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_第1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_第2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_第3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_第4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高二生物学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分析,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内环境的酸碱度明显降低B.严重腹泻时通过补充清水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C.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但是内环境稳态并未被破坏D.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可与TSH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发挥与TSH相同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的代谢旺盛,容易引起消瘦B.患者的TSH、TRH水平低于正常人C.该抗体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D.甲状腺激素不能反馈性抑制浆细胞分泌抗体3.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尿道内、外括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排尿使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过程促进脊髓腰骶段的功能,直至尿液排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肌参与构成排尿反射的效应器B.尿意的产生与过程a、b、c有关,与过程d、e、f无关C.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D.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状态可能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4.免疫过强或过弱均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风湿性心脏病是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导致的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迅速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C.某人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减少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肿瘤发生的概率会升高5.免疫调节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胸腺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B.T细胞、浆细胞都能够吞噬、处理抗原并分泌相应抗体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神经递质、激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代谢来影响免疫功能6.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则可能会导致右眼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C.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D.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7.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与“尿泥促根”的作用原理相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 B.乙烯 C.脱落酸 D.α-萘乙酸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通过促进细胞质的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C.光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D.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基因表达9.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之一,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暴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是影响蝗虫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B.适当引入蝗虫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蝗灾的发生C.暴发初期的东亚飞蝗种群数量较符合“J”形曲线增长D.蝗虫种群密度会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10.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则调查结果会偏小11.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广东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技术可用于估算该保护区内某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B.该技术可通过调查梅花鹿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C.该技术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赤麂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D.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生活的干扰相对较小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获得中国队首金。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过程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B.小脑某部位协调滑冰时的身体平衡,脑干某部位参与调节呼吸运动C.听到比赛口令后,运动员快速滑行需要反射弧传递信号D.听到比赛口令后,运动员做出快速滑行的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13.某植物中细胞分裂素(CTK)诱导生理反应的机制如图所示。CRE1(是HPK蛋白的一部分)、D、AHP和ARP都是蛋白质,CRE1是CTK的受体,箭头表示分子间的促进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CTK主要产生于植物根尖部位B.CTK与CRE1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ARP可能通过影响转录过程来调控基因表达D.HPK或D的结构改变会导致该植物幼芽增多14.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侧为背光侧,甲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乙侧的B.对照组的胚芽鞘未经单侧光照射,不能产生生长素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D.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15.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点到b点,该种群的种内竞争会加剧B.b点前,该种群数量逐渐增加C.b点后,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d点时,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机体发热状态下的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__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2)某发热患者的体温调定点为38.5℃,其发热初期的体温低于38.5℃,机体会出现B阶段所示的变化,此时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和汗腺的分泌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可推测,乙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填“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情况。(3)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____所产生的感觉。(4)某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当该患者大量出汗时,其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17.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调控血压、体温、食欲,并能感知疼痛和情绪行为等,可被细胞质中的单胺氧化酶氧化分解。5-HT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突触小泡摄取,释放到突触间隙与受体结合后大部分通过5-HT转运子被神经末梢重摄取。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末梢释放5-HT的方式是______。5-HT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并不会长时间停留,而是被突触小泡摄取,这样有利于______(答出1点)。(2)情感障碍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抑郁症与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密切相关。5-HT转运子是抗抑郁治疗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______(填“促进”或“抑制”)5-HT转运子的活性可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数量miR-16相对含量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20只0.840.59模型组20只0.650.99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编码SERT的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5-HT的转运子。结合研究结果可知,抑郁症模型鼠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有研究人员提出适量有氧运动可治疗抑郁症。请设计实验验证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替代药物治疗抑郁症。实验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抗抑郁药物X等。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大鼠分别进行______处理,另外取______作为对照,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每组大鼠体内5-HT含量的平均值和抑郁状态。