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23/wKhkGWWcvMGAA9iwAAGuUdLKv24542.jpg)
![古诗鉴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23/wKhkGWWcvMGAA9iwAAGuUdLKv245422.jpg)
![古诗鉴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23/wKhkGWWcvMGAA9iwAAGuUdLKv245423.jpg)
![古诗鉴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23/wKhkGWWcvMGAA9iwAAGuUdLKv245424.jpg)
![古诗鉴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23/wKhkGWWcvMGAA9iwAAGuUdLKv245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复习中考模考试题分类汇总(江苏专用)一古诗鉴赏(原卷版)
1.(2022•江苏•无锡市河埒中学二模)阅读诗歌,完成以下各题。
成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①破(qi)中作:在大沙漠中作诗。磺:沙石地,沙漠。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欲到天"的表达效果。
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行进方向,"欲到天”运用—的手法,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
边塞的气势,为全诗奠定了的情感基调。
⑵本诗的最后一句“平沙莽莽绝人烟”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2022•江苏南京•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成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第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
【注释】①《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断人行:
指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后,就开始禁止行人通行。③况乃:何况是。
⑴请简析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
⑵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B.颈联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对弟弟深切的忧思。
C.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
的心胸。
D.全诗前后照应,承转圆熟。"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
"死生"不明。
(2022•江苏•苏州市振华中学校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唐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骁骚咒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①骏骏(qin):马走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③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3.结合画线诗句,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眼中的画面。
4.有同学认为,这两首诗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表达的情感有相同之处,你是否认同?请阐述你的理解。
(2022•江苏•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江上朱楼新雨晴,溪西春水毅文②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注】①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州任刺史。他非常喜爱民歌《竹
枝词》,于是写了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②毅文,是绐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一、二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写了浪西之景。
B.”江上朱楼新雨晴"中的"朱楼"一语双关,既指朱红色楼,也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
C."澳西春水裁文生"中的一个"生"字,写出了和风送暖,,襄西春水泛起细微的波纹。
第2页共20页
D.诗歌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全诗有声有色,动静配合。
6.”桥东桥西好杨柳"中的"好"字用得妙在何处?
7.本诗所写为夔州淡西之地,此地就是作者后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起的让他二十三年弃
置身的"但从本诗“人来人去唱歌行”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作者在当地的风俗生活中也获得了快乐。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信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中向我们也展现出了相似的风俗生活。(填写古诗文名句)
(2022•江苏淮安•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诗歌前两句是如何表现塔高的?
9.清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评论诗歌有“言浅而思深”之说,请结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两句加以理解。
(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上阕描绘的出猎场面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化用"射天狼"典故,有何意图?想表达怎样的雄心壮志?
答:______________
12.(2022•江苏扬州•二模)诗歌阅读。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北宋】欧阳修
第3页共20页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1注释]①庆历五年,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分辩,被贬滁州。此诗作于此时,作者感怀在高洛
时的宴会而作。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在滁州为官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⑴请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一句中"争"字的妙处。
⑵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022•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东汉]张衡①
悠悠羌管动边愁,二月冰寒水不流。
回首家园春色断②,有人掩泪独登楼。
渔家做•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张衡: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②断:隔绝。
13.这两背古诗词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14.两首古诗词中都有"羌管"意象,结合这两首古诗词,简要分析“羌管”意象在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022•江苏苏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①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脩②然。莫道桑榆③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脩x后。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③桑榆:日落时
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
第4页共20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唱和诗,作诗酬答白居易。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
本诗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B.衰老是这首诗的核心话题,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
四句诗人用形象的描绘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
C.诗人将老年与青年进行了鲜明对比,诗人认为,老年固然有可感伤的一面,但也有可欣喜的一面。老了
也有很多优点,克服对衰老的忧愁便觉得自由自在。
D.诗人劝慰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脩然自乐。本诗情感由失落转为豁达,伤感
转为振奋,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变化非常相似。
16.请简要概括诗中作者认为年老所面临的问题与好处。
17.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蕴含的道理。
18.(2022•江苏泰州♦一模)阅读黄云①的《泰州题小西湖②》,完成小题。
除却钱塘亦有湖,种梅山③已不名孤。
过桥花落桃兼杏,隔浦风翻柳与蒲。
闲见酒佣衣犊鼻④,忽闻渔艇饭雕胡⑤。
青鞋布袜常来往,烂馒狂歌信⑥老夫。
【注】①黄云:清代泰州人,字仙裳,号旧樵,为人慷慨,晚年贫苦,屡辞聘召。②小西湖:泰山公园内
的小湖。③种梅山:即孤山,杭州西湖景点,因北宋诗人林逋在此种梅隐居而闻名。④犊鼻:短裤,一说
