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工培训学习资料_第1页
架子工培训学习资料_第2页
架子工培训学习资料_第3页
架子工培训学习资料_第4页
架子工培训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手架施工基础知识一、 脚手架定义脚手架是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的临时结构架。二、 脚手架分类:按照所用材料和搭设方式的不同,脚手架分为木脚手架,钢管脚手架。钢管脚手架又可分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篮式脚手架;移动式脚手架等多种形式。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一、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构成1.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一种由定型杆件和带齿的碗扣接头组成的轴心相交的承插式多功能脚手架,由立杆、横杆、碗扣接头和各种辅助构件组成。是目前施工行业常用的快拆形脚手架,并可作为承重支架使用。1.2主要原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是用一定长度的钢管(048mm),每隔0.6m安装一套碗扣接头。碗扣分上碗扣和下碗扣,下碗扣焊在钢管上,上碗扣对应地套在钢管上,其销槽对准焊在焊在钢管上的限位销既能上下滑动。横杆是在钢管两端焊接横杆接头制成。连接时只需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内,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靠上碗扣螺旋面使之与限位销顶紧,从而将横杆和立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每个下碗扣内可同时安装四个横杆接头,位置任意。图x1.1 点构成」|| f1.3主要杆件的规格立杆(C48X3.5mm):LG-120、-180、-240、-300,框架垂直承力杆横杆(048X3.5mm):HG-30、-60、-90、-120、-150、-180,横向连接杆,水平承力顶杆:DG-90、-150、-210立杆可调底座:KTZ-45、-60、-75立杆可调托撑:KTC-45、-60、-75二、 质量要求2.1钢管应符合《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1992)规定,2.2钢管所用规格为048X3.5mm,壁厚应为3.5-3.5+0.25mm2.3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毛刺。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2.3上碗扣、可调底座、托承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材质符合要求。2.4下碗扣、横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钢制造,材质应符合要求。2.5立杆连接外套管与立杆的间隙小于或等于2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2.6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2.7立杆上的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钢管上端由防止碗扣脱落的措施2.8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应能插入010mm连接销2.9在碗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时,上碗扣均能锁紧。2.10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钢管。铸造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2.11各焊缝应饱满,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2.12防锈漆涂刷应均匀,牢固2.13可调底座的钢板厚度不小于6mm,托撑钢板厚度不小于5mm。螺丝与螺母的啮合长度不得小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三、 模板支架3.1模板支架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3.2斜杆设置要求3.2.1当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3.2.2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图6.1.6钢管郴件作斜肝设置3.2.3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60度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3.3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3.4当模板支架周围有建筑物时,应设置连墙件。水平间距不大于4.5m。应设置在主节点处,距离不大于150.3.5模板支架的高宽比应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可采取扩大架体下部尺寸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3.6模板下方应放置次楞和主楞,次楞和主楞应按受弯构件计算,支架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托撑,支撑应在主楞底部。3.7设置通道的架体,应在通道上方设置专用横梁,横梁结构要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通道两侧支承横梁的架体应根据计算加密,通道周围脚手架应连成一体,通道宽度不大于4.8m。3.8通道顶部必须设置木板或其它硬质材料封闭的覆盖物,两侧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撞设施。3.9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四、碗扣式脚手架的构造施工、检查验收与安全管理4.1施工准备4.1.1按照工程情况和使用要求,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方案4.1.2对脚手架的相关部位进行受力验算。4.1.3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4.1.4制定构配件需用计划,准备运输机具、搭设工具、检测工具(游标卡尺等)4.1.5对进入现场的构配件,使用前对其质量应进行复检。4.1.6脚手架基础必须处理好,符合方案要求。场地清理干净.4.1.7场地应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4.1.8脚手架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4.2施工工艺立杆底座一立杆一横杆一斜杆一接头锁紧一脚手板一上层立杆一立杆连接销一横杆……斜撑连墙撑一检查、调整一安上层立杆、横杆一设剪刀撑一铺板、挂网一检查验收。4.3施工要点4.3.1接头组装必须保证接头锁紧。4.3.2所有构件都应按照设计要求及碗扣式脚手架有关规定设置。4.3.3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架体垂直度,及时设置连墙件。4.3.4搭设和拆除时,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4.3.5脚手板应满铺,铺实。外侧应设180mm高挡脚板及1200mm高防护栏,挂好安全网。4.3.6当采用钢管扣件做加固,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有关规定。4.4拆除4.4.1制定拆除方案,拆除前对架体进行全面检查,设立拆除区,禁止人员进入。在专人指挥下进行。4.4.2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允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4.4.3连墙件应随层拆除,不得先行拆除。4.4.4拆除的构件应人工递下,不得抛掷。4.4.5拆除的构件及时分类堆放。