18.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靶细胞,启动细胞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靶细胞指____。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来“作战”。(2)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①表示____,主要由____细胞合成分泌。(3)细胞②表示____,其作用是____。(4)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靶细胞会被裂解,其意义是____。19.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能通过影响种子中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主要作用有______(答出1点)。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GA和ABA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相互______(填“协同”或“抗衡”)。(2)结合材料和图推测,A处生理变化为______(填“合成”或“降解”)ABA。(3)破除休眠后,种子对GA的敏感性______,对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的敏感性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由上述信息可知,植物生长发育除了受基因表达调控,还受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5)洋葱、大蒜、马铃薯等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甲酯延长休眠,安全储藏,植物生长调节剂有______(答出2点)等优点。2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并绘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对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之前,需要将培养液充分摇匀,目的是______。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构建______模型。(2)据图分析,曲线_______所示的种群增长最快。该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培养方式与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关系是_____(答出2点)。培养后期,不同方式培养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因生存空间等与种群密度变化相关的因素的限制而下降,这些因素称为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3)培养液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根据该过程的生物学原理,提出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措施:________(答出1点)。

重庆市高二生物学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分析,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内环境的酸碱度明显降低B.严重腹泻时通过补充清水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C.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但是内环境稳态并未被破坏D.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人体剧烈运动后,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进入内环境,导致血浆的pH会略微下降,但由于缓冲对的存在,这种变化不会太明显,A错误;B、人体严重腹泻后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大量饮水不能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还需补充无机盐,B错误;C、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可能超过正常体温,导致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影响机体正常功能,C错误;D、过敏反应中产生的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之浓度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2.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种最常见的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了可与TSH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发挥与TSH相同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的代谢旺盛,容易引起消瘦B.患者的TSH、TRH水平低于正常人C.该抗体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D.甲状腺激素不能反馈性抑制浆细胞分泌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详解】A、该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容易导致身体消瘦,A正确;B、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故患者的TSH、TRH水平可能低于正常人,B正确;C、患者体内产生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特异性结合,且抗体发挥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该过程不属于分级调节,C错误;D、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性抑制,对浆细胞分泌抗体不能反馈性抑制,D正确。故选C。3.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尿道内、外括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排尿使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过程促进脊髓腰骶段的功能,直至尿液排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肌参与构成排尿反射的效应器B.尿意的产生与过程a、b、c有关,与过程d、e、f无关C.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D.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状态可能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答案】B【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肌参与构成排尿反射的效应器,A正确;B、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因此尿意的产生与过程a、c有关,与过程b、d、e、f无关,B错误;C、自主神经系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C正确;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调控,因此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状态可能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B。4.免疫过强或过弱均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风湿性心脏病是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导致的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迅速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C.某人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减少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肿瘤发生的概率会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其害物质异免疫功能低或缺发免疫缺陷病;(2)免疫监视:随发现清除体内现非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细胞;(3)免疫自稳:通过免疫耐受、免疫调节两种机制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稳定。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风湿性心脏病是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A错误;B、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且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B错误;C、感染HIV后,一开始免疫功能正常,辅助性T细胞会增殖增加数量,之后,HIV会破坏辅助性T细胞,使人免疫功能降低,其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故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往往不能识别和清除人体内的癌细胞,机体肿瘤发生的概率会升高,D正确。故选D。5.免疫调节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胸腺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B.T细胞、浆细胞都能够吞噬、处理抗原并分泌相应抗体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神经递质、激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代谢来影响免疫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详解】A、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能分泌抗体,T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分泌抗体,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错误;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神经递质、激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代谢来影响免疫功能,D正确。故选D。6.正常情况下,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处在一种天然屏障中,不与淋巴细胞接触。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某患者的左眼球严重受损,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则可能会导致右眼因免疫反应而失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该患者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的免疫学原理与过敏反应的不同C.抗晶状体蛋白抗体的产生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异常D.