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5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9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5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02年山东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15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
真题及详解
一、问答题(共9题,每题10分)
1.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
2.民国初年影响最大的报纸副刊有哪些?
3.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请
对这几个阶段简单加以描述。
4.怎样保障新闻的整体真实?
5.新闻的社会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新闻侵权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7.特写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8.请评价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
9.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
1.请结合邹韬奋的报刊实践,论述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2.有观点认为新闻批评应坚持积极、善意、建设性的立场和原
则。请联系新闻实例阐述你对此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3.简论调查性报道的使命及所面临的困难。
参考答案:
一、问答题(共9题,每题10分)
1.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
答: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他还是
一名卓越的报刊编辑家、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他主编了《时务
报》等一系列报刊,为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为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这一些列的办报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
闻思想。四项办报原则就是他提出的重要的新闻思想理论。
梁启超在为《清议报》出版第100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了以下
的四条办好报纸的原则:
(1)“宗旨定而高”。办一张报纸,应该“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
的”。
(2)“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3)“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荟萃“全世界之知识”,但在刊
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4)“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要讲求时效,有时报馆要不
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但报道要力求准确,错了要公开纠正。
2.民国初年影响最大的报纸副刊有哪些?
答:民国初年新闻界出现了第二次办报高潮,新闻业务得到革新,
副刊也进一步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纸副刊主要是以下几个:
(1)《申报》副刊《自由谈》。《申报》是中国创办最早、历史最
久的报纸。《自由谈》专栏辟于1911年8月24日,经王钝银、吴觉迷、
姚鹓雏、陈蝶仙、周瘦鹃等人主编后,至1932年12月,总经理史量才意
欲改革,起用黎烈文为主编。民国初年《自由谈》主要是鸳鸯蝴蝶派小
说大行其道的阵地。
(2)新闻报所办副刊《庄谐丛录》,创刊于清末,民国3年(1914
年)改名《快活林》,由严独鹤主编,注重趣味性、知识性、通俗性,
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
(3)《学灯》副刊,是上海的《时事新报》的副刊。1918年3月4日
创办,《学灯》主要介绍西方国家的学术文化,也曾刊登过讨论社会主
义的征文,李大钊、陈望道的文章和郭沫若早期的诗作,在读者中有一
定影响。初由张东荪主编,后继者有俞松华、宗白华等。
(4)北京《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7日起,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
助下进行改革,主要是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
讨论》和《马克思研究》等栏目,刷新了原有的《译丛》等栏,使《晨
报》第7版变成为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
1921年10月2日起,《晨报》第7版改成4开4版的单张出版,刊名《晨报
副镌》,每日一张,每月合订一册,由孙伏园主编。鲁迅积极撰稿支
持,将《阿Q正传》(署名巴人)付该刊连载。这一副刊在思想文艺界
有着广泛影响,为发展新文学做出了贡献。
(5)《觉悟》是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1919年6月6日创办,由
邵力子主编,大力宣扬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
潮。1920年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后,它的成员邵力子、陈望道等继续主
持《觉悟》的编撰,使这个副刊变成宣传马克恩主义、社会主义的一个
阵地。
(6《京报》副刊,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该刊由孙伏园主编,鲁
迅是它的经常撰稿人。1926年4月因邵飘萍被捕杀、《京报》被封闭而
停刊,共出版477期。
3.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请
对这几个阶段简单加以描述。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日益繁荣。30年以来中国新闻
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拨乱反正时期(1978.12~1982.8):拨乱反正,艰难起步,成
果不多。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艰难起步,拨乱反正,高扬“新
闻规律”的旗帜;新闻教育科研事业恢复发展,为新闻理论研究开辟了
学术阵地、创造了基本条件、奠定了初步基础;肃清“文革”“理论流
毒”,回归党报传统,结合新闻业务改革实际研究新闻理论问题,但学
术成果不多。
(2)多元探索时期(1982.9~1992.1):多元探索坚持深化,成果
丰硕。在这一时期驳斥了“新闻无学论”,为新闻学术发展澄清理论障
碍,并在争鸣中反思新闻理论研究中的问题,逐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新闻教育科研事业进一步发展,新闻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研究条件显著改革;学者们从不同视阈进行多元探索,学术成果颇丰:
如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政治
民主与新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继续结合新闻业务改革实际,研究新闻
学理论问题,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和范围,逐渐完善研究方法,学术论著
频频出版。
(3)繁荣发展时期(1992.2至今):研究分流,竞相纷呈,成果斐
然。这一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反思新闻学与政治的关系,回归学术
本位,新闻学术史研究兴起。新闻理论研究分流,新闻传播学、哲理新
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交叉学科研究等多种研究竞相
纷呈。学术成果成绩斐然,学术论著数量快速增长,立项科研项目大幅
增长。新闻教育科研事业跨越式发展,新闻理论研究条件进一步改善,
学术活动日趋频繁。新闻学学科地位获确认,学术地位不断上升。
4.怎样保障新闻的整体真实?
