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课件(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07476_第1页
望天门山课件(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07476_第2页
望天门山课件(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07476_第3页
望天门山课件(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07476_第4页
望天门山课件(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0747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被后人誉为—诗仙。断开楚江孤帆欢迎进入生字拼音对对碰duàn

kāi

chǔ

jiāng

fān

初步感知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说出你的新发现1.作者笔下的天门山有什么特点?聪明的你知道吗?2.谁能够说说这首诗里描绘了多少种事物?

诗词赏析1、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里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致。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想一想:体会断、开、回动词的意境!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气势不可阻挡。

2、猜想第三和第四句的诗意!

1、初步了解体会一下,第一和第二句的诗意!小资料袋:

1、2句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湾,向北流去。

3、4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试一试:

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诗意!请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这般雄伟壮观的美景下,作者看着这滔滔不绝的江水,偶尔有一两叶孤舟在江面上航行,作者会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