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试题_第1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试题_第2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试题_第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试题_第4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限时突破(十一)(限时:25分钟)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muon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1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处于n=4能级的μ氢原子,可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B.处于n=4能级的μ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C.处于基态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2200eV的光子可跃迁到n=3的能级D.处于基态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2529.6eV的光子可电离答案D解析处于n=4能级的μ氢原子,可辐射出Ceq\o\al(2,4)=6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处于n=4能级的μ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时能级差最大,则辐射光子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选项B错误;处于基态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281.1eV)-(-2529.6eV)=2248.5eV的光子可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C错误;处于基态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2529.6eV的光子可电离,选项D正确.15.如图2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B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A、B间细绳的拉力为FT,B、C间的摩擦力为Ff.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木块A上,系统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B、C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稳定后,FT和Ff的变化情况是()图2A.FT变小,Ff变小 B.FT变大,Ff变大C.FT变大,Ff变小 D.FT变小,Ff变大答案A解析粘上橡皮泥后,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加速度减小;再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T=2ma,因加速度减小,所以拉力减小,而对C木块有Ff=ma可知,摩擦力Ff应变小,故A正确.16.a、b、c是三个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其中b恰好沿着极板边缘飞出电场.粒子a、b、c在电场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a、b运动的时间相同B.a的质量最大,c的质量最小C.动量的增量相比,a的最小,b和c的一样大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大,a和b的一样大答案C解析由水平方向:x=vt,可知a运动的时间最短,c、b运动时间相同,选项A错误;竖直方向,由y=eq\f(1,2)at2可知,a的加速度最大,c的加速度最小,根据a=eq\f(qE,m)可知,a的质量最小、c的质量最大,选项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Δp=qEt可知a的动量增量最小,b、c一样大,选项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ΔEk=qEy可知,a、b动能增量相同,c的最小,选项D错误.17.如图4所示,用力F拉位于粗糙固定斜面上的木箱,使它沿着斜面加速向上移动.木箱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重力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C.合外力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答案C解析克服木箱的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选项A错误;F和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选项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选项C正确;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选项D错误.18.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该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实现地对月中继通信.若“嫦娥四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从近月点Q落月,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图5A.沿轨道Ⅰ运动至P点时,需向后喷气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C.在轨道Ⅰ上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D.沿轨道Ⅱ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D解析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只有通过减速向前喷气使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减小,做近心运动来减小轨道高度,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半长轴小于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半径,故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要大,故B错误;根据a=eq\f(GM,r2)知,在轨道Ⅰ上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沿轨道Ⅱ运行的过程中,只有地球的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故选D.19.如图6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的质量分别为m、2m,A和B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与转台中心的距离为2r,B与转台中心的距离为r图6A.转台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μmgB.转台对B的摩擦力一定为2mω2r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小于等于eq\r(\f(μg,r))D.转台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A比B先滑动答案BD解析转台对A的摩擦力等于向心力,即FfA=mω2·2r=2mω2r,不一定为μmg,选项A错误;转台对B的摩擦力等于向心力,即FfB=2mω2·r=2mω2r,选项B正确;对物块A:mω2·2r≤μmg,可得:ω≤eq\r(\f(μg,2r)),选项C错误;因A的转动半径较大,故当转速增加时,A首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A首先滑动,选项D正确.20.理想变压器如图7甲所示,原线圈与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源相连,已知R1=20Ω,当滑动变阻器R2调至5Ω时,R1消耗的功率为0.2W,且“3V0.6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B.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为25HzC.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q\r(2)WD.若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左滑动,灯泡将变暗答案AD解析电阻R1两端的电压:UR1=eq\r(PR1)=eq\r(0.2×20)V=2V;交流电电压有效值:U=eq\f(10\r(2),\r(2))V=10V;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1=U-UR1=8V;变压器副线圈电流:I2=eq\f(0.6,3)A=0.2A;则次级电压:U2=I2R2+UL=0.2×5V+3V=4V,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eq\f(n1,n2)=eq\f(U1,U2)=eq\f(8,4)=eq\f(2,1),选项A正确;副线圈电流频率等于输入交流电的频率:f=eq\f(1,T)=eq\f(1,0.02)Hz=50Hz,选项B错误;变压器的输入电流:I1=eq\f(n2,n1)I2=eq\f(1,2)×0.2A=0.1A,则交流电源的输入功率:P=UI1=10×0.1W=1W,选项C错误;若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左滑动,则R2电阻变大,副线圈电流减小,则灯泡将变暗,选项D正确.

21.如图8甲所示是电阻可忽略的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已知导轨的间距L=1.0m,导轨的倾角θ=30°,导轨上端接的电阻R=1.5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阻值r=0.5Ω、质量m=0.2kg的金属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电流传感器记录了金属棒在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图8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1.0TB.0~2.0s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为2.0CC.0~2.0s的时间内,导体棒下滑的距离为3.2mD.0~2.0s的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2.8J答案AC解析当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感应电流最大且达到稳定状态,则:mgsin30°=BImL,解得B=1.0T,选项A正确;根据Im=eq\f(BLvm,r+R),解得vm=2m/s;从开始下滑到达到最大速度,由动量定理:mgsin30°t-Beq\x\to(I)Lt=mvm,eq\x\to(I)t=q,解得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