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_第1页
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_第2页
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_第3页
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_第4页
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层考查内容:考什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

核心价值识、思想方法,多角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度观察、思考,发现、

基本素养学科素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运用知识能力:

关键能力独立思考、分析

基础性、通用性

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识(60%):

必备知识交流合作,适应

终身学习必须掌

社会发展

不同情景下利用知

识和技能完成任务、

应变能力,学科观

念、学科视野,体在知识积累、能

现实践能力和创新力提升和素质养

精神成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正确的核

心价值观

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

具备批判性和创新

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方面考查要求:怎么考性思维方式

高考评价体

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考必须紧

紧围绕立德树人。

是高考的核心功能。高考是教育领域

中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是人才评价、人才

分流的关键阀门。

是高考的天然功能,是基础教育发展

的“指挥棒”。高考的每一步,无论是前端的

内容设计、素材选择、试题命制,还是后期的

评分流程、评分方式,都要考虑如何引导教学,

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高考评价体

考什么四

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姓鹿岛情感态度

的综合,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

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核心价值」

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劳动精=\:

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___士_-------

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学科索养

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

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

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

I

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1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Z--v—~~~必备知识

识和能力。

四层化当学科核芯价值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

的陶瓷制造、火药使用、传统中药等古代科技文明和近现代化

学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的了解,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的责任感和使命

金熊舸河里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秉承可持续发展

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

价值判断

向学生展现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以

及严谨求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

示化学在新理论的创立、新材料的研制、新药物的合成、新能

源的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科育人

价值在精神品质方面的体现

“旧层”化学学科素养

高相价体系的翱林

化鞘概中的学科献

也飘麟般的翱收心林

他化学学科索取谪号评价体系及蚓林曲吟科豺部J关系

“四层”

化学学科关键能

知识获取能盛:

判断物质结构

掌握基础知识

分析物质性质

辨析基本概念

侦测反应现象

狭取行关信息

理解与分析与推断反应结果

辨析推测

实践操作能力群:

识别有效证据L纳与探究与设计探究方案

科学推理论证论证创新描述实验现象

处理转化数据分析实验数据

归纳总结规律J[I评价探究方案

思维认知能力群:

“四层,,

“化学学科必备知识”

典型无机物■质转化

的性质与应用质及转化关系

电解质溶液

原子结构性质

热力学反应变化AI物质结构

V必备;分子结构性质

与性质

动力学与规律I晶体结构性质

电化学

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元素符号

化学语言化学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结构式实验原理

安全使

方程式与概念与方法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用标识常用仪器的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主要用途和

使用方法

怎么考高考评价体系四翼

基础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基本技能解决生产中问题

基本方法阐释社会中热点

基本操作基础性解答实验中疑问

1___________7

3圆屋R①画寓R同

一玄要求韦•吉内容商支载体基于情境活动的命题要求

构成学科案

要求学生询动单一的却识或

基础性养基础的必基本层面的问题情境

备知识和关技能解决问题

植能力

必务知识.

要求学生在正谛思想观念引

关林能力

综合性丁郭、源台层面的问题情境导下.综合运用多钟知识或

学科素养

技掂解决问题

校心价值

必备知识.要求学生在正辅思想观念引

应用性关播能力、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学习领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