答:新闻的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是指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
事件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的事实真
相。整体真实不再把新闻的个体真实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
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
保障新闻的整体真实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若干条报道准确地组合,如实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社会
和自然界的许多事件都有广阔的时空延续,媒体对它们的报道需要持续
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形。大的事件一般都有持续的
发展过程和多种因果关系,媒体需要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揭示
它的各方面的联系。从理论上看,个体事实的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
随着事件发展进行多次报道,体现的则是对整个事件或全局的真实。
(2)按照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的比例,真实地报道这些事实的量
比。即坏事与好事、消极现象与积极现象、成绩与挫折、优点与缺点、
顺利与困难等这些对立事物在社会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有的具有普遍
性,是大量的,有的不具有普遍性,是个别的、少量的。记者从事实的
联系中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事实的量比,按照不同比例再现这些事
实,达到对立事物分布的整体真实。把整体真实视为选择不同类别事实
比例的真实,是记者从宏观角度认识生活的重要理念。
(3)对客观事件的报道要符合该事物固有的真相,分清假象与真
象,在真象事实与假象事实的联系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事物的假
象与真象都是实际发生的,被反映后都具有表象真实。事物的真象是和
事物自身的本质一致的,而假象则恰好与事物的本质相分离,但后者一
般是在新闻的持续报道中反映出来的。误以假象为真象或误以真象为假
象,都蒙蔽了事实的真相,常常造成新闻报道的整体失实。
5.新闻的社会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新闻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
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
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新闻事业,也就控制
新闻自由。
新闻的社会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最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
权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限制主要集中在:a.维
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
民族团结;b.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侮辱他人;c.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d.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
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新闻的来源要真实、可靠。不能采用未经证实
新闻来源的消息。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
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人事
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
能得到贯彻。
(2)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包括对产业所有权的控制和对广告的控制。
(3)对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包括:①发扬民族精神和维护民族尊严;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
和传统习惯。
6.新闻侵权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
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
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
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1)新闻侵权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①体制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是党政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不
是一种社会职业。现在除党报党刊以外,传媒都推向了社会,社会的行
业部门色彩加强了。虽然名义上成了社会部门,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观
念上很难很快完全转过来。鉴于上述历史发展的渊源,传媒从业人员很
容易产生错觉——虽然不是公务人员,但似乎拥有某种“公权力”。
②商业利益: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传媒实际上被推向了市场,成为
经济利益的单元,这样就有了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市场机制
引发了利益、生存、发展之争,引发新闻传播业工作人员行为的多种选
择,外部的诱惑越来越多,追求传媒自身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的动
力也越来越大,这和传媒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缺乏基本的新闻道德,没有有效的职业规范来约束,造成传媒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意识的淡化。
③对传媒的监管不到位:法律上缺乏健全的新闻法制来制约媒体、
媒体人的行为。使得一些侵权行为有恃无恐。在政府、新闻行业、民众
方面对于新闻媒体和媒体人的监管也不能到位,使得侵权行为不能够得
到遏制。
(2)新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闻报道中内容
失实;②新闻报道评论不当;③未经核实转载其他媒体报道,事后证
实报道不实,构成侵权;④在报道中采用与报道内容无关的照片,或者
未经同意采用照片,构成侵权;⑤过实报道或暴露他人隐私导致侵权;
⑥褒扬性的新闻报道同样容易引起新闻侵权。
