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新婚别》课件_第1页
杜 甫《新婚别》课件_第2页
杜 甫《新婚别》课件_第3页
杜 甫《新婚别》课件_第4页
杜 甫《新婚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新婚别》(712-770年)

一.写作背景

1.社会背景(安史之乱:755年-763年)(1)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唐朝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起兵叛乱,次年安禄山称帝。(2)756年玄宗在逃往蜀中时被迫退位,肃宗即位;(3)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4)758年冬,唐朝大将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并在邺郡(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但肃宗对郭子仪等将领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草不足,两军处在僵持中。(5)759年春,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发兵13万救邺,唐军溃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

杜甫此时正在旅途中,从故乡洛阳回华州任上(杜甫于758年6月出任华州司功参军,758年冬末,曾回洛阳探亲)。一路上耳闻目睹了唐军惨败后到处动乱不安的局面和人民遭受的痛苦,写下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诗歌背景(由盛唐诗向中唐诗过渡的时期)(1)盛唐诗(712—761年):充满创造的文化活力,呈现出浑厚明朗鲜妍的气象。名家辈出:王维、李白、杜甫、高适、岑参、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体齐备,尤以边塞诗之雄健,山水诗之精妙而影响后世。(2)中唐诗(762—827年):充满阴郁沉重的基调:追求中包蕴着隐痛,自信中潜伏着疑惧,山水中弥漫着落寞。虽有元(稹)白(居易)的社会现实诗派和韩(愈)孟(郊)的苦寒怪奇诗派以及李贺、柳宗元、刘禹锡等独具个性的诗作传世,但比之盛唐诗就显得较为黯淡。(3)杜甫诗歌在此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安史之乱”这个时期,唐诗进入了休眠状态:王维(761年)、李白(762年)卒,岑参、高适止,韩愈白居易尚未出生,只有杜甫仍在创作丰富、厚重的诗歌。

753年《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新题乐府)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五言古诗)

756年《悲陈陶》: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七言古诗)

757年《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五律)

757年《北征》: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长篇叙事诗)

757年《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连章体)

759年《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七言古诗)

759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叙事诗)

759年《梦李白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五古)

759年《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律)

760年《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七律)

760年《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七律)

760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杂言古诗)

761年《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五律)

763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七律)二.解读《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诗句难点解释:“妾身未分明”:古代婚礼,新娘过门三天后,要完成告家庙、拜祖坟等仪式后才能正名定分,算作正式成婚。

2.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立意的难点是:国家正面临着残酷的战争,民众正遭受着战乱之苦,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民众还得服兵役,从而抵御和消灭叛军。因此,作者由浅入深构思了全诗的三个层次,塑造了一个幽怨哀伤而又识大体明大义、坚强而忠贞的新娘形象。第一层从开头到“何以拜姑嫜”,表现了新娘的不幸命运和新婚别的哀怨。第二层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刻画了新娘对丈夫的忠贞、关切和依依难舍、肝肠寸断、心乱如麻的复杂心理。第三层从“勿为新婚念”到全诗结束,反映了新娘识大体、顾大局,坚强而又执著的高尚品质。

3.诗歌艺术特点(1)在内容上,以时事入诗,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道人之所不能道。观察之广,认识之深,表现之卓,堪称诗史。(2)浪漫主义的艺术虚构与现实主义的精雕细刻相结合。一方面,作者运用了大胆的艺术虚构,想象出一个战乱中具有理想色彩的新娘形象;另一方面,作者注重细部刻画,从盛唐诗人常用的概括叙述,走向截取典型事件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的具体描写,增强了真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3)采用新娘独白的方式,真实而细腻地展示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一连用7个“君”字,频频呼唤,充满生离死别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依恋、新婚别的哀痛和对丈夫的无比忠贞。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多采用口语,通俗、直白、亲切。

4.评价与影响(1)杜甫一生悲苦,但能超越小我,心怀天下。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2)在体式上: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所不工。(全面)(3)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口语入诗。(创新)(4)韩愈得其奇,元白得其俗,苏黄以其才学入诗。三.资料链接寂寞天宝後,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无家别杜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