学科索养、探索问题情境技能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应

校心价值用性问题

必各知识,要求学生在正确思窗观念引

候下.在开放性的淙合情境

创新性关谯能力、开放性的生活实践问题情

学科索养、埴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

核心价值创造性的结果或结论

基于思维模型建构的高考化学制备实验复习

解读高考——2022年实验综合题考点考向

高考真题试题类型实验情境呈现方式

甲卷T27无机物制备Na2s的制备及纯化装置图

乙卷T27无机物制备二草酸合铜(II)酸钾的制备实验步骤+装置图

湖南T15无机牧p情]BaCI/"。的制备及含量测实验步骤+装置图

广东T17原理探究醋酸电离平衡实验探究实验步骤+表格

河北T14力量测定1香菇中亚硫酸盐的测定实验步骤+装置图

辽宁T15无机物制备氢能法制备装置图

山东T18无机物制备FeCI24H2。和(SO")制备无装置图

水Fe」

海南T17无机物制备磷酸氢二胺的制备装置图

湖北T16无机物制,磷酸的纯化装置图

北京T15/理探究]CU与二价镒的反应产物探究装置图+表格

浙江T30无机物制备氨基钠的制备及纯度测定装置图

解读高考——2022年实验综合题考点考向

选择新物质的制备为实验情境,以物质制

备流程为主线

落点《化学课程标准》中

素材通常教材外

仪器识别

装置功能

物质制备流程x操作方法A文字表述

操作原理

南武中学李同波老师~IM#

9月16日《基于控制变量的原理型实验设计或粽件控制

10月14日《基于素养的定量实验款学设计》V

相关反应原理*定量胡附及凄墓分柝

解读高考一一实验综合题类型

(一)无机物的干法制备(通常有气体参与)

陌生物质往往有某些特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一

旦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就是产品的产率不高,纯度不

高,甚至是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制备前要抓住信息

(内在与外在),分析特性发生的实验操作或途径,

来考虑避免特性发生的措施。

很多学生并没有在解题过程中没有体现出这样的思维模式。

学情分析

1.磺酰氯(SO2cU)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为一54.1C,沸点为69.1℃,

遇水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是一种有机氯化剂。实验室常用

C12和S0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磺酰氯。

ABCDE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⑶装置C中球形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为破石灰,作用是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使磺酰氯水解

(4)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磺酰氯,请帮他连接装置:

A—D—C—C—H—B(装置可重复使用

1、没有捕捉题目关键信息;

学情分析2、捕捉了关键信息,却没有有序的深度思考

7.磺酰氯(s。2c)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为-54.1P工舞

点为69.1P,遇水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直一种看机薮正而。■验室布甫Cl2和S5在催化剂作

用下反应制备磺酰氯。

AD

⑶装置C中球也干燥帼1;3)装置C中球形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为

作用是的屏磁

作用是

黑叨L祐催加办叶.物如l

缴礴

请带他•物一置、A

L可重复使用)。…母e

根据学情及时调整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

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在一轮复习中根据学情对某些

实验内容进行主题式整合,把融合高频考点与易错知识点

等的教学主题作为发展学生化学思维的载体,设计一些对

学生思维发展起引领作用的问题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引导学生在明晰实验“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至“为什

么这么做”的知识本源探究层面,逐步建构问题解决的思维

模型,并通过在陌生情境下的实战操练,在应用模型中实

现对模型修正完善,可以达到达到内容结构化、思维模型

化、应用情境化的作用。

化学一21世纪的中心学科

纯度高、产率高、速率快、安全环保、物能综合利用

任务一:回归教材一Fe(OH)2的制备

用一支试管取2mLFeSC\溶液,用胶头滴管

向其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o

为什么出现异常实验现象?

模型建构——“设防”型制备实验

①油封液面

Fe2+、①装置的气密性(敞口)②用已煮沸的蒸播水

Fe(OH)2。②溶液中有溶解氧配制试剂

易被氧化③滴加溶液过程中带入。2③向FeS()4溶液加入铁粉

④把胶头滴管伸入溶液

下滴加NaOH

任务二:陌生无机物的制备

L无水FeC%呈红棕色,极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

工业上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请同学们设计制备

并收集无水FeCg的实验装置。

设防来源措施

抓信息特性发生的耳>

装置、操作

物质特性环境和途径

模型建构——“设防”型制备实验

有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防止后续装置的H2(Xg)/

进入前一装置,

干扰实睑/引起水解/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匕

鼓气”制气H除杂卜I干燥反物质制备、收集卜[保护H尾气处理

1.反应前: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干扰实验(物质藕论)

易水解/易潮解)

2.反应后:排出有毒气体,用溶液完全吸收,防止污染环

境。(气体有毒)

若在定量实验中,反应前排除装置内空气,以及反应后

将生成的气体全部呼入吸收装置,可以减少误差

任务三:走近考题

1.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

棕红色,易潮解100C左右时升华。

导管易被产品堵塞;