7.特写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答:特写是指截取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
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
活泼的新闻体裁。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
道。
特写的写作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镜头感
特写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摄影或者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表现方法。
①巧妙的“截取”,讲究角度的切入,再现一个片段、一个细节。
②适当的“放大”,对所截取的新闻事实进行立体化再现,对其局部
要放大、细化,以加强视觉和艺术效果。
(2)透视感
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所摄取的新闻
片段或剖面应该具备透视全局性或者本质性内容的功能。
(3)现场感
特写是来自现场的报道,要求作者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
场目击者。现场感还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情景交融,记者要
将目击式和感受式结合在一起写,以给读者从视觉到情感的强烈冲击与
感应。
8.请评价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
答:(1)大众媒介“娱乐功能”的正效应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众传播的手段也更加丰富多
样。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的出现,使过去只能停留在纸上的娱乐性报
道通过声音、人物表演和精彩的画面鲜活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更好地愉
悦受众,突显传播的娱乐功能,娱乐传播已然成为最显著的传播形式,
不仅影响着大众生活,更影响着大众文化。在这一形势下,电视媒体的
日渐娱乐化已势不可挡,成为大众传播发挥娱乐功能的主力军。
②娱乐性节目涉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
趣谈,对历史话题的新说,对明星私人生活的揭秘等满足着不同受众的
需求。大型的娱乐节目,比如脱口秀、户外真人秀和选秀节目以其特有
的娱乐形式和丰富的趣味性倍受大众的青睐,特别是受到广大年轻观众
的追捧
③娱乐节目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刺激着经济的发
展。通过明星、娱乐节目、游戏等衍生出的周边产业为传媒公司带来巨
大的经济效益。
(2)大众媒介“娱乐功能”的负效应
①在电视节目娱乐化盛行今日的同时,其带来的弊端和背后引发的
种种社会问题也令人堪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
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比如暴力犯罪、色情淫秽、粗鄙庸俗、消极悲观
的内容,会对受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人的模
仿和趋同行为,带来潜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②电视娱乐的极速发展催生了一种过度娱乐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人
们成为了“沙发土豆”,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得冷漠而无所事事,审
美趣味下降,麻痹了人们的思想。
③文化部门和各媒体必须加强对大众传播娱乐功能的规范和监督,
対娱乐传播中的不良现象加以控制和筛除,为人们追求审美快乐发挥出
传媒应有的引导作用。
9.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答:公共新闻(PublicJournalism)的概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
新闻业的改革运动。
(1)公共新闻理念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
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
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
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它实际上是媒体在内外交困的
情况下进行的内在变革,它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报道中展现各方面意见
特别是普通公众意见等方式来实现加强与社会和公众联系的目的。有学
者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
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2)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两个关键词:公共利益和民主。媒体
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共利益置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的
自身利益(盈利)放在首位。而且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公共利益的关
注,积极投身于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
1.请结合邹韬奋的报刊实践,论述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答: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
业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邹韬奋的报刊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刊一
报:
(1)主编《生活》周刊
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由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
出版工作。《生活》周刊初期只印1000多份,大多数是分赠职教社社
员。邹韬奋接任主编后新辟《信箱》专栏,不断充实内容,革新版面,
后又开辟《小言论》专栏,1928年发行量达40000份。1932年1月9日,
他宣布《生活》周刊“最近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淞沪抗战爆发
的第二天,《生活》周刊出了两期“紧急号外”。1月30日,又出版“临时
紧急特刊”,发表《痛告全国同胞书》。1933年12月,国民党政府下令
查封《生活》周刊。
(2)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
1935年11月16日,《大众生活》在上海创刊,邹韬奋在创刊号上发
表《我们的灯塔》一文,提出以“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
