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7至8章课件_第1页
舆论学7至8章课件_第2页
舆论学7至8章课件_第3页
舆论学7至8章课件_第4页
舆论学7至8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舆论学7至8章第二节舆论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呈现一、读者来信(传统方式)二、以话题为中心的讨论(互动式媒介表达)三、媒介对公众政治参与行为的报道四、探索中的民意表达:公开发布民意调查第八章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第一节现阶段网络舆论的发展一、什么是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简单地说就是网上民意的表达。二、网络舆论的形成是网络用户、网络媒体、网络环境、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和发展,源于网络用户和网络媒体的自主性,此外,众多舆论场的形成也对其产生重要作用。三、网络舆论的特点1、互动性,个人成为信息和意见发布的主体。2、开放性,解放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限。3、即时性,打破时空界限以最快的速度传播。4、匿名性,真实的民意与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杂。5、把关的隐性和弱化,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6、广泛性,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及监督载体的多样性。7、整合性,迅速整合各方观点掀起舆论高潮。四、网络舆论的作用1、舆论监督。2、信息传播。3、交流思想。五、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1、促进社会管理,实现民意表达。2、引发社会舆论,达到影响或改造现实的目的。3、影响社会文化,引起社会观念的变革。4、极大冲击传统舆论,解构传统媒体的权威解释地位,更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5、存在一些负面作用,如虚假信息、泄密等等。六、网络舆论的负面性1、缺乏权威性2、缺乏引导性3、受到的限制大七、网络舆论的不良现象1、谩骂与攻击2、发布虚假信息3、大量民事侵权第二节BBS:民意生长的新空间BBS(bulletinboardservice,公告牌)是internet所提供的一种基本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针对特定话题,BBS使网络舆论得以形成。1、BBS有较为宽松的管制。2、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当代中国以BBS作为平台来形成广泛民意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99年。是年5月8日,美国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5月9日,《人民日报》下发的人民网迅疾开设了“抗议论坛”,后更名为现在的“强国论坛”。2008年在西藏暴乱“藏独事件”中、奥运火炬在国外的传递中、抗议所谓支持“藏独”的法国家乐福事件中、汶川大地震中,BBS这一论坛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网络舆论的兴起也在逐渐引起决策层关注。2008年月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强国讲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可见,互联网的意义还在于,它为政府探索新的传播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个实验场。第三节网络舆论个案分析一、孙志刚事件与一个制度的终止二、黄静事件与民众话语权三、刘涌案两次改判四、孙大午案与民心向背五、珠海买春事件六、李思怡案七、宝马案八、“下跪市长”李信事件九、“史上最毒后妈陈彩诗”事件十、周正龙“周老虎事件”第四节当前网络舆论受到的限制一、并非所有人都有财人和能力在网络上发议论二、技术上仍然存在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三、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公众(网民)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是有限的四、网络舆论存在的背景是虚拟的,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自由发表意见五、网络舆论中大量存在垃圾意见和垃圾信息第五节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规范一、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规范1、管理舆论2、掌握舆论3、自律舆论二、努力搞好网络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