(1)装置(I)的主要缺点是J尾气排入空气.易入龙环境易活。

(2)装置(II)的主要缺点是:产品易潮解o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任务三:走近考题

2.合成s2a2(节选)设防方更遁]措施3评价

合成S2c12有关信息

物质熔点/℃沸点/℃化学性质

遇水隹成HC1、SO2>S;

S2a2-77137

300℃以上揖全分解;S2c▽网&2SC]

(5)如果在制备时加热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S'Ck会分解,降低产率

⑹为了提高s2a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

和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任务四:当堂检测设防,来源Q措施

1.(2018年全国甲卷T26)醋酸亚铭[(CH3co0)2<2「%0]为豉红色晶

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

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铝还

原为二价倍;二价铝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铭。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总结

1、抓住题目已知信息,“防”得其所的思维模型:

防水解/潮解

防氧化设防来源措施

防堵塞

抓信特性发生的

防倒吸装置、操作

防污染物质特性环境和途径

防副反应

2、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装.:设计思维模型:

鼓气o制气除杂­干燥Q物质制备、收集Q保护u尾气处理

感悟

一道好题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是很多的。物质不

管如何制取,都是把纯净高和产率高做为第一追求的

目标,所以在制备过程中,要求反应物最大程度地参

与反应,提高产品产率,并最大程度地避免产品损失。

另外产品若有某些特性的,则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其特

性所引起的产率降低、纯度不高的情况发生,甚至安

全性上的问题。而我们学生领悟到以上这些,答题的

针对性会不会更强一些,准确率更高一些?

历史长河中

知识模块及题号202021202201920182017201620152014

22乙卷0(1(I卷)(I卷)(I卷)(I卷)(I卷)(I卷)

乙卷)

化•ESTSE777787、8778

有有机化学基础8108811999

小纯粹有机物同分异构7

元素周期表(律)、原子结构111111131212131210

电化学(电解、原电池)1212121213111111

1313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131113121311

108

化学实验基础89910、8101012、13

阿伏加德罗常数1088

新题型9101071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9

试题呈现的趋势

把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选择题

进行比较,不难得出选择题呈

现“大稳定、小创新”的趋势,

稳中求变,变中创新。

历史长河下的选择

题题型规律(I卷或

他辱§STSE(传就文牝)阿伏加穗歹帝裁

中机小发尢*牝金物辘腐维新

尢未周期律(索)JL新建律和攻盅叁

卖除小鬼化号反感速率与不衡

它也等原理离各氏宸和澈桂兴感

水溶液的甫3年衡以化逐原京意针算

新题型

高频考JL检考JL反复巩固训练

零散时间训练

旅率+1"栈式

选择题命

题规律(

龙频考支——化名gSTSE(化)

命题趋势:(1)题型特征还读延续以往的命题风格,试题外观特征和考

查要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与时代的变化发展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

(2)考点设置着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还会围绕化学与工业生产、

环境、能源、医药、生命和材料之的关系设置考点。

(3)考查对象仍会围绕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进行考查,主要体现化学与生生产、科技的联系。

(4)关注点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中的化

学知识;②关注物质结构、性质与应用之间的联系;③关注以图示的形

式为载体的考查。

•备考策略

•(1)熟悉题型特征和考查要求。

•(2户匚集整理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的应用,并能够从组成、结

构和性质方面对这些应用进释。

­(3)设置专题训练,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中化学知识的

考查,要能够从文献中提效信息并建立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022年全国乙卷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2022年全国甲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选择题命题规律(

高频考上r守机』•我

一命题去势

4)题型特征: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更多倾向于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的考查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的小综合。预计2023年还会以这两种形式呈现,