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为三大目标。北平传来“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他
不仅在刊物上立即支持学生的正义运动,还寄了几千份《大众生活》给
北平市学联。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1年5月
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3)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
1936年3月初,邹韬奋被迫出走香港。6月7日,他主办的《生活日
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他在发刊词中宣
布:“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这也
是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
(4)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邹韬奋流亡到香港后,又创办《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后改名为
《生活日报周刊》),其后又将《生活日报周刊》移到上海出版,改名
为《生活星期刊》,继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重点放在批评关门
主义、宗派主义倾向上。1936年11月22日,邹韬奋与救国会领导人沈钧
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一同被捕入狱,史称“七
君子”事件。《生活星期刊》也在12月被国民党查封。
(5)在上海创办《抗战》
1937年7月,韬奋出狱,8月又在上海创办《抗战》3日刊(由于租
界当局无理干涉,后改为《抵抗》),系统报道和分析国内外形势,反
映群众的抗日要求。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抵抗》恢复原名《抗
战》之后移到武汉出版。
(6)在汉口出版《全民抗战》
1938年7月,邹韬奋创办的《抗战》和李公朴创办的《全民》周刊
合并,改名为《全民抗战》,在汉口出版,韬奋主编。该刊最高销量30
万份。1941年2月,《全民抗战》被当局查封,韬奋第3次流亡来到香
港。
(7)香港版的《大众生活》
1941年5月17日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大大加强了在港的抗战
宣传力量。十二月太年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香港,《大众生活》
只得停刊。此后邹韬奋再也没有办报刊的机会。邹韬奋和许多居港进步
文化人士,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的东江纵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
总之,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
者,还要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许多卓有见地
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
的新闻思想。
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
目标的工具。1936年,他宣布《生活日报》是“人民的报纸”,“本报的
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他指出:《生活
日报》的“新闻要完全作人民的喉舌,新闻要完全作人民的耳目。”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邹韬奋接编
《生活》周刊之初,就提出要“以文会友”,作者读者“精神可以连合为
一”,刊物要成为读者“极好的朋友”。其后也多次强调这一主张。
(3)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邹韬奋在《经
历》一书总结自己办报刊的体验时指出,有几个原则必须掌握,其
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他认为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
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
(4)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推广
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
懂。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在广告、发行、经营管理和设备现代化等方面,邹韬奋也有实践经验和
理论论述,1940年出版了专著《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一书。他重视广
告,认为报刊“对于所登载的广告,也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对读者负
责的”,但登载广告需要选择,要从法律和道德上考虑,在版面安排上
广告不割裂新闻。
(6)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他
曾经提出,理想的编辑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①大公无私;②敏锐的
观察和卓越的识见;③文字畅达;④至少精通一种外文。他还提出过
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健全的体格,懂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2.有观点认为新闻批评应坚持积极、善意、建设性的立场和原
则。请联系新闻实例阐述你对此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答: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
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
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
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
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
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
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
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开展新闻批评应该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开展新闻批评,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
识;
(2)开展新闻批评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人民和
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负责;
(3)开展新闻批评,要着眼于建设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促进