围裙。⑤雕胡:植物的籽实,煮熟可食。⑥信:任随。
⑴下列关于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亦"字暗示小西湖风光秀丽,饱含诗人的自豪之情。
B.颔联描写了早春时节小西湖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C.颈联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展现了泰州充满烟火味的市井生活。
D.尾联"青鞋布袜”表明了作者的平民身份。
⑵结合诗歌内容,探究作者的人生志趣。
(2022•江苏镇江•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第5页共20页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9.在月夜中秋,两位词作者不约而同"把酒"问天,均联想到的神话传说;前者觉得
天上又高又寒,后者觉得在天上可以""(用词中语句回答)。
20.【甲】词中"不应有恨"的"恨"具体指;【乙】词中也暗含"恨”,具体指
。(均需用词中语句回答)
21."乘风灯去"与"乘风好去"仅一字之差,但表情达意却有区别,请筒述。
(2022•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O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②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注】①本诗写于清光绪三十四年,诗人从上海赴广东参加革命的途中。②胥涛: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
王所杀,被投江中,化为涛神。
22.请从"旷"、"空"中选一字填入原诗空白处,并说明选择理由。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尾联,分析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24.(2022•江苏无锡•二模)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京口即事
第6页共20页
范仲淹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簿命,不见此升平。
⑴首联中"突兀”一词刻画出"京口"的""特点,颔联中的"生"刻画出"江"的""特点,颈联中的"清"刻
画出"金山”的―特点,颈联寄寓了作者之情。
⑵首联"诗中别有情"的"情"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江苏镇江•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灵漱上人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咒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
僧人的敬称。②竹林寺:在润州,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25.诗人送别林澈上人的时间是,林澈上人返回的地点是。
2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
27."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深情?
(2022•江苏南通•二模)阅读诗歌并完成下面小题。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R注释』①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基本扫清
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望阙(qu©)台:在今福建省福清
县,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阙,宫闹,指皇帝居处。②宸(chen)銮(Iu3n):皇帝的住处。
28.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29.有人说读此诗,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第7页共20页
30.(2022•江苏泰州•二模)阅读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完成小题。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①,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②人留。枕上
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②新丰孤馆: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
人冷落。
⑴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一个"愁"字,点出全曲的感情基调。
B."落灯花棋未收"化用赵师秀《约客》一诗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孤独落寞
的矛盾心境。
C."江南二老忧”,作者不写自己思念亲人,而写年迈双亲忧思自己,烘托出更加浓烈的思乡怀亲之情。
D."都到心头"戛然而止,欲语还休,文己尽而意有余,荡气回肠,引人遐思。
(2)画线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愁,试选择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31.(202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三模)下面两首词皆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鹃鸽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英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第一首词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写景很有特点,请作赏析。
⑵从尾句来看,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2•江苏•扬州教育学院附中二模)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第8页共20页
3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
感。
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扣诗题中的“野泊”。
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
33.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2•江苏宿迁•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赠王桂阳①
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乙】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整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吴均:南朝梁代著名诗人。这是一首赠给当时的桂阳郡太守(姓王)的诗,一般认为是他的自荐之
作。
34.结合诗句,说说甲诗中的松树有何特点?
35.甲乙两诗选材相同,但表达的思想却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第9页共20页
36.(2022•江苏无锡•一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内宴奉诏作
【宋】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格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
战阵之意。
⑴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分析二者有何不
同之处。
37.(2022•江苏泰州•二模)阅读陆游的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时雨》(节选)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情农,永日付竹床。衰发①短不栉②,爱此一雨凉。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衰(cuT)发:白发。②不栉:不束发。
(1)请结合《时雨》中的相关诗句,说说"芒种"这一节气的内涵。
(2)《时雨》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都写了陆游的年老体衰,但用意却有所区别:
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江苏苏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
第10页共20页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8.《孤雁》一诗的尾联,诗人的笔触由"孤雁"转向了"野鸦",有什么用意?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39.两首诗中,"雁"和"鸿"是"孤独"的,也是"执着"的。分别找出一句具体表现它们“执着"品性的诗句。
40.中国文化中,"雁"常常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两首诗中"孤雁"和"孤鸿"分别寄托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1.(2022♦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二模)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阅读上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1)上阕写景,请概括其特点以及作用。
(2)"化作相思泪"中的"泪"与《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42.(2022•江苏江苏♦一模)阅读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①,完成题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
(1广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中的"且"有何深意?