特别是小综合的考查,在出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会增大考查的覆盖面。着

重考查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及应用,命题仍会集中

在同分异构体、原子空间位置、反应类型、反应现象等考点。

(2)考点设置:会集中在同分异构体、原子空间位置、反应类型、反应现象

等考点。

W)考查对象:一般还会以某物质的结构简式或化学反应为载体,从不同角

度进行设问。

龙强考点——守机小发

备考策略

(1)从整体框架的角度分析有机反应,包括反应物、生成

物、反应试剂、反应现象、反应条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能

够根据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判断其他方面。

(2)熟记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正向能够根据官能团判断物

质的性质,逆向能够根据物质的质判断物质所含的官能团。

(3)能够灵活应用"母体法”“组合法”分析原子空间相

对位置;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方法书写或判断同

分异构体。

【2022年全国乙卷】8.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

再利用的反应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

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CO2人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V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化合物1化合物2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2022年全国甲卷】8.辅酶Qo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辅酶明。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分子式为C60H

B.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

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选择题命

题规律(

♦r,./J11、

命题趋势)

(1)曜型特征。命您方式将侬然保持先推断再判断的形式,涉及的元素一

般是短周期的几种元素并且以H、C、N、0、Na、Mg、Al、Si、S、CI为主。

新高考卷中将出现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

(2)题干信息。题干给出的信息主要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化

合价、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元素周期表片段和物质结构简式、物

质用途及特性等。

(3)考点设置。落查点不会有大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设置:①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②原子半径小比较;③物质组成(电子式、结构式、最

简或);④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

律。尤其要关注“六比较”,即比径、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熔沸点、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选择题命

期律(方题规律(

龙频涔支——元素周

备考策略

(1)掌握解决本类型考题的思路和方法。一审,明确题给条件,找“题眼”;二推,根据

题信息推断元素名称;三判,逐项分析判断正误。

(2)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3)在整体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原子、分子和物质性质的特殊点,在推断题中元

素或物质的特殊性质往往就是考查点。

(4)熟练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物质或微粒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建立起物质结构

质之间的知识网络,加强联想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5)弄清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如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之间

系等。

【2022年全国乙卷】11.化合物(YW4X5Z8•4%Z)可用于

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队X、Y、Z为短周期元乏

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2分子的总电子

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M

示,在200°C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S

述正确的是()当

*

®

A.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O35

C.100~200C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Z)()2000)()

().500C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

【2022年全国甲卷】12.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19。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

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Q

B,单质的熔点:X>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

选择题命题规律(四)

龙频考点——实能小板

命题趋势

(1)题型特征还会延续往年命题风格,表格型和实验装置评价型命题的概率会更大。表格

型试题具体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中的两项或三项;实验装置

型试题主要涉及制备装置、分离和除杂装置、收集装置以及仪器的使用等。

(2)考点设置高频考点主要包括仪器的使用、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物质的制

备等;低频考点包括药品的保存和取用、溶液的配制、实验安全等。

(3)需要关注:①药品保存和取用。②实验安全问题,包括安全标志的识别和突发事件的

处理等。③仪器使用方面需要适当关注仪器的规格和特征、分液漏斗的使用、防倒吸装置等

o④基本操作方面需要适当关注试纸的使用、仪器的洗涤、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气体的验纯

等。⑤气体制备方面需要适当关注氨气、氮的氧化物、氯气的制备等。⑥定量实验方面需要

关注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等。

选择题命

题规律(

裔领考《£——实龄上做E、’、

备考杲陪、U)

(1)熟悉常考的题型结构粕考查点。

(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及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评价

的常见类型及分析方法。

(3)要强化整理和记忆热点题型,由于本部分知识相对杂乱,易出现细

节上的错误,要整理常见易错点并强化记忆。

(4)不能孤立地看待实验,要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紧密联系,因为

仪器的选择、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物质的制备等均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密切相关。

【2022年全国乙卷】1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先变橙色,后变蓝

A氧化性:C12〉Br2〉l2

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色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

B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

Cu(OH),悬浊液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

C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燃

气体通入BQ的CCL1溶液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试管口润湿的蓝色

D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薄膜碎片石蕊试纸变红

【2022年全国甲卷】13.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

都正确的是()

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比较CH3COO-和分别测浓度均为0.lm.l•L的

A灰&一的水解常CH3COONH4和NaHC()3溶液的山,后Z;(CH3COO)<^(IICO3-)