4.5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4.5.1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见“二、质量标准”4.5.2架体应在以下阶段进行检查每搭设10m高度达到设计高度遇到6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之后停工超过1个月恢复使用前4.5.3检查内容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垫座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检查全部接节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连墙件,斜杆及安全网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是否超载4.5.4验收脚手架验收应具备以下技术文件: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安全技术交底文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安全检查记录。4.6技术要求4.6.1地基基础表面应坚实平整,垫板放置牢靠,排水通畅。4.6.2不允许立杆有浮地松动现象。4.6.3垂直度应小于架体高度的1/500,但最大允许偏差为100mm。4.6.4纵向直顺度应小于1/200L,横杆水平度偏差小于1/400L。4.6.5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4.6.6对脚手架应设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五、安全管理5.1为保证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要求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1985)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持证上岗、定期体检。作业时搭设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5.2脚手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5.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安全检查与维护,必须符合规定要求5.4要求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5.5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砼和砂浆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谨悬挂起重设备。5.6当风力达到或超过六级以及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5.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严禁拆除连墙杆。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改施工方案并报请原方案审批人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方

可实施。5.8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其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报主管人员批准。5.9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在架体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5.10脚手架接地及避雷措施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脚手架1、基本组件(1) 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按照使用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防滑扣件和底座。(见下图)(2) 立杆是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根据立杆在脚手架设置的位置、使用用途不同,分为外立杆、内立杆、角杆、双管立杆。(3) 水平杆是一种水平杆件。根据水平杆在脚手架中的位置、方向、使用用途的不同,分为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扫地杆(纵、横向图I川件式讲管脚舁架各杵件位置图I川件式讲管脚舁架各杵件位置1一外也杵;2-l*iH;3■向木V肝;4找向水平忏;5-牲肝;6—挡脚板:7-占的和忤;N旋转扣件;寸逢滴件;10懂向计律:H-trZh:技刷 ;U ;15坐阪I16-甄向扫地*R17横向H地杆2.2符号连墙杆是连接脚手架和建筑物的杆件。2、 对构配件的要求钢管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要求,型号一般为⑦48X3.5mm,长度不超过6.5m。为了确保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保证钢管受力和立杆对接平稳以及新旧钢管的尺寸,要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有关规定,必须严格执行“钢管上严禁打孔”的要求扣件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不得裂纹。扣件的主要部位不得有缩松、加渣、气孔等铸造缺陷。扣件应严格整形,与钢管的贴和面应紧密接触,应保证扣件抗滑、抗拉性能。外观要求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扣件表面大于10mm2的砂眼不应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50mm2表面粘砂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mm2.表面凹凸值不应大于1mm。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铆接处应牢固,不应有裂纹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旋转扣件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油漆应均匀美观脚手板脚手板一般选用钢、木、竹制作,每块重量不宜大于30Kg,木脚手板厚度不应小50mm,两端用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冲压钢脚手板还要有防滑措施。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立杆要求对公路行业来讲,脚手架主要作为承重架体结构,立杆间距一般不会超过1.5m,具体设置情况要根据计算来确定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垂直偏差为15m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必须用连墙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连接要符合下列规定:A、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布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B、 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2) 水平杆及脚手板要求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或搭接应符合:A、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作业层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立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覆。脚手板可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当搭接时,接头必须支在横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伸出横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竹笆脚手板应采用对接平铺,且应固定在横杆上(3) 连墙杆要求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杆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4m,水平距离不大于3倍纵距。