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能为批评而批评;
(4)开展新闻批评,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
(5)开展新闻批评,要特别注意摆正媒介自身的位置;
(6)开展新闻批评,必须注重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严格遵守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自觉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
从上述定义和原则来看,开展新闻批评应该秉持事实确凿、观点正
确、公正平衡、遵纪守法的理念。新闻批评应该坚持积极、善意、建设
性的立场和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新闻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使新
闻发挥对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只有从这样的原则立场出发,新闻批评
才有其立身的根本。例如:人民日报反腐系列评论,正是从对政府积
极、善意、建设性的批评立场出发,对贪腐现象进行严厉地批评。
而如果新闻批评朝着消极、恶意、破坏性的立场出发,那么新闻批
评就打破了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也打破了新闻批评所要遵循
的原则。新闻批评不再是为受众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服务。
3.简论调查性报道的使命及所面临的困难。
答:调查性报道是指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
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
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
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受到广泛关注。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
为目的,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
体相对独立的工作。
(1)调查性报道的使命
①满足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获知欲及追求社会公正的愿望
a.调查性报道中的选题来自社会实践,并集中于那些普遍存在的
新现象、新问题,因此它可以比较及时地向受众提供有关的最新社会信
息。
b.调查性报道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揭露、批评贴近百姓生活的问
题,特别是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这不仅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
现实,而且代表了民意民情,可以称为受众宣泄不满的渠道,称为社会
的“排气阀”。
②设置议题,自下而上地行使新闻监督权
调查性报道从社会生活中选题,以调查采访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它能
把受众关心的话题变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或焦点,再进入政府的议事日
程,使社会——媒体——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使社会问题不断得
到解决。
(2)调查性报道面临的困难
①知情人或当事人拒绝透露信息。由于所涉事件一般都较敏感,知
情人为避免引火烧身,通常都会三缄其口,避而不谈。为了尽量少吃闭
门羹,有时候就不得采用一些以“明访”为名的迂回策略。
②在进行调查性报道中,报道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会涉及具体人和
事,容易触及一些敏感问题或个人隐私,要掌握好“度”,在运用隐蔽式
采访时,也要掌握好一个“度”。
③调查性报道写作中要注意坚持与维护新闻报道的品位,不能一味
迎合读者寻求刺激、猎奇的需求,将渲染凶杀、色情、暴力、吸毒、同
性恋、婚外恋、走私、政治经济丑闻、离奇故事作为追求媒体“发行
量”或“收听、收视率”的诱饵,而不顾社会效果。
④调查性报道不意味着越长越好。掌握报道的篇幅,组织报道的结
构,简练地写作,是这类报道的新追求。记者应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己
任,将调查性报道写成研究社会问题的参考书,严肃采写,善于思考、
研究,为社会把脉,透视深层问题,理性启迪受众。
2013年山东大学618新闻理论考研
真题(回忆版)
1.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
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一等功荣立
者;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今年50岁的海军工程大学教
授马伟明,一直在科技强军的路上领跑。
破解世界级难题
有人形象地把动力系统比作现代舰船的“心脏”,马伟明就是这
个“心脏”的研究专家。由于舰艇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怎样提供高品
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攻关的课题。经过研究
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
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
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长期以来,国内外电机
界都认为,这是妄想。然而,马伟明不信邪。经过10年艰苦攻关,他
创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攻克了这类电
机电磁参数计算、传导干扰预测及其抑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
上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2年,交直流发电机工程样机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
此,我国海军新型潜艇有了一颗坚强的“中国心脏”。
今年盛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组织由院士和专家教授组成的考
察团,登上我国产某新型潜艇,实地考察已经正式服役的“双绕组发电
机供电系统”。
这颗坚强的“中国心脏”不负众望: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交直流混
合发电的供电系统,不仅功率密度和可靠性高,而且占用体积小,军事
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经过科技部专家组多轮严格评审考察,马伟明凭借“双绕组发电机
供电系统”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伟明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没有止步。随着大型战舰对舰载电力需求
的快速增大,他又提出了研制体积重量更小、发电容量更大的高速感应
整流发电机供电系统的设想。