数者大于前者

检验铁锈中是否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4溶

B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含有二价铁液,紫色褪去

探究氢离子浓度

对GO4、向R,Cr()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增大氢熟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

C

CQO?2一互转化的黄色变为橙红色CQCV-的方向移动

影响

检验乙醇中是否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

D乙醇中含有水

含有水生无色气体

选择题命

题规律(

■二J、

.±L)

——..1I,KtI

g工作原¥

查点主戛

-4/-X^EH»I

1定量计算,

物或反应物而物质

美注感

「1

置的组合进行电化学知识的综W

电镀和粗钢的电解精炼等,因:

腐蚀与防护的相关知识。20171

美魄瞅

年金置辑算整编

选择题命题规律(五)

用班考兜二

备考策略.

本专题试题属于必考题,在备考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归教材,以教材为重点,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做题。不论多么复杂陌生的情境,

多么复杂新颖的装置,都离不开教材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模型。

(2)重视基础知识,抓实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学习,此类试题的基础是原电

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考查点也是基于工作原理上的变化。所以要抓好基础知

识的学习,并能够根据真实情境进行迁移应用。

(3)重视常考点的备考,从上述分析来看,本专题试题的常考点主要涉及电极名称

的判断、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或正误判断、电子和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

电解质溶液变化的判断、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和相关定量计算等。

(4)重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探究,通过做高考题感知高考考查要求,查找对知识掌

握和能力要求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复习并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究

高考命题动向。

选择题命

题规.律(

高频考点——电化学小41—混、楂5.哈齐折^阳M正责你束我德

【2022年全国乙卷】10一种水性电解En-Mb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M+以

ZWOH1-存在)。电池放电时,下歹f血错澳的是()

AII区的K*通过隔膜向II区迁移

B」区的通过隔膜向II区迁移

+2+

C.MnC)2电极反应:MnO2+4H+2e-==Mn+2H20

22+

D.电池总反应:Zn+40H-+MnC)2+4H+==Zn(OH)4-+Mn+2H2O

【2022年全国甲卷】12.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近年来,

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5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⑻)和空穴

(h*),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口2。2+2卜+==2口++5)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心。2=2口+02"

•<

1先

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充

5化

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也光照

d极

r战

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2+2口++2仃=«。2一

离子交换腹

选择题命

题规律(

高频考点■水溶茂中的喜'父年痴「J」、

全国卷n

分布系数(二元酸H2A)无无

2020电离常数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曲线

数据识别、物质的浓度

电导率—中和湎定沉淀溶解平衡(双曲线)文字叙述(融合N.J

2019导电能力的分析,酸碱性的判断,离子浓外界因素对磷酸电离平衡的

度大小比较

影响,物料守恒,H+数的计算

无无沉淀滴定曲线

2018&p计算及数量级、浓度对

滴定曲线影响

对数(比值)——pH(双直线)分布分数(二元酸H?A)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含沉淀)

2017需震鬣遭髓判为浓度电离常数计算、”黑鬻较常数计算年鬻器断

关示比较、曲线数据识别方程式的判断

中和滴定(pH-V图)无文字叙述类

指示剂选择、中性点的分析(试剂体

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

2016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pH的估(

计)算分析

选择题命题规律(六)

高频考点一水僖度中的喜仔牛衡

题型分类高考试题示例

2019.浙江4月选考21、2019•江苏14、2019全国卷11111、2018•天津卷・3、2018.江苏卷14、

2018-

北京(表格)1k2018•海南卷《、2017•江苏42、2017•江苏・14、2016•浙江42、2016•全国卷

文字叙述

DL13、2016•天津卷・4、2016•上海卷・6、2016•江苏卷・7、2015•江苏44、2015广东11、2015-

天津

(表格)・5、2015•重庆卷・3、2015•安徽卷T3、2015•四川卷《、2014•重庆卷3、2014•山东卷

・13、2014•福建1()、2014•上海H、2013•四川(表格)卷・6、2013•广东卷・12、2013•重庆卷

•2、2013•卷L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