应采用刚性连接,(4)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和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60度。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为:45°时7根,50°时6根,60°时5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应符合:A、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的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B、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用至少2个旋转扣件固定斜撑:开口型双排脚手架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脚手架可以不设横向斜撑,24m以上要设置。(5) 斜道:斜道宜附着在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并按要求设置好剪刀撑。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脚手板横铺时,应设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mm。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压住上面的板头,板端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脚手板上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6) 模板支架:设在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符合以上规定。四、构造施工、检查验收与安全管理4.1施工准备4.1.1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照方案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交底。4.1.2应按照规范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4.1.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4.1.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并保持排水通畅。4.1.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4.2基础处理4.2.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必须根据搭设高度、场地土质情况与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有关规定执行。4.2.2脚手架底座地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4.2.3基础经验收后,采取放线定位的方法。4.2.4立杆底部按要求设置底座或垫板4.3搭设4.3.1工艺流程在牢固、平整的地基上弹线、立杆定位f摆放扫地杆f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f安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f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杆扣紧f安装第一步小横杆f安装第二步大横杆f安装第二步小横杆f加临时斜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f安装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f安装连墙杆f接立杆f加设剪刀撑f铺设脚手板、加防护挡脚板、挂网。4.3.2施工要点4.3.2.1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连墙杆以上两步,每搭完一步要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和立杆垂直度。4.3.2.2底座和垫板要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两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4.3.2.3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用。4.3.2.4开始搭设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抛撑。与建筑物连接牢固后方可拆除。4.3.2.5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4.3.2.6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尺寸相一致。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4.4拆除4.4.1拆除前,必须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和地面上的障碍物。4.4.2拆除作业顺序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4.4.3连墙件必须随架体同步向下拆除,严禁将连墙件全部拆除后再拆架体。4.4.4拆除时两人应协同作业,各构配件严禁抛掷地面,完毕后按规格、型号分类码放整齐。五、 检查与验收5.1检查过程在架体搭设与使用过程中,应在以下阶段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5.1.1在基础完工后,脚手架搭设前5.1.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5.1.3每搭设完10-13m后5.1.4达到设计高度后5.1.5遇6级大风及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5.1.6停用超过1个月5.2检查项目5.2.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承,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5.2.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5.2.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5.2.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规定5.2.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2.6是否超载六、 安全管理脚手架/模板支撑架易发事故类型1、 不利因素分析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对脚手架施工管理多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重经验,重事后处理,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事故预防体系,不能有效地抑制事故的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因此,对碗扣架体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对于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 事故状况分析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长,施工人员在安全问题上往往会产生麻痹思想,其中脚手架管理更容易被忽视,致使涉及脚手架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施工工期的影响。近年来,类似事故屡见不鲜:劳务工人或从脚手架上高空坠落身亡,或因碗扣架