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是在马伟明提出这一设想的几年后,
才相继开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就在他们刚刚迈入这道门槛之际,马伟
明已经成功研制出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的全尺寸样机,又一次确立了
我国在多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上的世界领先地
位。
事关国家利益不含糊
马伟明是一个把“国家利益”举过头顶的人,事关国家利益的事,一
点不含糊。
“固有振荡”是困惑电机界的世界性难题。在我军新一代潜艇引进某
国M公司供电系统的第一次技术谈判中,马伟明曾善意地向M公司专家
提出这个问题,但对方却傲慢地表示自己的产品不存在问题。
他们不能想象眼前这名瘦弱的中国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确,相对
于M公司先进的研发条件,马伟明和他的同事只有3.5万元的科研经费,
外加一间由洗脸间改造而来的实验室。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随后
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马伟明和他的团队不分白天黑夜地连轴转,在经
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最终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
装置”,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
荡”这个世界性难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几年后,马伟明代表中方远赴欧洲M公司验收进口设备时,直捅其
设备的“软肋”,振荡问题暴露无遗。
这是一次科研上的巅峰较量。难道中国已解决发电机整流系统振荡
顽症?M公司的技术人员很快就从世界专利索引权威刊物上得到证实。
在“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的发明专利条目下,赫然标注
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等。”
“如果你能以你的专利帮助我们解决振荡问题,我们愿意向你本人支
付150万元人民币作为酬劳。”M公司的首席专家想与马伟明进行“私下
交易”。
150万元,的确有着强大的诱惑力,但它未能撼动马伟明:“专利技
术的转让是有价的,但到底多少钱,则不是我关心的事,因为作为一项
发明,它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国家。”
事已至此,M公司只有老老实实购买中国的发明专利,并请马伟明
指导改进,否则M公司花费巨资生产的产品等于一堆废铁。
这是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变局:8年前,中国与M公司谈判引进其专
利技术和生产线,遭到M公司的断然拒绝。时过境迁,现在M公司反过
来购买中国人的专利技术。而且,为使用一次“中国制造”,不得不支付
250万人民币。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一个仅有5名成员的课题组发展成为编配65人的研究所,从仅有
一间资产不足万元的实验室发展成为资产过亿、技术先进的国防科技重
点实验室,从相对单一的研究方向发展成为我国舰船综合电力技术领域
创新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马伟明到底有什么绝活儿?
清华大学教授王祥珩在担任马伟明团队的客座教授期间,曾经算过
一笔账:自马伟明当选院士以来,为培养人才花费就以亿计。他连连发
出感叹:“你们为了培养人才,真是不惜血本啊。”
对于当前社会关注的“博士生给导师打工”现象,马伟明笑称自己是
团队在读博士的打工者。为给年轻人创造建功创业的机会,他不仅出思
想、出经费,还给课题。这些课题大部分
来自马伟明的创新思维。而且,近10年来,他从未在自己领衔的科
研成果报奖时署名,把机会全部让给了年轻人。从这里先后走出了6名
博士后、70名博士和116名硕士。
“搞科研,最大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马伟明说,“培养人才,我不
着急看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办
法。只要你努力了,即便结果是失败的,我仍然会给你很高的分。”
赵治华,曾经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调入马伟明团队
后,马伟明为他投了不止1000万元。然而,前3年,赵治华没有搞出一
个课题,没出一个成果,没发表一篇论文。一些人开始认为“这个小伙
子可能不行”。
3年未鸣,一鸣惊人。第四年,赵治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在国
际上引起轰动。现在,赵治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
的首席专家。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客座教授、青岛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吴新振教
授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在国内,能付出如此代价培养人才的团队,马
伟明创新团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王东是一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具有良好的创新潜质。在他刚转入博士学习时,马伟明大胆放手把“十
五”某重点预研项目3大关键技术之一交给他组团攻关。
国内科研院所100多名知名专家参加项目评审会。当23岁的王东出
现在汇报台上时,很多与会者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员。
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王东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判心理》课件
- 《安防系统工程方案设计》课件1第01章
- 软件技术人生规划
- 护理公开招聘试题答案(共5篇)
- 1.金融衍生工具
- 大学职业规划目标
- 劳动合同培训会议通知
-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解读
- 房东过世 租赁合同
- 2024年版定制化委托技术支持协议版B版
-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动火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 矿石交易居间合同模板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 物业项目移交清单表
- 天津市七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原卷)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合同5篇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2024)湘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烟草专卖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