、北美和大洋州等地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美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2)20世纪70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3)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4)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3.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的工作是制造业部门的体力劳动和公共服务行业。(2)20世纪80年代,出现“精英迁移”趋势。在跨国公司表现突出。如美国的“硅谷”是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原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雇佣单位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1.来源: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原因造成的移民。2.分类:战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3.发展:(1)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2)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印度支那等地区。4.保护措施——国际社会的努力(1)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2)1951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了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3)1966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4)2000年12月,联大规定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5.现状: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救助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救助难民任重道远。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背景: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在形成各类移民社会。移民社会里存在着本土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文化认同问题。2.美国,典型的移民国家。(1)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吸纳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北美印第安文化的移民文化。(2)影响: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同时多元文化传统使文化认同存在着矛盾和冲突。3.中国上海1843年开埠,城市居民来源广泛(1)形成了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特色的“海派文化”。(3)作用:引领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走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列。第二部分商路、贸易和文化交流商路的开辟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物资、技术和精神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世界其他区域的商道,同样展示出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知识点四】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重点】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盛衰【难点】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一、丝绸之路1.概念:是古代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商道,是古代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事件——张骞通西域“凿空”(1)时间:前138年(汉武帝时期)(2)目的: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同夹击匈奴(3)历史作用:张骞获得大量的西域资料,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3.路线(1)汉朝: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2)在新疆、中亚地区比较复杂;西出阳关或玉门关后,分为南道、北道和中道。(2)南道和中道大体上形成于汉朝,北道是在隋唐时期新开辟的。4.衰落——宋朝原因有二:割据、战乱的影响;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二、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1.草原丝绸之路(1)路线: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小亚细亚(2)事例:匈奴、突厥等民族的西迁2.西南丝绸之路(1)路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地。(2)事例:唐宋时起,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3.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居上(1)西汉,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2)宋元时期,能制造出巨舟,采用帆索和指南浮针,出洋航海十分频繁。(3)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4)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口岸成为重要交通枢纽。郑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交通的巅峰。4.四条丝绸之路 兴起时期鼎盛时期衰落时期 主要贸易商品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 隋唐 明清 丝绸草原丝绸之路 夏商 蒙元 明清 (民族迁徙)西南丝绸之路 夏商 隋唐 宋明之后 茶叶、马匹海上丝绸之路 春秋战国 郑和下西洋 鸦片战争之后瓷器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传出:(1)丝绸、铁器和瓷器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制瓷技术、治铁技术经过西亚向西传播。(2)瓷器、茶叶主要经过海路外销,瓷器上的传统纹饰传入西亚和北非。青花瓷器世界著名。(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2.传入:(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苜蓿、葡萄、石榴等作物。(“胡”类物种)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胡桃(核桃)、蒲桃(葡萄)、石榴、苜蓿、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萝卜、胡葱、西瓜等。(2)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如唐朝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与图案风格。(3)宋元时期,棉花传入内地,后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4)香料、珠宝、金银器血等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朝起基本来自海路。3.精神文化方面(1)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丝绸之路沿线留下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2)西亚的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欧洲的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朝与唐朝广受欢迎。(4)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特点: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知识点五】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重点】全球贸易网形成的过程与表现;【难点】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背景:a.15世纪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b.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洲际贸易得到扩展。(2)表现:a.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如欧美两洲商品流通的加强;b.股份公司出现和发展,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与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法国西印度公司等。(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洲际贸易,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2.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的推动(2)表现:a.形成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b.世界贸易额剧增自1870年到一战前,世界贸易增长了近2.6倍。3.生产的国际分工深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1)影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阻碍。(2)促进因素: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及“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3)发展表现:1950—2000年,全球贸易(出口)总值增长了近100倍。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1.原因: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2.茶的外传——表现之一(1)16世纪之前,中国茶主要在亚洲大陆传播。(2)近代以来,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区。(3)影响:中俄之间形成“万里茶道”,荷兰的家庭设有“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形成了“下午茶”。3.服饰的变化——表现之二(1)17世纪末,中国服装随着传教士传到法国。(2)20世纪初,法国设计家波烈设计的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的样式。(3)中华民国建立后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4.钟表的传入——表现之三(1)钟表诞生于欧洲,约16世纪中期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内地。(2)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大。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3)19世纪中叶,大量亚洲劳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4.影响: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澳洲、美国等地都形成了“唐人街”,保存至今。011、雅利安人【阐释】雅利安人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也就是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现通称印欧语系语言),讲有关语言的各族统称为"雅利安人"。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将金发碧眼的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视为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种”成员。这种说法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已被人类学家们所抛弃,但却被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所利用,并以之作为德国政府政策的依据,对犹太人、罗姆人(吉普赛人)以及其他一切非雅利安人采取灭绝措施。希特勒当年搞种族学,认为雅利安人(或称印欧人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理由是:(1)雅利安人外貌好看,金发、碧眼、白皙的皮肤,在黑、黄、白以及各种过渡人种中是最漂亮的。(2)雅利安人聪明,从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到现在的西方人,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在雅利安人中,他认为欧洲的斯拉夫人、克尔特人、拉丁人都与外族混血,血统已经不纯;亚洲的印度人、波斯人由于与土著严重混血,已经出现种族退化,成为劣等人种,只有日耳曼人在几千中没有与外族通婚,保持着纯正的雅利安人血统。所以,他为了雅利安人保持高贵血统,不退化,要消灭欧洲境内的非雅利安人,特别是犹太人(来自中东,属闪米特人)。022、匈奴人逐步内迁【阐释】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033、随着殖民扩张,美洲族群的新变化【阐释】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044、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阐释】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的工资支付运输费用,获取了巨额利润。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很多华工后来回国,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055.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阐释】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在这个过程中,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1、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阐释】(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大多与逃避战乱有关,也有政府移民(一般是充实边防),移民所导致相互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与劳动力)。(2)黑奴贸易与殖民屠杀有关,但也是美洲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素养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2、商路——丝绸之路地位【阐释】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的开放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和交通线路。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对促进汉朝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说,丝绸之路的开放具有鲜明的划时代意义。丝绸之路的开放与汉政府的政治军事行为有关,结果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客观上反映当时东西方交流的愿望,符合世界各地贸易趋势。(可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4、(2022.6浙江高考)据学者研究,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其《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24次,并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他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表明,必须让生产和交换中的某些“自然法则”在经济市场上自行发生作用。由上述材料可获得的启示与认识是①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③政府的职责是控制“看不见的手”④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1·海南高考)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利的攫取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6.(2019·海南高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7.(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3700万——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核对答案】题号123456答案DACBCB1.【答案】D【解析】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结合所学分析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D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C项。2.【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场景观施工合同
-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 2024租地合同协议书范本农村租地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度「新能源领域研究开发」合同
- 2024年冷库建造施工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销售合同:医疗设备供应
- 2024年店铺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品牌代言协议明星效应助力品牌
- 2024年度智能制造生产线改造合同
- 认识梯形课件教学课件
- 填埋场工艺流程设计
- 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 水灾期间的食品安全措施
- 上下班安全交通培训
-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查房
- 《招商招租方案》课件
- 第六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结语练习-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结算周期与付款方式
- 【S钢材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探究17000字(论文)】
-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新表)
- 蔬菜出口基地备案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