及时摘除左眼球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答案】C【解析】【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详解】A、当晶状体蛋白透过屏障后会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说明眼球受损后晶状体蛋白可能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B、过敏反应攻击的是外来抗原,不摘除左眼球而导致失明攻击的是自身免疫病,属于自己攻击了自己,B正确;C、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产生抗晶状体蛋白抗体,产生的该抗体针对的是自身的结构,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异常,C错误;D、及时摘除左眼球即没有了相应的抗原,可避免抗体产生,从而避免右眼的晶状体蛋白受损,D正确。故选C。7.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与“尿泥促根”的作用原理相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 B.乙烯 C.脱落酸 D.α-萘乙酸【答案】A【解析】【分析】1、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但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将其分离出来,并确认它也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详解】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尿泥促根”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吲哚乙酸,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可见“尿泥促根”的作用原理相关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BCD错误,A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通过促进细胞质的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C.光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D.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基因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例如,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又如,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此外,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例如,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3、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实际上也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详解】A、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A正确;B、植物生长过程中,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B错误;C、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实际上也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C正确;D、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D正确。故选B。9.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之一,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暴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是影响蝗虫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B.适当引入蝗虫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蝗灾的发生C.暴发初期的东亚飞蝗种群数量较符合“J”形曲线增长D.蝗虫种群密度会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大多数受精卵可以孵化,所以降水太多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详解】A、食物和天敌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天敌可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蝗灾的发生,B正确;C、爆发初期,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符合“J”形曲线增长,C正确;D、种群密度受环境、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D正确。故选A。10.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则调查结果会偏小【答案】C【解析】【分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这种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详解】A、调查该水域中的植物和一些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A错误;B、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误差较大,不同颜色得到的数据不同,可根据三种颜色估算结果的平均值,可减小误差,B错误;C、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90×120÷(6+8+6)=540只,C正确;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若被标记的个体和未被标记的个体比例相同,则调查结果不变,D错误。故选C。11.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广东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技术可用于估算该保护区内某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B.该技术可通过调查梅花鹿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C.该技术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赤麂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D.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生活的干扰相对较小【答案】B【解析】【分析】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2、标记重捕法:(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详解】A、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即物种丰富度,A正确;B、性别比例不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B错误;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个体数量,也可调查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C正确;D、该技术对野生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对野生动物也没有伤害作用,D正确。故选B。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获得中国队首金。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过程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B.小脑某部位协调滑冰时的身体平衡,脑干某部位参与调节呼吸运动C.听到比赛口令后,运动员快速滑行需要反射弧传递信号D.听到比赛口令后,运动员做出快速滑行的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A正确;B、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某部位参与调节呼吸运动,B正确;C、运动员听到枪响完成出发反应,其反射弧为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骨骼肌),C正确;D、运动员听到枪响完成出发反应,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D。13.某植物中细胞分裂素(CTK)诱导生理反应的机制如图所示。CRE1(是HPK蛋白的一部分)、D、AHP和ARP都是蛋白质,CRE1是CTK的受体,箭头表示分子间的促进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CTK主要产生于植物根尖部位B.CTK与CRE1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ARP可能通过影响转录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D.HPK或D的结构改变会导致该植物幼芽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起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产生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B、CRE1是CTK的受体,二者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C、ARP进入了细胞核,可能通过影响转录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C正确;D、HPK或D的结构改变会减弱细胞分离素诱导的生理反应,导致该植物幼芽减少,D错误。故选D。14.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侧为背光侧,甲侧的生长素含量高于乙侧的B.对照组的胚芽鞘未经单侧光照射,不能产生生长素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D.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正确;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直立生长,B错误;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不生长,C正确;D、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D正确。故选B。15.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点到b点,该种群的种内竞争会加剧B.b点前,该种群数量逐渐增加C.b点后,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d点时,该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2、题图分析:b点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增长。b点后,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在减少。