(2)下列对词的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1页共20页
A."垂杨紫陌洛城东"交代地点,又勾勒了翠柳飞舞的怡人春色,渲染了美好的氛围;"总是当时携手处,游
遍芳丛"是描写了与朋友携手赏春的快乐情景。这几句都是实写。
B.下片是抒情。"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直抒胸臆,表达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此
恨无穷”则揭示了这种遗恨的普遍性。
C.“今年花胜去年红",这只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鲜艳,而是与友人久别重
逢的喜悦让诗人觉得花儿仿佛也格外红。
D."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村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不知
与谁一道重来洛城游芳,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
(2022•江苏江苏•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麋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鹉鸽②。
【注】①靡芜:香草名。②鹏料:鸟名。
43."春风窈窕绿靠芜"中的"窈窕"和"绿",你更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
44.这首诗与杜牧的《山行》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同点: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
45.(2022•江苏南京•一模)【古诗阅读】
即事二首①
【宋】汪藻
其一
燕子将雏语夏深,
第12页共20页
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
展尽芭蕉数尺心。
其二
双鹭能忙②翻白雪,
平畴许远③涨清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
卧看青云载雨过。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政治上遭受挫折期间。②能忙:那么忙;③许远:这样远。
阿联对《即事二首》(其一)的最后一句作了批注。请你给《即事二首》(其二)的最后一句作批注
阿联的批注:“其一”最后一句中的“展”字,形象地描写了西窗下的芭蕉在一场夏雨过后,芯叶快
速生长的状貌。作者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芭蕉”这一意象,透露出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让作者在沉
闷的现实生活中看到了生机和希望。
(2022•江苏扬州•一模)[甲]
项王军壁①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
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至阴陵,陷大泽中……项王乃
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横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壬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
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藉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
者。吾崎此马五个,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茗十余创。厚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口:“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
王翳②曰:“此项王也。”成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项王,指项羽,名籍,字羽,自称西楚霸王。壁:动词,修筑阵地或驻守、驻扎。②指王翳:指着
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乙]
第13页共20页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丙]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课内迁移法: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1)______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联系语境法: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2)______
查阅词典法:①动词,覆盖;②动词,遭受,蒙受:③同"披",(3)______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穿。(《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
度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参考成语法:左顾右盼(4)______
47.用7"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48.翻译句子。
(1)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49.项羽的形象历来受到争议,结合甲文,说说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50.比较乙、丙两首诗,两位诗人对项羽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他们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022•江苏南京•三模)【甲】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第14页共20页
刑天舞干成,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②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诅③可待。
(选自《六朝诗歌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版)
【乙】
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④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
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
(选自《念楼学短》,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版)
【丙】
洵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
文,而兀然⑤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
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
丕熊耳蒯谈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版)
【注】①同物:同于他物。精卫化为鸟,即使死也不过化为另一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②化去:刑天被
杀,化为异物,但对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③诅:岂;难道。④先少傅:陆游对自己已故父亲陆宰的
称呼。⑤兀然: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
51.以下停顿,蜃令道的一项是()
A.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B.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C.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D.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52.下列对文言字词推断,下干脚的一项是()
A."曩"字形旁是日,表明其本义和时间有关,可推断丙文的"曩"应该是从前的意思。
B.由初中学过"方"的用法,推断“读诗方乐"和"方其始也"的"方"是不同的意思。
C.据"浑浑噩噩"类推出"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的"浑浑"也是"浑厚的样子”的意思。
D.字典中"若"有"像"、"假如"等义项,"若人之言"中"若"应该是"假如"的意思。
5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
第15页共20页
54.请结合三则材料中人物的事例,谈谈你对"良辰说可待”的理解。
(2022•江苏盐城•三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塞下曲六首(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乙】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率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
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任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
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
骑,以故得脱。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镶,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今甚愿下饮食与士去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
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莫能及广。广单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层不中不
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55.请赏析甲诗首句中"惊"字的妙处。
56.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土共之
5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单于素闻广贤()②行十余里,广住死()
③广州口少言()④用不中不发()
5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2)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页共20页
59.请结合甲诗和乙文的相关内容,分析将军的形象。_
(2022•江苏南京•二模)【甲】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②咨嗟:叹息,慨叹。③新火: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
火称新火。
【乙】
超然台赋序①
[宋]苏辙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
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縻恤饥箧②,日不遑③给。几年而后
少安顾居处隐度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以告辙口:“此将何
以名之?”辙曰:“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安于其所而已。其乐不相及也,
而台则尽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④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
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不锈钢钛金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珠海区房屋租赁合同
- 2025年Y型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比一比 (7)-西师大版
- 2025年中国功能鞋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胭脂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初中 团员申请书
- 2025年个人借款合同模板集锦篇
- 2025年班组及管理人员司机合同
- 电子礼品卡在电商市场的发展趋势
-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附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J∕T 13-478-2024 福建省瓶装液化石油气信息管理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化肥销售工作计划
- 2024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限公司招聘精英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读书分享-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 暑假作业 10 高二英语完形填空20篇(原卷版)-【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英语暑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