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训练序列_第1页
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训练序列_第2页
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训练序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训练序列一、字词生字:(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达到会读、会写、会默、会用,而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是不要求会默写,其他要求与田字格生字的要求相同)田字格中的生字:敞、芬、限、锦、昏、昆、纺、察、骂、毒、垃、圾、殿、震、筒、腹、判、距、介、绍、蕉、棕、柿、搜、颜、椒、配、协、趴、恢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耘、溢、莱、栖、蠕、兜、痴、藤、椭、钝、伺、刹、籽形近字:敞、敝;芬、芳;限、银、垠;锦、棉、绵;纺、仿、防;垃、拉;圾、级;同音字:察、查;震、振;纺、仿、防;腹、富、副、负、赴;距、巨、据、具、聚;振、震字音:翘舌音:敞、察、震、绍、柿、蠕、痴、刹平舌音:棕、搜、伺前鼻音:芬、锦、震、耘边音:垃、莱后鼻音:藤易错:栖、兜、刹词语:(1)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相聚、苍劲、饱览、黄昏、无限纵横、闪烁、光泽、责骂、鸟栖虫居、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连续、准确、依然、绘声绘色、名副其实、判断、距离、介绍、凶相毕露、指手画脚搜索、枝丫、配合、枝繁叶茂、协调、恢复、抽搐、依依不舍(2)词语造句绘声绘色、名副其实(3)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二、句子1.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第4课课后第4题)2.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第5课课后第3题)3.默读课文,说说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第6课课后第4题)4.与观察有关的名句。(练习1中的诵读与积累)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5.歇后语运用。三、段(篇)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诗句的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篇末是全诗的升华。2.《装满昆虫的衣袋》首尾呼应,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并结合课文,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3.《变色龙》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我们发现变色龙、我们端详变色龙、我们放回变色龙)。结合变色龙外形“全身——头——身躯”的描写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4.能想象图片的情景,并能将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听。(练习1口语交际)5.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抓住它的外形、动作等方面写一篇作文。(习作1)6.背诵课本中指定的内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背诵全文、《金蝉脱壳》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四、其他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者孙友田,主要著作有诗集《煤海短歌》,儿童长诗《带血的泥哨》等。课文第一节中的两个“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探索自然的奥秘。2.了解、阅读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并知道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3.了解变色龙外形及捕食的特点,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4.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5.积累描写动物的古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6.了解歇后语里所包含的有趣的小故事,并积累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