【详解】AB、据图分析:b点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增加,种内竞争加剧,AB正确;C、b点后,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在减少,C正确;D、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b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产热量和散热量是决定体温变化的直接因素。“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正常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一般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将体温调节至调定点附近。机体发热状态下的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__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2)某发热患者的体温调定点为38.5℃,其发热初期的体温低于38.5℃,机体会出现B阶段所示的变化,此时散热量和产热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和汗腺的分泌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可推测,乙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填“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情况。(3)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_______所产生的感觉。(4)某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当该患者大量出汗时,其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肝、脑②.骨骼肌(2)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②.减少③.减少④.产热量(3)大脑皮层(4)该患者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小问1详解】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肝、脑,等器官,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小问2详解】B阶段处于发热初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机体皮肤处的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B阶段处于发热初期,发热量增加,可判断,乙曲线代表的是产热量。【小问3详解】在发热初期,随着体温的逐渐升高,我们经常会感觉浑身发冷,这是由调定点上升所带来的冷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所产生的感觉。【小问4详解】该患者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17.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调控血压、体温、食欲,并能感知疼痛和情绪行为等,可被细胞质中的单胺氧化酶氧化分解。5-HT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突触小泡摄取,释放到突触间隙与受体结合后大部分通过5-HT转运子被神经末梢重摄取。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末梢释放5-HT的方式是______。5-HT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并不会长时间停留,而是被突触小泡摄取,这样有利于______(答出1点)。(2)情感障碍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抑郁症与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密切相关。5-HT转运子是抗抑郁治疗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______(填“促进”或“抑制”)5-HT转运子的活性可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数量miR-16相对含量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20只0.840.59模型组20只0.650.99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编码SERT的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5-HT的转运子。结合研究结果可知,抑郁症模型鼠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有研究人员提出适量有氧运动可治疗抑郁症。请设计实验验证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替代药物治疗抑郁症。实验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抗抑郁药物X等。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大鼠分别进行______处理,另外取______作为对照,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每组大鼠体内5-HT含量的平均值和抑郁状态。【答案】(1)①.胞吐②.避免5-HT被单胺氧化酶氧化分解(且有利于5-HT的大量释放,利于兴奋的传递)(2)①.抑制②.miR-16减少,使编码SERT的mRNA的降解减少,翻译产生的SERT增多,促进突触间隙处5-HT的重吸收(3)①.不做处理、适量有氧运动处理、适合剂量的抗抑郁药物X给药②.(不做处理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解析】【分析】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物质,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使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小问1详解】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所以神经末梢释放5-HT的方式是胞吐。5-HT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并不会长时间停留,而是被突触小泡摄取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这样可以避免5-HT被细胞质中的单胺氧化酶氧化分解,且有利于神经纤维兴奋后5-HT的大量释放,利于兴奋的传递。【小问2详解】抑郁症与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密切相关,说明5-HT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治疗抑郁症应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与受体结合后大部分通过5-HT转运子被神经末梢重摄取,所以抑制5-HT转运子的活性可以抑制5-HT的重吸收,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iR-16的相对含量减少,SERT相对含量上升,由于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编码SERT的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所以抑郁症模型鼠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miR-16减少,使编码SERT的mRNA的降解减少,翻译产生的SERT增多,SERT是一种5-HT的转运子,促进突触间隙处5-HT的重吸收,导致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小问3详解】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验证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替代药物治疗抑郁症;根据实验材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是否患抑郁症及是否服用抗抑郁药物X,因变量是大鼠体内5-HT含量的平均值和抑郁状态。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大鼠的处理情况是:不做处理、适量有氧运动处理、适合剂量的抗抑郁药物X给药,另外取定量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每组大鼠体内5-HT含量的平均值和抑郁状态。18.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靶细胞,启动细胞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靶细胞是指____。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来“作战”。(2)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①表示____,主要由____细胞合成分泌。(3)细胞②表示____,其作用是____。(4)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靶细胞会被裂解,其意义是____。【答案】(1)①.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2)①细胞因子②.辅助性T(3)①.记忆T细胞②.对抗原具有识别和记忆能力,可在机体再次接触该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4)使靶细胞中的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解析】【分析】1、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以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没有机会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它们就会逐渐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2题图分析:由图可知,细胞②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所以是记忆T细胞。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①为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③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起作用过程。【小问1详解】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小问2详解】①为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它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小问3详解】细胞②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所以它是记忆T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对抗原具有识别和记忆能力,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小问4详解】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失去寄生的基础,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19.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能通过影响种子中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主要作用有______(答出1点)。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GA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