体坍塌事故造成群死群伤影响恶劣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我国建筑业每年发生的伤亡事故中,约有1/3的伤亡事故直接或间接地与架体搭设及其使用的问题有关;而在高处坠落事故中,50%以上的是从脚手架上掉下去的;另外结构性塌坍尤其是模板支撑架塌坍也逐年呈上升态势!因此,在碗扣架体的准备、搭设、使用、拆除、运输以及保管、使用、维修等全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3、事故类型汇总表1 碗扣架体存在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序号主要危险源导致的不利因素事故类型1架体局部/整体失稳1、安拆队伍资质;2、架体材料性能;3、安全专项方案;4、碗扣架体构造;5、场地基础处理;6、施工安全管理。架体垂直倒塌2不按规定和标准搭设1、安全专项方案;2、碗扣架体构造;3、场地基础处理;4、施工安全管理脚手架整体向外或向内倾斜,甚至局部坍塌3不按要求拆除1、安全专项方案;2、碗扣架体构造;3、施工安全管理整体垮塌或局部垮架4高处作业、施工组织不当1、个人劳保用品;2、施工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架体拆除管理;3、碗扣架体构造: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板的铺设;4、交叉作业管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5周边环境、违规搭设及使用1、架体周边环境;2、施工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防雷避雷管理触电、雷击等6消防管理不到位1、交叉作业管理火灾、爆炸等7交叉作业1、碗扣架体构造:安全防护设施;2、施工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架体拆除管理;3、交叉作业管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8各种突发因素、不可抗力1、 场地基础处理2、 施工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雷击、架体倒塌等4、引发模板支架坍塌曷事故的技术原因和技术责任(1)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或内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一段话: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造成实际荷载及其作用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列于表2中。

表2 造成实际荷载及其作用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类别造成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实际荷载1)劲性钢筋和高配筋率结构件未调增自重标准值;2)实际出现了未予考虑、但数值较大的施工设备和堆料荷载;3)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了过多的人员、浇筑和振捣设备;4)其他实际值显著大于设计值的因素;5)出现未予考虑的何载实际发生的荷载作用1)未按最不利受载部位(如梁交汇处)计算;2)任意加大立杆间距;3)相邻顶部支点的标高不一致,造成作用不同步和不均衡受载,高位者承受过大的荷载作用;4)支架立杆未按与集中荷载作用点对中或集中荷载轴线对称要求设置,产生较大的偏心作用;5)浇筑工艺不符合稳定、逐层和均衡加载的要求,或临时做违反这一要求的改变在施工中架体可能出现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列于表3表3架体不应出现的主要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类别脱离或影响设计的变化架体设置状态1) 设置基地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部分立杆脱空、虚支或滑移;2) 支架立杆底部未设置支垫或支垫不合格;3) 未按规定设置扫地杆或设置不合格;4) 高支架未设置必要的附着拉结或整体稳定措施;5) 在毗邻地区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及其他危及支架设置安全的因素架体工作状态1) 安装偏差(特别是立杆的垂直偏差)过大;2) 未设置专门承传水平荷载作用的措施;3) 在遭受强力自然力(风、雨、雪、地震等之后未做检查、调整和加固;4) 出现其他不应有的工作状态变化使架体实际承载力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列于表4中。表4 使架体实际承载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类别造成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构架情况1) 使用减料、劣质、变形、磨损的杆件和连接件;2) 构架节点和杆件连接不合格;3)立杆伸出长度过大;4)横杆漏设;5) 梁、板支架的立秆间距和步距不配合;横杆不能按设计要求连通;6) 随意加大构架参数;7)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斜杆(剪刀撑)或设置不合格;8)混用互不配合的不同架种材料;9)扫地杆过高支座1)可调托、底座丝杆直径偏小、工作长度偏大;和2)搭设高度增加造成降低因素的不利累积;体型3)高宽比过大降低其整体稳定性(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大致来自以下3个方面:第一方面一一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大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第二方面一一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裕。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所谓“被最后一根稻草压跨"的临界加载作用,是其主要特征;第三方面一一支架因采用的构造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扫地杆及自由端设置过高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表5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和主要诱发点直接起因主要诱发点支架不具有确保正常施工安全要求的承载能力实际的荷载作用超过了支架的设计承载能力;3.支架不具有抵抗局部垮塌作用的整体刚度1) 直接承载横杆(648)的跨度1.2m;2) 立杆伸出长度〉700mm;3) 横杆漏设或者未按设计规定要求连通;4) 未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5) 节点安装不合格或紧固不够;6) 未设水平、竖向剪刀撑(斜杆)或设置不符合要求;7) 使用缺斤短两、劣质、变形、有损伤杆件和连接件;8)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可调托底座或者其丝杆的工作长度>300mm;9)采用不安全的浇筑工艺和程序;10)过多集中设备和人员作业(3)模板支架坍塌的类型划分表6支架坍塌破坏的模式序号坍塌破坏模式1支架顶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2支架底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3支架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4支架架体破坏造成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5支架过大沉降变形造成的整体(局部)垮塌破;6支架过大侧移造成的整体倾覆垮塌破坏。例如北京西西工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类型就可以定为:“由各种明显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的技术安全缺陷、特别是立杆伸出长度过大引发支架上部失稳所造成的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这一表述不仅较为确切地描述了坍塌破坏的模式,同时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界定了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因缺少相应的目击证言和支架最早破坏部位的勘察材料,而难以确定其诱发点时,可以将直接起因和多种可能的诱发点综合在一起,做出不失全面性和符合性的概述。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当事故由以技术责任为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如北京西西工程的土建总工误认为立杆伸出长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